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日本进口贸易的 30 %、出口贸易的 5 0 %在亚洲 ,但由于日本“重欧轻亚”的传统 ,其亚洲研究一直未受到应有的重视。近年来 ,随着亚洲国家 (地区 )经济的发展 ,尤其是中国的和平崛起 ,一向偏重欧美研究的日本开始高度重视亚洲的研究 ,出现了“新亚洲学”或“现代亚洲学”的说法。所谓新亚洲学或现代亚洲学 ,实际上是有别于过去日本“亚洲研究”的一种说法。日本过去的亚洲研究 ,着重研究亚洲各国的风土人情、历史文化、社会传统等 ,而且是在“欧美文化先进”、“日本文化先进”的理念下开展研究的。“新亚洲学”是以东亚为中心 ,在经济、国…  相似文献   

2.
历史上日本人的亚洲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历史上日本人的亚洲观兴一郎日本在寻找它失去的身份随着亚洲经济正以高速度增长以及坚挺的日元迫使日本工业转向在其它亚洲国家建厂,“亚洲”对于日本来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要。然而,日本不准备面对亚洲的新形势,因为日本还没有解决那些使它与其他亚洲国家建立良好关...  相似文献   

3.
战后政治中的“亚洲意识”[日]若宫启文在冷战结束和亚洲经济以惊人的速度发展背景下,现在日本与亚洲的关系正处在重大的转折点,日本政治追求与“新亚洲时代”相适应,本文正是以此为前提,希望能考察一下日本政治如何逐步确立亚洲意识。日本不仅就民族性和地域性是亚...  相似文献   

4.
王小红 《唐都学刊》2002,18(2):96-100
西方对东亚崛起在“现代意义”上的理论关注 ,最初起始于明治维新后的日本 ,而且主要是从文化和种族的角度去加以关注的。继日本之后 ,亚洲其他国家和地区也迅速崛起 ,这就客观上促进了东亚文化解释理论的发展。具有代表性的理论有 :“现代儒家”文化理论 ,庸俗儒家主义理论 ,东亚现代化“情感模式”理论 ,亚洲价值论等。文化解释理论研究者认为 ,文化因素已成为东亚崛起和发展的主要动因  相似文献   

5.
1924年11月,孙中山先生最后一次东渡日本,在神户发表过一篇演说,题名“大亚洲主义”,主旨却是讲“王道”与“霸道”,希望日本不要“霸道”。演说的结语是:“你们日本民族既得了欧美的霸道的文化,又有亚洲王道文化的本质。从今以后,对于世  相似文献   

6.
战后,某些日本人否认过去的侵略战争,美化侵略历史,其根源何在?人们纷纷探究,本文认为“皇国史观”是某些日本人否认、美化侵略历史的思想根源。  所谓“皇国史观”就是日本军国主义史观,是日本天皇制下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其核心是将日本的种族、天皇、宗教、文化等说成是世界上“最优越”的;将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的侵略战争视为“自存自卫”和“解放亚洲”的“正义之战”;将为侵略战争卖命看作效忠天皇、“为国捐躯”的“英灵”。一、狭隘民族主义的渊源  幕末的复古思想家们,从古代日本神话传说中找到了日本是“神国”的…  相似文献   

7.
“亚洲经济研究所”是日本对亚洲、中东、非洲、中南美等发展中地区的经济及其有关问题进行基础的、综合调查研究的一个专门机构,同时,也是日本有关这一地区的经济资料中心。亚洲经济研究所共有283人,其中:所长、会长、监事等7人。职员276人(国内定员249人,驻外人员27人),该所的组织机构大致分为五个系统:1)调查研究:调查研究部、经济成长调查部、动向分析部、统计部(统计计划科、投入产出科、电子检索科)、调查计划室、经济合  相似文献   

8.
翻开辛亥革命的历史画卷,几乎随处可见日本人或与日本有关的人们的活动踪影。这反映日本对中国辛亥革命的影响既深又广。这种影响归纳起来说,大体是通过中国留日学生、日本大陆浪人以及日本政府这三种力量来实现的。一、甲午战争以后,日本为了转变中国人的对日感情,以实现其控制中国并进而称霸亚洲的目标,很快就确定对华“示好”政策,其中重要的一条是“热心”吸引并培养中国留学生。1898年5月14日,驻清日本公使矢野文雄给外务大臣西德二郎的信中集中  相似文献   

9.
自日俄战争之后,日本一步步实现“海外雄飞”的对外扩张,“满洲”由此成为世界瞩目、日本朝野上下关注的热点地区,也成了日本作家描述的一个文化对象。以德富苏峰、夏目漱石、与谢野铁干、与谢野晶子夫妇为代表,日本近现代文坛中的核心人物几乎都到“满洲”旅行过,并将对“满洲”的印象和感想用游记或其他创作形式发表出来。以日本作家的“满洲”游记为文本考察,可以了解当时日本人对中国以及中国人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日本从“脱亚”到“归亚”东北师范大学日本研究所李阁楠80年代末期,日本出现了“回归亚洲”的主张。进入90年代后,“归亚”在日本已形成一种思想潮流。实际上,在日本近现代历史上曾几次出现过“脱亚”和“归亚”的现象。对此,如认真加以分析便不难发现,这几次“...  相似文献   

11.
“歧机”在日语中叫“差别”。而在今天日本,越来越多外国人纷纷抱怨受到了“差别”。即便是美国人,有此感觉的也大有人在,其中一个最典型的例子是美国出生的“大相扑”小井。他早在1984年升任二级大力士时就发牢骚说,“如果不是美国人,他早升上了一级大力士。”此话一度震动了美国传媒,引起了日本方面的关注。不过后来小井负了伤,战绩每况念下,日本人于是对他的批评不屑一顾。最近,这名优秀的异国相朴手在退休时,又一次谴责:日本在最近10多年来并未作出多少努力来改变对外国人的态度,“差别”现象有增无减。至于来自亚洲邻近国…  相似文献   

