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99 毫秒
1.
190 9年3月,河南理工大学的前身焦作路矿学堂,由英国福公司根据《河南矿务章程》创办,首招学生2 0名。这是外国公司提供经费在我国创办的第一所矿业大学,也是河南省建立最早的一所高等学校。1913年12月,因为英国福公司扩大矿区的要求遭到拒绝,英国福公司遂停止提供经费,焦作路矿学堂停办。1915年6月,英国福公司与中国中原公司在焦作合组福中总公司,经过协商,共同筹集经费,复办路矿学堂,定名为河南福中矿务学校。由于焦作路矿学堂校址为福中总公司所借用,学校临时设在当时的河南省会开封。1919年2月,学校易名为福中矿务专门学校。192 0年4月,…  相似文献   

2.
民国初年设立的矿务监督署是晚清成立的铁路矿务总局的延续,时任农商总长的张謇希望设立矿务监督署来规范矿业生产。矿务监督署是中央派遣到地方管理地方矿务的机构,全国分设八个矿务监督署,并归农商部领导,每个矿务监督署一般分管二到三个省的矿务。《中华民国矿业条例》颁布后,矿务监督署在处理矿务时就有了法律保障,矿务监督署依照法律管理矿业生产和处理矿业纠纷,积极推行中央的矿业政策,推动民国初年的矿业发展。但由于地方势力的反对和中央财政的不足,矿务监督署无法维持,只在民国初年存在一年多的时间就难逃被裁撤的命运。  相似文献   

3.
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饶应祺署理新疆巡抚。在其抚新期间,内忧外患,对新疆地区的社会稳定构成很大威胁。为此,他一方面精心料理边务,安定边疆;同时对于新疆的开发也甚为关注。为了发展新疆的经济,率先办理新疆矿务,提出了一些开发新疆矿产的思想并付诸实践。尽管受时势所限,许多实践活动并未取得应有的成效,但其开发新疆矿产的尝试,对于后来边疆地区的开发无疑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河南理工大学的前身焦作路矿学堂是中国第一所矿业大学 ,经历了福中矿务大学、私立焦作工学院、焦作矿业学院等多个历史发展阶段。本文着重论述和分析了我国著名工程教育家和冶金学家张清涟教授历任福中矿务大学、私立焦作工学院秘书和院长期间 ,为把私立焦作工学院创建成全国名校所采取的各项措施和政策 ;同时 ,也概述了他任职学校前后 ,在北京大学和赴美留学时期的学习生活以及在东北工学院严谨治教、勤奋著述的学术生活  相似文献   

5.
福中(中福)公司成立后,为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矿区职员、工友子弟受到良好的教育,发展和普及科学文化知识,传播西方近代文明改变封建专制主义,提高民众的生活品质和社会文明的程度,先后在各个矿区创办了中福、培英、育英等15所小学校,成为民国时期创办基础教育机构最多的合资企业。不经意间,她的作为既为焦作市这个以煤炭为主的资源型城市的城市化、近现代化奠定了扎实的人才基础,又为现今焦作市的转型成功储备了一大批视界开阔、勇于创新的人才资源。本文简述了15所小学校创办和成长的历程,列举了这些学校的历史演变和发展过程,指出了企业发展、城市现代化与学校发展之间的密切关系,以及教育的发达有待于实业的隆盛和市镇的城市化,而实业的隆盛和市镇的城市化也有赖于教育的发达。  相似文献   

6.
常宁水口山铅锌矿的开采在甲午战后卓见成效,与廖树蘅悉心经营密切相关。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改进开采方法:发明“明窿法”,取代传统的“暗窿法”,大幅度提高了矿藏开采产量;二是改进冶炼方法:舍弃传统土法冶炼,借用国外先进技术或直接将矿砂销售到国外冶炼然后再回购到国内,大大提升了成砂出产率和产品质量。廖树蘅对水口山铅锌矿的经营是在湖南成立专门矿务管理机构并对矿藏开采进行有效管理的基础上展开的。其中湖南矿务总局和湖南矿务总公司是近代湖南矿业发展史上两个最重要的机构。  相似文献   

