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李贺入蜀为宰考黄震云李贺仕途虽无多繁曲,但一直未能很好理清。尤其他任奉礼郎官的所从来,至今不详。我以为,李贺曾入蜀为宰,然后入京补授奉礼之职。《全唐诗》卷八一四僧无可《送李长吉之任东井》说:“江盘栈转虚,候吏拜行车。家世维城后,官资宰邑初……万里千山...  相似文献   

2.
“”与殷末周初之管地李民《宰角》是商代晚期铭文较多的一件青铜器,其铭文在研究殷商史方面有重要的历史价值,特别是它直接关系到郑州商城的定性问题。关于《牢角》铭文可见于以下著录:钱坫:《十六长乐堂古器款识考》(1796年)1卷9页,阮元:《积古斋钟鼎器...  相似文献   

3.
李贺《雁门太守行》发覆熊飞据唐代张固《幽闲鼓吹》记载李贺:“以歌诗谒韩吏部,时吏部为国子博士分司,送客归.极困;门人呈卷,解带旋读之。首篇《雁门太守行》曰:‘黑云夺压城城欲推,甲光向日金鳞开。’却援带命邀之。”由此可知《雁门太守行》乃李贺首至韩愈家中...  相似文献   

4.
《公安送李晋肃》亦题为《公安送李二十九弟入蜀余下沔鄂》。这首诗是杜甫大历三年秋末冬初将要离开湖北公安南下洞庭的时候写给李晋肃的送行诗。它不仅有助于我们了解杜甫的经历和思想,而且是研究中唐著名青年诗人李贺的一份宝贵资料。(见一九八○年《湖南师院学报》第一期,拙稿。)本文仅就李贺家世的问题,对杜诗作一些探究。先从诗题说起。早在宋代,蔡梦弼《增修杜工部草堂诗笺》在《公安送李晋肃》题注中就已指明:“晋肃即李贺之父,韩退之尝为贺作《讳辩》”。稍晚,王应麟《困学纪闻》,请代仇兆鳌《杜  相似文献   

5.
幻觉思维:李贺歌诗探秘林继中(漳州师范学院)杜牧《李长吉歌诗序》称李贺诗“盖《骚》之苗裔,理虽不及,辞或过之”,只要“少加以理,奴仆命《骚》可也。”自此,李贺诗“少理”几成定论。然而,李贺自有李贺的理,不在君臣理乱,不在美刺怨怼,而在生与死的美学沉思...  相似文献   

6.
韩愈的名文《讳辩》颇得世人好评。近年有些学者在注释此文时称道韩愈在文中“表现了他对人才的爱惜和敢于向不良倾向作斗争的精神”。这里涉及韩愈和李贺蜚声文坛的一段交往。细考两人经历,揣摩《讳辩》原文,却总感到韩愈写作此文,多少怀着一缕隐私,并非如宋琬昌所言:“愈作《讳辩》,可谓爱贺矣。”(见《谷昌集注序》) 中唐诗人李贺是唐朝宗室郑王的后裔,但他父亲只做了个边疆小官,而且死得早。李贺与幼弟依母而居,生活清贫。然而他才华出众,有一展所长、为国立功的抱负和勇气,有藐视权威的精神和兀傲自负的性格。他渴望知遇,借以致身通显。大约在十九岁时,李贺已经  相似文献   

7.
最近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李贺诗歌集注》是清人王琦编注的。王琦是清代研究唐诗的专家。他的《李太白集注》,跟仇兆鳌的《杜诗详注》齐名,但《李贺诗歌集注》卷首,选登了戴叔伦《冬日有怀李贺长吉》的诗。据权德舆所作戴叔伦墓碑铭,戴是德宗贞元五年(789)死的,而李贺则是贞元六年(790)生的。这首诗或是伪作,或是所怀李贺长吉另有其人.总之不是诗人李贺。王琦盖误也.  相似文献   

8.
杜诗考索     
杜诗考索丘良任《九日曲江》是入蜀后诗杜甫《九日曲江》诗,仇兆鳌于题下注云:“当是天宝十二载作。盖十三年九日有寄岑参诗,十四年九日,有杨奉先诗,此诗盖在前也。”《杜诗镜铨》、《读杜心解》均编在天宝十二载。时杜甫在长安。诗云:“百年秋已半,九日意兼悲。”...  相似文献   

9.
“宰予昼寝”新说陈昌宁读《论语》的人都会注意到"宰予昼寝"这桩公案,注《论语》的人也无法回避这个问题。原文是这样的(见《公治长》篇):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上墙不可朽也;于予与何诛?"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  相似文献   

10.
李贺诗的玉石母题臆说刘小平近读钱钟书先生《谈艺录》,有论及李贺诗的地方,说:“李贺于六代作家中风格最近明远,不特诗中说鬼已也。”①这正是钱先生不囿于前人成说,独具慧眼的地方。这一“明远”的评断,对李贺诗的认识至少是一种完善。所谓“明远”,乃指“诡靡,...  相似文献   

