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 毫秒
1.
在社会转型期,高校工会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问题,唯有通过改革创新来突破这些阻碍,重新激发高校工会的活力和功能。工会社会工作以工会组织为载体,运用社会工作的专门知识和方法去满足职工和会员的职业福利和劳动权益保障需求,对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有重要的作用。工会社会工作介入高校工会具有政治、社会、技术和组织可行性,有助于增强高校工会的主体性和服务性,拓宽高校工会的服务内容,提高高校工会的服务效率。  相似文献   

2.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高校工会新媒体建设势在必行。上海高校工会新媒体建设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但仍存在诸多不足。通过对105篇高校工会互联网建设相关文献和上海市66所高校工会官方网站以及微信公众号研究发现,高校工会互联网建设的相关研究主要兴起于2015年,以思辨研究为主,其中互联网环境下高校工会工作方式创新是当下最热门的研究主题;上海66所高校中有56.06%的工会建立了工会网站,但只有28.79%的工会创建了微信公众号,且主要集中在本科院校;高校工会网站基本达到"形"的完善,但普遍存在"质"不高的共性,在微信公众号运营上,近60%的高校工会只限于新闻发布和活动公告。因此,高校工会应该树立工会工作互联网思维,优化工会工作网上平台和提升工会队伍信息化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3.
要切实增强高校二级学院工会发展的活力,就要拓展二级学院工会工作新思路,增强二级学院工会新活力,争取二级学院工会工作新力量。  相似文献   

4.
目前安徽省内高校工会网站在服务职工、维护权益、畅通表达渠道方面,无法满足信息化时代职工群众的需要。互联网的发展既给高校工会工作带来了挑战,也提供了更加广阔的思路和平台。高校工会应主动适应信息化时代要求,更加重视网站建设和管理,重新定位网站功能和作用,通过网络进一步推动工会工作发展。  相似文献   

5.
研究透析高校工会工作与校园文化建设之间的关系,有利于明确工会工作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及表现形式,强化影响力.同时,有效提高高校工会工作的执行力,进一步提高高校工会的地位、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从而为师生营造良好的工作学习生活环境,为学校的发展提供力量基础和行动保障.  相似文献   

6.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创新高校工会工作,就是要创新师德工作方法,抓好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就是要创新工会维权方式,切实维护教职工利益;就是要创新高校教代会制度,提高高校心管理水平;就是要创新高校工会机制,全面加强工会建设。  相似文献   

7.
工会工作是党的群众工作的一部分,肩负着维护职工权益、服务职工群众的责任。高校工会作为基层工会,必须从抓好政策定位和机制建设、加强队伍建设、做好基础工作、解决突出问题和自我革新等方面扎实推进新常态下高校工会工作,增强群众性,更加注重满足最大多数职工的需求,致力破解服务职工的难题,创新服务方式和手段,最大程度上凝聚起广大职工群众共谋发展的强大能量,打造凝心聚力的基层工会。  相似文献   

8.
新时期,随着高校内部各项改革的逐步推进,高校工会的维权问题凸显。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是高校工会的本质属性,是贯彻落实以人为本重要思想的必然要求,是高校内部利益矛盾复杂化的客观要求。针对当前高校工会维权存在的维权意识"双向薄弱"、工会维权缺乏配套制度的支持、工会工作人员的素质不适应维权工作的要求等问题,高校工会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进一步提高权能力和水平,切实维护教职工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9.
工会社会工作者是工会业务开展的重要基础力量,更是服务型工会建设的主力军,工会社会工作者的能力素质、服务质量对工会品牌的打造和树立有着重要的直接影响。而社会工作的职业特性之一就是高强度的情绪劳动,如果从业者缺少充分的内在资源,就很容易产生工作倦怠和职业枯竭,从而影响工会工作的落实和从业队伍的稳定。因此,本研究通过对北京市工会社会工作者展开调研,以期掌握该群体心理资本、情绪劳动和工作倦怠的基本情况与相互关联,从而为北京市工会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和服务提升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0.
对教职工进行有效的心理服务是新形势下高校工会应当承担的一项重要工作,需要高校工会在服务教职工的工作过程中,充分运用心理学理论、原则、方法和技术,保持与促进教职工心理健康,预防心身疾病。高校教职工群体的特殊性规定了高校工会心理服务的目标、内容和方法路径的特定性,需要工会工作人员扎实有效地实施心理服务工作,也需要各方力量协同合作,推进规章制度建设,落实高校工会心理服务工作所需经费,加强高校工会心理服务队伍建设,不断完善高校工会心理服务工作的支撑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1.
群众路线是党的各项工作的思想基础和实践依据,包括高校工会在内的党的群团组织是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高校工会工作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必须坚定不移地牢牢把握党的群众路线,把群众路线作为高校工会工作的内在要求、动力源泉、主要途径和验证标准。  相似文献   

