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当前党政机关公文处理中常见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各级党政机关及其文书处理部门认真贯彻国务院发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发布的《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以及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以下简称《格式》)等三个公文处理规范性文件,使机关文书处理工作日益规范化,维护了公文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发挥了机关公文的应有效用。  相似文献   

2.
一、公文时效性概述 公文是指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活动中产生的,按照严格的、法定的生效程序和规范的格式制定的具有传递信息和记录作用的载体。任何公文都是有时效性的。所谓公文的时效性就是要求受文单位一定时间内必须按其要求遵照执行的效力。为此,《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还特别规定“紧急公文应当根据紧急程度分别标明‘特急’、‘急件’。  相似文献   

3.
规范公文格式的现实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于1999年12月正式发布了国家标准(GB/T9704-1999)《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以下简称《格式》),从2000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随后,国务院发布了《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自2001年1月1日起开始施行。  相似文献   

4.
<正> 在1993年11月21日由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以下简称原《办法》)基础上,国务院2000年8月24日发布了《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以下简称新《办法》),并于2001年1月1日正式实施了。这是本世纪初我国行政机关公文实行规范化和法制化的一个重要标志。 新《办法》的修订过程以及修订内容,都着力维护和保证公文法定效力作用的发挥,对我国各级行政机关及时、准确、安全地处理公文,提高公文处理工作效率和公文质量,发挥着重要作用。公文处理工作的发  相似文献   

5.
《当代秘书》2001,(3):8-11
2000年8月,国务院发布了《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并于2001年1月1日起施行。《办法》是我国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的规范性文件,它的发布施行是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向法制化迈出的重要一步,对新形势下推动政府部门转变职能,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最近,就《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修订发布,国务院办公厅秘书局成小军接受了本刊记者的采访。  相似文献   

6.
党政机关公文是日常工作中最常见的两类公文,它们在格式上有不同的规范.党的机关公文格式,在<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中共中央办公厅1996年5月3日发布,以下简称<条例>)第三章有专章表述,国家行政机关的公文格式,在<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国务院2000年8月24日发布,以下简称<办法>)第三章也有专章表述,并且有<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GB/T9704-1999,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1999年12月发布)予以规范,二者大同而小异.在人们常见的公文写作教材和其他书籍中,知识讲授往往侧重行政机关公文,而举例时又并用党政机关公文,这样容易使人们产生一些模糊认识,造成党政公文混淆不分的误解.而党政机关公文的格式体现了党政机关公文的权威性,是党政机关公文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能随意而定.本文试就党政机关公文格式作一粗浅的分析、比较,以帮助人们澄清一些模糊认识.  相似文献   

7.
<正> 保证公文格式统一、规范是发文办理复核程序的一个重要内容,为配套新《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实施,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了《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GB/T9704—1999),对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制定了统一、规范的体式。新标准对公文用纸、公文各要素及其标识规则作了较大变动,这里,结合新标准谈一谈公文格式审核中的几个要点。  相似文献   

8.
党政机关公文是日常工作中最常见的两类公文,它们在格式上有不同的规范.党的机关公文格式,在<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中共中央办公厅1996年5月3日发布,以下简称<条例>)第三章有专章表述,国家行政机关的公文格式,在<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国务院2000年8月24日发布,以下简称<办法>)第三章也有专章表述,并且有<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GB/T9704-1999,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1999年12月发布)予以规范,二者大同而小异.在人们常见的公文写作教材和其他书籍中,知识讲授往往侧重行政机关公文,而举例时又并用党政机关公文,这样容易使人们产生一些模糊认识,造成党政公文混淆不分的误解.而党政机关公文的格式体现了党政机关公文的权威性,是党政机关公文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能随意而定.本文试就党政机关公文格式作一粗浅的分析、比较,以帮助人们澄清一些模糊认识.  相似文献   

9.
“签发人”标识是国家行政机关公文中,上行文的一种特有标志之一。《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GB/T9704--1999)(以下简称《标准》)“式样”一节中规定了国家行政机关公文首页版式的两种式样,其中上报公文首页版式图3附有“签发人”标识。带有“签发人”标识的首页版式式样,我们习惯上把它称为“上行文格式”。对于“签发人”的使用规范,《国家行政公文处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明确规定为“上行文应当注明签发人、会签人姓名”。  相似文献   