11.
《中州学刊》2010年1期发表的常法亮《开元天宝间王维行迹考》一文,由于作者不谙唐代的有关典章制度,以及存在着文献学功底欠缺、想当然下结论、没有读懂原诗等多方面的弊端,因而所分析的王维入蜀游、知南选、受制出使南阳等开元天宝间的行迹,全为错误。文章就该文的这些错误及产生错误的原因进行了评析,有利于参考。  相似文献   

12.
在中唐众星堆灿的诗坛上,天才而短命的李贺以其瑰奇诡异“虚荒诞幻”①的诗作卓然而立,并独树一帜而大放异彩。然自晚唐诗人杜牧那句“盖《骚》之苗裔,理虽不及,辞或过之”,“少加以理,奴仆命《骚》可也”②的评语一出,长期以来,在我国诗评界,李贺诗歌“少理”便成为大家的“共识”。如张戒在《岁塞堂诗话》中说:“元、白、张籍以意为主,而失于少文;贺以词为主,而失子少理。”王礼锡先生也说:“他的‘怪’的修辞法——(指李贺诗歌险怪奇特之风格——引者注)有时几乎超出于情理之外,所以招‘稍加以理,可以奴仆命《骚》’之…  相似文献   

13.
《全唐诗》杂考(十七)胡可先卷五一四朱庆余《上江州李史君》,注:“一作员外。”按“史”为“使”之讹。李使君即李渤,见新、旧《唐书·李渤传》。渤为江州刺史在长庆二年至三年,见郁贤皓《唐刺史考》。又朱庆余有《陪江州李使君重阳宴百花亭》诗“江州李使君”亦为...  相似文献   

14.
世界华文文学研究的学科形成与视野记美国加州大学杜国清教授本刊记者陶原珂杜国清为美国史丹福大学文学博士,现为加州大学中国文学教授,主要著作有诗集《蛙鸣集》《岛与湖》《雪崩》《心云》《望月》;评论《日本现代诗鉴赏》《李贺诗歌评释》及翻译多种。(北京大学汪...  相似文献   

15.
钱仲联先生《剑南诗稿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5年版 )是目前研读陆游诗歌的权威注本。但百密一疏 ,笔者于读书中注意到一些问题 ,现提出一则 ,谨就教于方家。《剑南诗稿》卷二《秋风》 :“霜清汉水绿 ,日落楚山苍。”“汉水” ,钱注引《渭南文集》卷四七《入蜀记》 :“石首……在龙盖山之麓 ,下临汉水。”按 :《入蜀记》之“下临汉水”当属误记。今据《入蜀记》 ,钱所引此段之前 ,尚有“三十日 ,黎明离鄂州 ,便风挂帆 ,沿鹦鹉洲南行。……自此以南为汉水 ,《禹贡》所谓‘冢导漾 ,东流为汉’者”的记载。 (参见《陆游集》第五册第 2 4 4…  相似文献   

16.
李贺除有很少几首五言律外,七言律他一首也不写。李贺不写七言律,包括七言律诗和七言排律,即当时所谓七言近体。在李贺全部作品中,确如姚文燮《昌谷集注·凡例四则》中所说,“斯集唯古体为多,其绝无七言近体者。”李贺不写七言律,是否由于缺乏写七言律的能力?这个问题,在分析李贺作品后,即可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17.
《全唐诗》杂考(十六)胡可先卷四九一滕迈《春色满皇州》注:“一作薛能诗。”按据《登科记考》卷十八,《春色满皇州》为元和十年进士试题,《唐诗纪事》卷四九又载滕迈登元和进士第,是为滕迈诗无疑。若薛能,于会昌六年及第,见《唐才子传》卷七,与此诗无涉。卷四九...  相似文献   

18.
论魏延的悲剧达凤全(一)据《三国志·魏延传》载,魏延是在刘备危难之际追随其后入蜀的。在创建和巩固蜀汉政权的戎马生涯中,“数有战功”:镇守汉中,捍拒曹操;西入羌地,大破郭淮;负重北伐,坚持讨魏。史称:谋略出众,善养士卒,勇猛过人。魏延临难受命,镇保国境...  相似文献   

19.
《全唐诗》杂考(二十三)胡可先卷六九四褚载《云》,注:“一作杜牧诗。”按此诗又见《全唐诗》卷五二二杜牧诗卷,题同,注:“一作褚载诗。”考《樊川文集》卷四亦收入。此集为杜牧外甥裴延翰手编,宜可信从。作褚载诗非是。卷七○三《翁承赞小传》:“乾宁二年,登进...  相似文献   

20.
析李贺诗《梦天》马中平唐代诗人李贺给后人留下了许多灿烂夺目的光辉诗篇。他常常是一个人骑着毛驴带上书童到田野、村庄去搜集现实生活的素材,到了晚上回到家里,在灯下再将诗的素材整理成章,李贺诗的最大特点之一是构思新颖、想象奇特,善于用形象思维勾画艺术形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