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根据金庸武侠小说的具体作品,结合相关的历史与宗教文献,对小说中所描写的全真教主要人物尹志平进行了分析。首先认为与历史上真实的人与事件相比,小说中尹志平的政治倾向、感情性格等主要方面与史实差别较大;其次重点从小说创作的角度进行了分析,认为设置这样一个全真教另类的角色是有必要的,但把这个角色叫成历史上真实存在的"尹志平",就违背了人物的现实关联及内在精神结构。这是金庸先生所说的"我初期所写的小说",过于强调艺术真实而对历史真实重视不够。  相似文献   

2.
西方小说经历了从理性真实到非理性真实的变迁,并从这两个层面同时对现代小说真实进行了创造和解释,这种小说真实的双面形象表明小说的本质在于一种不断发展的文化过程,而不在于一种固定的观念和形态。非理性小说真实的产生,打破了理性所代表的唯一和最高的真实,才给文学真实现带来了彻底的变化,它的基本标志不仅是非理性现实进入文学,更重要的在于它的特定叙述形式下的真实。  相似文献   

3.
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无论传统现实主义小说所关注的"现实"范畴,还是思索小说所关注的"可能"范畴,都体现了一种高度的艺术真实。本文从三方面进行论述:文学能穿透现实观念的束缚;艺术真实之真在于给现实生活以启示;文学艺术中的虚构,是生活真实的完善者,而非对立者。  相似文献   

4.
小说无法追求到与现实一体化的真实,虚构真实不来自与现实真实事物的直接对应,而来自与现实相差别的符号系统,符号对于真正事物的表达仅是真实的幻觉,表明一种真实被现实承认的可能。古典小说力图建立真实的感情空间以替代对现实的感觉,20世纪小说的极大特点,是虚构真实的符号化,并以此超越现实真实的幻觉  相似文献   

5.
贾丽萍 《东方论坛》2008,4(2):50-55
在现实主义文学“真实性”原则的支配下,中国作家的虚构意识相对淡薄,小说的艺术品性未得到充分重视。在小说创作中,“虚构”与“真实”呈现为二元对立的悖论关系:不真实的被看作是虚构的,真实的则不是虚构的。小说由虚构抵达真实的美学特征并没有得到正确认识。从强调小说的反映功能到注重小说的虚构品性,是现代小说艺术自身发展的必然。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小说突显三大特征:虚构、叙事、真实的生命创造。  相似文献   

6.
小说的真实性是建构小说的核心所在,是关乎小说是否成功的关键。一般来说,细节真实与对人物心理逼真的虚拟构成了传统小说的真实性。现代叙事学更注重叙事方式与角度,叙述人以其独立的叙述创造了现代小说,而细节的逼真与否反而被遮蔽和忽略。其实,小说真实性的建构并不在其内部,而是一个叙述者与读者的道德、心理立场的契合问题,双方共同的道德、心理体认促成了小说逼真性的呈现。  相似文献   

7.
莫泊桑长篇小说的历史价值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 :一是小说文本成为了一段压缩的历史 ,体现了法国由自由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转变的种种特征 ;二是社会历史与小说文本构成了生活世界的隐喻 ,莫泊桑作出了生活即死亡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历史人》的魅力不仅源于小说思想的多维,更在于作者叙述技巧的独特。小说在形式上规范有序,内容上却杂乱无章;多重叙述声音的运用让虚构的谎言成为了现实,又让真实演化出不同的版本;停留于"现在"的叙述形式及多种时间技巧的有机结合打破了时间的线性流动,丰富了时间的呈现形式;第三人称外视角的书写角度让叙述浮在表面,读者无法走进人物的内心,也就难以释放自己的同情;而作者又通过叙述氛围与艺术形象对读者进行着隐形控制。巧妙娴熟的叙述技巧拉开了文本与读者的距离,让客观的真实在虚构的外衣下显得遥不可及,而这种真实与虚构的交融正是小说带给读者的全新阅读体验。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从元小说理论这一角度出发来解读艾丽丝·默多克的《黑王子》。《黑王子》的文学价值在于它的形式和结构。作品的结构可以分为两个层面:一个真实的层面,它让读者相信情节和人物的真实,另一个是虚构的层面,作品中多处表现了默多克作为作家的自我意识,以及艺术虚构性与现实性的关系。真实与虚构共存的结构使《黑王子》成为“关于小说的小说”——元小说。  相似文献   

10.
论莫泊桑短篇小说中的妓女形象邓楠妓女形象是莫泊桑所刻画的女性形象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莫泊桑的小说中占有特殊的地位。莫泊桑摒弃社会俗众的偏见,对妓女问题进行了认真的探讨,得出了与世人不同的见解和结论,这使他的妓女形象独具特色,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莫...  相似文献   

11.
纳博科夫文学思想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理解纳博科夫文学思想的切入点就是他抹平了现实与虚构的界限。他认为文学作品不以反映现实为己任,因为并不存在一个独立于我们主观意识之外的现实。每一部文学作品都是作者创造的一个崭新的世界,艺术作品的吸引力就存在于对这个世界的探索当中,还存在于读者与作者较量的过程中。他的文学思想有着传统文学思想的印迹,与他的小说文本中呈现的后现代景观相矛盾。  相似文献   