10.
公文是我国各级机关履行职能、实施管理的有效工具和重要手段,其制发、办理和管理必须严格遵照有关规定。如行政机关遵循的是《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党的机关和军队机关遵循的是《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和《中国人民懈放军机关公文处理条例》。这些法规性文件对公文处理所作的种种硬性规定,是公文处理法定性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1.
公文标点的著录与使用,除了要遵守国家颁布的标点符号用法的相关规定外,还要遵守国务院颁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下简称《办法》)和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下简称《格式》)的相关规定。在实际工作中,公文标题、正文结构层次句、煞尾句和抄送机关中标点符号的使用仍然存在着界定不明、使用混乱等问题,迫切需要厘清和明确,以推进公文格式的标准化建设。  相似文献   

12.
罗锋 《秘书之友》2013,(4):34-35
随着《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下简称《条例》)和《党政机关公文格式》的陆续发布,高校的公文处理工作发生了一些显著变化,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做好新时期的公文处理工作,已成为高校公文工作者必须思考的课题。一、高校公文处理工作总体思维的变化1.公文处理由"四环节"变为"三环节"。《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下简称《办法》)规定,"公文处理是指公文的办理、管理、整理  相似文献   

13.
陈飞 《秘书之友》2014,(6):25-27
正为统一中国共产党机关和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2012年4月6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了《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GB/T 9704-2012),同时废止了1996年中办印发的《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以下简称旧《条例》)和2000年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以下简称旧《办法》)。  相似文献   

14.
刘畅 《秘书之友》2007,(3):34-36
《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和GB/T9704-1999《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以下简称《格式》)中规定,发文字号由机关代字、年份和序号组成,但对于这三个组成部分尤其是机关代字的具体编制方法,相关法规、标准并未给出详尽的规定。实际工作中,各机关单位的发文字号编制存在不少问题,需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5.
<正> 2000年8月24日,国务院发布了《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国发〔2000〕23号,以下简称新《办法》),规定自2001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这是继1981年2月27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暂行办法》之后的第四个公文处理法规,而且其发布主体规格已由原来的国务院办公厅上升为国务院。它清楚地表明我国的行政公文处理规范已经成为最高国家行政机关的意志,这在21世纪已经到来的今天,对于进一步推动我国行政公文处理工作的深入开展,使之逐步走上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的发展轨道,意义十分重大。相信在新《办法》的指导  相似文献   

16.
党的机关公文和行政机关公文,是党政机关实施领导与管理的重要工具和手段,有着与其他文种截然不同的写作规范和格式。受现行应用文写作教材编写体例和内容的影响,众多高职院校应用文写作教学只涉及了行政公文,而忽略了党的机关公文。本文根据《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最新规定和工作实践,  相似文献   

17.
表述准确是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字精练的前提条件。这体现在定义准确、分类准确、含义准确和用词准确几方面。《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新《条例》)是1996年《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以下简称原《条例》)和2000年《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以下简称原《办法》)两个规章合二为一、修改整合的产物,共八章四十二条,全篇5000多字,既体现了党政机关公文处理一体化、制度化、  相似文献   

18.
《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新(涤例》)使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实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统一。在学习贯彻新《条例》之际,认真研究新《条例》关于文种适用范围的规定,对规范文种使用和促进学术研讨大有裨益。为阐述方便,本文特将《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简称《办法》,在前面加年份以区别不同时期的《办法》)和1996年发布的《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统称作原党政公文处理法规。  相似文献   

19.
国家标准《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GB/T9704--1999)(以下简称((格蓟),规定了国家行政机关公文首页的两种版面样式,其中带有“签发人”标识的首页版式习惯上称为上报公文的首页版式,也就是通常意义上所说的“上行文格式”①。《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渤(以下简称协法》)对于“签发人”的使用作了明确要求,《格式》也对...  相似文献   

20.
公文是伴随国家政权的产生而产生的。“它是国家机关实现管理职能的一种方式。”公文在工作中越来越多地承担着策令传递、信息沟通、领导指挥的领导作用,与领导及领导工作联系紧密。《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以下简称协法》)第六条要求:“各级行政机关负责人应当高度重视公文处理工作,模范遵守本办法并加强对本机关公文处理工作的领导和检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