12.
日本在“日元国际化”的口号下,推行日元基准货币化计划,谋求建立以日元为核心的亚洲货币体系和以日本为主导的区域性经济网络。在亚洲金融危机中,“亚洲日元圈”首次进入了组织化、制度化阶段。它无疑将对中国的经济发展和对外政策产生众多的制约,大大约束中国经济政策和对外政策的选择余地。本文依据基准货币的基本特性,在亚太地区国际关系格局的框架内,探讨了日本推行“亚洲日元圈”的经济动因和政治动因;从亚洲地区经济的各层面和基准货币的三种货币功能分析了“亚洲日元圈”的既成基础及日元基准货币化的近期可行性;并根据冷战后日本国内外的政治经济环境预测了“亚洲日元圈”前景中的不确定因素  相似文献   

13.
一、日本在亚洲南北并进的侵格方针明治维新以后,日本走上了军国主义道路,在《天是御笔信》中明确提出,“日本乃万国之本”,“继承列祖列宗的伟业”,“开拓万里波涛,布国成千四方”①。日本政府把“富国强兵”列为三大政策之首位,积极向亚洲推行侵略扩张政策。日本侵略亚洲邻国是在“经营南方”和“北进”两个方面进行的,经营南方就是夺取台湾,染指和吞并琉球。“北进’做略是指侵略朝鲜和中国东北。日本政府主张:“为今之计,如能牵制二虏,实行富国强兵,开垦吓夷,夺取满洲、朝鲜,吞并南方,然后挫败美国,制服欧洲,就将无往…  相似文献   

14.
80年代末期以来,日本政府为了适应国际大气候趋向缓和的新形势,将其外交政策作了新的调整。即:一面从“西方一员”的立场出发,着眼于全世界,强调“为世界作贡献”以改善日本形象,扩大日本的国际影响,谋求世界“一极”的地位;一面从“亚洲一员”的  相似文献   

15.
论日本战争责任问题长期搁置的历史原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 0 1年 4月 3日 ,日本文部科学省教科书审定机关通过了由“新历史教科书编撰会”编写、扶桑社出版的中学“公民”、“历史”教科书。这两册教科书完全按照日本历史修正主义的观点 ,把日本发动的对外侵略战争描写成“亚洲解放战争”、“自卫战争”,把日本对殖民地的统治说成是“合乎国际法”、“合理”等等 ,引起亚洲各国人民的强烈愤慨和震惊。然而 ,面对中国、韩国等当年曾经深受其害的亚洲国家的反对和抗议 ,日本政府竟以“不便干预”、“审定自主”等为借口 ,拒绝对无视历史事实、美化“大东亚战争”的教科书进行实质性修改。这一事实…  相似文献   

16.
傅玉娟 《日本研究》2013,(1):114-120
在东方文明与西方文明激烈碰撞的时代,面对如何定位日本文明身份的问题,一些日本近代知识分子做出了客观的考察,形成了理性认识.木下杢太郎(1885-1945)是其中的代表人物.而中国时期(1916-1920)则是他形成对日本文明的认识的重要时期.本文旨在通过对木下杢郎的中国时期进行考察,探明木下杢太郎是如何在和过哲郎等同时代的知识分子试图强调日本不同于亚洲诸国的优越性,或是强调日本与欧洲的亲缘性之时,以佛像艺术为线索重新确认日本作为东亚文化共同体一员的身份的.  相似文献   

17.
一现在 ,在中日的交流史上 ,只要一提起战争 ,两国人民就非常的敏感。特别是一部分日本人首先想到的是广岛和长崎遭受原子弹轰炸和“空袭东京”等 ,认为自己是个受害者 ,站在受害者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因此 ,日本发动侵略战争的那段历史 ,在日本人头脑中非常淡漠 ,人们不能充分深刻认识到是日本首先发动的侵略战争 ,尤其是日本战后出生的青年一代 ,许多日本青年只知道广岛、长崎的原子弹爆炸 ,而对二十世纪日本帝国主义在亚洲的暴行 ,茫无所知。1  根据日本最近的人口统计 ,战后出生的比例已经超过 60 % ,而在战前出生的将近 4 0 %的日本人…  相似文献   

18.
20 0 0年 6月 2 5日 ,日本进行了第 42届众议院选举。这是继 1994年日本公职选举法作重大修改以后的第二次选举 ,在此之前 ,曾有日本宪法学者指出 :“新选举制度如何 ,大约要经过二、三次大选方可分晓”1 ,因此 ,这是一次全面检阅新选举制度运作的承上启下的选举。在新选举制度下首次举行的 1996年众议院大选后 ,出现了许多新情况。需要指出的是 :这次 2 0 0 0年众议院大选是在对原有选举制度作了重大修改的情况下举行的。主要内容是 :  第一 ,原有比例代表区人数削减 2 0人 ,即实行小选举区 30 0人 ,比例代表选举区 180人的混合选举制度…  相似文献   

19.
从川端康成到大江健三郎东北师范大学比较文学研究中心孟庆枢1968年12月川端康成荣获诺贝尔文学奖,这在日本文学史上是一个重要事件,因为他不仅是继泰戈尔之后亚洲第二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而且实在是真正用本民族语言创作而获此殊荣的亚洲作家第一人”。①时隔...  相似文献   

20.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和日本亚洲经济人恳话会共同主办的“第一次中日政经论坛”于1998年7月14日至15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中日两国政、经、学界50多名代表出席了会议,代表们围绕推动中日关系健康发展的途径进行了热烈讨论,特别是就以下几个问题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