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简单是智慧     
程刚 《快乐青春》2014,(8):42-43
古时候,一位知府新上任不久,他想考察一下手下的三位官员,好向朝廷举荐一位。一天,他坐在正堂召集三人开会,开完会对三位官员说:“我需要一根针,你们回去准备一下。”说完,便走出了正堂。“知府新上任,只要一根针,这是什么意思呢?”三位官员都有点摸不着头脑。第二天,三人都没来办公,知府便差人询问三人去了何处。不一会儿,差人回来向知府报告说:“大人,李官员昨天买了一根杵,正在家里光着膀子磨针呢,他要告假一段时间。”知府听后,点了点头。又问:“那刘官员呢?”“刘官员昨晚已经启程,不知去哪儿买针线去了,估计得两天后才能回来。”  相似文献   

2.
英汉语言中的文化差异──对比研究之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四)关心与冒犯中国人见面,除了问“吃了没有?”之外,还常问对方“去哪儿?”在中国人看来,这是一种非实指性的友好的“问候”语、客套话。但英美人对此很反感,认为这是一种“询问”,在心理上的反应是:Whydoyouask?甚至或是It’snoneofyourbusiness笔者曾与一位在华执教的美国人闲聊时谈到过这个问题。我问她:“在美国是不是不可以问别人去哪儿?”她说;“是的。”我又问:“如果我真想知道他(她)去哪儿。该怎以问?”她答曰:“你最好别问。”中国人喜欢问人的年龄、婚姻状况.如“你多大了?”、“结婚了没有?”以示关心…  相似文献   

3.
都动手     
《快乐青春》2011,(11):11-11
星期一上课的时候,老师问:“你们星期天谁做了好事?”冯笛说:“我们5个人一起搀扶一位老奶奶过了马路。”  相似文献   

4.
笑话林     
王笑一 《快乐青春》2014,(10):96-96
中午,老板视察建筑工地时,发现有个人在角落里看漫画书。老板问:“你一个月的工资是多少钱?”那人答:“1000。”老板掏出钱包数出1000元给他后.大声吼道:“这是你这个月的工资,马上离开!”那人高高兴兴地走后,余怒未消的老板问旁边的工人:“他是哪个部门的?”工人小声答道:“他是送快餐的。”一个男人来到了一家宠物店,问店主:“您好!您这儿有会说话的宠物吗?”“有。您看,这是一只会说一话的蜈蚣。”男人买下蜈蚣带回了家,让它吃饱喝足后问它:“咱们出去散散步?”蜈蚣沉默不语。  相似文献   

5.
开心果     
唐华 《快乐青春》2009,(11):77-77
一个俄罗斯人旅游时迷路了,晚上走进了中困境内的一个小村庄。此时大雪纷飞,他冻得受不住了,便去敲一家农户的门要求住宿。一位老太太在屋里大声问:“你是谁呀?”俄罗斯人说:“依力奇瓦·莫波洛夫·克里拉维奇……”老太太打断他的话:“别说了。  相似文献   

6.
村中的渔王有着一流的捕鱼技术,然而渔王年老的时候非常苦恼,因为他三个儿子的渔技都很平庸。他经常向人诉说心中的苦恼。 一位路人听了他的诉说后,问:“您一直是手把手地教他们吗?”“是的。从他们懂事起,我就将辛辛苦苦总结出来的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他们,可他们的渔技竟赶不上比我差得很远的渔民的儿子们。”“他们一直跟随着您吗?”  相似文献   

7.
寇士奇 《快乐青春》2014,(10):72-73
一个老人来到肿瘤医院主任办公室,喜欢绘画的办公室主任,立即认出他就是国内享有盛誉的绘画大师赵先生。赵先生说:“二十多年前,是贵院医生的神奇医术使我振作起来努力奋斗,我这次就是来报恩的。”说着取出一幅画来。办公室主任徐徐展开,叫道:“这不是获得国内大赛金奖估价二百万元的《红梅傲雪图》吗?”赵先生点了点头。办公室主任惊呆了:康复病人及家属感谢医院并赠物本是常见之事,但礼物如此贵重高档的却绝无仅有。赵先生说:“我想见一下当年给我治病的周大夫。”办公室主任问:“我们这里姓周的老大夫有五六位,您能说出他的全名吗?”“全名我记不清了,他的医术真棒啊!”“您哪一年在本院看的病?在什么科?”“一九八九年,内二科,多好的大夫呀!”办公室主任吩附工作人员到档案室查找一下。  相似文献   

