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留学生与近代科学救国思潮的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代留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知识分子群体,开启了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风,以他们的思想言行影响了近代社会诸多方面。留学生首次将西方科学完整地移植到中国来,成为中国近代科学的奠基人。他们对科学的传播一方面有利于近代中国科学的普及,更为重要的是促进了近代科学救国思潮的形成。留学生不仅在选习科目上侧重于自然科学以实现科学救国的理想,而且积极致力于科学救国思想的宣传与实践。1915年中国科学社及《科学》杂志的创立,标志着科学救国思潮的形成。科学救国思潮在促进近代中国思想文化变革和中国近代化进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维新变法运动与中国文学的近代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代的中国社会是处于不断变革中的社会。在近代中国社会的不断变革中,包含有近代中国文学的变革。还在本世纪80年代中期,在提出了中国小说理论近代化的命题之后,我曾把近代中国文学的变革称之为中国文学的近代化并撰写了专文进行论述。自那时以来,中国文学近代化这...  相似文献   

3.
进化论在近代中国传播和发展的原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是中国近代史上的大变革时期。与此相适应,在近代思想史上也发生了重要的变革。这就是,近代西方资产阶级进化论作为一种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中国由传入到传播,获得了迅速的发展,成为这个时期哲学思潮的主流。探讨这个时期进化论得以在中国传播和发展的原因,将会加深我们对中国近代社会和启蒙哲学思想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张鸣岐主政广西时期,中国正值内忧外患时期,为有效地应对西方列强对中国西南的侵略,他采取了一系列的军事变革措施,包括调整军队编制、建立近代军事学堂、发展近代电报系统和铁路网络。这些举措顺应了世界近代军事变革潮流,大幅提升了近代广西的防卫能力,有效地维护了中国西南边疆的安全。  相似文献   

5.
齐卫平 《江淮论坛》2001,4(2):39-47
五四时期是以思想解放的显著特征耀眼于近代中国的历史。这场思想解放运动的形成应当归功于五四时期的文化变革。 1915年 9月 ,陈独秀在上海创办的《青年》杂志 ,率先举起了文化变革的大旗 ,揭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它表明 ,五四时期中国社会的变动与文化密切相关。陈独秀作为新文化运动的帅将 ,对于五四时期的文化变革无疑起着引领航向的作用。研究陈独秀的中国先进文化观 ,有助于我们深入认识五四时期中国的文化变革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王振国 《中州学刊》2005,(3):181-183
20世纪初是中国社会发展的一个特殊时期,跌宕起伏的急遽变革大大推进了中国社会文化及政治观念从传统到近代的转型.政治制度的变革已成为社会历史变革的主题,通过宣传新型国家观和建立新型国家制度的轰轰烈烈的历史实践,引发了民众政治文化意识的转变.革命派和改良派共同兴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新民"运动,从而使国民思想深入人心.  相似文献   

7.
清末民初城市社会阶层嬗变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清末民初是中国社会发生深刻变革的重要时期 ,城市作为近代工业文明的中心 ,到 2 0世纪 ,传统社会原有的社会结构出现了空前的错动奇观 ,城市社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社会分层和社会流动。随着晚清社会结构发生变化 ,新的社会力量开始出现 ,城市社会里民族资本家、资产阶级近代知识分子和工人开始崛起 ,逐步走上社会的政治舞台。近代中国城市社会阶层的变迁为中国现代化进程带来了重大而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历时十年的清末修律,是中国传统法制近代化转型的重要时期.这一变革的启动,与晚清时期传统法制不能适应社会变化之需,日益暴露出种种弊端有关,也与国门大开后西方法学不断输入,对传统法律观念形成强烈冲击,进而不断瓦解人们对传统法制的遵从心理有关.西方法学在晚清社会输入所凸显的坎坷,从本质上讲,是它与晚清时期占主导地位的生产方式、社会结构、意识形态凿枘不合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9.
近代中国是一个转型的社会。一方面,固有社会各要素的裂变和新的社会因子的萌生,客观上导致新旧增变,传统向现代转型。另一方面,内忧外患唤起社会有识之士内心的自觉,他们孜孜以求政治社会的变革,呼唤着转型。在这个历史进程中,如何促进政治发展从而推动民族进步是变革者日夜悬心的问题。孙中山兼采中西,审时度势,对近代中国政治发展目标、内容、道路所做的掌划,将理想和现实融为一体,对近代中国的政治发展兼具理论和实践的意义,自是一份宝贵的遗产。变革政治体制,以民主制度代替君主制度是孙中山关于近代中国政治发展理论的首…  相似文献   

