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产业工人阶层的主流舆情是健康向上、积极进取的,但也存在政治态度不够积极、参与企业决策意识下降、对改革前景产生疑虑等不良舆情.对此,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各级党、政、工组织应加大"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根本指导方针的落实力度,采取有力措施,确立和维护产业工人的合法权益,最大限度地增加他们的福利,构建一个人人都能分享改革成果的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2.
当代中国农民工阶层特征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进城就业的农民工不仅成为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已经成为产业工人的主体.但他们具有不同于传统产业工人的显著特点.在经济上,他们同农业、农村、农民保持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其职业具有临时性、季节性、流动性的特点,大多从事报酬低廉的简单劳动,生活普遍比较窘迫;在政治上,他们尚未形成工人阶级的阶级意识,尚不具有严密的组织性和纪律性,在所供职的单位中缺乏主人翁地位,被不合理的制度安排排斥在了城市政治生活之外;他们的社会地位低下,处在城市社会的最底层,经常受到各种歧视;离开农村来到城市以后,他们不能经常与家人、亲戚、朋友进行面对面的亲情互动,又无法融入城市社会,在情感方面失却了宣泄的机会与场所,故而在社会流动与漂泊中产生种种心理不适,长期处于情感需求与情感实现的矛盾冲突之中.这些特点,决定了进城就业的农民工是游离于城乡之间的边缘性群体,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阶层.  相似文献   

3.
中国社会合理的阶层结构应该是"两头扁,中间大"的橄榄型结构,即中间阶层占有相当的比例,由此可见,加大中间阶层的比例对合理的阶层结构的形成,对当代中国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分析探讨了成人教育在此方面所应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当代中国中间阶层的社会存在:社会生活状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是基于CGSS2003数据,对中国中间阶层社会存在状况进行"确认"分析系列的一部分.本文从居住模式、社会交往、婚姻匹配和生活方式四个方面,分析了中间阶层的社会生活状况,"确认"在居住模式和生活方式两个方面,中间阶层并未显现出特定的阶层特征;在社会交往和婚姻匹配两个方面,中间阶层已经形成了显著的阶层特征.中国社会转型的连续性、市场取向和急速性是造成上述结果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指马克思主义由理论的抽象转化为理论的具体,转化为社会各阶层成员实践活动的内在动力,并在实践中发展马克思主义.党政领导干部阶层在社会发展中处于领导者、决策者和组织者的地位,权威性强,影响力大,在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起着领导者、推动者、示范者的作用.但党政领导干部阶层存在着将马克思主义吸引力建设悬空化、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工具化,存在着思想道德武微、具体行为失范等各种问题.这归因于部分党政领导干部的领导发展力不足、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内部体系相背离等.为此,必须采取提升党政领导干部的领导发展力、促进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内部体系的弥合等举措,推进党政领导干部阶层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  相似文献   

6.
当代中国工人阶级结构变化与和谐社会构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黄旭东 《贵州社会科学》2007,216(12):105-111
在当代中国改革开放过程中,中国社会阶级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其中变化最大、最深刻的是工人阶级.当代中国工人阶级的变化主要是通过其阶层的变化来体现的.当代中国工人阶级内部由于在经济、政治、职业地位等方面的差异,产生了不同的利益主体,出现了群体分化现象,形成了不同的阶层.当代中国工人阶级的普通工人阶层在经济、社会地位上与社会其他阶层差距越来越大,确立和维护这部分工人群体的权利,努力提高他们的经济、社会地位,是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政治要求.  相似文献   

7.
8.
社会共生论视野下的当代中国新阶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当前中国正经历着急剧的社会转型,社会阶层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由此产生重新划分社会阶层的必要性。社会共生论认为,社会阶层应该主要依据对社会资源的占有和分配关系进行划分,于是就出现了新资本阶层、新知识阶层和新劳力阶层三个新兴阶层。这三大新阶层对中国社会发展和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同时存在着不少问题和缺陷。只有不断优化各阶层间共生机制,使新资本资源、新知识资源、新劳力资源以及其他社会资源能够得到较好地整合和配置,在社会各阶层间有序合理的流动和分享,才能达到新阶层与社会的和谐共生。  相似文献   

