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经理人》2013,(9):26-31
2008年至今,为什么我们的日子越来越难过?为什么我们的转型升级越来越艰难?不是我们不努力,不是我们没有试图去创新,是因为我们思维错了、方法锚了。我们总是以为低成本、不冒风险的创新能够改变现状,但事情却越来越糟。  相似文献   

2.
来自欧洲的《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目前已有12种语言出版,风靡全球,被评为欧洲十大畅销管理图书,世界级管理大师的代表作。这是写给那些希望做好管理的人、希望提升绩效的人、希望过上高品质的生活的人。为什么即使解决了所有问题,却仍难以取得重大发展?为什么有些企业总是在改善企业文化,总是在激励员工,却总是白费努力?为什么时间总是不够用,总是需要加班?为什么按照人力测评的标准层层筛选出来的,却是一个平庸的人?怎样才能卓有成效?什么才是管理的关键?卓有成效的管理是一种职业,一种能力,  相似文献   

3.
读来读往     
《经理人》2011,(4):8+10-10
《经理人》:关注巴菲特创富时,我们会忽略他的管理之道。他为什么能和查理·芒格相处几十年?中国企业的早期合伙人为什么总是不能持续共事?  相似文献   

4.
中国企业对品牌的误解,非一场秋风扫落叶式的品牌革命风潮不能解决。为什么国内品牌的建设成本总是居高不下?为什么总是广告一停销量就马上下滑?为什么内部人事一有风吹草动品牌就大大贬值?为什么多的是昙花一现的名牌?  相似文献   

5.
宝钢为什么能够提前跻身世界500强?除了受惠于近年来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和宝钢成功的战略重组及扩张,还有什么特别值得重视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每次在新高一上语文课涉及到语法知识的时候,学生总是一片茫然。进一步摸底就会发现很多学生竟不知道词语的种类有哪些,短语有哪些类型,句子成分有哪些,怎样划分句子成分,情况很不乐观。为什么高一新生在知识结构上会存在语法这块“盲区”呢?经过对初中教材和初中语文课程标准分析研究,我觉得有如下原因。  相似文献   

7.
心空 《经营管理者》2011,(2):102-102
可为什么我们总是觉得年味淡了,找不到原来的感觉了呢?可能是我们的心淡漠了吧。物质的富裕,提高了我们的生活;忙碌的节奏,扰乱了我们心境。我们耐不住寂寞,也受不了忙碌  相似文献   

8.
张国祚 《决策探索》2014,(24):68-69
谈到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发展与研究,人们首先会问:什么是文化软实力?为什么要强调中国文化软实力?中国文化软实力同美国人所讲的软实力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要下力气发展和研究文化软实力?为什么要加强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等等。迄今为止,学界对上述问题的回答往往是见仁见智。本文针对上述一些问题,谈谈笔者的看法,以寻求更大的共识。  相似文献   

9.
高荣伟 《领导之友》2013,(10):39-40
从礼尚往来到伸手索贿,从思想放松警惕到各路“朋友”疯狂进攻,从适应潜规则到“权力寻租”,从最初收受礼金时双手微微颤抖到出手阔绰、“一掷千金”,贪官的“腐败路线图”一次次向我们拷问:我们的现行法律难道不够健全、完善?对于贪官的处置是否过宽?日常的监管为什么总是显得那么软弱无力?  相似文献   

10.
创新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是发展个性和开发创造性潜力的教育。因此,培养学生个性是创新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并且发展学生个性是创新教育的基础。那么,为什么说发展学生个性是创新性教育的基础呢?首先,发展个性是培养学生好奇心的前提,而好奇心是创造的源泉和动力。因为没有好奇,就没有求知欲,更没有创造精神。有想象力、创造性的孩子,总是好奇好问,好突发奇想。爱因斯坦在回答他为什么可以做出创造时说:“我没有什么特别的才能,不过喜欢寻根究底地追  相似文献   

11.
不少管理人员经常抱怨:为何有些下属总是工作不积极?为什么上次给他指出某方面的缺点之后收效甚微?为何他总是让我失望?确实,这些所谓的“问题”员工总是让管理者头疼不已。通常,管理者认为这是员工的过错或责任。但事实果真如此吗?欧洲管理学院的研究人员通过对数百名高级管理人员的研究表明:不是员工,而是上司本身使下属工作业绩不佳。他们认为,上司认为绩效不佳者常常被一种称之为“制造失败综合症”的心理机制所驱使。“制造失败综合症”的过程1.下属人员工作绩效不尽如人意。这种情形最初的动因与工作绩效有关,比如一位销…  相似文献   

12.
全球性金融危机引发了企业大规模裁员、降薪.应该说这是防御风险的正常反应。然而,令人费解的是,为什么同一行业的企业.一家是举步维艰、濒临破产.而另一家却如火如茶,产销两旺?这一现象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  相似文献   

13.
著名名科学家钱学森在去世之前,曾满怀忧虑地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安徽十一个教授联名上书新教育部长袁贵仁,希望他能够解答这个问题。我想,做一个抽象的回答是比较容易的,但是要具体地变革,涉及到很多方面。  相似文献   

14.
尹钛 《领导文萃》2011,(10):40-41
国共争雄,国民党为什么失败?共产党为什么胜利?国民党是输在“体格”上,先天有不足,后天又失调。它的组织架构远远不如共产党严密。  相似文献   

15.
因何而创新?     
徐珃 《经理人》2012,(10):10
一谈到创新,我们总是会进行模块分割,比如管理创新、产品创新、技术创新等,对于各模块上的创新,都应该首先反问:我为什么要创新?创新究竟朝哪一个方向?否则就是为创新而创新。首先,企业理念需要创新吗?企业理念不需要创新,理念只有发现。企业通过  相似文献   

16.
在“四大文明古国”中,只有中华文明绵延至今。这真是一个奇迹,但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个奇迹诞生呢?它的文化密码是什么?它传承下来的动力是什么?  相似文献   

17.
李薇 《经理人》2007,(2):34-37
现在困扰中国企业的中层危机,主要表现为“一将难求的尴尬”,此中有三个核心:为什么缺中层?缺什么中层?如何寻找、任用合适的人?  相似文献   

18.
蒙戎 《经理人》2009,(4):116-120
如果没有人们的后见之明,一些可震烁古今的大事件,原本都平淡无奇。在古代中原与边关的种群冲突中,为什么只要是农耕种群总是负多胜少?历史是势利的,甚至只敬重成则为王的那个人。当努尔哈赤以他坚强的女真族后裔一满族甲士的铁骑,让无数民族在苦难中改变了自己的走向后,后人总是试图从这段历史寻找出种群血性的真相。  相似文献   

19.
世界名牌公司丰田,目前是仅次于通用、福特的著名汽车公司。它1937年成立,到目前为止已经历四代领导一棒接一棒,产品占全球市场10%,真正做到了“有路必有丰田车”。与我国很多企业只有10年的寿命相比,丰田为什么能历经60年仍充满活力旺盛不衰?就因为丰田制定了一整套严格、有效的管理制度,这套制度被誉为“丰田生产方式”。如一台机器停了下来,丰田公司的员工怎么做呢?他会这样找问题:“为什么机器停了?”(原来因为超负荷,保险丝断了。)“为什么超负荷了呢?”(原来因为轴承部分的润滑不够。)“为什么润滑不够?…  相似文献   

20.
生活中经常有这样的事情,即人们为他们的最大才能所累而导致失败。但是,为什么不能简便而有效地倒过来做呢?为什么人们不能化腐朽为神奇,把他们的最大的弱点转化成最大的优点呢?他们能够做得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