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罗平 《金陵瞭望》2006,(10):55-56
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就是要建设和谐社区.只有建设文明、安全、繁荣的和谐社区才是实现和谐社会目标的具体体现.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企业改革的深入.社会承接了由政府、企业剥离出来的大量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职能.社区成为承担这些职能的重要载体。特别是近几年来.大批退休人员与原单位分离,移交到社区实行社会化管理服务.不仅增加了社区新的工作内容.也对社区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只有加大力度推进退休人员的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才能对和谐社区建设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随着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统一,社会保障体系的不断完善,对企业退休人员实行社会化管理服务,将企业退休人员移交属地进行社会化管理,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减轻企业负担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3.
黄秋 《金陵瞭望》2011,(8):49-50
2007年7月1日.是南京市老人工作的一个里程碑.南京市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全面启动了。至2010年底.全市已有约50万名企业退休人员陆续转入了社区.建立了社会化管理服务关系。如何做好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让退休人员得到周到的服务、度过幸福的晚年,这是当前的一大思考。  相似文献   

4.
政策问答     
《老友》2014,(7):39-39
1.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003年6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等部门〈关于积极推进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的意见〉的通知》(中办发〔2003〕16号)规定: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是指职工办理退休手续后,其管理服务工作与原企业分离,养老金实行社会化发放,人员移交城市街道和社区实行属地管理,由社区服务组织提供相应的管理服务。  相似文献   

5.
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养老问题已成为我国建设和谐社会的一个突出问题。由于我国传统文化、经济、社会服务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水平等因素的作用,家庭养老方式基本适合中国国情。但随着社会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家庭养老方式面临许多问题和困境,解决和克服困难的唯一途径,就是要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新型的家庭养老模式。这一模式是以家庭养老为主、社会养老为辅的社会化的道路,建立起居家养老、国家和社会协助、社区提供服务的家庭养老体系。这既能减轻子女的负担,满足老人对亲情的需要;又能够增加就业机会。同时通过国家支持协助家庭养老,逐步建立和完善养老社会保障制度,从经济上保证家庭养老质量;健全法律制度,增强宣传力度,树立良好的公民道德等方法完善国家和集体帮助的家庭养老体系。  相似文献   

6.
薄熙来 《社区》2003,(21):6-6
加强社区建设,是推进改革开放,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迫切需要。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企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和下岗失业人员的服务管理,需要社区来承担;随着我国老龄人口比例的增加,社区服务管理的老年人不断增加,也为社区的服务管理提出了更多的课题,同时,我省正在开展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的试点,建立一个独立于企业事业单位之外的社会保障体系和社会化服务网络,急需社区发挥作用;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住房、医疗、养老、就业等各项制度改革的深入,城市居民与所在社区的关系愈来愈密切。所以,加强社区建…  相似文献   

7.
支持老人就地养老是当前老年社会服务的一个核心实践。它不仅能够让老人在熟悉的社区环境里度过晚年,维系对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的社会网络和社会支持,而且与机构照顾相比,能够显著降低社会成本。分析我国当前社区养老服务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总结梳理国际上的养老服务经验,提出在我国城市和农村建立社区综合养老社会服务体系的框架。这一框架试图将当前参与养老社会服务的多元主体纳入其中,包括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养老服务、居家养老服务、家庭(类似家庭或模拟家庭)养老、结伴(老年公寓)养老等方面。最后就政府的宏观战略规划、完善社会服务支持体系和构建良好的养老环境提出了政策建议,以期对社区综合养老服务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提供必要支持。  相似文献   

8.
建立“空巢”老人社区生活支持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中国人口老龄化的过程中,“空巢”老人家庭急剧增多。家庭虽然在中国养老体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现代社会的迅速发展加速了传统家庭模式的解体,“空巢”老人的出现与传统的养老模式形成巨大的反差,在家庭照料资源减少、社会照料资源短缺的情况下,形成了老年照顾资源的断层,而新的社会养老体系尚未完全建立起来。实行居家养老、社区服务模式有诸多的优势,现阶段要充分重视社区在为养老服务中的作用,尤其要完善“空巢”老人社区照料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9.
陈萍 《金陵瞭望》2010,(28):21-21
近期.建邺区滨湖街道认真做好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一是为7920名退休人员建立管理台帐,并组织劳动人事协理员深入社区调查摸底.加强对人户分离退休人员信息跟踪。二是结合全区开展的“四走访”、“五慰问”、“六服务”等为老服务工作,对孤寡老人、家庭困难的退休人员开展服务.累计对94对孤寡老人和72个特困家庭进行了走访和慰问.  相似文献   

10.
一天,江苏省姜堰市姜堰镇老庄社区52岁的企业退休老人、居家养老志愿者李鸣,主动来到社区89岁的孤寡老人黄松的家中,义务给老人买菜、烧饭。为此,老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的工作人员在李鸣的"时间储蓄银行"记录簿上,为她又储蓄了20分钟的居家养老服务时间。目前,在姜堰市城区的11个社区,共活跃着32名像李鸣这样的"居家养老志愿者",他们已为社区贫困的"空巢老人"累计服务2560个小时。"推行‘时间储蓄银行’的做法,是对企业退休人员居家养老问题的探索,能让  相似文献   

