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是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有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理论观点。这一理论观点坚持了唯物辩证法的两点论和重点论,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内部规律。在工作实践上,要做到领导抓,抓领导;全面抓,抓全面;认真抓,抓认真;反复抓,抓反复;具体抓,抓具体,做到落实,抓出成效。  相似文献   

2.
论邓小平“两手抓”的方法论意义程建平“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其语言通俗形象,含义深刻丰富,涉及面广,是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方针和指导思想。一、邓小平“两手抓”是完整系统的理论。邓小平同志...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同志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总结正反两个方面的历史经验,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两手挪’的科学论断,这些论断言简意赅,内容丰富,探讨这些论述中的哲学思想,对领悟“两手抓”的精神实质大有神益。一、“两手抓”思想是辩证法的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生动体现邓小平同志的“两手抓”,同毛泽东提出的“两条腿走路”的思想一样是一个形象说法,它蕴涵着深刻的哲学思想,首先就是辩证法的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具体表现为:在两个基本点问题上既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  相似文献   

4.
“两手抓”是对毛泽东“两点论”哲学思想的坚持和发展郑文俊,盖清华“两手抓”作为我党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项战略方针,它是在深刻地分析我国国情,总结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几十年的经验,特别是在总结我国改革开放十几年的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的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指...  相似文献   

5.
“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思想的哲学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对立统一规律与矛盾的同一性规律。“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思想是“两点论”与“重点论”思想在中国革命与建设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具体理论经验。事实证明,坚持这一理论,就会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放弃这一理论,就会受到历史的惩罚  相似文献   

6.
(1)“两手抓”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内容,富含深刻哲理。但它并不仅仅是一种理论,而首先是我国现代社会建设和管理的基本国策;是具有可操作性的实践观念模式;应当成为人们尤其是领导者的思维方式。(2)“两手抓”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中心,但其价值取向侧重点是强调精神文明建设这一手也要硬起来。蕴含了深刻辩证法精神,是纯熟运用对立统一规律指导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典型范例和实践结晶。(3)“两手抓”具有厚重的唯物史观底蕴。依据经济运动与思想文化的辩证关系,经济问题最终要靠经济办法解决,思想文化发展也只能靠自身建设。近些年来我们理论思维的主要教训之一,即是以两者相互作用、互为条件关系淹没了精神文明的自身建设。(4)社会愈走向高级阶段,思想道德文化的功能愈大;其能动作用是一种历史性的不断递增过程;从长远观点看问题,人的素质提高、人的全面发展甚至是决定性因素。(5)“两手抓”说到底是党和国家如何运用国家职能、带领人民推动社会发展问题。坚持两手抓,充分运用国家职能,要做到“全、实、紧、硬”。(6)“两手抓”标志了我们党和邓小平同志成功推进两个文明建设发展的思维逻辑,植根于对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和市场经济全面而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两手抓”是邓小平一贯坚持的重要战略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一项重要内容,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它的本质含义是物质生产力与精神生产力的全面发展和同步进行。体现了社会经济建设与政治文化建设之间的辩证关系和生产力发展的决定作用与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反作用的辩证关系。要求“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是对唯物辩证法中“两点论”的具体应用,提出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放在首位,则坚持了辩证法中的“重点论”,是以“两点论”为前提的重点论。是“重点论”与“两点论”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8.
历史客观性问题是历史哲学中最重要也是最令人困惑的问题,西方史学界对该问题的不同回答导致了两类针锋相对的史学方法论:一类是旨在排除主观因素以“客观”再现历史真相的方法论(“无我之境”);另一类是旨在彰显主观因素以“重构”历史认识的方法论(“有我之境”)。通过对这两类方法论的优缺得失的反思,指出其对构建我国21世纪史学的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斯密悖论”至今仍没有得以解决;“矛盾人”观点在探讨人自身矛盾显著特征的基础上,揭示了“斯密悖论”产生的社会历史根源及其方法论缺陷;通过对人所具有的自然性与社会性、感性与理牲、善与恶、义与利等具体矛盾形式的分析研究,进一步阐明了“斯密悖论”产生的理论和方法论原因,并试图以“矛盾人”解答所谓的“斯密悖论”。  相似文献   

10.
纪检工作要坚持“两手抓”,即:一手抓党风廉政建设,惩治腐败;一手抓支持保护改革开放,促进经济发展。它是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对新时期纪检工作的归纳和总结,体现了纪检工作为党的基本路线服务的指导思想。因此,纪检工作要与经济建设相适应,必须重视和坚持“两手抓”,把坚持“两手抓”贯穿于经济建设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1.
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德育工作的战略方针。本文在深入研究、论述邓小平“两手抓”理论的基础上,运用邓小平这一战略思想,对高校德育软弱的表现及原因进行了分析,意在说明,什么时候坚持了“两手抓”,高校德育就坚持了社会主义方向,社会就安定。在此基础上,对促进高校德育工作由软变硬提出了具体对策,力图解决经邓小平多次批评但高校德育工作仍然存在的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  相似文献   