7.
近代著名的实业家和教育家王敬芳,为挽回豫北矿冶利权,积极与福公司谈判和斗争;为了在谈判中取得主动权并争取到更大的权益,筹组中原公司以抗衡福公司;为传播科学文明,复办矿务学堂等学校;为促进中原公司发展,制定中原公司发展规划。因其学识闳通,声望卓著,办事公道,深得各方人士的敬重和爱戴。  相似文献   

8.
19世纪七八十年代,李鸿章、盛宣怀在湖北矿务体制上的决策,经历了从官督商办到官办再到官督商办决策的转换.他们决策转换的真实动机是从个人政治私利出发,而不是企业的经济绩效.  相似文献   

9.
中国矿业大学的前身是由英国福公司于1909年创办的焦作路矿学堂。学校创办以来,已走过了百年的办学历程,一代又一代矿大人肩负“开发矿业,建设祖国,开采光明,造福人类”的使命,创造了辉煌业绩。百年矿大的历史,是矿大人为中国工矿事业的发展不懈奋斗的历史。  相似文献   

10.
通过问卷调查以及访谈等方法对河南省17个地市的800余所农村普通初中和小学进行了调研。结果显示,随着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等政策的落实,农村学校体育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但其在学校的附属地位并未因此得到根本改变。以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实现缩小城乡、区域教育发展差距,实现教育公平为终极目标,构建河南新农村学校体育合作发展教学模式,为河南新农村学校体育发展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1.
基于煤矿清洁生产的通矿集团可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矿业企业可持续发展问题,运用清洁生产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在结合循环经济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产业生态学理论的基础上,总结通化矿业集团清洁生产实践及存在问题,将清洁生产的实施层次由企业内部提升为整个矿区,探讨了通化矿业集团实施煤矿清洁生产的目的、实施策略。研究结果对煤矿企业可持续发展具有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2.
袁世凯在担任直隶总督期间,积极致力于收回利权运动。他先后三次参劾开平矿务局督办张翼,令张翼出面收回开平矿务局;收回开平矿务局失败后,创办了北洋滦州官矿有限公司以抵制开平矿务局。其后滦州公司虽遭开平矿务局吞并,但这并不能抹杀他为收回开平矿务局利权所做的努力。总体上看,开平矿务局利权收回事件是我们审视袁世凯的一个窗口,有助于学界得出一个较为完整而符合历史事实的结论。  相似文献   

13.
英国福公司是一家在华经营时间较长、规模较大的外资企业,其在河南焦作一带的采矿经营活动,遭到了地方势力的抵抗。1933年3月,福公司的运煤车辆在河南焦作被道清路局扣留,该公司通过外交途径,要求放行。围绕着如何解决这场运煤纠纷,中英双方、南京国民政府与河南省政府及地方民众之间进行了一系列交涉与博弈,这场纠纷以河南中原公司与英国福公司两公司合资经营而告终。河南运煤纠纷的曲折交涉过程,呈现出此时外交内政、央地关系错综复杂的状况。  相似文献   

14.
从发生学的角度,《走出“荆公新学”》较早地对学界“新学”、“王学”互指现象提出质疑,但也存在偏重官学形式而将两者割裂的问题。实际上,从王学官学化、“新学”概念的由来、内涵及宋人态度等看来,王学与新学在历史上分别与两种“新学”概念相联系:一是见于史料、立于学宫、主要包括《三经新义》、《字说》的与“王学”存在差异的“新学”;一是由新经义、新字学、新学风、新学学派等四个构成,有官学、新经学、学派三种含义与“王学”完全等同的“新学”。虽然这两种“新学”概念在历史演变过程中最终被合一,但在具体的思想研究当中还是应该加以注意的。  相似文献   

