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沙汀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他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创作出了许多极具川西北风情的出色的悲剧型小说。这些小说的篇幅都不长,内容也不复杂,但却有着丰富的悲剧意蕴,蕴含着"不绝的哀意"。本文将在仔细分析沙汀的悲剧型小说文本的前提下,阐述作品的悲剧性内涵和悲剧意蕴,并试图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其悲剧型小说的艺术手法和叙述方式的分析,来说明作品蕴含"不绝的哀意"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苏丹共产党是阿拉伯世界共产主义运动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苏丹共产党立足本国,建构本土共产主义理论,表现出极强的独立性和苏丹特性.自诞生以来,苏丹共产党在苏丹政治舞台上的政治角色不断演变.该党曾在民族革命初期担任领导角色,在苏丹独立后则充当规约军事独裁统治、反对国内保守势力、推进苏丹民主进程的主要角色.巴希尔执政期间,苏丹共产党被日益边缘化,在苏丹内外政策决策中的影响力明显下降.自2018年苏丹变局以来,苏丹共产党虽然在规约反对派力量方面明显乏力,也无力左右苏丹的对外关系走向,但其成为动员民众力量的黏合剂,并为苏丹党派和政治运动提供了大众动员和政治倡议的模式.  相似文献   

3.
《金瓶梅》作为明代小说的“四大奇书”之一,曾被作为一部“淫书”而深受人们诟病,而实际上它却是一部高度现实主义的作品。作者为我们呈示了小说诞生的那个时代的广阔社会画面,对很多社会弊病都有深刻的反映。其中一个方面,是中国古代极易滋生腐败的政治文化。深入剖析这一政治文化及其社会、文化根源,有助于我们认识中国古代的官僚政治。  相似文献   

4.
阿曼协议会     
阿曼的全称是阿曼苏丹国,由苏丹统治,苏丹的权力至高无上,且为世袭.长期以来,由于阿曼的社会封闭,很少受到外界影响,因而苏丹的专制统治一直延续至今.但近年来,随着阿曼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尤其是阿曼国内石油的大量开发后,受各种外来因素的影响,传统的专治受到一定的冲击,为了巩轱自身的统治地位,苏丹一直在努力,使国内政治逐渐走上开明化,至到1991年成立了全国性的协议会.一.协议会形成过程1970年8月9日,现任阿曼苏丹卡布斯·本·赛义德废黜了其父亲的苏丹职务,接管政权,他旋即将阿曼国的原名“马斯喀特苏丹国”改为“阿曼苏丹国”,而且逐渐对政府机构实行改革,70年代初,首  相似文献   

5.
埃及的乡村小说发端于本世纪初,至五六十年代渐趋成熟。乡村小说主要描写乡村生活,是真实反映埃及乡村社会、政治和经济状况的一面明镜。本文试从埃及乡村小说的时代背景、作家、文学特点及语言特点四个方面作一浅述。 一、乡村小说的时代背景 1902年,埃及作家马哈茂德·赫伊拉目睹遭受统治者的残酷剥削,生活极端贫困的埃及农民的现状,创作了埃及文坛第一部反映乡村生活,体现农民强烈要求社会变革的小说《乡村青年》。1906年,丹沙微事件爆发之后,马哈茂德·塔希尔以这一历史事件为社会背景创作了《丹沙微的少女》。从此埃及出现了第一代乡村小说作家及其作品。 20年代,埃及社会上倡导公正,要求平等的呼声越来越高,穆罕默德·侯赛因·海卡尔为此创作了长篇小说《宰娜白》(1914)。三四十年代,埃及陷入政治和经济的双重危机,为了填补挥霍殆尽的国库,统治者们对农民课以重税、盘剥无度,使农民的处境极度悲惨。这一状况使“社会小说”成为埃及作家们关注的焦点,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小说是:陶菲克·哈基姆的《乡村检察官手记》(1937)、阿伊莎·阿卜杜·拉赫曼的《庄园主》(1944)、阿卜杜·拉赫曼·谢尔卡维的《土地》(1954)。  相似文献   

6.
伊拉克的小说产生于本世纪二十年代,虽然历史不长,但始终沿着现实主义的道路发展。它大致可以分为两个时期,即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时期和战后时期。伊拉克小说经过了1908—1921年的萌芽阶段,到1921—  相似文献   