12.
“环境法学方法论”名称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环境法学方法论”这一名称涉及的基本概念进行了解析,包括:法、律、法律的区别;法学、律学的区别;方法、方法学、方法论的区别;学、论的区别;环境、生态的区别。这种解析,有利于环境法学方法论名称的理解和诠释,为环境法学方法论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行政管理理论与方法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邓小平同志长期担任党和国家及军队的重要领导职务。在他的领导实践中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行政管理理论与方法。他推动了新时期行政工作重点的转移,提出了“两手抓”的行政管理思路和方法,创造了“一国两制”这一新的行政管理模式,为我国行政管理的科学化、法制化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4.
“两个文明”一起抓是我们党在长期革命斗争和建设实践中,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而形成的科学思维方式和根本战略方针,也是我们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过程中,我们更要“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到新水平.”只有这样,才能建设好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5.
“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这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个根本方针。只有两手都抓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因此,加强对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认识至关重要。本文试图对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地位、方法和途径进行探讨和分析.以便提高对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认识,更好地去指导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实践。一、加强对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地位的认识在实践中有很多思想都是和对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理解和态度有关,也就是说.都和对“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地位的认识有关。有的人认为物质文明…  相似文献   

16.
中国传统“中庸”思想,不仅是一种道德范畴,也是一种方法论原则。中庸之道的管理学意蕴集中表现在两个基本理念之中:一是中庸辩证论,即中庸思想包含一定的辩证因素;二是中庸适度论。其“过犹不及”、“和而不同”“权变时中”等思想,为现代绿色和谐管理提供了方法论指导,对改进现代企业管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两手抓”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从哲学的观点来看,它不仅坚持了辩证唯物主义的两点论,而且也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需要,具有深刻的社会根源和现实意义。一、“两手抓”的基本内容80年代以来,邓小平同志在不同场合先后提出了...  相似文献   

18.
符号学理论有着强烈的批判精神和锐利的反思锋芒,既具有思想的深刻性,又具备方法论的可操作性;既强调形式立场,又超越了形式研究的局限,是整个当代文艺批评理论的重要方法论基础。通过对符号学理论研究的学术史考察,可归纳出四个重要的思想来源:一是以索绪尔为代表的“语言符号学”,二是以皮尔斯为代表的“三元模式”符号学,三是以卡西尔为代表的“符号形式哲学”,四是以巴赫金为代表的“文化符号理论”。这些代表性的符号学理论其价值和意义是不言而喻的,但在解释譬如敦煌艺术符号、民间视觉符号、当代互联网符号等具有中国意味的研究对象时,有时会显得“力不从心”。因此,试图以“中国方式”重新阐释符号学理论,这种阐释旨在符号学理论的本土化,使符号学理论成为解释“中国问题”更有力的理论资源和方法论武器。  相似文献   

19.
“中德”的法精神是《尚书》法思想体系的核心与灵魂,这一精神通过历代封建统治者的薪火相传,成为中华法文化的法魂。“中德”具有多层面的含义:在道德层面上,它宏扬社会全体组成人员大公无私、和衷共济的美德;在方法论层次上,它强调无过无不及的辩证原则;在目的论层面上,它主张因时制宜,在动态的发展变化中去实现永恒的正义。“中德”精神渗透在《尚书》法思想中,其主要体现是:1.刑罚的目的是“刑期无刑、发协于中”;2.法律实施的方法论原则是“轻重诸罚有权,刑罚世轻世重,惟齐非齐.有伦有要”;3.在德刑关系上。认为“有德惟狱”,“明德”就在“慎罚”之中;4.在法律正义的实现上,主张“惟良折狱”,注重司法官的良心和素质与法律精神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20.
在教材建设上,要根据各门课程改革和变化的不同情况分别采取相应的措施予以加强;在教学内容上,要针对教材的滞后性做相应的修正和补充;要认真把握和分析学生的思想动态,增加富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要把理论教育同方法论启发有机结合起来,尤其应尽可能同学生所学的专业结合起来;在教学形式和方法上,要把理论教育同直观启发、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把经常性的学生思想交流同师生之间的相互“切磋”、把课堂教学与课余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在教师素质上,要进一步坚定马克思主义信念,要进一步提高既教书又育人的自觉性,要适应“两课”教学改革的需要提高专业理论素质,要坚持以身教促言教;学校领导和职能部门的重视是实现“两课”改革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