8.
开心果     
最接近正确的回答 刚上学的冯笛拿了个新书包回家。 他说:“这是老师发的奖品。” 妈妈问:“老师为什么给你发奖?”  相似文献   

9.
阿凡提突然发现不认识自己了。他急忙跑到街上,想找个认识他的人问问。他在街上没遇见一个熟人。猛然间,他发现自己站在一家商店里。“您想要一点什么?”店主问。“你看见我进入你的商店了吗?”阿凡提问。“看见了。”店主说。  相似文献   

10.
非鱼 《快乐青春》2009,(9):52-57
5岁时,我问妈,爸爸呢?妈说,他是个海员,去了很远的地方,要很久才能回来。海员的故事抗不过成长的脚步。第一天上学,老师问我:“你叫什么名字?父母都是做什么的呀?”我大声回答:“我叫李远哲,我爸是海员。”  相似文献   

11.
有这样一个笑话,如果有人抬头望天1分钟,肯定会有越来越多的人跟着他一起看,最后有人忍不住问:“兄弟,看啥呢?”他说:“脖子落枕了,这样舒服。”  相似文献   

12.
轻松一笑     
妈妈手里拿着电报,高兴地对冯笛说:“儿子,你爸爸来电报说.他明天就要乘飞机回家啦!” 冯笛问:“妈妈,电报快还是飞机快?” “当然是电报快。”“那爸爸为什么不乘电报回来呢.?”  相似文献   

13.
和尚不语禅     
罗宾 《快乐青春》2010,(10):57-58
有个和尚号不语禅。他名为禅师,却没有学识,全靠两个侍者代他答问。 一天,两位侍者外出,有个云游和尚来求教。 云游和尚问:“什么是佛?”  相似文献   

14.
三令五申     
春秋战国时期,有一位著名军事学家孙武,他携带自己写的《孙子兵法》去见吴王阖庐。吴王看过后说:“你的十三篇兵法,我都看了,是不是拿我的军队试试?”孙武说可以。吴王问:“用妇女来试可以吗?”孙武说也可以。于是吴王召集一百八十名宫中美女,请孙武来训练她们。  相似文献   

15.
孔子的一位朋友要出任地方行政长官,就跑来问孔子:“你是一位智者,你说我这个地方行政长官该怎么当啊?”孔子说,搞管理很容易,也很不容易,我只能告诉你9个字:“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对这9个字我是这样理解的:孔子思想博大精深,对中华文化乃至整个东方文化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我在上海出席一个化妆品的活动,活动间隙问了公关公司一位30岁不到的男性工作人员一个私人问题。他最近和交往一年多的女友分手,理由是“个性不合,无法沟通”。他说:“我真不明白,大家都吃同样的米长大,为何男女的想法就这么不一样?”  相似文献   

17.
章红 《家庭科技》2011,(12):1-1
有一次看吴宗宪主持的综艺节目,那次上节目的有好几个孩子,其中一个可爱的小男孩只有三四岁。吴宗宪为了联络感情,随意地问他:“你喜欢妈妈吗?”“喜欢。”“那你讨厌爸爸哆?”吴宗宪本是有意逗小男孩的,没料到那孩子立刻毫不犹豫地说:“讨厌爸爸。”妈妈在一旁解释,  相似文献   

18.
乾隆是个喜欢钻研学问的人。有一年,他和群臣们在一起讨论仁德,大学士纪晓岚也在其中。工作几个小时后,乾隆有些累了,想放松一下,恰好此时在书上看到了“忠孝”两个字。乾隆想起知识渊博、机智聪明的纪晓岚就在身边,突然玩性大发,就问纪晓岚:“纪晓岚,我问你,这‘忠孝’二字是什么意思呀?”其实,乾隆对“忠孝”二字又怎能不知?他之所以这样问,只是想找茬刁难刁难纪晓岚罢了。  相似文献   

19.
关于人自己的内在人格和安身立命之事,这在中国先秦哲学中已被鲜明地提出来了。这当然要首推儒家的孔子和孟子。孔子的“仁”就是用于表征人的社会性的一个范畴。我只指出两点;其一,“仁”是人的社会关系或社会性的内积。《论语·阳货》载宰我问孔子关于三年之丧的事,孔子问他说:当你的父母去世你为他们守丧时,“食夫稻,衣夫锦,于女安乎?”宰我说:“安!”子曰:“女安则为之”。孔子并说:“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今女安,则为之。”在孔子看来,子女为父母守丧三年这种“礼”原来并不是一种单…  相似文献   

20.
成为作家后,我常被问到一个问题:“您是怎样成为作家的?”是啊,一个人从事某种职业绝不是偶然的,除了他的天赋,一定也和他的成长环境分不开。客观地说,我的家庭并没有为我提供成为作家的环境。父亲是知识分子,他的同辈亲戚虽然大多也都是知识分子,但他们从事的几乎全是技术性工作,比如高级工程师一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