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国古典小说的一个最重要特征就是它的通俗性,反映在创作的审美追求上就是强调趣味.趣味审美追求具体说来主要包括两层含义:一是要有"趣",情节要生动起伏;二是要有"味",具有很深刻的思想或寓意.趣味追求始终贯穿于中国古典小说的发展过程中.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代的命运观是由儒、道、墨诸家命运观念与佛教命运观念相融合的产物,它是知命、安命、非命与因果、轮回观念的多样性统一。命运观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日常思想与行为,也影响着中国古典小说的创作。本文在界定命运观概念基本含义与分析梳理古代传统命运观的形成及内涵的基础上,阐释了中国古典小说命运观的客观存在,分析总结出其独特的叙事特征:以命运发展建构叙事框架、完整性与必然性,并进一步阐释了古典小说中命运观念的悲剧情怀与劝谕世人的审美特征,以此为基点发掘古典文学中所蕴含的独特的审美意蕴与诗学价值。 相似文献
3.
从艺术所运用的审美形式的角度来看席勒关于艺术的人类学功能的观点和思想,可以知道,席勒非常重视审美形式、审美习俗、审美趣味对于人类的人性完整的巨大作用。这些观点和思想集中地表现在他的三篇论文之中,这就是:《关于在艺术中运用庸俗鄙陋事物的想法》,《论运用美的形式的必然界限》,《论审美习俗的道德效用》。 相似文献
4.
赏的审美意义在魏晋南北朝已确立,然"闲赏"作为一复合范畴主要出现于唐宋以后的诗文中,尤其在明清系统品赏著作中作为章节命名使用。对"闲赏"范畴"文脉"进行简要梳理,可对照出明清文人所言"闲赏"之独特内涵:一方面,明清"闲赏"对象上的世俗生活性,使"赏"更具"闲"意,另一方面,"闲赏"范式上于感性形式中见雅趣的现代审美性,又使明清"闲赏"有了"以俗为雅"的倾向,遂与当下"日常生活审美"构成一种"形似神异"的映照。 相似文献
5.
从文化语言学角度看,语言不仅仅是表达的工具,更是文化的主要载体。作为文化的载体,语言构建着后人的主观经验和文化世界。如果说,民族语言积淀着民族的文化和世界观并以此构建民族成员的文化和世界观的话,那么,民族的文学语言主要积淀本民族的以审美情感、经验为核心的审美文化,并以此构建本民族成员的审美经验和审美观。因此,植根于民族语言传统,且能将这种语言传统中的民族审美文化内涵与自身当下人生经验和情感融通起来的作家,其创作的作品在表达个人当下独特的人生经验和情感的同时,往往积淀着丰厚的民族审美文化意蕴,显得浑厚自然。 相似文献
6.
"兴"是一种富于民族特色的审美心理,其包含启端导引、类比联想、象征隐喻、含蓄委婉、贵曲忌直、言尽意远等意蕴.小说从产生之日起就运用了"兴".入话、楔子的设置,溯源式开头,弄引法、铺垫、伏笔、预叙、獭尾法等艺术技法,以及小说主旨寓意等都受到了"兴"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典戏曲家与梦有着不解之缘,是因为梦境描写具有多重申美功能:梦的虚幻性契合了戏曲以虚构为本的文体特征,作家以梦入戏正是对戏曲创作中顽固的尚实观念的反拨;梦是作家借以补偿其人生缺憾的重要途径;梦的隐喻性、象征性又为作家寄托寓意提供了便利条件;梦赋予涉梦戏曲以蕴藉含蓄的关学特征,它的象征性、模糊性更赋予涉梦戏曲以巨大的审美张力和阐释空间,并由此造成涉梦戏曲主题阐释的多元性。 相似文献
8.
9.
在中国古代,小说并非纯文学概念,而是一个复杂的文化学范畴.从这一客观事实出发进行动态考察,中国古典小说意境发生的原因有三.首先,在由采录编撰到有为而作的发展过程中,作者创作之意的增强与心灵化,为小说意境的发生提供了必要前置因素.其次,在由说之小者至小说中有大道的发展过程中,小说的内在之意日益深厚,这为小说意境的发生提供了理性内涵质素.最后,诗性质素即诗性思维、诗性表现技巧、诗性语言的融入是小说意境发生的充分条件.因此,三种因素有机结合成为中国古典小说意境发生的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0.
