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蒙古族传统文化论》是我读到的好书之一。薄音胡先生在《序》里这样说 :“我国的蒙古学研究长期以来的重点在历史、语言、文学三个方面 ,成就斐然。但是 ,既然蒙古学的研究对象是蒙古民族的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一切活动 ,那么仅仅三个方面显然不足于涵盖蒙古学的所有领域。”我同意他的思考。这部《蒙古族传统文化论》多视点、多层面地介绍、分析了蒙古族传统文化 ,对我们认识和探究游牧文化、草原文明将有很大启发。我之所以赞赏薄音胡先生的说法 ,还因为我一直在寻找让我读得懂的蒙古族传统文化研究的一部完整、系统的著述。作为从事中…  相似文献   

2.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独特的文化系统。它是由多种文化要素组合而成,要想真正了解一个民族的文化系统,就要了解它的各个部分、它的基本要素。本文就是将简要地论述一下蒙古族传统文化的几个基本要素,以便进一步了解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及其在整个蒙古族传统文化系统中所占的地位。  相似文献   

3.
论当代生态科学理论视野中的蒙古族传统游牧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物质层面看 ,在当代生态经济学的理论视野中 ,蒙古族传统游牧文化成功地解决了草畜平衡、草场保护、草原生态系统内的能量节约与持续循环等重大问题 ;从精神层面看 ,在当代生态伦理学的理论视野中 ,蒙古族传统游牧文化成功地实现了生态化的生命观、自然观及与自然相处的和谐观 ;从制度层面看 ,在当代生态科学系统性、整体性及相互依赖性这一总的精神与原则的理论视野中 ,蒙古族传统游牧文化成功地完成了社会的秩序化与整合过程  相似文献   

4.
蒙古族传统文化的流变与分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蒙古族传统文化的流变与分期葛根高娃,乌云巴图对于“文化”的概念和界定,历来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们认为,应从观念形态的角度去定义文化,因此,所谓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也就是该民族的先民们(或古代思想家)“所提炼出的理论化和非理论化的、并转而影响整个社...  相似文献   

5.
20世纪 80年代以来 ,文学研究向文化研究的转折使得文学理论获得了拓展 ,也遭遇了困惑 ,从而凸现了文学研究与文化研究之间的天然矛盾。这一矛盾来自文学与文化的差别 ,最终通向文学传统与文化传统的歧异。首先 ,文学传统主要寄寓于文学文本之中 ,表现为文本形态 ;文化传统则主要隐含在日常生活之中 ,表现为实际生活形态。其次 ,古往今来围绕着文学一直表现出建立学科范型的热情 ;文化却不仅不抱这种热情 ,相反地倒是反对生硬地进行学科设定的。再次 ,文学历来是作为象征符号、以象征形态间接参与社会历史 ;文化则在很大程度上转向了实践活动、以现实形态直接介入社会历史。这种种歧异决定着文学与文化不能相互替代、有所偏废 ,文化将继续存在下去 ,文学也永远不会泯灭。文学研究也不会因文化研究的登堂入室而被废黜、被放逐 ,人们有充分的理由将文学研究进行到底  相似文献   

6.
传统文化非理性层面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秋立 《兰州学刊》2003,1(2):21-23,29
非理性是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一个层面 ,它通过思维方式、文化心理结构、生命终极关怀等方面突现出来 ,成为中华民族文化领域的一大特色。非理性传统文化的形成有其深刻的根源 ;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转型 ,是克服传统文化非理性因素消极影响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由成立于1964年伯明翰大学当代文化研究中心衍生而来的伯明翰学派在过去长达半个世纪的文化研究中取得了卓然不凡的成就。伯明翰学派的文化研究颇具特色,有着深厚的学术传统和学术渊源,主要体现在它的跨学科学术传统、文学艺术批评传统、大众文化研究的学术传统、亚文化研究的学术传统和媒介文化研究的学术传统等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搏克在蒙古族传统,文化乃至世界民族体育运动的发展中都极具代表性,其发展与传承既保持了原生态特色又充满了时代活力,充分重视从对外交流与合作中不断规范与完善,有效利用多种有效传承途径形成教育合力,对蒙古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江西社会科学》2004,(8):65-65
武汉大学文、史、哲等学科长期以来在学术上相互渗透,形成了以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为中心的学术交流和协作关系,并且在中华文化史、明清以降的社会经济与思想文化史、楚地出土文献与思想等研究方面具有优势。1996年成立武汉大学中国文化研究院,此为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的前身。该中心经过重新组建后,于2000年被教育部正式批准为全国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该中心为跨学科研究中国文化的机构,下设中国传统文化综合研究室、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研究室、荆楚文化研究室和《人文论丛》编辑部,主办《人文论丛》辑刊。著名中国…  相似文献   

10.
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的界定周海春近年来,学界对中国文化的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例如概念不统一和思维方式陈旧就是其中之一。笔者认为,现今对中国文化的研究还没有改变近代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就是从近代这个时代出发,把中国古代文化称为传统文...  相似文献   

