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公共品供给不足是时下大多数村庄的难题.如何在现行条件下解决村庄公共品供给不足和集体行动的逻辑,直接关系到村庄的发展与稳定.本文通过对刘村近年来修建的三条道路的个案剖析,从中得出一些有益的经验与启示.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各方面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但是城乡之间的发展很不平衡,农村社会事业等方面的发展远远落后于城市的发展,造成农村各方面落后的一个因素就是国家对城乡公共品供给不平衡,对农村公共品的供给不足。因此,完善农村公共品供给,实现农村公共品供给均等,缩小对城乡公共品供给差距,逐步实现对城乡公共品的统一供给,这将极大的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3.
近20年来中国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拉动了经济高速发展,但不利于低技能农村入城务工者的就业,并且民生性公共品供给的相对缺乏又是阻碍入城务工者技能提升与收入增长的重要原因。实证分析表明,公共品供给的结构偏向(经济性基础设施供给相对过度)会恶化城乡收入分配。因此,抑制政府的基础建设投资冲动,将更多资源投入到民生性公共品的均等化供给中,有利于城镇化进程中收入分配状况的改善。  相似文献   

4.
从前古典时期公共品供给经济思想的滥觞到古典时期亚当·斯密的整合以及马克思主义者的经典转换,思想家们对个体利益与公共利益之间博弈的思考产生了不同的公共品供给观,这是现代公共品供给理论的思想来源,也是不同社会制度选择的思想基础.公共品供给的经济思想试验证明,实现公共品可持续供给的前提在于建立个体利益与公共利益激励相容的经济制度.  相似文献   

5.
建立全新的农村公共财政服务体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扬 《理论界》2007,(6):35-36
中国现行公共品供给制度是在中国特殊的历史环境和经济基础背景下建立的。50多年来,该制度一直走的是一条城乡分割的发展道路。城市公共品供给制度与农村公共品供给制度存在着巨大差异,并处于严重的失衡状态。任由这种巨大差距延续下去,既不利于“三农”问题的解决和城乡统筹协调发展,也不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因此,建立全新的农村公共财政服务体系,对现行城乡公共品供给制度进行统筹改革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6.
统筹城乡发展不仅是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需要,同时也是缩小城乡差距、解决"三农"问题的需要.要实现统筹城乡发展的目标,必须从制度创新入手.要加快城乡人口管理制度、城乡就业制度、城乡产权制度、城乡财税金融制度、乡镇政府管理制度和公共品供给制度等六大方面的制度创新步伐,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7.
城乡一体化与农村公共品的边界匹配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品的经济边界和政治边界相互匹配,是实现公共品供求平衡的基本前提。边界匹配理论对于解释进而治理现实中大量存在的公共品供求失衡现象提供了一种新的分析视角。基于上述理论,本文在首先区分了三种类型的农村公共品后,结合我国城乡一体化的实践,对现实中农村公共品的经济边界与政治边界的错位现状及其原因进行分析,最后提出了依据公共品的效用边界重建公共品供给体制的治理思路。  相似文献   

8.
青岛市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均等化实证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长期以来,青岛市农村公共品供给遵循着"自力更生为主,国家支持为辅"的基本原则,农村公共品的供给主要不是靠公共财政,而是靠农民自己.在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公共基础设施等公共服务供给方面,城乡之间存在较大差异.本文运用计量经济模型,分析影响青岛市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水平的因素,解释基本公共服务的非均衡发展的程度、成因,为逐步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供理论依据与价值参考.  相似文献   

9.
本文表明,个体化基础上的灌溉方式无法将大江大河的水引入农田,"不合作"所带来的农业风险并不亚于旱灾.乡村干部缺乏治理资源,村庄缺乏内在约束力,包括水利在内的公共品供给严重不足,农业生产成本剧增.要使"减负"真正成为"增收",尚需完善农村公共品供给机制,而非抽象的"国家退出"所能解决.  相似文献   

10.
当前我国农村社会保障整体呈公共品输入型特征,是一种政府保障模式安排。由于存在政府公共品供给的可持续性、农户二元经济行为与农民缴费难、城乡社会保障的合理差距、行政主导自上而下的农村社会保障建设、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理念设计与衔接等困境,政府保障模式亟须改良与规范。依据我国农村生产生活基础资源配置关系和社会现状,未来我国社会保障在总布局上依然是城乡二元体系安排,但应保持在合理差距内。农村社会保障公共品供给应分两个阶段,最终实现社保公补模式和范围有限的城乡社会保障统筹一体化。  相似文献   

11.
废除农业税是减轻农民负担的一项重要措施,然而,统计和研究发现,这一政策的经济效果并不理想,与此同时,农村基层政府财政困难,公共品供给受到严重影响。通过构建模型对我国农村公共品供给与农民负担的关系及其机理进行探讨可以看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失效和农民负担沉重并存格局是国家经济政策偏斜和供给模式过于单一所致。因此,加大实施支农哺农政策、转换农村公共品供给模式将是支持农村发展并从根本上减轻农民负担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2.
贺雪峰 《学术界》2005,(6):47-58
本文以一个徽州村庄的个案调查为基础,从徽州人的性格、民间事务、公共事务及村级治理等政治社会层面,讨论了所谓徽州村治模式的悖论,即徽州村治中,村干部的公权力受到强有力的监督,但村民搭便车行为却无法约束,因此造成村庄公共品供给的不足.试图通过引入对积极分子和钉子户的讨论,对徽州村治模式的悖论做出解释,推导出徽州村治模式的基本特点.  相似文献   