15.
关于先秦诸子所属学派的划分 ,历来就存在分岐。而对宋、尹文的学派属性 ,争议尤多 ,自先秦以降 ,众说纷纭 ,莫衷一是 ,总结起来有如下三种不同意见 :一、名家学派说 ,认定宋、尹文是名家学者 ;二、墨家学派说 ,认为宋、尹文是墨家后学 ,属于“别墨”的一支 ;三、道家黄老学派说 ,认为此二人是活动于稷下学宫的道家黄老学派的学者。宋、尹文究竟属于哪一学派呢 ?笔者认为应将此二人分而论之 :宋属墨家 ,尹归稷下道家黄老。  相似文献   

16.
焦作路矿学堂创办背景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清末的矿山开采中,外资厂矿由于技术先进、资金雄厚,控制着中国绝大部分矿冶的生产和销售。民族厂矿则因技术落后、人才匮乏,致使许多矿山经营亏损,甚或停产倒闭。面对如此困局,有识人士纷纷要求兴办矿冶学堂,培养矿冶人才。焦作路矿学堂就在这样的历史大背景下承担起了"办教育传承文明,引新学泽被华夏"的伟大历史使命,其办学宗旨和使命感一直传承至今,为中国和河南的近现代高等教育树立了光辉的典范。  相似文献   

17.
19世纪至20世纪初期是西方现代艺术学学科的重要建设时期。在此期间,诞生了以柏林学派、莱比锡学派与维也纳学派为代表的德语国家学术群体,以及一系列具有批评性、原创性与建构性的思想观念,从而在反思传统研究范式的基础上,逐步建设起具有现代意义的艺术学学科,形成了以艺术科学理念为核心,以历史研究与理论研究为论域,以形式主义分析与图像学研究为基础方法论的新研究范式。这一历史进程不仅是西方学术史与思想史的重要篇章,而且它所建构起的艺术学研究的现代学术体系及其学理依据与知识谱系也成为当代中国艺术学学科建设的重要参照。  相似文献   

18.
19世纪至20世纪初期是西方现代艺术学学科的重要建设时期。在此期间,诞生了以柏林学派、莱比锡学派与维也纳学派为代表的德语国家学术群体,以及一系列具有批评性、原创性与建构性的思想观念,从而在反思传统研究范式的基础上,逐步建设起具有现代意义的艺术学学科,形成了以艺术科学理念为核心,以历史研究与理论研究为论域,以形式主义分析与图像学研究为基础方法论的新研究范式。这一历史进程不仅是西方学术史与思想史的重要篇章,而且它所建构起的艺术学研究的现代学术体系及其学理依据与知识谱系也成为当代中国艺术学学科建设的重要参照。  相似文献   

19.
《集美学校校歌》于1918年2月开始创作,同年3月发布,其后有过几次修改,今天演唱的《校歌》最早刊登在1933年出版的《福建私立集美学校廿周年纪念刊》上。《校歌》是一首进行曲风格的多声部合唱音乐,歌词属于原创作品,其结构与《黄河》的歌词结构基本相同;《校歌》的曲调是精选而来的,与张秀山1913年编配的《黄河》相似,可以溯源到1905年沈心工创作的《黄河》。《校歌》在当时具有重要的启蒙作用,也时刻激励着集美学子继承学校的优良传统。  相似文献   

20.
英国伯明翰学派的文化研究关注作为生活方式的文化经验,德国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批判重视文化形态的意识形态机制,荷兰阿姆斯特丹学派的文化分析强调作为文化存在的研究对象。有鉴于文化研究在经验与结构之间的范式争议,文化分析主张从“文化本体”到“文化指涉”的理论转向。比较和对照文化研究的理论观念与范式,本文主张从作品到文本的范式转型,以此考察文化文本作为文化分析的理论基点,强调从文化到文化性的视域融合,以此梳理“文化指涉”作为文化分析的批评视角,探讨“会思考的艺术”作为文化分析的理论对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