11.
游牧的蒙古民族;在原有古代蒙医学的基础上吸收了汉、藏兄弟民族,特别是吸收了藏医的理论精华,从而创造了蒙医学独特的理论体系,至今仍然指导着蒙医的临床实践。但是,这种有悠久历史且未中断的医学文化,总有其内在的古典性,这种古典性也许最集中地表现在这个游牧民族的物质文化的特点上。在历史发展中,医学文化与物质文化总是密切相关的,如何看到这两者之间的密切关系,我认为要在游牧生活中。不同的民族因其地理环境和生活方式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文化特征。地理环境是文化的发祥土壤,蒙古族文化只能源于北方这块土壤,而蒙古族文…  相似文献   

12.
道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道教是中国本民族的传统宗教,它在神州大地的怀抱中诞生,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乳汁养育而成。道教和我国传统文化的许多领域有着血肉相联的密切关系,是我国古代整个思想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因此,在全面探讨中国传统文化的时候,就离不开对道教的研究。道教的教理、教义和修炼方术所包含的内容相当复杂,其来源也是多方面的。从道教的发生和发展过程来看,它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大致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进行考察:一是从它的思想渊源方面,看它吸收了哪些传统文化?二是从它的作用方面,看它在历史上对社会和其  相似文献   

13.
湖湘文化是在湖南地区形成的具有独特风格的地城文化,作为中华文化中一个组成部分的湖湘文化,总是随着中华文化史的变迁、发展而不断地演变、重构.一方面,湖湘文化面临一场由伦理-政治型的传统湖湘文化转型为工商型的现代湖湘文化的问题;另一方面,湖湘文化传统资源在现代文化转型与新世纪人类文化建设过程中不能被丢弃,而应该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发扬.  相似文献   

14.
民族传统文化资源的开发速度因城镇化的进程而空前加快,一方面民族文化资源和文化生态破坏严重,传统民族文化资源流失、消亡加剧,保护工作迫在眉睫;另一方面民族文化资源被过度利用,大量民族传统文化衍生产品被抢注、掠夺,民族传统文化滥用现象严重。在民族传统文化知识产权保护与发展中存在的矛盾包括:民族传统文化知识产权保护中主体缺失和利益局部化、个体化之间的矛盾,民族传统文化的传统性和知识产权的创新性之间的矛盾,民族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现有知识产权衔接之间的矛盾。对此,应该进一步研究和明确民族传统文化的知识产权属性,加强对民族传统文化保护客体的细化和分离,把云南民族传统文化知识产权与旅游资源结合起来共同保护和开发。  相似文献   

15.
何谓传统文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关于什么是传统文化的定义,这是研究传统文化遇到的第一位的问题,这里对传统文化的定义作如下的分析。一、关于传统文化的几种说法一种说法是历代相传的文化成果,称为传统文化。这里的历代是指从有文字开始,至当代以前的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化,而各历史时期形成的文化不是已经湮灭了的。而是能够世代相传的。例如,儒家的  相似文献   

16.
现代视野中的中国传统法律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几个问题的分析研究,对其中的关键词礼、刑、法,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社会基础,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主要特点进行了重点阐释,并与现代法治的诸多方面进行了简略地比较,认为中国传统法律是一种无法之法.所谓无法之法,是指一种与现代法治相对立的传统法律.无论是从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基本精神上来分析,还是从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产生、形成、发展及法律基础、法律功能、法律特点上来分析,都反映出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从整体上与现代法治的基本精神、观念、原则,以及在结构层次、形式化等所有方面的巨大差异和根本对立.正确认识和理解这个问题,对于当代中国的法治建设是极其重要的.  相似文献   

17.
贺金浦 《江汉论坛》2004,1(5):113-116
毛泽东建党思想在批判传统文化的消极面时,也充分地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在对传统文化的改造中又与时俱进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它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与继承两个方面的完满结合,体现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思维特征和科学态度。当前,在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强党的建设中,深入研究毛泽东建党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传统文化和现代民主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传统文化和现代民主的关系,自"西学东渐"以来,已经有过不少争论,争论的焦点之一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没有现代民主的内容.本文作者从中国和欧洲不同的历史开端、传统文化在维护中国封建专制主义统治中所起的作用、民众有无独立的民主意识及民本主义和民主思想的本质区别等几方面探讨了传统文化和现代民主的关系,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没有现代民主的内容.  相似文献   

19.
政治文化的研究在我国起步较晚,但是在众多的政治文化研究的成果中,不乏分析深刻、见解独到的精品之作,然而在中西传统政治文化比较方面的挖掘较少,实属缺憾.徐大同、高建主编的《中西传统政治文化比较研究》(以下简称《比较》)从中西传统政治文化比较的视角出发,分别从中西历史上公民的政治思维方式、权力分配、公民地位、治国理论等几个重要方面做了尤为深入的探讨,从某种程度上弥补了这一缺憾.通读全书,我认为《比较》一书有以下特色:  相似文献   

20.
段超 《江汉论坛》2005,(11):135-139
湖北民族地区近年来在文化创新方面取得了重要成绩,传统丧葬舞蹈"跳丧舞"转换为现代健身舞蹈"巴山舞",融会多种民族舞蹈而成的清江舞、土家族婚俗剧<土里巴人>、山歌创新、"女儿会"的变迁等,都是文化创新的成功实例.透过湖北民族地区民族传统文化创新实践,我们认为,民族文化要实现创新,要注意把握好六点一是民族传统文化的有效保护是文化创新的前提;二是努力探讨新形势下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条件;三是必须以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目标,吸收现代进步文化因素,打造文化精品;四是必须大力支持和积极推动人民群众的文化实践活动;五是建立文化创新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