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实践是多种形式实践的有机整体 ,是人类活动的目的性和客观规律性的统一 ,它是产生好奇心、求知欲并不断发展科学技术的基础 ,又是运用科学技术改造世界的手段 ,同时它又是人们道德信念产生的基础。因此 ,实践才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动力。 相似文献
2.
全球化与人类文明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全球化进程给予了定位分析 ,剖析了初级阶段的全球化对资本主义文明模式的作用 ,分析了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文明模式在全球化进程中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3.
人权观念的确立,促进了人类文明发展。人权就是人人平等,反对特权,人人的基本权利受到尊重和保护,不受损害。由于人权观念的确立,人类社会就会从以内斗为主转向以生产和创新为主,人类发展的轨迹就会起根本变化,生产力发展,科技进步,社会财富快速增加。中国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的发展就是明证。 相似文献
4.
候德贤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1997,(3)
科学作为精神文明的重要因素之一,是关于自然—社会—思维的知识体系.从科学的产生和发展来看,科学可以分为自然科学—即研究自然界客观规律运动的知识体系,如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社会科学—即研究社会发展中社会客观规律运动的知识体系,政治学、经济学、教育学等. 相似文献
5.
笔者认为大生态文明是自然生态系统、社会生态系统与精神生态系统整体协调的文明 ,这就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总趋势。指出在资源环境有限性的前提下 ,物质生产超越界限的发展将引发严重的经济社会危机。在危机失控的情况下可能爆发战争。因此 ,携手共建大生态文明 ,建设大同世界 ,才能使人类免遭大劫难的可能 相似文献
6.
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守正创新,不断开创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新局面。在理论和实践、历史和现实、中国和世界、当下和未来、传统和现代的创造性结合中,党领导中国人民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建设的伟大成就,这些成就为建设人类美好社会贡献了中国智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为世界提供了新现代化方案。领导中国人民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世界贡献了新和平发展方案。党坚持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自由、民主的全人类共同价值,为凝聚人类思想共识贡献了新价值方案。 相似文献
7.
大文明──人类文明发展的新走向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走向二十一世纪的人类文明,是一种广义的文明或大文明,它包括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制度文明和生态文明四个方面的内容。大文明具有全球性、系统性、多样性、协同性、历史性等特征。大文明范畴的提出,有着充分的历史和现实依据。提出大文明有利于确立一种新的科学的文明观,同时为我们创建一门新兴的学科──文明学提供了可能。建设大文明,对缓解当今人类所面临的重大全球性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党的二十大报告突显了从历史和现实两个维度认识全人类共同价值作为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崭新理论成果的重要性和现实性。而对全人类共同价值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思想结晶的理解,则可以在中西方文明的历史演进的精神成果中得到令人信服的印证:人类共同生活的现实中一直就孕育着人类共同价值的深刻内涵与观念基础。作为回答世界之问、时代之问以及探索未来世界向何处去提供中国方案的过程中凝练的新的思想成果,全人类共同价值将体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关怀,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建设,推进美好生活的实现与美好世界的建构。 相似文献
9.
我国面部新疆、青海、甘肃、宁夏、内蒙、陕西、山西、四川、重庆、云南、西藏、贵州、广西,即北纬23-40度,东经75-105度,以“昆仑”为中心的广大地区,在二亿三千万年以前,多是浩瀚的海洋和湖泊。西南的贵州、云南和西藏为太平洋和印度洋的交汇处;西北的陕西、甘肃、青海和新疆,则是古地中海的一部分。大约从一亿九千万年前的三迭纪晚期开始,由于秦岭地槽的上升,而使这里的广大地区,形成了南北盆地和内陆湖泊,四川则成了一个内陆湖泊──巴蜀湖①(苏茂德《<山海经>与中华文化·论<山海经>的历史背景》)。以后又… 相似文献
10.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概念。这里讲的“文化”,是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组织机构和活动,而非专指通常所说的文化部门即文学艺术领域,亦非个人的学识水平。因此,“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概念,就其主要内容来说,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一直倡导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一致的。我国文化的发展离不开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它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开放是文化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前提 文化的发展绝不是自身膨胀的结果,而是一个在与各种文化的冲撞、交流中吐故纳新、取长补短的过程。没有文化的开放,文化建设就会固步自封,以致走向沉沦。因此,开放是文化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前提。 在任何一种文化发展的初期阶段,隔绝有利于文明幼芽的生长和文化特色的积累;但到了一定阶段,没有传播和交流,已长成的文化也会毁于一旦。古埃及文明就是因为始终没有摆脱隔离状态而最后遭致自我毁灭命运的。中华文化能够延续不断几千年,这与它的开放、包容、融合功能是分不开的。中华不仅以中原文化为中心,集其他少数民族文化之长而成的一个大融合体,而且也是融合外来文化的结果。如东汉以后对印度文化的容纳,汉唐时期引进西域文化,宋 相似文献
11.
