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五代词人李珣生平及其词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珣是《花间集》中一位重要词人,他“土生波斯”,波斯即今伊朗,可以算是一位外籍词人。他的词所取得的成就,显示了他汉学功底的深厚和文学才华的出众,也说明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同样也凝聚着异域文人的聪明才智和创造精神。在《花间集》中,李珣词风貌独特。近人况周颐云:“五代人小词,大都奇艳如古蕃锦,唯李(珣)词以清胜”。近人李冰若亦云:“花间词人能如李氏多面抒写者甚鲜。故余谓德润词在《花间》可成一派而介立温、韦之间也。”确实,李珣词从题材内容到艺术风格,都具有鲜明的个性特色,在《花间》词中别开生面,称得上是脂粉气中的一缕清风。  相似文献   

2.
五代赵崇祚所辑《花问集》,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文人词总集。它共辑有晚唐、五代温庭筠、韦庄等十八位词家五百首词。以后,人们常把《花问集》中的词称作《花间词》,把《花间集》的词作者称为“《花间》词人”。《花间词》在我国词的发展史上曾产生过重要影响;特别是它对北宋词的直接影响意义尤为重大。所以两宋词评家曾对《花间词》有很高的赞誉,并把它作为评价北宋词的标准。例如北宋李之仪《姑溪词跋》评柳永词就说:“耆卿词铺叙展衍,备足无余,较之《花间》所集,韵终不胜。”南宋初,晁谦之在其重刻《花间集》所写的跋语中赞扬说:“……皆唐末才士长短句,情真而调逸,思深而言婉”。其后,南宋陈振孙《直斋  相似文献   

3.
花间词风格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花间集》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文人词的总集,其中所收的词,我们称作“花间词”。花间词在词史上影响最大的就是人们所说的“花间词风”。历代论者对其评价各执一端,褒贬不一,遂使它的本来面目模糊起来。所以今天有重新探讨和评价的必要。一要论花间词的风格,首先要了解历来对花间派、花间体、花间风格的认识。《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东坡词》谓苏轼词“与花间一派并行而不能偏废”,第一次提及花间“派”的概念。更明确提出花间派概念的是郑振铎。郑氏在《词与词话·花间词人们》一文中说:“唐末到五代的词人统称花间派”,在《词的启源》中也说温庭筠的“绮靡侧  相似文献   

4.
针对人们对《花间集》中的“花间别调”认识不足的问题,探讨了“花间别调”之一——边塞词在内容、形式与表达技巧、感情格调等方面的特点以及形成这些特点的原因,有利于打破《花间集》诸如“郑卫之声”、“不过行奁组织之辞”等片面评价,引导人们更加全面地认识《花间集》特别是"花间别调"。  相似文献   

5.
《花间集》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文人词总集,后蜀赵崇祚编,共十卷,录词五百首。花间派词人温庭筠、韦庄等十八人的代表作,大多赖以保存下来。它是研究我国词学史的重要资料,也是中华民族文艺宝库中的一份珍贵遗产。  相似文献   

6.
作为“花间词人”之一,欧阳炯曾为《花间集》作序,序中对花间词风的侧艳倾向、词与音乐的关系、词体发展的文人化趋势都有所阐明,并且确立了与诗评迥然相异的词评标准。在此种词论思想的影响下,欧阳炯词的创作既散发着浓艳绮丽的花间情调,又在词调体式的运用上推陈出新,内容题材的表现上有所拓展,从而确立了他在词史上的独特地位。  相似文献   

7.
屏风是《花间集》中出现频率极高的道具,《花间》词人在忠实纪录这一现实生活环境的同时,构造出了一个颇具文学价值的词境——“屏内世界”。构成“屏内世界”的现实基础是当日屏风之形制与使用方式的历史本真状态;其艺术基础则是屏风图案所具有的深厚的历史与时代文化内涵。由此二者切入,对《花间》词文本所作的解读即富有原生态的意味。在原生态的视角下,可以清晰地发现《花间》词中“屏内世界”词境所独具的艺术特征,以及其对宋词词境所产生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8.
作为第一部文人词总集,《花间集》在奠定词体特色与促成词体意识上发挥着关键作用。参照作为词源的诗体、盛中唐文人词调与宋代流行词调,对“花间”词调作综合统计与对比分析,可知有两大类词调数量最多,影响最大。一是基本律句主导类小令,包括纯奇字句式,从中唐起已占据文人词主流;奇偶句混合式,由《花间集》兴起,在南唐词中发扬光大。二是混合类小令,由《花间集》兴起,尤能彰显词体特色。“花间”词调特色由温庭筠奠基,主要表现为篇句短、韵密、偶字句增加,押换韵频率、句式长短、结构、声律更灵变。因此,“花间”词调以繁促著称,更擅写细美柔婉意境,能别于诗源,奠定词体本色,促成词体演进。  相似文献   

9.
孙光宪是一位重要的花间派词人。《花间集》收入他的词二十三调六十一首加上《尊前集》、《全唐诗》所收,他的全部存词则多达二十七调八十四首,在整个唐代的词人中,仅次于冯延己的三十九调一百二十六首,居第二位。孙光宪的词题材和内容比较广泛,艺术手法和语言运用也形成有  相似文献   

