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内涵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层面之间紧密相连、不可分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渊源,"文明以止"、"保合太和"等的现代启示是国家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天人合一"思想的升华和"中正之道"的导引就是社会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礼乐之教"的现代内容和"至诚天道"的现代体现是个人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相似文献   

2.
"特岗计划"的实施在缓解了乡村教师结构问题的同时,也暴露出来无法吸引高水平人才,流动性高,难以稳定的问题.同时,特岗教师进入乡村,也无力从根本上改变乡村教育落后的现实.而这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则是城乡二元社会文化结构中,城市文化价值对于乡村文化的宰制.要想实现真正的城乡教育一体化,则需要重新发现乡村价值,将现代性整合进乡村发展的多元现实之中,而不是利用单一的现代化模式对农村进行改造.  相似文献   

3.
张建伟  严民 《中国劳动》2002,(10):14-15
同为改革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为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国家,中国与东欧的不同之处在于,中国正处在经济结构的转型之中,即由农业的、乡村的、封闭的传统社会向工业的、城镇的、开放的现代社会转型.家庭养老是我国农村养老的最主要和最普遍的形式,由于其与传统自然经济相适应、与传统家庭伦理文化如"养儿防老"等观念相适应,因而家庭养老具有其他方式无法取代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4.
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青年必须具有历史责任感和文化认同感,大学生须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充分认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面对当前网络文化、快餐文化和娱乐文化的冲击,高校校园文化不仅要对优秀的传统文化进行继承,同时,还要不断适应新媒体环境,创新现代高校校园文化的内容和传播手段,更好地建设和谐校园,进而引领和推动整个社会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5.
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危机在当下时代愈发凸显,尤其是新媒体时代碎片化传播,颠覆了传统文化的旧有认知路径。新媒体平台实现了虚拟和现实的交汇,文化认知行为由过去"现场参与共同体"变为媒介仪式中"想象的共同体"。现代社会媒介仪式逐渐替代了人际群体仪式传播,文化设施和大众传播媒介创造了一种"伪真实"世界,媒介替代了"在场"的经验,将"参加的仪式"变成"观看的仪式",改变了旧有的文化认知模式,形成了新媒体传播中新的文化认知路径。因此,有效化解文化认同危机需要契合数字传播的时代背景,重建新媒体平台中传统文化的认知路径,强化对传统文化的文化认同感,实现新媒体时代中国传统文化有效的传播和传承。  相似文献   

6.
《中国劳动》2013,(8):2+65
<正>一座东方水城让世界读了2500年,一个现代工业文明用10余年的时间营造出超越传统的创业天堂。她用古典园林的精巧创新布局出现代经济的风采版图,她用"双面绣"的惊世绝活描绘着传统文化与现代经济的对接。创建创业型城市赋予了创业天堂新的内涵,点燃创业梦想的古城天空闪烁着苏州的骄傲。  相似文献   

7.
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城市居民的压力也日趋增大,因生活节奏快且没有较长的假期放松身心,而让具有时间短、距离近、费用低等优点的乡村旅游一度成为热门的旅游方式。然而乡村旅游目前面临瓶颈,亟需创新开发新的思路。为实现乡村旅游的持续发展,应将城市传统文化与之有机融合,相辅相成。济南是一座传统文化沉积丰厚的历史名城,它的泉水文化、宗教文化和民俗文化等丰富了这座城市的脉络,其乡村旅游的开发应注重城市传统文化的融入、保护、挖掘、重塑和表达。  相似文献   

8.
"物质文明看厨房,精神文明看茅房".2015年7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延边州光东村,提出"要来个'厕所革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生态文明全面建设的重要部分;农村小康队伍组建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推动者;七亿农民的健康幸福之梦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基点!  相似文献   

9.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人口数量巨大的比重使得我们无法忽视低碳乡村对低碳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当前,我国低碳乡村发展存在着的低碳文化缺失导致低碳意识不强、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不健全、能源结构较为落后的现实困境。针对低碳乡村发展的影响因素,政府在低碳乡村发展过程中要切实发挥统筹规划低碳乡村发展路线、组织协调低碳乡村发展、投资乡村低碳发展和监督乡村低碳发展等职能,推动乡村低碳经济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郑中华 《劳动世界》2016,(12):44-45
“十三五”时期将成为我国经济转型改革的深化年,对于旅游业来说亦是如此,旅游地位的持续提升、旅游产业的质效升级、旅游要素的创新完善、旅游服务的软硬结合、旅游市场的理性发展,旅游业将成为名副其实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现代服务业。重庆奉节县有着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及强大的区位优势,但同时乡村旅游发展也面临着转型升级等问题,本课题以重庆奉节县为例,对奉节的乡村旅游发展情况进行实地调查、访谈等调研,总结乡村旅游发展的规律和经验,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发展重庆乡村旅游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山东正处于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无论是制造业转型升级还是创新驱动发展,均离不开工匠精神的传承与培育。齐鲁工匠精神具有齐鲁文化的精神特质,与山东地方性的文化基因具有高度一致性。同时,齐鲁工匠精神也在西方工业文明入侵、民族工业崛起以及国家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进一步凝练。然而,当前齐鲁工匠精神培育也面临诸多问题,如人才向省外流失、向其他行业分流等都使得工匠精神培育的主体数量不足;山东是儒家文化的发源地,对职业先天性的歧视危害至今;整个社会风气急功近利,不断追逐短期利益;市场监管制度还不够完善,这些都成为工匠精神坚守的阻碍因素。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在齐鲁工匠精神培育的路径选择上应加强舆论引导,夯实制度基础,完善培训体系,同时要发挥企业的主观能动性。  相似文献   