9.
贫富差距与当代中国阶层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调整阶层关系是新时期我国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但是贫富差距扩大的趋势,增加了调整这一关系的难度,并在利益差别的基础上形成了四对显性社会矛盾和三对隐性社会矛盾。四对显性矛盾是:各高收入阶层与各低收入阶层的矛盾、各高收入阶层与党和政府之间的矛盾、各低低入阶层中的部分群众与党和政府之间的矛盾、某些低收入阶层之间的矛盾。三对隐性矛盾是:社会经济利益差别与政治一体化之间的矛盾、党的领导与人民群众对现行体制和政策满意程度之间的矛盾、精神文明建设与贫富差距造成的观念情感"壁垒"之间的矛盾。目前社会成员之间的普遍利益和特殊利益的实现,都包含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之中,因此要在现代化和改革的旗帜下建立各阶层巩固的政治联盟。同时,解决新时期的社会矛盾必须有新的思路,即对于历史遗留下来的社会矛盾要采用过渡性的方法;对于新型社会矛盾要采用新的方法;对于可能出现的社会矛盾,要超前探讨解决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10.
中国社会转型期阶层矛盾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阶层关系的变动,深刻反映了社会结构的基本变化。转型社会阶层矛盾的发展,更加深刻地反映了时代的特征。本文从阶层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如物质利益、政治利益、思想观念、生活方式等)以及阶层矛盾的相关因素两个层面,对阶层矛盾作一些比较分析,并就相关的对策问题进行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首先,从横向上对冀中南经济区石、衡、邢、邯四市产业结构现状进行了分析;然后,从纵向上重点对以装备制造、精品钢铁为代表的第二产业和以商贸物流、生态文化旅游为代表的第三产业进行了产业结构现状分析;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产业结构优化的基本对策,以期有助于冀中南经济区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企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既有分配体系的不完善极大影响了国企工人的生活境遇。在社会背景以及拥有的权利资源方面,国企工人不占据优势,相反在市场竞争中逐渐处于劣势。满足个体的需要,是社会正义的一个基本原则,否则个体的正义感难以形成。在经济不平等与政治不平等都极不利于国企工人阶层时,他们只有选择抗拒不平等。  相似文献   

13.
文化产业:形态演变、产业基础和时代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荣跃明 《社会科学》2005,(9):176-186
文化产业的兴起是当代社会经济、政治、文化融合发展在产业层面的具体表现。文化产业的发展以独特的形态演变和运行方式与其他产业发生广泛而复杂的联系,极大地影响着一国的经济和社会文化发展。通过对文化产业形态演变、产业基础和现实发展等基本特征的分析,可以勾勒出文化产业发展的当代趋势。  相似文献   

14.
建国后中国社会阶层结构两次变迁,一方面是我国社会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变革的产物,另一方面是作为生产力能动要素的社会成员在相应政策和体制改革中优化重组的结果。而这个原因正是探寻我国生产力解放与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河北省产业结构水平和效益的动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顾六宝  郝海岗 《河北学刊》2008,28(3):211-214
本文从产业结构的水平和效益两方面描述河北省1985—2006年间产业结构的变动过程,并通过与全国和国际经验的比较来反映河北生产业结构调整的成果及问题。分析显示:与全国水平相比,河北省产业结构水平与产业结构效益的关系出现偏差,呈现"高水平、低效益"和"低水平、高效益"交替出现的态势,尚未形成产业结构与效益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良性循环。影响河北省产业结构水平和效益提高的核心因素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第三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转型期中国社会分配方式的变迁与阶层分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由于社会资源分配的结果是划分社会阶层的最终依据,依据社会的两种主要矛盾,社会资源的分配方式可分为功能性分配与政治性分配两种类型。在分析其基本特征及二者关系的一般规律的基础上,可以看出伴随着中国社会转型过程推进的是分配方式上政治性分配的部分退出与功能性分配的渐次渗透,这一过程直接导致了中国社会分配结果的变化,从而使社会的阶层结构发生相应的分化与变动。随着功能性分配在社会资源分配中比例的不断提高,中国必然走向一个存在巨大的中间阶层的稳定的阶层结构。  相似文献   

17.
外商投资对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具有重要的作用。以近5年来河北省的经济数据为依据,运用统计、比较等方法,在总结河北省产业结构现状的基础上,从投资总量及结构等方面描述了外商直接投资的现状,并分析了河北省的外商投资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8.
上半年 ,我国部分地区出现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这一突发性公共事件 ,给我国的国民经济各相关产业部门特别是第三产业的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我们应深入分析疫情的影响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产业发展的政策性建议 ,以使各产业部门能尽快摆脱“非典”疫情的阴影 ,回到良性发展的轨道上来。  相似文献   

19.
近代中国邮政职工是邮政事业的执行者和运行主体,在邮政发展的进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对近代中国邮政职工的研究比较薄弱,其研究成果大多集中于邮政职工的管理?邮政职工运动?邮政职工团体组织?邮政职工抗日斗争等方面,在研究跨度?研究深度和研究广度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缺憾和不足,尚存较大的发展空间?可通过拓展研究内容,深入挖掘和运用档案?报刊?电子数据库等资料,不断丰富研究方法,将近代中国邮政职工的研究推向更高层次?  相似文献   

20.
由于不同的时代背景和不同时期革命与建设事业的不同要求,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对党的思想路线的形成与丰富发展做出了各自的历史贡献.党的思想路线表述的不断丰富与发展既体现了鲜明的时代性特征,又赋予更丰富更具体的内在本质,从不同角度对贯彻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使党的思想路线在指导实践方面更具科学性、完整性和实践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