10.
晚清“诗界革命”以来的近代诗歌,是中国诗歌发展处于变革时期的产物,它不仅留下了一大批带有变革倾向的作品,而且开了后来“五四”现代新诗的先河。而西方浪漫主义思潮进入中国的诗坛,对中国近代诗歌的变革则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辛亥革命时期伦理思想的新课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辛亥革命时期是中国近代历史上变动最为激烈的时期之一。社会政治制度变革的洪流,必然冲击中国伦理思想的堤岸。因为反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就必须反对皇权高于一切的封建礼教;要加强和发展革命力量,就必须打破封建礼教的枷锁,代之以新的“革命的道德”,使人们的思想和精神面貌能适应于时代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从戊戌维新变法运动到五四运动时期以后的一段时间内,西方进化论在中国广泛传播和风行一时,成为中国近代先进人物的哲学世界观和救亡图存、维新变法、反帝反封建以及进行民主主义革命的重要思想武器。西方进化论的输入和广泛传播,引起了中国哲学思想和社会思想的巨大变革,标志着中国哲学开始从古代逐渐走上近代。中国近代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矛盾尖锐复杂。如何才能使中华民族摆脱帝  相似文献   

13.
赵可 《社会科学研究》2003,1(5):117-121
城市化的启动和初步发展使城市在近代中国的社会转型中开始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城市化进程成为近代中国从传统农业文明向现代工商业文明变迁的推进器。 2 0世纪 2 0年代 ,以归国留学生为核心的一批热心市政发展的新型知识分子把全新的城市观念和以美国为代表的世界性市政改革思潮传播到国内 ,自觉地从整个世界城市的发展趋势来思考中国城市的发展问题 ,并为中国设计了一条以城市为中心带动社会全面发展和变革转型的现代化道路。尽管其设想限于当时的恶劣环境无法全面实现 ,但是他们的积极活动客观上起到了推动近代中国社会转型的作用 ,并为后人留下了可资借鉴的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14.
黄敏学 《江淮论坛》2011,(6):178-184
清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衰亡时期,也是中国近代社会的开端,清代宫廷音乐管理体制虽承袭明代较多,然创新之处亦时时可见,不仅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同时基本完成其近代转型的变革过程。在当前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过程中,重温清代宫廷音乐管理体制改革发展所走过的道路,探究其近代转型的相因嬗变之迹,也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与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5.
每个国家民族在从封建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变过程中,通常都要经历一个旨在弘扬理性,批判封建主义,宣扬近代民主政治思想,促进人们观念变革和思想解放的启蒙时期。我们中国在近代同样也经过这样一个时期,它是如何兴起的?这是本文将要阐述的。探讨近代中国启蒙思想的兴起,首先必须弄清其源流。中国早期启蒙思想的产生,始于16、17世纪阶级矛盾、民族矛盾激化和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独特的时代环境造就了一批有识的地主阶级知识分子。他们震惊于当时的政治变局,对导致明朝灭亡的封建专制主义和封建蒙昧主义,进行了检讨和批判,并且试图通过在社会矛盾运动中,寻找历史发展的轨迹和民族文化复兴的未来,中国早期启蒙思潮就是在这种背景下欣起的。  相似文献   

16.
中国传统社会文化的近现代变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晓鹏 《河北学刊》2006,26(2):45-49
面对中国传统社会文化在近代的深刻危机,中国社会曾作出了种种回应,选择了种种的发展道路和模式,其中, 中西古今之争是一个重要的主题。而从“中西之争”到“古今之争”的演变是人们对中国近代社会文化危机与中西社会文化关系的认识不断深化和推进的表现,它典型地展示了中国近现代社会文化变革的一个轨迹。同时,它也在客观上提出了由民族历史和民族文化走向世界历史与世界文化这一新的重大时代课题。  相似文献   

17.
自鸦片战争以后 ,随着西方资本主义侵略势力日益深入 ,固若金汤的中国封建社会在运行了两千多年之后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中国社会步入近代化的历史时期。青海作为一块民族杂居地区 ,地处中央府县制统治体系的边缘地带。在近代中国社会发生变革的历史背景下 ,其传统社会也面临着新的社会因素的挑战。本文从社会史的角度进行阐述、分析 ,以明了青海社会近代化的历史步履。自 1 840年以来 ,中国社会开始步入变革的历史时期。由于传统社会的各种构成异常的完备 ,社会近代化的步履非常艰难。在近代社会因素进入以后 ,传统社会的缓慢运行与新的…  相似文献   

18.
近代留学教育,是贵州近代教育发展史的重要组成部分.1905年兴起的留学高潮,展示了贵州知识界、教育界不甘落后,努力学习"新学"以拯救和发展贵州的信心和决心.在清末民初经济社会急剧转型的重要历史时期,贵州的留学教育特别是留学生群体,对推动贵州教育近代化,促进贵州社会进步产生了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9.
基督教在华早期医疗事业论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834———1887年是近代基督教医疗事业在中国的早期发展阶段。这一事业之所以在近代中国产生,与基督教的宗教本质、中国政府的宗教政策、中国的医疗卫生、生活环境、西方社会发展等有着密切的关系,可以说是中西社会交互作用的产物。早期教会医疗事业以1860年为界,分为初创时期和初步发展时期。教会医疗事业的早期发展对近代中国社会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清末民初是中国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过渡的历史性变革时期,本文对这一时期哈密人衣食住行进行描述,分析这一地区不同民族间文化的影响与融合以及特殊地理位置构成哈密人生活面貌的别样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