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制度主义政治学是对传统政治学制度研究的继承,以及对"行为主义革命"的反思而形成的一种政治学研究范式.它重新把政治制度置于社会的核心地位,认为忽视制度或者低估其作用,都不可能全面地理解政治学理论.作为当代西方政治科学的前沿,新制度主义政治学主要由历史制度主义、理性选择制度主义、社会学制度主义等流派组成.它触及了一系列政治学中关键的理论和经验问题,提高了人们对于政治世界的理解水平,有其重要的理论贡献,但也存在着一些严重的缺陷.  相似文献   

2.
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的兴起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新制度主义是在批判行为主义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们反对把个体行为作为政治学研究的中心 ,重视制度在政治生活中的作用。新制度主义内部“分化”成历史制度主义、理性选择制度主义和社会学制度主义  相似文献   

3.
教师资格制度作为教育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理论研究上一直处于弱势地位,在实践运行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总结归纳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的理性选择制度主义、历史制度主义、社会学制度主义三个主要流派主要特点及其对制度有效性的理解,建立新制度主义政治学视域下制度有效性理论的分析框架,使其能够为教师资格制度研究与实践提供方法论意义上的指导。  相似文献   

4.
新制度主义:人与制度的互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政治学中,新制度主义是在批判行为主义和继承旧制度主义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把制度因素重新纳入政治学的核心范畴,重视制度在政治生活中的作用,认为制度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并探讨政治主体与制度之间的互动关系:制度限定个人行为,个人行为影响制度运行。  相似文献   

5.
政治学中的新制度主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制度研究的重新兴起是人们反思行为主义研究方法的结果。随着一大批以制度分析为方法的实证研究的展开 ,一批相关学者获得诺贝尔奖 ,制度分析方法迅速向各个学科渗透 ,成为 2 0世纪 80年代以来社会科学领域的一门显学。新制度主义在政治学中也有应用 ,并形成几个影响较大的新制度主义流派 ,如规范制度主义、理性选择制度主义和历史制度主义 ,新制度主义研究方法具有一些共同特征  相似文献   

6.
新制度主义与政治学的“联姻”是新制度主义发展的必然。政治学中的新制度主义首先表现为新制度经济学制度变迁的国家理论,而新制度政治学的兴起则弥补了新制度经济学国家理论的缺陷。处在社会转型关键时期的中国制度变迁的经典案例为政治学中的新制度主义理论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也为中国政治学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相似文献   

7.
不同学科制度主义方法论特征比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制度主义是我国近几年来最受青睐的研究方法之一,但人们对制度主义方法的运用,基本上是沿袭西方新制度经济学中的制度主义.实际上,在西方学术界,制度主义不只是经济学的专利.作为一种研究方法,它在政治学(含国际政治)界和社会学(含组织理论)界也十分流行.不过,由于不同学科研究对象的差异性,制度主义在不同学科有着不同的方法论特征.  相似文献   

8.
政治学研究业已经历两场研究范式的转换,即从制度的应然研究到实然研究的旧制度主义范式转换和由制度研究向行为研究的行为主义范式转换。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对传统制度主义政治学和行为主义政治学进行批判和超越的基础上,西方政治学者试图进行一场新的政治学研究范式变革尝试即新制度主义政治学。但由于其兴起时间尚短,能否成为一场新的范式革命还有待于时间的进一步检验。  相似文献   

9.
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的研究范式,是在扬弃旧制度主义及行为主义研究范式基础之上,主动接纳新制度主义经济学的研究范式的成果,并在同其它社会科学的不断对话过程中应运而生的,它体现了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研究范式的内在逻辑机理及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不同于主要发展中国家政治变迁的政治发展理论,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发达国家的中层性制度安排与政策产品的关系,因而西方学者将新制度主义定位为中层理论。其实,直接来源于制度变迁理论的新制度主义具有宏观理论属性。制度的分层性尤其是研究议程意味着新制度主义具有不同的属性。对于以观念、制度结构和制度安排为变量的宏观性制度分析框架,可用中国历史上的经典案例加以检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