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第三代诗人是从朦胧诗人中分离出来的后朦胧诗人。他们在创作方法上受朦胧诗人的深刻影响而又更多地借鉴了欧美的后现代主义,“反英雄”、“反崇高”、“平民化”成为第三代诗人诗歌创作的总体特征。但他们的有些创作亵渎崇高,消解理想,事实上是把人生和诗歌艺术都当成游戏,诗中除了极端化的自我形象或者自我嘲弄之外,再难看到鲜活健康的人的形象。  相似文献   

2.
“病态的花”,是十九世纪法国著名诗人波德莱尔对自己的诗集《恶之花》的自谓。它来自《恶之花》的题辞。柳鸣九主编的《法国文学史》释曰:“其实,题辞明确了‘恶之花’就是‘病态的花’, 恶之为花,就是将丑在艺术上加以表现,作为一种审美对象,从中引出道德的教训。”以波德莱尔为代表的这种创作倾向,颇近似于我国中唐时期的一批诗人。他们以孟郊为代表,形成了我国古代的一个独特的诗人群体——苦吟诗人或称苦吟诗派(参看拙文《中唐苦吟诗人综论》,《文学遗产》1988年第2期)。他们也以表现丑为审美追求,也在诗中描写了社会的病态与病态心理。因之,本文题目融二者为一体,以“病态的花”代指他们的诗歌及其基本风貌,以  相似文献   

3.
“黑山派”诗人罗伯特·邓肯的“松开传统”汇聚了美国当代反学院诗人的共同呼声,“回到开放的形式”则在诗的世界中与查尔斯·奥尔森的黑山派宣言遥相呼应。作为美国二次大战后的第一个反学院诗派,黑山派对于当代美国诗坛所起的“向导”作用,远远超过了其创作实跌的社会反响(虽也不乏一些优秀的诗人),这主要应归功于奥尔森的那篇黑山派的纲领性文献一《放射体诗歌D(195O),许多诗人甚至将其与庞德一费偌罗萨的有着《旧约圣经E美誉的论文——《中国文学作为诗歌媒介油提并论,并冠以《新约圣经》的桂冠。奥尔森在这篇文章中认为:…  相似文献   

4.
周航 《云梦学刊》2014,(4):109-114
王学忠是河南安阳诗人。他的诗歌为底层民众立言,以愤怒、呐喊的姿态尽情揭露社会假丑恶现象,在新世纪以来的中国诗坛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形成了独特的‘‘王学忠诗歌现象”。他诗歌中的平民意识与抗争思想,以他最初儿童诗歌中的悲悯情怀为源头.在社会急剧的转型过程中,他的诗歌精神得到升华,最终形成了他“平民诗人”的特征。他的诗歌对当下诗歌创作具有一定的导引性意义。  相似文献   

5.
先锋诗人自杀并非像人所说完全是缘于文学创作带来的精神苦闷,而和爱情、贫困、婚恋纠葛等具体事件相关;深层原因则是由诗人诗歌的边缘化处境、诗人们的死亡意识和病态的精神特征等因素共同促成;先锋诗人自杀构成了对人类历史和生存样态的拷问。  相似文献   

6.
“我看见……”是王小妮诗歌的最常用句式,也是理解王小妮诗歌的一把钥匙。从三个方面考察了王小妮的诗歌:主体“我”(即诗人)的个性特征和与万物齐一的精神境界;诗歌文本所呈现的艺术世界,其核心是对诗人所理解的生命本质的呈现,即诗人之所“见”;主体认识和感悟世界的“看”的直观方式以及“处低”的智慧。  相似文献   

7.
社会发展的利益多元化和组织多样性是开放社会的结构特征,而社会分层、矛盾、对抗、冲突和变革也往往与之相伴随,这种貌似悖论的发展张力构成了20世纪以后西方学术界争论不休的话题。西方传统的政治社会学认为,压力、紧张和冲突是一种分裂性的消极因素,是社会系统内的“病态形式”。而兴盛于1950年代的“交叉压力”(cross pressure)理论假说则一反以往的思维定式,认为群体疆界的不断分化和社会冲突的交叉分割是凝合社会结构的积极力量,也是维持政治稳定的调适因子。在当代社会,多元组织的分界日益细化,群体之间的冲突范畴也不断扩大,如何正…  相似文献   