12.
工会是劳动关系的产物。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在市场规律的作用下,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和高校内部各项改革的不断深入,促使高校劳动关系发生了重要变化。劳动关系的变化,使得高校工会长期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整套工作模式、工作方式方法、制度等尚需改进以适应新的形势。本文对高校工会职能进行梳理和研究,对深刻把握和认识高校工作重点,对增强高校工会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创造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工会工作成为理论和实践的关注点。利用文本资料、调研(问卷、访谈和个案)材料以及工会实践经验进行研究,发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工会工作,实际上是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哲学和形式融入到教职工日常工作生活中去,工会需要注重教职工期盼的日常工作更顺心、社会交往更如意、家庭生活更和谐等内容。当前,节日庆祝融入传统、组织活动品味传统、工会小家日常创新等方法受到教职工欢迎并且富有成效,但在富有特色的校园人文景观建设、工会工作者人文素质提升、顶层设计的加强方面还要继续努力。  相似文献   

14.
高校工会是高校的基层组织,是学校党政联系教职工的桥梁和纽带,高校工会工作是高校整个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期高校工会必须以党的群众路线为指导,以群众满意度为标准,将密切联系群众形成制度化,并建立长效机制,加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工会干部队伍建设,提升工会干部工作能力和水平,促进高校工会工作的创新和创优。具体来说,就是要践行群众路线,强化自身建设,推动高校工会干部工作能力和水平的进一步提高;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完善服务举措,推动群众满意度的进一步提升;建立群众互动工作机制,创新活动思路,推动教职工主人翁意识的进一步增强。  相似文献   

15.
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也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创新高校工会工作,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突出工会的维权职能,以师德建设为重点,完善教代会制度。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一种思维革命和行动指南,"互联网+"给高校工会的工作环境、运行组织模式和工作内容带来了深刻的变化。在"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工会工作应突破原有的运作逻辑,具体可以从服务目标设定、新运行组织模式构建、工作方法完善和工作形式及其活动形态创新四个方面积极改革并实践,以创建"互联网+"下的高校工会工作新格局。  相似文献   

17.
高校基层工会"职工小家"建设工作是高校工会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高校工作稳定发展的有力抓手。当前,基层工会"职工小家"建设存在着制度缺乏、思想认识不足、工作方法略显单一等问题。加强基层工会"职工小家"建设,必须强化基层工会的组织建设,规范"职工小家"的日常管理制度,开展形式多样的基层活动,加强"职工小家"建设与基层党支部、基层教学组织建设工作有机融合,实现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8.
工会经费收好是前提,管好用好是关键。工会经费的来源和支出,实际上就是工会经费的理财过程。增强法律意识,加强自身建设,并了解高校工会经费来源的鲜明特征,坚决维护合法的经费收入,利于工会经费科学合理的计划和分配。这项工作做得的好,就会促进工会组织最大程度的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保障工会工作和活动的正常开展。  相似文献   

19.
高校院系工会是高校的最基层的组织。院系工会职责履行现状调查能够为工会工作提供重要的问题导向。目前,对高校院系工会职责的研究还不够系统深入,尚缺乏科学严谨、可信度高的测量工具。本文运用自编量表在业界首次以山东省五所高校的424名教师为对象,基于调查得出该省高校院系工会职责履行总体状况以及工会干部、教师之间的认同度差异:教师对院系工会的维护职能和建设职能的认同度较高;对院系工会的参与职能和教育职能的履职认同度较低;高学历、高职称教师及工会干部对工会履职的认同度普遍较高,低职称青年教师、普通教师的认同度较低。由此提出高校院系工会改革的指向与建议:转变工作理念,强化服务意识;培育一支拥有专业素养的院系工会队伍;建立高校院系工会制度,加强管理与评估。  相似文献   

20.
幸福感指数作为评价高校教师生存状态的重要指标引起了普遍关注,也为高校工会工作提出了新课题。本文以中国海洋大学为例,探讨了高校教师的幸福感指数评价的定性与定量研究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实证分析及模糊综合评判模型方法,构建了"高校教师幸福感指数"评价体系,以期为高校工会有效开展工作提供一定的决策支持。研究结果表明,提高对高校教师的关爱度是大势所趋,高校工会只有采取科学可行的方法,以真心关爱教师为基础,不盲目追求工作形式的创新,从教师需求出发,帮助教师解决实际困难,切实提高教师幸福感指数,工会才能得到广大教师的信赖,更好地为教师做好后勤保障服务,开创新形势下工会工作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