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正> 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工资分配由国家制订、分配形式单一,也好操作。现代企业制度下的工资分配可以有各种各样的模式,比如:岗位技能工资制、等级工资制、结构工资制、效益工资制、计时工资加奖励制、计件工资制等。在工资的发放上有“秘薪制”(秘密发放,有的叫模糊工资)和“明薪制”(公开发放)的不同方式。 不管实行哪种工资制度,也不管用哪种方式发放,都必须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都必须树立一些相应的观念,都必须遵循一些共同的原则。本文就这些观念、原则中的几个问题提出来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2.
周冠年 《经营管理者》2009,(19):195-195
一、概述铜坑矿是一座大型现代化有色金属矿山企业,拥有二千多名的在职员工,现有的二级单位四十多个,中层领导一百四十多人。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铜坑矿的工资制度实行过:计时工资制、计时工资加奖金制、全额计件工资制等多种不同的工资制度。出矿量由70万吨/年增加到现在的200万吨/年。应当说,在不同时期,不同的工资分配制度对铜坑矿职工的激励作用是值得肯定的,同时也存在着不足之处。首先,在计划经济时期,铜坑矿实行的是以高度的政治思想工作加计时工资制,职工凭着对社会主义事业的极大热情投身到工作中,不计报酬,高度自觉的工作。但是存在着只重视产量完  相似文献   

3.
一个企业的整个过程中,都贯穿着成本管理和控制,这直接关乎着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发展。企业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降低成本,使产品按照预先的测算水平循序渐进的进行。成本的控制节省了生产消耗、关乎着企业经济运营的命脉。除了耗费在产品原料、企业等各种硬件设施上的成本外,还包括工作人员的工资结算,这些都是一个企业盈利前必须投入的。与传统固定的工资结算方式相比,在现代企业运营管理中产生了一种新的方式,绩效工资核算方式,它与企业成本的控制与经济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本文首先分析了企业成本管理的问题和应对措施,接着简单介绍了绩效工资核算方式的内容含义和特点,进而逐步分析了绩效工资核算方式在企业成本管理控制中发挥的意义和作用关联。  相似文献   

4.
<正> 计件工资能够公平地界定每个人的劳动量,能够将绩效与收入挂起钩来,但真如人们想象的那样具有很强的激励作用吗?不少的管理者认为,实行了计件工资,生产上的管理就到位了。其实不然。计件工资是一种比较古老的计酬方式,在工业革命之前的手工工场时期就已经普遍地采用了。计划经济时代的农村生产队也是普遍采用这种方式,如摘棉花按斤计工分、运土杂肥按里程和体积计工分,等等。计件工资是一种非常简单的管理方式,其激励功能并不  相似文献   

5.
工资是生产者个人利益的集中表现。能否建立合理的工资机制,直接关系到生产者积极性的充分发挥。工资机制,是指工资对生产者生产行为发生的一种制约与调节关系。其动态过程可概述为:随着工资的涨落变动,生产者行动必然被牵引着作相应变化。  相似文献   

6.
石桂艳 《经营管理者》2013,(2X):330-330
<正>一、施工成本的概念及组成施工成本是指在建设工程项目的施工过程中所发生的全部生产费用的总和,包括所消耗原材料、辅助材料、构配件、周转材料的摊销费或租赁费、施工机械台班费或租赁费、支付给生产工人的工资、奖金、工资性津贴等,以及进行施工组织与管理所发生的全部费用支出。建设工程项目的施工成本由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所组成。直接成本是指施工过程中耗费的构成工程实体或有助于实体形成  相似文献   

7.
张卫东 《经营管理者》2013,(15):224-224
<正>一、生产费用按照经济性质的分类1.材料费:指企业为进行施工生产经营管理所耗用的各种外购材料,包括主要材料、结构件、机械配件、周转材料、其他材料和低值易耗品等费用。2.工资:指企业支付给工人的工资。3.折旧费:指企业在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使用固定资产而发生的折旧费。  相似文献   

8.
正绩效工资对于现在的我们来说并不陌生,因为它早就以另一种方式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20世纪初期,上海滩的码头搬运工人是根据他们搬运的数量而领薪水的。在十八世纪的美国,农场中采摘橄榄的工人的收入是根据其采摘的橄榄的数量发放的。在现在社会里,绩效工资、奖金这个词是广义的,提成、奖金通常也包括在内。一、绩效工资的意涵与特征绩效工资又称绩效加薪、奖励工资或与评估挂钩的工资,是以职工被聘上岗的工作岗位为主,根据岗位技术含量、责任大小、劳动  相似文献   

9.
薪酬是指员工向其所在单位提供所需要的劳动而获得的各种形式的报酬。是单位支付给员工的劳动报酬,这种报酬分为直接报酬和间接报酬两种。直接报酬是单位以人民币方式直接支付给个人,间接报酬是单位以福利,保险,旅游,发放东西等手段间接支付给个人。直接支付工资是职工的生活保障,间接支付工资往往给职工带来心里上的安定和舒适,和愉悦。现代工资理论与薪酬管理,是在企业发展战略指导下,对员工进行薪酬支付原则,按照企业相关策略对酬薪进行管理,分配的动态管理过程。薪酬管理的目的,是让人才脱颖而出,给优秀者以奖励。给普通人以榜样。优质资源永远向优秀人才倾斜,好的薪酬机制要让强者更强,鼓励弱者跟上强者的步伐。当今,企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如何留住人才,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是管理者得以在商海驰骋的重要支柱。重要理念。  相似文献   