8.
超文体,是指在诗歌的写作中打破传统的文体界限,把传统上认为是小说、散文或戏剧的手法运用到诗歌中,造成诗歌的文体模糊的现象.超文体从根本上讲,是对传统的文体惯例的反叛,是对文学体裁的现有模式的再认识.其中突破最大的是第三代诗人.超文体现象背后隐藏的是一种激进主义的反叛精神.它所呈现出来的文化价值系统上的反理性、反本质、反中心和诗歌上反庸俗的社会功能论和对诗歌的形式的关注的特征,与西方的后现代主义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关联.  相似文献   

9.
在诗人郭小川的整个创作历程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还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这就是诗人对于诗歌体式的探求与试验。诗人曾经告诫别人“不要固定于一种形式,要作多种尝试。”从诗人自己对于新诗体式的探求来看,正是在不断实践着这一创作主张,并且取得了重要的成就。 诗歌的形式是由诸多因素构成,它包括诗歌的结构、语言、韵律等多种方面,闻一多先生认为诗歌要有“三美” 即“音乐美”、“绘画  相似文献   

10.
晚唐诗风在北宋初期曾风靡一时,后在诗歌复古运动的冲击下,才渐告消歇,但到南宋中后期,诗坛仿佛经历了一个“轮回”过程,久已销声匿迹的晚唐诗风又重新兴盛,且欲取“法席盛行”的江西诗派而代之。在晚唐诗风的复兴过程中,杨万里起了领军作用。杨万里初学作诗,本从江西派入手,但随着江西派诗歌流弊为越来越多的诗人所不满,杨万里本人也从自己尴尬的创作处境中痛感到江西诗法对诗人艺术创造力的扼限,于是脱出江西诗派,转而提倡与江西派诗歌审美趣味迥然不同的晚唐诗风。他不但提出“去词”、“去意”而求“味外之味”,以及“诗非文比也,必诗人为之”等系统的诗歌理论,为晚唐诗风的复兴极力张本,而且以其诗坛盟主的身分有意识地引导当时的诗人在创作上趋同于晚唐诗风,以此扩大反江西诗派的阵营,彻底转变当时诗歌的流向。所以,“从杨万里起,宋诗就划分江西体和晚唐体两派”  相似文献   

11.
“非国家空间”诗歌写作与传播的形成,是国家与社会全面转型的结果。建国后,国家控制了诗歌生产者生存方式、诗歌生产传播方式、诗歌写作内容形式,但是诗歌在非国家空间一直存在并发展着,形成了与国家共生互补的态势。造成诗歌非国家空间形成的动因是:诗歌功能向文本本体转移;诗人角色向个体本位归位;诗歌报刊向经济本位靠拢。  相似文献   

12.
政治诗歌指的是以政治生活为题材对象,或者指向政治、源于政治激发的诗歌类型。其合理路向体现在三个方面:面向时代现实、立足诗歌本身、以审美力量影响政治的立场动机;在对象视阈方面书写诗人对政治生活的情思、体验而非政治生活本身,而这政治生活指的是时代、社会、现实生活而非政治事件、政治路线;“诗人”而非代言人、受难者和启蒙者的主体身份姿态。  相似文献   

13.
社会学史家一直以来把是否“价值无涉”作为实证主义社会学和反实证主义社会学之间的区别,实际上仔细研究社会学创始人孔德最先提出的实证主义观点可以发现,实证主义其实是“价值有涉”的.将价值判断引入并作为实证社会学与非实证社会学的区别点,实际上源自于社会学家迪尔凯姆对孔德社会学理论的改造.而这却使社会学研究从此走进了“价值误区”.事实上,实证主义与反实证主义的区别点应该定位于理论研究的假设不同.价值有无涉应该定位于社会学具体研究中实证层面社会学和规范层面社会学的区别对待.从而无论是实证主义社会学,还是反实证主义社会学,事实上都可以形成自身的价值立场.  相似文献   

