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一 谢飞是在何葆贞牺牲一年以后,1935年冬在陕北与刘少奇结婚的。如果算上由家里包办婚姻的周氏,谢飞就是刘少奇的第三任妻子了。  相似文献   

2.
一碗水端平的7子之家 谢飞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第四代电影中最有成就和最有国际影响的导演之一。他执导的《希望的田野》、《湘女潇潇》、《本命年》、《香魂女》等多部影片曾荣获金鸡奖、百花奖和多项国际大奖。但可能很少有人知道,谢飞1942年4月出生在延安,父亲是我党著名的”五老”之一谢觉哉——解放后曾任内务部长和最高人民法院院长。  相似文献   

3.
刘少奇同志的故居坐落在湖南省宁乡县花明楼镇炭子冲。故居是一半盖茅草、一半盖青瓦的土砖屋。屋子坐东朝西,屋后青山,屋前水塘。1961年,身为国家主席的刘少奇,把故居分给三户生活贫困的农民住。“文化大革命”开始,刘少奇被打倒,故居也遭受厄运。1980年,中共中央为刘少奇彻底平反,刘少奇家乡的人民自发地对刘少奇故居进行修复。这里记载的是修复刘少奇故居过程中几段感人的故事。一块门匾刘少奇故居里屋大门上挂着一块门匾,上面写着“刘少奇同志旧居”。这七个字非名家手迹,只是普通的仿宋体。字是立体涂金粉的。“文化…  相似文献   

4.
正刘潇潇乳名小小,1960年生,是刘少奇和王光美的幼女,被父母视为掌上明珠。文化大革命中,刘少奇和王光美在受到惨烈批斗时,最放心不下的就是她。1979年,潇潇以北京市总分第二名的优异成绩考入北大生物系,后赴德留学,1987  相似文献   

5.
徐彬 《中外书摘》2000,(5):57-59
刘少奇和何葆贞烈士育有三个子女:刘允斌、刘爱琴、刘允若。刘爱琴是刘少奇的长女,早年在苏联生活。读者可以从书中看到,刘爱琴及其兄和弟弟,作为刘少奇的儿女,是怎样在个人幸福与国家利益之间作出取舍;刘少奇又是怎样以独特的方式爱着儿女们。  相似文献   

6.
正刘少奇当选国家主席后,亲戚纷纷要求解决工作、升学和生活困难等问题。为了纠正家人欲借他的权力谋私利的错误思想,1959年国庆节期间,刘少奇专门召开了一次家庭会议。在会上刘少奇说道:"现在在农村也好,当工人也好,生活都比  相似文献   

7.
伦谭 《老年世界》2011,(3):36-37
1968年10月13日,中国共产党第八届十二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全会批准《关于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罪行的审查报告》。全会公报说:“党内头号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刘少奇,是一个埋藏在党内的叛徒、内奸、工贼,是罪行累累的帝国主义、资本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的走狗。”  相似文献   

8.
陈少敏是中共女杰,颇具传奇色彩,她曾以“扮贤妻掩护徐老赴湘”等经历而闻名。“文革”中,她受到冲击和迫害,被说成“在中原工作时期执行过刘少奇右倾投降主义路线”。可她去世时,悼词却又说她“自觉抵制刘少奇右倾投降主义路线”云云。1983年清明节,刘少奇夫人...  相似文献   

9.
谢飞,广大观众非常熟悉和喜爱的著名导演,先后拍摄了《本命年》《香魂女》《黑骏马》《日出》等多部影视剧,是我国第四代导演的代表人物之一。2003年4月,谢导不幸感染了"非典",在北京地坛医院接受治疗的20多个日日夜夜里,他与医护人员一道不畏病魔;共同唱响了一曲生命的赞歌,最终走出了死亡谷,于5月16日平安出院。5月18日,谢飞向笔者独家披露了他在"非典"梦魇中的日日夜夜……感染"非典",我感觉一只脚已踏进了死亡的门槛4月16日,我在北京一家医院检查身体时,不幸感染了"非典"。在此之前,我一直忙着给北京电影学院的  相似文献   

10.
<正>在由江青、康生、谢富治控制的专案组所炮制的材料中,有一个耸人听闻的罪名,即刘少奇"杀人灭口"。捏造的事实是:1925年五卅运动后,阶级斗争激化,时任上海总工会负责人的刘少奇害怕了,丢下工作不顾,私自从上海逃往长沙。12月16日,被长沙戒严司令  相似文献   

11.
何立波 《老年人》2006,(7):38-40
1942年3月,刘少奇离开华中抗日根据地,返回延安,日程长达近9个月,被人称为一次“小长征”。回到延安后不久,刘少奇成为实行党的一元化领导后的三位中央书记处书记(毛泽东、刘少奇、任弼时)之一,首次进入党中央核心领导层,并奠定了他作为党的第一代领导核心的基础。(一)早在1937  相似文献   

12.
王奇 《中外书摘》2009,(6):64-67
出发前毛泽东同刘少奇彻夜长谈 1949年5月,中共中央决定派以刘少奇为首的中共代表团秘密访苏,为此,从东北调回王稼祥,并由邓力群、戈宝权协助刘少奇准备材料。出发头一天晚上,毛泽东同刘少奇彻夜长谈。谈话的内容,迄今没有任何的材料透露,世人也不得而知。但不外是自1948年9月会议以来中共对新中国一系列问题的规划和构想,加之如何处理中苏两党、两国的关系。这一切,都需要向斯大林及联共(布)中央汇报并取得意见和建议,甚至“指示”。  相似文献   