尊重人才的内涵所谓尊重人,首先就是要把人当成精神平等的个体来尊重。在精神面前,每一个人都是平等的,只有分工和职位高低的不同。人是社会的人、精神的人,尤其是中国几千年传统的人文社会文化的影响。其次,尊重人的参与意识和归属欲望。人都需要在一个特定的环境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并且希望自己能被容纳、能受到重视,通过实现参与管理和归属需求,从而享有精神上的满足和自豪,并获得他人的认 相似文献
12.
<正>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指出:“实现四个现代化,要求大幅度地提高生产力,也就必然要求多方面地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因而是一场广泛、深刻的革命”。这场革命首先从农村开始,接着城市也开始了。十二届三中全会又作出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要加速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近几年的实践证明,这场改革是推动我国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伟大动力。 相似文献
13.
可持续发展与人类文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对自身发展模式的理性选择 ,而“以人为本”是可持续发展模式的深刻内涵。作为新的发展模式 ,可持续发展以科技竞争力和文化竞争力作为可持续发展的支撑力 ,并以良好的经济环境、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作为发展的外部环境 ,同时 ,必须将人类社会诸系统的协调作为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4.
15.
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产物,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结果,是中华文明发展的最新成果,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和国际文明六个方面。人类文明新形态以和谐、富裕、公正、民主、自由为基本价值,致力于实现人与人和谐共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文明与文明和平共济、国家与国家和睦共赢,具有鲜明的共享特征。丰富和发展人类文明新形态,必须始终不渝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携手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努力推动不同文明交流互鉴,使各国人民更好共享人类文明发展的成果。 相似文献
16.
人类文明的每一步前进 ,都离不开社会科学的贡献 ,本文拟对社会科学推动人类文明发展的模式与规律作一个初步的探讨 ,提出社会科学推动文明发展的四种基本模式与两条内在规律。 一、社会科学推动人类文明发展的基本模式 从人类文明发展史来看 ,社会科学推动文明发展主要有观念变迁、制度变革、决策咨询、日常生活四种基本模式。在现实的文明发展之中 ,这四种模式并不是孤立分散地发生作用 ,而是交织在一起 ,形成合力 ,共同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1 观念变迁模式从最广泛的意义上说 ,社会科学推动人类文明发展总是需要首先凭借其研究成… 相似文献
17.
18.
弗洛伊德的原始情境理论是一个理论上的建构,其核心便是俄狄浦斯情结。弗洛伊德认为,原始情境及俄狄浦斯情结是人类文明的源头和线索。从弗洛伊德所建构的原始情境的具体内容看,原始情境所面对和试图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关于"性"满足的问题,其心理能量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动力源泉,其所蕴含的力量原则是人类心理及人类文明的根本原则。 相似文献
19.
论人类文明的软化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文明表征着人类改造世界积极成果的总和。人类实践活动主要有经济实践、政治实践、文化实践和社会实践四大逻辑形态;随着人类实践重心的不断位移,人类文明呈现出软化趋势,表现出文明构成要素的互动性、文明建设目的的人本性和文明发展取向的交融性特征。在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过程中,文明软化主要表现为物质文明发展的科技化趋势、精神文明发展的人本化趋势、政治文明发展的民主化趋势和社会文明发展的和谐化趋势。因此,我们在和谐文化建设实践过程中,必须顺应人类文明软化的时代潮流,才能在多元文明发展过程中彰显中华文明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