12.
"理论联系实际"长期以来不但遭致习惯性的简单理解,而且也被学界许多人视为中国文学理论建设获得有效性的出路.但这种看似习以为常的观念却隐藏着三点缺陷: 首先,它把"理论联系实践"偷换成了"理论联系实际",即把动态的、价值性的"实践"概念偷换成了静态的、事实性的"实际"概念,相应地混淆了经验的不同内涵;其次,它夸大了范式观念对人文学科的适用性;最后,也是最为重要的,它有消解知识分子反思与批判使命的危险.因此,"理论联系实际"应避免不加分析地变成文学理论研究的指导原则.只有在反思和批判的意义上,文学理论才是联系文学实际的.  相似文献   

13.
文学创新必须积极面对现实:(1)积极面对社会现实。要努力写出表现时代的史诗性的作品来,积极地关注社会底层民众和弱势群体,积极地弘扬民族精神。(2)积极地面对读者现实。要努力追求文学的时尚和长久生命力的一致,主动适应不断提高的读者欣赏水平,努力做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3)积极面对自身的现实。要正视文学一定程度的边缘化,要看到文学在文体和创作方法等方面的新变化。  相似文献   

14.
社会批评方法在文学史研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进入20世纪后,在文学史的批评中先后出现了经济形态型、政治形态型和社会功能型等几大类型。近年来,文学史批评呈现出多元化的势态。在与其他批评方法结合的过程中,社会批评越来越显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进而在文学史的研究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政治消费是人诸多消费中的一种。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在政治优先性的前提下,文学的生产、消费与政治消费都产生了紧密的关系。在文学创作中,政治消费主要体现在作者如何对政治进行诠释、演绎,文学是对政治的直接表达还是将政治隐蔽在文学的书写中;在文学批评中,政治消费主要体现在受众对文学中政治因素的挖掘与分享,对文学中政治因素的牵强附会解释还是通过情理的描述来展示政治之于人的意义。政治消费是探讨政治与文学关系的出发点,消费的政治为何,决定了文学与政治关系的发展方向。从马克思关于美的相关定义可以得出,文学中的政治应是人的本质力量感性显现形式,而不是权力的竞技场。  相似文献   

16.
经过新世纪十余年的激烈争论,中国的文艺学界开始逐渐冷静下来,一些更为重要的问题开始突显。文艺学应该处理好如下三种关系:文艺学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文艺学与新的文化现实的关系;文艺学与中西文论资源及文学基本问题的关系。文艺学的"名不符实"实际上为其自身提供了拓展跨学科研究的空间,回归"文艺"本位,增强"历史"意识应该是文艺学学科的选择;新的文化现实需要新的文学分析方法和理论工具对之进行更有效的解释,这正是文艺学学科的主要任务;立足于中西文论资源的学术史及对文学基本问题的激活,有助于确立我们在面对"新的文化现实"时的学术立场和提问方式。  相似文献   

17.
以文学反映现实,提倡有为而作,这是我国文学的优良传统。苏轼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言必中当世之过”的口号,要求文学要能揭出社会之弊端,以引起疗救。苏轼之所以能够提出这样的创作理论,与宋代开明的政治有关;而作者要能写出这样的作品,则必须具有政治预见性和勇于坚持真理的不屈精神。  相似文献   

18.
赛珍珠"中国意象"的书写方式始终游离于文学的虚构与历史的真实之间。就其真实性而言,赛氏笔下的"中国意象"书写是其以亲历者身份审视传统与近代中国文化的结果;而就其虚构性来看,这种书写却又不断增强了其作品的文学性、艺术性和可读性,奠定了她在世界文学的重要地位。赛氏的"中国意象"书写让读者游走在真实与虚构、宏观与微观、严肃与想象的小说叙事之中。这种叙事方式使我们能更好地理解这位世界公民所坚持的多元对话和沟通思想,并能从中体会她对中国当时社会各个层面的深切关注。  相似文献   

19.
汪耀明 《南都学坛》2011,31(1):74-77
西汉文学思想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其一,反映现实生活和展现时代风貌是西汉文学创作与理论的主要特点。其二,强调文艺创作中的感情因素是西汉文学思想的鲜明特色。其三,辩证总结艺术规律和作家创作是西汉文学批评的值得注意之处。其四,初步区分学术著作和文学作品是西汉文学观念演进的显著标志。其五,主张文艺革新和批评贵古贱今是西汉文学见解的可贵之处。其六,以儒家经典为标准来立论是西汉文学观点的突出方面。  相似文献   

20.
抗战爆发后,大批文人投奔到延安,并在当时较为宽松的政治、社会环境下,率性而行、自由结社,甚而批判起社会现实,使前期解放区文学充满着蓬勃与生机,甚至在延安形成了一股带有强烈启蒙意识、民族自我批判精神和干预现实生活的文学新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