13.
晨风 《老年人》2004,(9):34-35
20世纪20年代初,我国许多热血青年怀着救国救民的抱负和对俄国十月革命的向往,纷纷赴俄勤工俭学。刘少奇就是其中的一位。1920年冬,他由长沙船山学校校长贺民范介绍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后,直奔上海,到上海外国语学社学习俄语和革命理论,为到苏俄留学作准备。1921年5月,刘少奇与任弼时、罗亦农、萧劲光等登上一艘开往海参崴的邮轮,开始了他们的旅俄生涯。留学的艰苦生活1921年7月9日,刘少奇一行备尝艰险,历时3个月,行程几千公里,辗转到达苏联首都莫斯科。莫斯科的夏天风和日丽,绿树成荫,气候宜人。古老的城市在典雅的欧式建筑和未加雕饰的自然…  相似文献   

14.
要紧的是实话实说工作之余,经常翻阅一些领导人和名人的回亿书籍和文章。看得多了,总觉得这些回忆书籍和文章中缺点儿什么东西,直至读到王光美、刘源等所著《你所不知道的刘少奇》才解其中疑团,这就是少了点尊重历史、实事求是,秉笔直书的精神。而恰恰这一点,在《你所不知道的刘少奇》一书中有着鲜明的表达。以书中刘源所撰《忠直坦荡昭日月》一文为例,作为刘少奇的儿子,作者跳出私情,以严肃认真的历史责任感和深刻的理性分析评判刘少奇所犯的错误。刘源写道:刘少奇毕竟是凡人.非神非圣。他也犯过  相似文献   

15.
工人阶级是最奋发的战士 1925年春,刘少奇前往广州,参加筹备召开第二次全国劳动大会的工作。  相似文献   

16.
晓武 《老年人》2003,(7):32-33
这是一个凄婉的故事。故事中的男主人公是桃江县高桥乡牌楼村的一个普通农民,名叫陈芝林。他身患肺癌,弥留之际,仍然放心不下与他30多年相濡以沫的妻子,经过一番努力,他终将妻子托付给同村的单身汉彭伟方,完成了最后一桩心愿。陈芝林为妻子寻找后夫是1999年的事。陈芝林1943年出生,他的妻子曾建纯,小他6岁。他们于1969年2月经人介绍认识,后结为夫妻,生育了二男一女。在牌楼村,他们一家是令人羡慕的家庭,乡邻们称赞为“外有抓钱手,内有聚宝盆”。陈芝林是泥瓦匠,能干一手漂亮的泥水活,妻子曾建纯勤俭持家,夫唱妇随。他们牵手相随几十年,相敬…  相似文献   

17.
中国工人的总代表 刘少奇原名刘绍选,字谓璜。1898年11月生于湖南省宁乡县。1919年至1920年间,先后在长沙高等中学、保定育德中学附设留法预备班、上海外国语学社等学校学习。在长沙参加了五四爱国运动。1920年8月,刘少奇与任弼时、肖劲光等在上海外国语学校学习的同学一起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1921年春,经上海共产主义小组介绍,赴莫斯科东方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学习,同年冬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相似文献   

18.
妻子的电脑是我送的,那是我戒了两年烟又值了两年夜班的钱买的。结婚前的最后一个情人节,当我气喘吁吁地把崭新的电脑抱进妻子13楼的单身宿舍时,妻子感动极了。打开包装箱,我拿出一大束玫瑰,发酸的两腿十分配合地一软,我顺势跪在地上向妻子求婚,一切是如此的水到渠成,于是我们领回了一张"同居的执照"。婚后的生活是幸福而辛苦的,妻子在一家印刷厂做打字员,每天  相似文献   

19.
《老年人》2014,(1)
正湘籍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不仅为中国革命和建设做出了特殊贡献,而且在党的建设,特别是在党风廉政建设方面也为全党树立了光辉榜样,堪称全党的表率。刘少奇:送侄孙女回老家务农1957年,党号召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这年3月,刘少奇在长沙有关会议上作了《关于中小学毕业生参加农业生产问题》的长篇讲话,号召中小学生克服世俗偏见,积极投身农业生产。此后,他率先垂范,把自己的侄孙女从北京送回老家参加农业生产,以后也没有为她上大学开任何方便之门。他侄孙女在农村一边劳动一边自学,两年后凭自己的能力考上了湖南农学院。刘少奇在家乡有很多晚辈,他没有安排任何一个亲戚出外工作。  相似文献   

20.
莫特  繁星 《老年人》2012,(10):12-14
由保姆变身妻子,让当时年过六旬、孑然一身的舒秀华感觉到晚年终于有了依靠。然而,"妻子加保姆"的双重身份并没有让她的晚年得到幸福。10年之后,舒秀华离婚时才发现,可供她分割的夫妻共同财产为零。"难道10年保姆都变成了义务劳动?"于是,舒秀华在离婚诉讼中,要求丈夫支付10年的保姆工资。妻子是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