10.
在薪资管理系统完成“五险一金”的计提与上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的企业利用薪资管理系统的"工资分摊"完成工资、三项经费、单位负担社会保险及住房公积金的计提,但工资的发放、社会保险及住房公积金的上交往往是在总账系统通过手工填制凭证的方法完成,两系统互相牵制,影响效率。本文认为工资费用的计提与发放、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及个人所得税的计提与上交,均通过薪资管理系统一并完成更为合理,尽管首次进行分摊构成设置时比较麻烦,但以后各月只需直接生成凭证即可,一劳永逸。  相似文献   

11.
<正> 在今年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的过程中,湖北省松滋市以分配制度改革为突破口,在市直28家工业企业逐步推行了“双态岗位系数工资制”。实践证明,这种工资制度,对岗位工资制、结果工资制、计件工资制和质量效益工资制等分配形式扬长避短,是工业企业推行岗位技能工资制的一种较理想的过渡形式。 一、双态岗位系数工资制的基本内涵 双态岗位系数工资制的基本内涵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工资与劳动岗位相对应,即在什么岗位拿什么工资,这是静态的对应,叫静态分配,对应  相似文献   

12.
工资、薪金所得属于个人的非独立劳动所得,是指个人因任职或受雇而从任职或受雇单位取得的全部劳动报酬。在国外,通常注重区分工资、薪金,而在我国通常不注重二者的区分。工资、薪金所得的具体内容包括:工资、薪金、奖金、年终加薪、劳动分红、津贴、补贴以及与任职或者受雇有关的其他所得。工资、薪金以支付所得的单位所在地为所得来源地,由支付工资、薪金所得的单位为个人所得税的扣缴义务人,以每月支付工资、薪金的应纳税所得额为计税依据,选用5%-45%的九级超额累进税率,按次源泉扣缴个人所得税。税基越大,所适用的税率越高,要纳的税也就越多。  相似文献   

13.
<正>企业在人事管理制度中应用比较多的是惩罚,惩罚虽能够立即取得明显的效果,但使 领导无法确切了解公司的真实情况。而激励机制能使员工按照管理者的意愿,不断强化自 己的正确行为,无论领导是否在场,都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下面是激励机制在人事管 理工作中的一些应用。 计件工资:计件工资包含极大的激励成份,它将员工的全部收入视为激励金额,能 够极大地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但是,如果无法控制质量因素,计件工资激励的效果将大 打折扣,并将对公司的经营造成极大的危害。 目标激励:将公司管理人员或业务人员的工作目标与奖励挂钩,员工完成工作目 标,公司明确给予什么物质或精神奖励。  相似文献   

14.
一、公平理论原理 公平理论又称社会比较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亚当·斯密(Adam Smith)于1965年在《工人关于工资不公平的内心冲突同其生产率的关系》中提出的.公平理论主要是在比较中探讨员工做出的贡献与所取得的报酬之间的比值是否平衡的问题,注重研究利益分配(特别是工资报酬分配)的合理性对员工积极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工资分配既是政策性很强的一项工作,同时又是关系职工切身利益的一件大事,制定和实施有关工资分配制度要充分考虑各方面的互相影响与作用。本文分析了职工心态与分配方式、考核指标与分配之间、奖与罚、工资总额与个人收入这四个方面的关系,强调只有协调平衡好这四种关系,才能充分发挥工资分配的杠杆作用,调动职工工作积极性。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与传统工资支付方式的对比,阐述了工资直接支付的本质和意义,并对工资直接支付在实践中存在的难点问题进行分析,通过会计核算方法的介绍和比较,以便选择更加实用、有效的账务处理方式。  相似文献   

17.
计件工资被看作真正体现"按劳分配"的工资制度。然而计件工资制中废品率控制范围的确定对员工的工作效率有很大的影响。本文回顾了几种常见的计件工资制和计件工资制中现有的废品率制度,对计件工资制中废品率制度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阐述,并给出了一些改进和完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2009年西南财经大学应届毕业生年工资薪金高低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首先综合了几种关于影响工资薪金所得和初始收入分配的重要因素的理论观点,其次建立了理论模型并收集了相关数据,然后利用EVIEWS软件对所设定的经济模型进行了参数估计和相关检验,最后对所得的分析结果作了经济意义的分析并提出一些不足之处和有关建议。  相似文献   

19.
依照《劳动合同法》第58条规定,劳务派遣单位直接与劳动者建立不低于二年期的劳动关系,而季节性用工的特点非生产旺季不使用季节性工人,由此非生产旺季的用工成本和风险全部转嫁到劳务公司,劳务公司无法长时间承担大量季节性用工闲散时期的社保、工资等费用,结果是无法提供季节性用工  相似文献   

20.
在同时考虑员工学习率和运输工序时间的基础上,对该类型人工工序作业系统的批量加工模式生产周期模型及优化问题进行研究。给出批量工件以不同移动方式完成加工的生产周期形式,并详细地对该研究背景下的批量工件以平行顺序移动方式完成加工的生产周期模型进行理论证明。在给定算例的基础上,对仅考虑搬运时间、考虑学习率和搬运时间等两种情况的生产周期进行对比分析。最后,在详细分析工艺工序时间、员工学习率、运输工序时间、增加峰工艺工序员工人数等优化措施对批量工件生产周期优化效果影响的基础上,提出针对不同移动方式完成加工的批量工件进行生产周期优化的策略,为该类型制造系统正确进行现场改善提供可以借鉴的准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