13.
中国农村公共品的社区供给:制度变迁与结构互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在不能为农村居民大规模地直接提供基本公共品的情况下,采取了一系列行政手段促使农村社区以自给方式满足自身基本公共品的需求,实质上形成了农村基本公共品的国家主导型(或指令型)社区供给模式.这种国家指令化的社区供给模式反映了中国二元化的社会结构和政策取向.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政策的主调是将农村基本生活品最大限度地由市场供给.在此期问,农村最低限度的基本公共品供给实际上还是主要由社区来承担.当前,随着国家宏观农村政策的调整以及农村治理结构的相应变化,农村基本公共品供给正在发生从"国导(有)民办"到"国主民辅"的变化.  相似文献   

14.
勘误          下载免费PDF全文
《社会科学研究》2015年第1期马万里文章《分权治理与政府合意:中国财政改革的难点与化解》,图2末尾两个小框中的内容分别做如下勘误:"城乡教育公共品供给差异"应为"选择型政府职能公共品供给失衡";"城乡收入差距"应为"分权治理  相似文献   

15.
中国乡村公共品的供给机制以政府主导与民主协商、制度外供给与制度内供给、层级管理与纵向监督为主要内容,而匈牙利乡村公共品的供给机制可概括为行政决议与契约决策、强制性供给与选择性供给、平面管理与横向监督相结合.针对这两种不同的供给机制,我们选取发展战略、决策逻辑、融资结构、监督机制等环节进行比较,并在法律保障与民主治理、社会公平与经济效率、政府分权与财政分税等方面得出了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6.
公共品的供给与政府行为,尤其是与地方政府的行为密切相关.当前,我国地方政府对增长的片面追求可能会忽视其公共品主要提供者的角色.政府在地方公共品供给中的"越位"和"缺位"行为、融资的变通行为、中央与地方政府的推诿行为以及地方政府之间的横向竞争激烈等导致公共支出结构的扭曲.地方政府行为出现偏差的制度根源是由于我国现行的财政分权制度、转移支付制度、干部考核制度以及地方公共品供给机制不完善所导致.因此,完善相关的制度是公共品有效供给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在公共品博弈实验下,对风险条件下的社会偏好在社会合作中的作用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代表社会合作的公共品自愿供给行为显著存在,并且这种行为主要受到社会偏好的影响。具体来说,首先,在社会偏好中,个体的同时公共品供给行为主要受到互惠偏好的影响,其次,个体的风险偏好对其同时公共品供给行为也具有显著的影响,风险偏好的作用并没有被社会偏好作用所体现的个体决策的这种社会影响所挤出,并且同时公共品供给行为中互惠偏好的作用要强于风险偏好。  相似文献   

18.
农村公共品供给优先序问题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今后国家新增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事业支出将主要用于农村,但是,相对于农村对公共品的需求而言,国家的财力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将仍然是十分有限的。因此,在众多的农村公共品选项中必然存在优先序,这也是保证公共品供给公平与效率的重要议题。本研究采用专家调查法,研究不同专家群体在我国农村公共品供给选项中的优先项目。结果表明,在农村公路、农田水利、农村电网、义务教育、职业教育、科技推广、医疗保健、社会保障、文化娱乐、信息服务、村庄规划等选项中,不同的专家群体存在不同的选择特征。由于不同的公共品之间存在协同、匹配关系,因此,在不同的发展阶段理应有不同的优先序,即应因地制宜地调整支出结构。  相似文献   

19.
中国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复杂的二元经济结构,农村中的农民没有能力从现有的制度框架中获得与城市居民同等的收益.主要原因在于现行的户籍制度、土地制度、教育资源配置、医疗卫生与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品供给的非均衡性制度樊篱阻断了城乡统筹协同发展,这些制度樊篱就像布罗代尔"钟罩"一样横亘在城乡之间,阻碍了农民获得财产性收入和进一步发展的能力.城乡统筹发展的关键在于打破隔离城乡之间的"钟罩",实现制度收益共享,构建起城乡互动、良性循环、资源共享、共同发展的一体化体制.  相似文献   

20.
包容性增长作为21世纪最新的经济发展理念,除了要求缩小收入差距外,还要求让全民共享经济发展的成果和机会。而城市化作为中国过去十年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和城乡发展的强大动力,也是中国未来四十年最主要的社会变革。城乡作为经济区域结构的一个重要维度,城市化与城乡包容性增长之间的关系又是如何的呢?对比城乡割裂下和城市化进程下的城乡经济发展情况,发现城市化有助于缩小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政府在公共品方面的平衡有助于缩小城乡的公共品差距,两方面差距的缩小才能促进城乡包容性增长。同时,公共品方面的差距会导致城市化偏离社会的最优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