7.
1956年,突尼斯独立后,政治、经济、文化发生剧变,从而推动了小说艺术的发展。当时,作家们倾向于两种小说创作,一是从祖国的历史、文化遗产中汲取灵感和营养写作历史小说;二是从各种尖锐复杂的社会矛盾与冲突中积累素材创作现实小说。1945~1962年,马格里布各国共出版中、长篇小说7部,其中5部是突尼斯小说,可见突尼斯在这方面是领先的。 艾布·卡塞姆·穆罕默德·卡洛出版的《复兴》系列丛书,无论对短篇小说,还是中、长篇小说的创作都有促进作用。丛书中有突尼斯作家的作品,也有摩洛哥、阿尔及利亚作家的作品。随后,由穆罕默德·姆扎利主编的《思想》杂志问世,这份期刊尤其关注小说文学,1959年出版过一个突尼斯阿语小说专辑。1966年,《小说》杂志创刊,主要刊载短篇小说,也刊登有关中、长篇小说的评论与研究文章。 此外,《新生》期刊、《劳动报》、《晨报》等都辟有每周专栏,发表小说、文评,为作家,尤其是青年作家提供合适园地,为活跃小说创作发挥了良好作用。 白希尔赫里夫是突尼斯杰出的小说家之一,30年代中期开始发表作品,50年代,《思想》杂志连载他的中篇小说《爱的诱惑》。这是一部自传体小说,叙述一个20岁青年的爱情历程。之后,他的长篇历史小说《夜光》出版,取得颇大成功。他的第三部作品是《  相似文献   

8.
1988年世界诺贝尔文学奖为埃及著名作家纳吉布·马哈福兹获得,这是全埃及以及整个阿拉伯世界的光荣。在半个多世纪的文学创作生涯中,纳吉布以他多产的上乘作品,大大丰富了阿拉伯世界文学宝库。纳吉布的小说以现实主义为主旋律,反映埃及社会现实,呼吁变革现实,探求理想社会和人生真谛。其作品的现实主义风格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9.
小说是一个时代的体现,能够在深层面反映现实,使得人们在心灵上达到共鸣。《曼斯菲尔德庄园》是一部广为流传的小说,其作者简·奥斯汀是英国著名的女性作家,文风以揭露社会社会现实、讽刺黑暗的统治阶级为主,作品主要围绕男女青年的婚恋故事而展开。《曼斯菲尔德庄园》被称为简·奥斯汀作品中最具有现实意义的一部小说,理由与出发点是极为丰富的。从现实主义的角度去分析小说,能够得到作者对于小说环境最深层面的体会与思考,现实主义角度作为文学作品分析的重要思维方式,对于文学创作的发展有着较大的推动作用。本文将以《曼斯菲尔德庄园》为主要研究对象,从现实主义的角度,分析其中的女性形象。《曼斯菲尔德庄园》的主线几乎就是围绕几位女性人物而展开的,以现实主义的角度分析女性形象,对于小说的探究分析,有着很强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0.
2019年4月,执政近30年的巴希尔政权倒台,苏丹从此进入了过渡期政治转型阶段.两年多来,苏丹国内各政治力量围绕权力分配及后过渡期长远利益,既激烈斗争又互相妥协,共同推动苏丹政治转型取得了一些成果.后巴希尔时代的苏丹呈现出政治民主化、政治倾向多元化和政治意识形态去极端化等三大趋势.在民主化方面,苏丹民运人士寄希望通过民主选举实现政权更迭;在多元化方面,苏丹传统右翼阵营的相对衰落和左翼力量的崛起是一大亮点;在去极端化方面,突出表现为对前伊斯兰政权及其意识形态的解构和清算.但是,苏丹保守派势力希望通过政治转型"软着落"来维护其既得利益,致使苏丹过渡政权出现了右倾的态势,加之经济发展问题、民生问题、外部大国干涉以及新冠疫情等国内外因素的影响,未来苏丹政治转型仍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11.
《钦差大臣》是俄国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果戈里是十九世纪俄国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他将官僚集团与人民之间的矛盾集中的表现在了这部作品中,并以讽刺的艺术成就,将这部小说推向了世界。  相似文献   