12.
南充阆中市就业局以乡村振兴为着眼点,以职业技能提升为着力点,坚持"重点切入、多点整合、节点监督"的培训举措,推进了全市职业技能提升培训工作的务实开展. 重点切入,做实乡村文旅技能培训 "旅游兴市、旅游强市"是阆中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定位,文化旅游业已成为阆中市的支柱产业,丰厚的文旅底蕴成为乡村振兴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13.
中国传统文化是创意产业发展的源泉,创意是广告的灵魂,文案是广告作品要素之一,因此文案的创作更需要揉合传统文化。而传统文化中特别是"诗化"的语言,对文案的影响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14.
王升 《劳动世界》2013,(12):182-182
今天说到西方文化一般指欧美文化,但西方文化的源头在古希腊。而基督教文化对现代西方文化的形成也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成为推动西方社会发展的强劲动力,现代西方文化是欧洲传统文化的集约型发展。  相似文献   

15.
蓝黄经济区作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区域性战略基地,在围绕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主要有:一是要确立生态文明的哲学观、思维方式、价值目标和价值原则;二是要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制度,特别是自然资源产权制度,避免对自然资源的使用出现"公地悲剧";三是要健全法律制度惩戒恶行;四是要加大生态文明建设的宣传力度,培育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共生与光荣的生态文化。  相似文献   

16.
<正>乡村振兴战略,是决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其中,文化建设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文化建设中,美术教育具有独特的价值和意义。然而,在现实情况中,乡村美术教育仍面临诸多挑战和困境,亟需进一步发展和提升。美术教育在乡村文化传承中的作用培养乡村青少年审美能力。美术教育有助于培养乡村青少年的审美能力和审美观念。通过美术教育,乡村青少年可以学习到各种艺术技巧和手法,如绘画、雕塑、版画等。同时,美术教育还能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周围的美丽景观和自然环境。可以考虑在农村小学的美术课上,学生们学习了中国画的基本技巧,并以当地的风景为题材进行创作。这种实践性教学不仅提高了学生们的绘画技能,还使他们对乡村美景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乡村振兴以乡村治理有效为基础。村规民约作为一种乡村治理规范,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的德治作用至关重要。建立健全村规民约,积极教育引导村民建设美丽农村,克服陈规陋习,树立文明新风,促进乡村善治。村规民约具有意识形态性、自治性和地域性的特点。村规民约的德治功能包括调解功能、引导功能和教化功能。在新时代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进程中,农民思想政治素质问题是值得关注的重点问题。完善制订程序,丰富生动内容,优化实施过程,深入发掘新时代村规民约的移风易俗功能、潜移默化功能和凝心聚力功能等德治功能,提高村民思想政治觉悟和道德修养。这有助于提高新时代农村自治体系和自治能力现代化水平。  相似文献   

18.
家庭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在现代社会的文化构建中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为妻子和母亲,杨绛先生在《我们仨》里对一家三口过往相互扶持的一生娓娓而谈、泣血而诉,给我们展示了一位妻子的贤德淑良、一位母亲的慈爱温情,诠释了中国传统文化浸染下知识女性的家庭之爱。  相似文献   

19.
文明是社会进步的标志,不同文明之间在发展过程中产生冲突与碰撞,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美国政治学家亨廷顿提出的"文明冲突论",认为文化的根本差异是造成世界文明冲突的根源.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利益理论为视角,运用马克思主义利益分析法探究世界文明冲突形成的原因:地缘战略下领土和资源的争夺、经济全球化的影响、政治上新帝国主义,得出世界文明冲突的根源是利益冲突这一结论.  相似文献   

20.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迫切需要一大批农村经济、社会、生态发展的带头人。然而,与乡村振兴的内在需求相比,我国农业农村各类人才的发现培育、规模数量和作用发挥等都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成为制约乡村振兴的最大瓶颈。深入挖掘、传承、弘扬优秀乡贤文化,培育新乡贤文化,引导新乡贤回乡参加和支持家乡建设,让新乡贤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