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邓小平的成功之道是多方面的。坚持理想、追求真理,是他奋斗终生、无怨无悔的根本动力;柔中有刚讲原则,是他做人处事、安身立命的根本准则;实事求是、主持公道顾大局,是他赢得群众、树立威信的根本原因;敢想敢干重实践,是他千事创业、成就伟大的根本经验;谦虚谨慎、有错就改负责任,是他养成魅力、走向成功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2.
笑,对人的健康大有裨益。正因为如此,世界上可谓无笑不有,出现了各种各样笑的奇闻趣事。  相似文献   

3.
说不尽邓小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说不尽邓小平》是对《邓小平之路》一书的书评的简要概括。《邓小平之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它不仅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国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集体智慧的结晶。更是邓小平在科学总结国内外社会主义实践经验基础上所开创、所形成的,其丰功伟绩是唯以言尽的,其高尚博大的胸怀和革命情操是令人十分崇敬和深受启迪与教育的。  相似文献   

4.
缅怀伟人邓小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认为邓小平的坚定理想和科学信念,他的非凡的理论和实践,他的深爱祖国和人民的情怀,他的坚强的革命意志,他的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精神,是留给我们的最珍贵的财富。  相似文献   

5.
当代世界的历史伟人、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理论的创立者———邓小平华诞百年的前夕,我十分高兴地把我多年来学习邓小平理论的感悟,以“伟人邓小平对中国的贡献”为题,向同志们做个汇报,以寄托后辈缅怀之情。1904年8月22日,邓小平来到人间,诞生在四川省广安县牌坊村的“邓家老院子”里。他从小资质聪明,5岁进私塾启蒙,后转入新式小学。14岁考进广安中学,第二年到重庆进“留法勤工俭学预备学校”读书。刚刚过完16岁生日,1920年9月11日,邓小平便同82名四川学子在上海登上法国邮轮,赴洋探求救国之路。70多年的波澜壮阔的斗争实践,使…  相似文献   

6.
民族意识是一个民族维护其团结统一的精神支柱。邓小平赋予了民族意识新的内涵,他的坚持和维护民族平等,关注民族统一与复兴,重视爱国主义教育,把中华民族的利益摆在首位,强调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及加强世界各民族之间交流等思想,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同志一生重民、尊民、为民、富民,其“人民主体”观在邓小平理论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不论是革命战争时期还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他始终强调人民群众的广泛性和基础性;把尊重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坚定地实践着真抓实干、富国富民的崇高思想,体现了无产阶级的道德价值观和政治观。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以历史唯物主义为基本依据,充分结合我国改革开放的实践经验与理论成果,形成了体系科学且特色鲜明的唯物史观思想。深化这一思想的研究,对于人们全面、准确、深刻地领会这一思想的科学精神和丰富内涵,并以之指导各项改革与发展事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民主革命胜利,确立社会主义制度,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进行了初步探索,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创造了基本前提和奠定了重要基础。邓小平作为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完成拨乱反正历史使命,开创改革开放新局面,将中华民族复兴的伟业向前推进了一大步。邓小平创立的邓小平理论,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柱。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的人民观主要有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人民的积极性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强大动力 ,为人民谋利益是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的本质体现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中国发展观以人民的价值满足和利益诉求为归依,体现了鲜明的阶级立场和政治方向.中国发展的一切成果属于人民;发展的中国与全人类尤其是广大第三世界国家和人民共享经济繁荣和发展成果;日益崛起的中国不仅永不称霸,而且倡导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为谋求更大的发展争取持久、稳定、和平的国际国内环境.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中国发展观以人民的价值满足和利益诉求为归依,体现了鲜明的阶级立场和政治方向。中国发展的一切成果属于人民;发展的中国与全人类尤其是广大第三世界国家和人民共享经济繁荣和发展成果;日益崛起的中国不仅永不称霸,而且倡导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为谋求更大的发展争取持久、稳定、和平的国际国内环境。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的人民主体观,深受中国悠久的民本思想的影响。其人民主体思想体现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人民应取得最大民主权,强调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伟大作用,围绕“人民利益”制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并加以贯彻、落实。这一思想对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早日实现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人民主体性是邓小平价值理论的基本特征人民群众是社会主义价值创造和实现的主体;其自身具有强烈的"为我"和"自为"的主体性特征;人民利益标准是最高的价值标准.当前只有树立"对党负责就是对人民负责","党给的权力就是人民给的权力"的信念,才能切实发展好、实现好、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相似文献   

15.
在邓小平理论中没有一个独立的部分叫作"民本理论",但民本理论犹如一条红线贯穿于邓小平理论整个体系之中,体现于多个方面.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邓小平赋予了人的解放以新的内容,大大提升了人的主体地位,并且找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切实实现人的解放的条件和途径.因此,深入研究和探索邓小平的民本理论对我国当今和未来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继承和发展了唯物史观中的人民主体思想 ,他基于对传统经济体制和社会主义本质的深刻思考 ,认为市场经济更有利于人民主体性发挥 ,而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发挥人民主体性的物质前提 ,突出强调了要重视人民的物质利益 ,尊重群众的智慧和创造力。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独特机遇观是邓小平围绕中华民族几千万海外爱国同胞是中国大发展的独特机遇而提出的一系列理论观点。在邓小平看来 ,几千万海外爱国同胞财力和智力 ,以及他们对祖国的浓厚情感 ,构成中国发展的一种独特的国情 ,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对资金和技术的迫切需要 ,又使这种独特国情能够成为一种现实的发展优势。要紧紧抓住这个机遇 ,就必须把几千万海外爱国同胞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来看待 ,制定必要的法律和制度 ,切实保护他们的各种权益 ,从中华民族团结振兴的根本愿望出发 ,吸引他们参加祖国建设。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民族团结思想是邓小平民族理论的核心部分 ,也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关于民族团结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它是邓小平同志在长期处理民族问题、加强民族团结的实践中形成的 ,具有实事求是、广泛性、系统性等特征。加强民族团结是巩固国防、防止分裂、实现统一的需要 ,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实现中华民族的大团结 ,必须打好政治、经济、文化基础 ,加强全党的团结、消除大民族主义和狭隘民族主义 ,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  相似文献   

19.
为人民谋利益是邓小平行政管理思想的出发点。他认为 ,为人民谋利益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体现 ,是行政管理工作的生命力所在 ,是社会主义行政管理工作的唯一宗旨和最高准则。在邓小平的一贯思想和行动中 ,总是反映着为人民谋利益这一准则。  相似文献   

20.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邓小平爱国主义思想的主题;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人民是邓小平爱国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三者的高度统一则是其基本特征.邓小平的爱国主义思想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