12.
苏丹小说的诞生现代小说出现在苏丹文学中的时间比埃及、沙姆地区晚20年.现代小说出现之前,在苏丹口头文学中,已流传着一些民间传奇故事,如《莱拉的痴情汉》的爱情悲剧和沙漠好汉的冒险故事.1948年,奥斯曼·穆罕默德·哈希姆出版的传奇故事《塔旧杰》,描写了英雄穆罕立格为保卫部落免受其他部落的入侵而进行的英勇斗争和牺牲.这篇传  相似文献   

13.
"毫无疑问,小说的肯定,还受惠于先驱者们的努力.在前一个时期(指1919年之前),就产生过一种尝试,把小说写成是现代文学的一种.于是,小说在穆罕默德·侯赛因·海卡尔的手中诞生了.短篇小说在穆罕默德·泰木尔手中诞生了."  相似文献   

14.
埃及短篇小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间和五六十年代是它的两个繁荣时期,在这两个时期,短篇小说作家之多,作品水平之高,都居阿拉伯各国之首.埃及现代短篇小说作为阿拉伯现代文学的一个重要部分,是在兼收并蓄阿拉伯古典传统和西方文明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并经过几代作家的努力,逐步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 作家们以他们丰富深厚的生活经验,对各种敏感的社会问题作深沉的思考.他们吸收新的创作方法,多侧面运用现实主义、自  相似文献   

15.
法国文学巨匠巴尔扎克的作品充满了批判现实主义色彩,以写实为基调,成为19世纪法国社会的一面镜子。他善于在特定环境下塑造典型的、具有代表性的、富有个性化的人物;再通过人物再现的写作手法,折射社会,堪称现实主义写作风格的代表作家之一。他所描绘的现实世界,并非是生活的复制品,而是基于小说家敏锐的观察力,用小说写作手法呈现"真实"的世界。可以说,他是一位创造现实的现实主义作家。  相似文献   

16.
笔者在阅读近代文学作品时,发现一些词语的解释不太完善,有些属于解释不太全面,有些释义有待补缺等。在此把平时所记材料中提出几个俗字、俗词语进行一些拾遗补缺的解释以方便我们阅读近代俗语写成的小说或其他题材的作品。  相似文献   

17.
<正>三十年代女性文学形成于特殊的政治文化语境中,女作家的作品中,将国家、民族与性别、个人的话语复杂地纠结在一起,既有对国族命运的深切关怀,也包括对女性自身的审视与探索,精神内涵更加丰厚。在创作主体上,作家队伍进一步扩大,除五四女作家群外,还包括萧红、谢冰莹、沉樱、葛琴、杨之华、关露、罗洪等,她们在特殊的时代洪流中承担起严肃的社会责任,三十年代刊发了众多的刊物,本文选取《北斗》《文学月报》《文学》,重点研究其中女作家的创作。  相似文献   

18.
查尔斯·狄更斯是19世纪英国文学史上非常具有代表性的现实主义作家。《雾都孤儿》是其代表作。作品对当时英国社会的黑暗面有充分的描写,但同时也描绘了一些社会中的美好。通读小说,能够发现小说中弥漫着作者的天真乐观主义。本文首先对作者查尔斯·狄更斯生平予以简介,其次简单介绍《雾都孤儿》这部作品的主要内容,最后对《雾都孤儿》中所表现出的作者的天真乐观主义进行分析。希望本文能够为大家更好地理解《雾都孤儿》这部作品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三十年,社会在变,生活在变,关于职业的一切也在变化.我们以十年为跨度,截取了分别于上个世纪80年代、90年代和2000年以后工作的五位职场人士的工作片段,挖掘出三十年特有的职业记忆.回味职业的变迁,兴味盎然,又让人感慨万千.  相似文献   

20.
在百花争妍、作家如林的阿拉伯文坛上,纳吉布·马哈福兹是最杰出的作家之一.他在阿拉伯文坛的地位,“同英国的狄更斯、俄国的托尔斯泰、法国的巴尔扎克一样,是阿拉伯人民的民族作家”①.他的现实主义创作把阿拉伯小说艺术推向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而《新开罗》则是他现实主义小说的奠基之作,也是他创作道路上的一次关键的转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