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采用非均衡分析法,对我国房地产市场供求非均衡状态进行定量判断和定性描述,并结合我国宏观经济背景寻找非均衡的原因,给出政府宏观调控的政策建议,以使非均衡程度减到最小,实现非均衡条件下资源的优化配置。  相似文献   

2.
有效供求理论与多市场非均衡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讨论非均衡市场建模的理论基础。针对多市场非均衡模型的代表伊藤模型的基础——伊藤有效供求定义的缺陷作了修正,并提出新的有效供求定义。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新的多市场非均衡模型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非均衡分析法,对我国房地产市场供求非均衡状态进行定量判断和定性描述,并结合我国宏观经济背景寻找非均衡的原因,给出政府宏观调控的政策建议,以使非均衡程度减到最小,实现非均衡条件下资源的优化配置.  相似文献   

4.
针对中国房地产的非均衡状态,本文从一个简单的逻辑起点出发——土地的二重性,提出了房地产价格二重性,并在非均衡分析框架下,建立了半参数回归模型,并结合滞后分析和时序分析,扩展了的半参数回归模型,对中国的房地产价格进行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5.
泡沫经济理论与中国房地产市场   总被引:31,自引:1,他引:30  
本文从目前房地产的形势与争论出发,介绍了西方的房地产经济学,马克思的地租理论和索罗斯的市场非均衡观,对他们关于市场经济,房地产经济和泡沫经济的理论,进行了理论上的综合,然后提出了一系列关于房地产泡沫的标准,对中国房地产现状进行衡量,得出的结论是:中国房地产泡沫已经产生,并以极快的速度发展。在总结国内外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文章提出了综合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6.
非均衡市场的调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最优控制角度研究宏、微观、单、多市场非均衡的调控规律,对中国经济的非均衡调控作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7.
非均衡市场体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非均衡市场体系决定着宏观经济运行状态,而市场体系的运行又取决于构成市场体系的各单一市场的特征,本文从非均衡经济角度分析了由微观市场到宏观市场的转换,建立市场体系的非均衡模型,据此,对我国非均衡市场体系进行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8.
该文分析了人力资源供求非均衡特征及其对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制约作用,认为目前我国人力资源在供求关系上是非均衡的,表现为人力资源数量上的供过于求和质量上的供不应求。其结果是,一方面导致人们短视行为的发生,另一方面导致人力资源对技术的接受和应用能力低,从而阻碍了我国经济增长集约化的进程。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必须首先实现人力资源从非均衡到均衡的转变,其基本途径有三条:一是控制和降低人力资源的数量;二是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三是提高人力资源的质量。  相似文献   

9.
非均衡市场的生存调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应用生存理论研究经济系统中非均衡市场的调控问题,提出了非均衡市场的生存调控理论.文中给出了非均衡市场的生存调控轨线和生存调控区域,及在价格调控和数量调控下非均衡市场的调控律.生存调控为复杂经济系统的调控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非均衡交通规划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黄中祥  贺国光  刘豹   《管理科学》2001,4(1):52-57
传统交通规划以微观经济学瓦尔拉斯均衡原理作为理论基础 ,交通规划是针对市场均衡点进行展开的 ,不涉及非均衡区域 .实际上 ,均衡状态是一种特殊的非均衡 ,在一定的市场条件下才能实现 ,即使实现了 ,也是暂时的 ,它不能代表真实的市场情况 .鉴于运输市场非均衡的普遍存在性 ,本文根据非均衡理论及相关研究成果 ,提出了非均衡交通规划的思想 .通过对市场调控机制的分析 ,研究了运输市场非均衡的存在性 ;利用变分不等式对均衡与非均衡的统一性进行了等价描述 .提出了非均衡交通需求预测的思想 ,并将非均衡价格——数量调节行为原理引入到传统的用户路线选择行为之中  相似文献   

11.
由于市场之间存在未被满足的需求和供给的溢出影响,要求考虑多市场的非均衡模型。本文建立具有数量调节循序见进调节机制的双市场非均衡模型及其级大似然参数估计方法。作为应用和对中国非均衡经济的实证分析,建立了我国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双市场的非均衡模型,并分析了这两个市场的供需状态及相关影响。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武汉市房地产价格的快速上涨引发了笔者关于武汉市房地产市场是否存在泡沫的思考,本文选取了指标法对武汉市房地产泡沫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武汉市房地产已经存在一定程度的泡沫,希望本文的分析结果尽可能地反映苏州市场真实情况,为政府、投资者和房地产行业提供一定的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3.
钱忠好 《管理世界》2004,(12):50-59
本文运用均衡分析方法对土地征用制度进行经济分析,重点分析土地征用的均衡与非均衡问题。在构建土地征用均衡分析框架、探讨土地征用均衡与非均衡条件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土地征用非均衡产生的诱因,并从政策层面上探讨实现中国土地征用由非均衡向均衡转变的土地征用制度改革举措。主要的研究结论是:政府的土地征用有其经济上的合理性,但土地征用也存在政策失灵的可能,并带来社会福利的损失。现阶段我国土地征用已呈现出一定的非均衡态势。为最大限度地避免土地征用的政策失灵,实现土地征用由非均衡向均衡的转变,我们需要明确界定公共利益,规范政府土地征用行为;提高土地征用补偿标准,完善土地征用补偿机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赋予农民国民待遇;建立有效约束机制,避免政府暴力潜能;打破政府土地征用垄断坚冰,允许非农建设用地入市。  相似文献   

14.
我国人力资源丰富,但是人力资本十分稀缺,呈现出很大的非均衡性。本文从我国人力资本投资主体行为和区域的非均衡性两个维度进行分析,提出解决我国人力资本投资的非均衡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从非均衡治理视角来看,单位人才梯队建设涉及的主体主要是单位领导者、单位部门主管、单位工作人员与外部人才。单位人才梯队建设过程中常遇到领导者的本位主义错误导致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明显非均衡、部门主管对本部门的定位不清导致部门与单位的人才梯队建设明显非均衡、工作人员对个人目标和单位目标的重视程度明显非均衡等困局,造成这些困局的原因主要在于思想观念冲突、价值目标差异、人才机制不健全。创新单位人才梯队建设,需要从更新人才观念、夯实基础与强化顶层设计并重、革新机制等方面着力,以有效打破“低水平非均衡锁定”,构建高水平的非均衡状态。  相似文献   

16.
本文运用动态分析方法,从经济控制论角度对含预期价格的非均衡市场系统的稳定性及预期价格可控性问题作了分析,所得结论符合经济现实。  相似文献   

17.
马浩 《管理现代化》2013,(1):126-128
本文主要分析美国、英国及德国等国外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的历程及政策措施等。并从发展战略、政策措施以及产业体系等方面分析国外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经验对山东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分析了目前武汉市房地产市场出现泡沫的原因,并分需求、供给、经济环境、制度和其他五个方面对武汉市房地产泡沫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分析,为武汉市政府未来打压房地产泡沫、提出房地产调控政策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武汉市住宅市场为对象,通过建立房地产泡沫测度模型和投机度模型分析得出武汉市住宅市场存在过热以及投机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建议,为住房消费和政府决策作参考.  相似文献   

20.
孙晖 《决策与信息》2011,(4):192-193
为了能加深对房地产市场的了解,本文运用灰色系统的研究方法,以武汉市商品住宅为例,研究各宏观因素对武汉市商品住宅价格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