14.
李军 《江淮论坛》2001,(4):87-93
针对杜牧等人对李贺诗歌“少理”的批评 ,指出李贺诗歌自有其独特的“事理”、“诗理”在 ,即有着表面上“欠理”、“反常”而实际上“合道”的所谓“悖理”现象 ,这是诗人创作上求新求变、求奇求险的反映与体现 ,是诗人审美感知时的知觉变异 ,是对艺术构思、表现的艺术变形 ,是形成其诗歌奇诡诞幻独特诗风的重要原因 ,具有一种“离形得似”、“无理而妙”的特殊而神奇的艺术审美效应。  相似文献   

15.
中国现代诗学与儒家文化传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汤凌云 《云梦学刊》2009,30(6):85-90
中国现代诗学与儒家文化传统之间存在着深刻的渊源关系。中国现代诗学关注现实。关爱民众的生存状态;中国现代诗学追求内容与形式的统一、诗品与人品的统一、“小我”与“大我”的统一;中国现代诗学还注重诗歌的社会效果,主张诗人培养伟大健全的理想人格。中国现代诗学的上述品格,是在反传统的旗帜下对儒家文化的入世情怀、中庸的文化立场、圆满至善的人生境界等思想的承续。  相似文献   

16.
明代贵州本土诗人诗歌创作一方面秉承了古典诗歌的优良传统,形成了“明道”、“忠君”和“济世”的创作主题;另一方面又结合明代社会现实,展现了明代,尤其是明中后期诗人学者的真实心态,形成了以忧国伤时和闲适放达为主要内容的诗歌创作主题,在明代的诗坛上留下了光辉的篇章。  相似文献   

17.
如果说,对苏轼诗歌的其它特点,如“以议论为诗”、“尚理”等还是毁誉参半的话,那么,对“以才学为诗”的评价,就近乎完全的否定了。 古人批评“以才学为诗”,主要是指斥其背离了从《诗经》到唐诗以来的诗歌传统,背离了诗歌的“本色当行”。因为传统的方式是“咏物”、“言志”,即要诗歌要托之于象,而这种意象又要寄托诗人志趣,要反映社会民生等重大问题。 今人批评苏黄“以才学为诗”,主要是从内容决定形式,社会生活是文学创作的唯一源泉等观点推衍而生的。  相似文献   

18.
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的开山祖,“湖畔派诗人”的台柱华兹华斯,长期以来批评界对他颇多微词,说他的诗吟山啸水,美化宗法制农村生活,鼓吹遁世思想、逃避现实.视他为“消极浪漫主义”的代表诗人.不可否定,华兹华斯的思想及某些诗作,特别是后期有较明显的消极因素.但他不少诗歌向往自由、革命,充满炽烈火热的情感.读后颇为振奋人心.他的爱情诗、自然诗清新隽秀,不拘一格,一扫十八世纪矫揉造作的诗风,对欧美诗界产生过深远的影响.他的诗歌美学,一反古典主义呆板深闷说教,在欧美诗论王国独树一帜.  相似文献   

19.
戏剧主义是穆旦诗歌形式的主要特色之一。它在诗人的早期诗歌中初现端倪 ,而在诗人的 2 0世纪 40年代诗歌中表现最为鲜明。一方面 ,诗人在 2 0世纪 40年代综合运用戏剧主义的多种表现手法创作了新诗史上杰出的“拟诗剧”。另一方面 ,诗人的大量诗歌表现了戏剧性的结构方式  相似文献   

20.
“他们”诗人不事张扬,只是默默地创作。正如“他们”诗人于坚说的那样:“我活着,我写诗。”这种姿态与“他们”一词所透射出的那种“被隔绝同时又相对自立的情绪”①,使得这些诗人唱出了当时诗坛的最富特色的音符。“他们”诗派并没有像当时其他诗派那样制定什么诗歌宣言与理论来供我们分析研究,而是更多地以其创作实绩向世人昭示着他们的存在与诗歌精神。一、诗歌本体论的建构文学是语言艺术,诗歌以语言的特殊的编码方式和操作规则成为其中的精品。“他们”把诗看作“语言和语文的运动”所生发的生命形式,充分体现了语言的自觉和对诗歌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