10.
大多数文学评论者 ,都肯定李煜以《虞美人》为代表的后期词 ,而表现出对他前期词评价不公允的倾向。这就需要对词的产生及本色作些探讨。词本是花间樽前之物 ,艳科乃为其本色 ,文士作词是为了娱宾遣兴的 ,因而内容必然“儿女情多 ,风云气少”。李煜前期词的内容可分为描写宫庭歌舞宴乐、男女恋情、隐逸远祸、追思怀旧和离愁别恨五个方面。这些词真实抒写了他各个方面的生活情状 ,是他各种情感的深刻写照。他的词出自《花间》 ,又高于《花间》。他的前期词与后期词一致 ,为词史演进与宋词的繁荣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1.
花间词派评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花间词派的名称、风格及历史功过等问题,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其主要症结在于未能将该派的创作纲领和创作实际即《花间集序》和《花间集》紧密结合起来,认真考究。其实,只要将两者结合起来细加考究,不难看出,该派只宜暂以“花间”命名而不宜随意易以他名,其主导风格只宜暂以柔靡绮丽界定而不宜随意另作界定,其创立的“艳科”传统敢于挑战诗歌的“言志”传统,把诗词创作引向开掘人的内心深层世界,推动诗词特别是词的创作的全面发展,只能是功大于过而非过大于功。  相似文献   

12.
作为“倚声填词之祖”的《花间集》 ,无疑对后世词创作与词学造成了深远的影响 ,它奠定了词“以艳丽为本色”的性质 ,以佳人美貌及男女艳情为主要叙写对象 ,以是否能合乐 (尤其是女乐 )而歌判断词体性之正变 ,甚至《花间集》中美女与艳情的描叙也开启了后世词学为尊词体而勉力攀附香草美人之《风》、《骚》之旨。换言之 ,《花间集》奠定了宋词的女性化特质 ,使得以后近千载的词创作几乎没有完全脱离过言“闺情”的“本色”以及建立在此基础上的女性意识的刻画和反映  相似文献   

13.
庭院建筑是《花间集》表现的核心空间场景,呈现出花间词最为普遍的表现对象与审美精神,极大程度上建构了词文体的体性。花间词人对不同隶属关系庭院空间的书写,表现了唐末五代宫廷怨妇、女冠和闺阁女性不同的生活心理状态。《花间集》中的楼阁具有明显的装饰性,建构出女性在夜晚水畔登楼念远为主体的时空情感模式。花间词人受词文体题材和抒写方式影响,对门窗、屏障、帘幕等边沿空间格外喜爱,表现词体婉约深曲的风格。不同词人对该抒写方式的认同或背离,建构出词体体性的内在差异,也为后世词体体性建构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4.
作为花间词中一位四川籍词人孙光宪,他的词作在《花间集》中别具一格,既不同于温庭筠的浓艳,也非韦庄的疏淡,他从内容到词风都有自己的特色,呈现出一种花间别调。本文试图从题材、审美风格两个角度浅析之。  相似文献   

15.
婉约词派女性形象的审美嬗变赵泽洪自中国出现第一部文人词集《花间集》以来,词中的“花间美人”便取代了诗中的“伟丈夫”,一跃而成“诗余”的主角。接下去的北宋词坛,“南国蝉娟”始终占据着主要位置,从而形成词与诗一个明显不同的审美特质─—“女性化”。“男子作...  相似文献   

16.
汤显祖喜爱《花间集》由来已久,晚年更为其作了评点。曾有学者批评汤显祖的评点"内容极为贫乏",窃以为不够恰当,事实上汤显祖的评点覆盖面相当广:在内容方面,不仅阐发了花间艳词的情感内涵,而且揭示了花间词丰富的内容,以事实证明"词为艳科"之说是片面的;在艺术方面,对花间词的艺术特征进行了多角度探索,选择了词境与诗境、词境与画境相比较的批评视角;在词史方面,探讨了花间词的艺术渊源,也探讨了花间词对宋词乃至元明曲的影响。鉴于汤显祖在文坛的地位和评点本身的质量,他的评点不仅扩大了《花间集》的影响,推进了词学及诗词曲研究,而且为我们探讨他的戏曲创作道路、创作特色及其成因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相似文献   

17.
花间词意象运用特点的社会文化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后蜀赵崇祚所辑的《花间集》,作为我国最早的一部词总集,在中国诗歌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向来是为研究者们所共同认定的。但对花间词的研究,向来多从纯文学、纯审美,或诗歌发展史的角度去进行。我们认为,从这些角度去审视《花间》固然十分必要和重要,但不足以全面认识《花间》和揭示花间词的实质和特点。因为从根本上讲,花间词是一种独特的文学和文化现象,是当时时代文化的特殊产物,其意义、其地位,是决不仅限于文学范畴的。因此,研究《花间》离不了社会文化学的环节和视角。  相似文献   

18.
日本人士填词,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其间,日本词人不仅创作了大量的作品,而且对词史、词乐、词律、词风等方面的研究,也颇有成绩,值得我们重视。 对于词史的研究,首先是词的起源问题。早在江户时代初期,日本词人就论及这一问题。如日本儒学家林罗山之子读耕斋,对《花间集》甚为赞赏,称它为“近世倚声填词之祖也”。《花间集》是我国最早的文人词作的结集,可以说是词正式登上文坛的  相似文献   

19.
《花间集》中充满了大大小小的与道教文化密切相关的意象。其中与“玉”相关的意象尤为突出。《花间集》中的“玉”意象共出现159次,涉及18位词人的119部作品。玉意象在《花间集》中如此频繁且广泛的出现,从一个侧面证明了道教文化对花间词的渗透和影响。  相似文献   

20.
华锺彦先生的《花间集注》于1935年出版,是《花间集》最早的注本。《花间集注》与古典形态的版本不同,开创了解释词句、疏通意旨兼及鉴赏者的新体式,以教学或普及推广为目的,呈现出突出的现代学术性。《花间集注》体现了严谨的治学态度,在版本目录、文字音韵校勘、名物考证等方面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准。《花间集注》出版之后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在《花间集》的传播和接受上做出了突出贡献。《花间集注》本身已成为学术范本.其中重要的治学方法和态度应为令人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