席勒的《审美教育书简》提出了用美和艺术的审美教育,来代替法国大革命式暴力革命的想法,被法国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家朗西埃称为"审美革命".在朗西埃看来,审美革命能更好地改造社会,以达到社会的平等.审美革命是一种超越了政治革命的人性的革命,是以"自由游戏"来消弭利益和权力的政治革命的革命.实质上,审美革命并不能完全代替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但是,在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完成以后,在人民掌握了政权以后,审美革命就可以大展宏图,改造人性,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从而达到人民的真正平等、民主、自由,继而建设人类的共产主义大同社会. 相似文献
11.
付骁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29(2):121-128
从纪昀和王国维对"意境"的使用来看,意境源于诗人的眼前实景.诗人用语言符号将眼前的"难状之景"再现出来,读者由此想象出具有景深效果的视觉景观.意境对应的语言表达方式是描写,景是其摹仿对象,"阔远"和"如画"是其美学特征.诗人运用的透视描写是文学意境生成的形式基础,相反,议论和叙述等语言表达方式达不到这种效果.意境可分为"视错觉"式、"门窗借景"式和"平面重叠"式三种类型.意境和"不隔"诗要显"等诗歌理论的核心均为"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中原战乱催生了中国山水诗,南方"如画"的山水景观是意境生成的现实基础.中国现代学者对艺术品形式的轻视和对"形似"的恐惧导致了意境的泛化,虽然这能使读者远离偶像崇拜,但同时也使后者忽视了对文学作品的直观体验.现代读者没有必要在意义的问题上纠缠不休,体验到在语言中栖居的乐趣就是审美活动的理想境界. 相似文献
12.
13.
在传统“五色”文化背景下,中国古代小说的服色描写带有鲜明的角色意识。古代小说的各种服色描写不仅能够暗示人物的身份和地位,而且还能体现人物身份的变化;同时,人物的服色描写还相应地随着人物的角色转换而变化。而且,各种服色描写大都蕴含着意味深长的修辞性,那些僭越社会定制的服色描写均服务于表现人物的特殊意愿及个性的需要。总之,在中国古代小说家笔下,服色往往不是单纯的审美对象,而是一个个被赋予了特定“角色”功能和修辞意蕴的语义码。 相似文献
14.
15.
"文学经典"的概念只具有话语修辞的功能,其内涵与"经典"的原初义有明显差异.经典的原初义是以固化的文本为标识,而文学经典却是以文本所呈现的意蕴作为判断依据.这给了我们一个重要的理论启发,即如果突破以固化文本为文学经典的传统观念,而把文学经典的文本存在方式视为一种"活态"存在,则可在文学经典的文化身分表达、文学经典的艺术生存空闻和西化的文学经典观等问题上获得新的理论认识. 相似文献
16.
文学经典是人类永不舍弃的精神行囊,承载着厚重的文化底蕴,其在重建价值秩序,发现和培育时代精神等方面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当今网络不仅带来了文学经典的阅读方式和内容的巨大变革,而且解构并重新建构了文学经典的结构内容、审美习惯、价值功能,从根本上影响了文学经典的精神内核和存在本质。但是,文学经典与网络传媒的关系应当是互动的而非对抗的,研究文学经典的网络阅读现状,对文学经典的传承和网络文化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文学经典同时具备标准性和变异性的特点.审美主义论认为,文学经典的价值在于用标准的形式唤起不同主体的审美同感,把文学经典的变异性贬低为有待同化的个体差异性.意识形态论认为,文学经典是意识形态的产物,标准性不过是特殊的个别性,通过变异性就能揭开其标准化的历史.本文认为,应该以语言哲学论分析文学经典从文学公共性向文化传统性转化过程中带来的差异性与共在性、开放性与封闭性,从而认识文学经典的标准性与变异性何以能够辨证共存的肌理. 相似文献
18.
19.
互文性理论注重把经典置于一个广阔的文化坐标体系中予以观照:从横向上看,它将一个经典文本与其他文化文本、潜文本进行对比研究,让经典文本在与其他非经典文本的对话和移位中显露出它的平民特性;从纵向上看,它打破传统文学研究中对影响、渊源和承继的探讨,否认经典的崇高地位,从而获得对文学史和文化传统的全新认识。用“互文性”来描述经典文本间涉的问题,不仅显示出了经典文本内部多元文化、多种话语相互交织的事实,而且也呈示出了经典的深广性及其丰富而又复杂的文化内蕴和社会历史内涵,但是也有抹煞经典文本此时此地的独一无二性和原创性之弊。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