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魏玮  刘锋焘 《齐鲁学刊》2012,(2):115-118
花间词在意象的选材、组合与描述上有鲜明的特色。在选材方面,花间词主要由两大意象群构成,以花鸟、草木为代表的自然意象群和以女性为中心的身体、服饰、闺阁意象群。意象组合的特点表现为意象密集程度高,艳丽意象出现的频率高,意象组合相互模仿性强。在意象描述方面,花间词中复合意象有轻柔性、艳丽性、残破性、阻隔性等四种常见特征。  相似文献   

2.
赵丽 《北方论丛》2008,(4):22-24
词是音乐文学的代表样式,音乐性是其突出的特征.唐代是道教的全盛期,产生于晚唐五代的花间词受到道教音乐的浸润,其直接表现就是道教音乐对于花间词的音乐体式和风格特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道教音乐转化成词牌,为词的创作提供了可资参照的曲调范式;在"以诗从乐"的时代,道教音乐清新、飘逸、婉媚的审美风格直接影响了花间词的审美风格.  相似文献   

3.
梁启超力求把审美的外在目的和内在需求统一起来;把美对社会进步的间接作用与直接作用结合起来;把审美的自律和社会的他律结合起来.这些尝试和努力清晰地反映在其文学作品关于"新民"、"新小说"、"趣味"和"生活的艺术化"等思想的表述中."新民"和"新小说"启蒙民众的目的明确,彰显梁启超美学思想对进步、民主、科学和自由的精神追求;"趣味"和"生活的艺术化"潜蕴生活审美,用广义的生命趣味和艺术给审美以本体规定与价值定位."趣味"美论和"生活的艺术化"思想与"新民"和"新小说"思想折射出梁启超以真善美为价值取向的独特美学品格,对于今天的文化审美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中国古典小说的一个最重要特征就是它的通俗性,反映在创作的审美追求上就是强调趣味.趣味审美追求具体说来主要包括两层含义:一是要有"趣",情节要生动起伏;二是要有"味",具有很深刻的思想或寓意.趣味追求始终贯穿于中国古典小说的发展过程中.  相似文献   

5.
萧绎宫体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伟 《兰州学刊》2005,(4):259-262
关于萧绎宫体诗研究主要观点有两种:一是认为其诗歌追求辞藻华丽、语言洗练、音节婉转流畅、感情细腻丰富,肯定他在诗歌格律化进程中的积极作用;二是认为其诗歌缺乏深刻的思想内涵,是吟风弄月、缺少审美价值的艳诗.本文汲取并扬弃今人研究成果,在对其宫体诗题材分类的基础上,从文本解读入手,分别论述了其宫体诗"流连哀思"的情感特征、"纤秾绮丽"的语言以及内敛中和的风格,并从主体审美观念与时代审美风尚等方面具体地分析其成因.  相似文献   

6.
何为高雅趣味?谁的高雅趣味?——对文艺鉴赏标准的质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玉吉 《学术界》2007,(1):103-108
高雅趣味是一个假命题.由于长期以来在审美实践中忽略了美感产生的真正原因,结果导致了对审美趣味本身的模糊认识.特别是在当代以消费为主导的社会中,更是漠视了审美冲动的本己性特征,因此,将所谓的"高雅趣味"塑造成了社会的典范,也正因为如此,用"高雅趣味"压制了"真实趣味"的审美本己性特征.只有明确了审美趣味是生命内在需求的表现,才能探寻到审美活动的真正意义和本质.  相似文献   

7.
梁启超的美学思想丰富多彩,究其核心和相互联系,乃是建立在"趣味"基础之上的有机体系.他肯定审美的"趣味"即情感快乐在生活与艺术中至高无上的地位,揭示了"趣味"之美的唯心本质、创造来源和风格种类,尤其深入分析了书法、小说艺术的审美特征,并以新的文艺趣味观掀起了"文界革命"、"诗界革命"和"小说界革命",为其变法实践张目.  相似文献   

8.
宫体诗兴起并全盛于梁代,以萧纲的东宫为中心。在宫体诗兴起与兴盛的过程中,徐摛发挥了重要作用。徐摛自幼受到永明诗风的熏陶,其诗"好为新变,不拘旧体",其特点是:多咏物诗,以描摹女性为中心,内容狭窄;追求声律、节奏、对仗之美,风格秾丽。徐摛是萧纲的老师,是徐陵的父亲,在徐摛的教育引导下,萧纲与徐陵走上了宫体诗创作之路,并成为宫体诗创作的领军人物、核心人物。徐摛才、学、识兼备,富有感召力和影响力,加之萧纲的"恩礼"与推崇,徐摛发起的这种"新诗"为"春坊尽学之",宫体诗因而达到全盛。  相似文献   

9.
从非我化到情感化--论宫体诗与宫怨诗抒情范式之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红麟 《江汉论坛》2004,(2):100-103
官体诗与官怨诗的抒情范式体现出明显的不同.情感内质、抒情身份、审美趣味、情感层次的差异奠定了两种范式的具体内涵.宫体诗因为主客体之间处于相对自足状态,可称之为非我化型,而官怨诗则因为审美主体与客体之间是一种谐和融合的关系,可称之为情感化型.  相似文献   

10.
南唐词的审美特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花间词与南唐词,是五代词坛盛开的两束奇葩,虽然较多表现离别相思、儿女情怀,却展现出各自不同的气质风貌、艺术魅力.两者风格特征的区别,与巴蜀和江南地域文化的差异密切相关.通过与花间词的综合比较,彰显出南唐词独特的审美特质:富贵典雅之致、忧患感伤之意、主观情性之美、疏朗清畅之调.南唐词艺术为北宋文人词的创作产生了直接的典范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