11.
在浙江省杭州市的西湖区翠苑街道翠苑三区社区,退休的大爷、大妈最喜欢和小沈聊天,因为老人们都觉得小沈特别好,很有亲和力,和她说话一点压力也没有。有了小沈以后,退休人员刚进社区的那种失落感也渐渐淡了。退休人员进社区造就“社区沟通专家”2004年,国家规定企业职工办理退休手续后,养老金交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实行社会化发放,人员移交城市街道和社区实行属地管理,由社区服务组织提供相应的管理服务。许多人因为失去原有单位的依托而面临精神生活单调、无人照料等实际问题,影响到晚年的生活质量。社区也因此成为确保企业退休人员老有所养…  相似文献   

12.
编读往来     
《社区》2012,(16):1
正为老人认证可以更人性化些在一些城市,领取养老金的退休人员,每年都要进行一次认证。由于他们未进入社区实行社会化管理,必须要从原单位领取认证表,然后带着本人身份证,到居住地所在的社区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站进行认证盖章,然后再到街道办相同的手续。有些行走不便的老人,为了让认证人员见到本人,必须要坐着三轮车,  相似文献   

13.
丁安祥 《社区》2008,(10):32-33
今年1月6日,江苏人民广播电台“政风热线”节目接到某企业退休人员的投诉:一些地方以退休人员归社区管理为名,向个人收取社区管理费(或称社会化管理费),也有向企业征缴的,数额均在千元以上。据笔者了解,这些地方据以收费的标准是南京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等四部门出台的《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实施意见》,该《意见》规定:“开展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所需经费,在一定时期内,仍由企业负担,从原渠道列支。……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费的划拨标准为:  相似文献   

14.
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养老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本世纪 ,我国将步入老年型国家的行列。我国是在经济还不发达的情况下迎来人口老龄化的。这就决定了我国的养老方模式应该是 ,从我国的国情和传统文化出发 ,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前提下 ,采取措施加强家庭的养老功能 ,积极推动以社区为中心的社会化养老服务事业 ,走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相结合的道路  相似文献   

15.
社会化养老是我国农村发展的趋势,农村需要照顾空巢老人、失能老人、贫困老人的数量逐年增加,多层次的养老服务来化解农村老人的养老问题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基于福利多元主义视角,通过对现有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条件下,如何取长补短,发挥个人、家庭成员和社会在农村养老资源上的合理分配,实行家庭养老、自我养老和社会养老的有机结合,把居家养老、公益养老和社会养老有机地统一起来,促使社会组织参与到农村养老,建立起福利多元化的农村养老模式,也是当今农村社会养老发展的一种合理趋势。  相似文献   

16.
社区保障功能的再认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社区在社会保障体系中居于独特的地位。社区保障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保障及其服务社会化的基础。社区保障具有社区服务、社区安全等现时保障功能和社区社会保障对象管理、社会保障信息服务、弱势群体权益保障、社区自组织保障等潜在保障功能。在此基础上分析我国社区保障现状,探究建立社区保障服务体系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社区衔接家庭和社会,是养老服务资源集散和辐射的重要平台,是解决老龄化问题的关键路径和未来走向。通过对江苏省1 200户样本家庭的入户调查,发现我国在养老问题上存在着子女一代供养不足,机构养老不受重视,老人倾向于居家养老自我保障,自养能力不足,生活、情感缺乏照顾的现实困境。基于事实的论证表明自然形成退休养老社区服务项目符合中国当下的社会条件和老年人的养老诉求,是补充家庭和社会养老短板的重要手段。总结美国社区养老服务建设的成功经验,剖析国内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现存的问题,提出要充分发挥社区的扶助养老功能,提出要进一步完善政策,激发社区主体的活力,鼓励市场积极参与和重建社会整体风尚,并依托数据实现服务的精准化等。  相似文献   

18.
秦壮达 《金陵瞭望》2010,(15):35-36
随着企业的发展和人口老龄化的趋势.企业退休人员的比例逐年上升.这些人在进入社会化管理的同时.仍与企业有着直接的利益关系和情感纠结。做好退休人员管理服务工作,关系到社会稳定、企业稳定、家庭稳定,这是政府部门、社会组织和企业退休管理部门的重要工作。笔者结合几年来从事这项工作的体会.利用最近进行的一次问卷调查统计结果.  相似文献   

19.
汪代华 《社区》2013,(8):29
为了方便服务企业离退休托管人员,贵州省贵阳市将企业离退休托管人员的管理服务职能下沉到社区,今后,托管人员可直接在社区领取体检费、慰问费等。据悉,这是贵阳继2010年撤销街道办事处建立新型社区以来社会化管理创新的又一便民利民新举措。当前,随着国有企业改革不断深化和破产兼并企业的增加,一大批企业退休人员失去了原有单位的依托,没了真正的"家",他们遇到一些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往往却找不到单位,亟须通  相似文献   

20.
编读往来     
孟谦 《社区》2012,(24):1-1
为老人认证可以更人性化些 在一些城市,领取养老金的退休人员,每年都要进行一次认证。由于他们未进入社区实行社会化管理,必须要从原单位领取认证表,然后带着本人身份证,到居住地所在的社区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站进行认证盖章,然后再到街道办相同的手续。有些行走不便的老人,为了让认证人员见到本人,必须要坐着三轮车,由家人推着到社区、街道,走完相关的程序。炎炎盛夏,让老人如此折腾,实在令几心中不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