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和谐校园是一种以和衷共济、内和外顺、协调发展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模式,是以学院为纽带的各种教育要素的全面、自助、协调、整体优化的育人氛围,是学校教育各子系统及各要素间的协调运转,是以学生、教师、学校发展为宗旨的整体效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校园,发展是和谐校园建设的首要任务,创新是和谐校园建设的灵魂,大学精神是和谐校园建设的不竭动力,环境是和谐校园建设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2.
徐世全 《金陵瞭望》2007,(24):65-65
构建和谐校园,就是要构建一种以和衷共济,内外和顺,协调发展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模式,以校园为纽带的各种教育要素的全面、自由、协调、整体优化的育人氛围。要发挥工会在构建和谐校园中的作用,就必须处理好党政工、教师之间的关系,采取有效方法,实施工会工作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3.
建设和谐校园的构想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和谐社会”这个新概念,并将和谐社会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四位一体”的目标。建设“和谐校园”对社会和高校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建设和谐校园应以内和外顺、同舟共济、政通人和、稳定有序为主要特征,实现学校教育各个子系统或要素全面、协调、自由、充分发展,良性互动,整体优化的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4.
论民族院校的工会工作与和谐校园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族院校的和谐校园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会的维护教职工权益、建立和谐民族关系、加强民主管理以及以人为本的工作是和谐校园建设的重要内涵、特殊要求、重要渠道和核心内容。民族院校的工会要充分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学校各项工作的主力军作用,根据民族院校的特点认真做好民族工作,增强民族团结和互助,推进和谐民族校园建设,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校园文化是以师生为主体,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育人为主要导向,以精神文化、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设等为主要内容,以校园精神、文明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和谐校园是中国特色的科学民主、健康文明和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模式,是以校园教育要素整体优化形成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和谐发展的育人氛围,是学生、教师和学校共同发展并符合教育规律构筑的科学、民主、人文、开放生态系统。因此,校园文化建设是构建和谐校园的精神支撑、思想源泉、行为依据和环境需要,校园文化建设与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途径就是加大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的力度,活跃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载体,强化校园行为文化建设中的人际关系,提升校园制度文化的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6.
试论构建和谐校园若干关系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文章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为指导,从高等学校与外部的联系、学校内部结构及其各要素的组合形式,提出了构建和谐校园必须协调好若干基本关系,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陆振生 《金陵瞭望》2006,(17):38-39
“构建和谐校园”是以校园为载体.以内和外顺、同舟共济、政通人和、稳定有序为主要特征.使学校发展不断呈现出协调、均衡、有序的态势。因此。“构建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我们建设应用型本科院校和促进学校改革发展的集中体现。只有把“构建和谐校园”放在第一位.学校才能持续发展.才能不断创新.才能培养出更多的符合经济建设主战场和社会发展要求的和谐发展的应用型人才。笔者以为.“构建和谐校园”有五大着力点。  相似文献   

8.
校园虚拟学习圈是基于网络构建的一种大学生虚拟学习共同体,其主体要素、对象性要素、工具性要素、协调要素和谐统一,共同构成校园虚拟学习圈的生态环境.构建校园虚拟学习圈生态环境是一个长期、系统的工程.要遵循有利于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原则、适于大学生虚拟学习力提升原则、促进网络学习环境虚实和谐互动的原则.本文建议从技术环境、虚拟文化环境、虚拟信息环境、网络制度环境等四个维度着手,促进系统内各种维度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9.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构建和谐民族校园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如何从民族院校多元民族文化共存的现状出发,结合各自的特点,以校园文化建设为载体,构建和谐校园,是民族院校需要认真面对的现实问题.在民族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要注意尊重各民族宗教以及基于宗教而形成的民族文化,加强民族团结,增进民族文化间的交流与融合,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和发展,这是民族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构建高校和谐校园丰富内涵的分析,提出了对高校和谐校园构建中具有直接影响的五方面要素,并运用辩证观点分别阐述了正确处理各要素内部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坚持其协调发展对构建高校和谐校园的重要作用。本文旨在积极探索新形势下高校构建和谐校园的指导意义、理论支持和实践途径,使我们的高校建设更具发展活力。  相似文献   

11.
民族高校和谐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转型的加快,各种社会思潮不断激荡,各种文化现象层出不穷,如何明辨是非,去粗取精,为我所用,是高校必须面对的一个重大课题。文章阐述了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并结合西南民族大学实际,从五个方面对构建民族高校和谐校园文化的实践与探索进行了总结与思考。  相似文献   

12.
试论构建高校和谐校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和谐校园建设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构建和谐校园,是高校传承文明、培养人才、服务社会的基础,因此高校必须高度重视和谐校园的建设,为和谐社会建设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3.
建设高校和谐校园既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高校自身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要。高校和谐校园基本内涵概括为学校内部与社会和谐、高校内部人与环境的和谐、高校内部人与人的和谐、高校科学发展的和谐;主要特征为科学发展、关系融洽、民主法制、充满活力的校园;实现途径有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丰富校园文化,加强校园安全稳定工作,坚持依法治校、民主决策的四个主要方面。  相似文献   

14.
论大学创新文化在建构大学和谐校园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构大学和谐校园,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需要,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必然选择,也是大学新时期发展的特殊使命.而大学创新文化是一个崭新的课题,它是新时期大学文化中最具有生机和活力的部分,对大学的和谐发展具有引领作用.从大学创新文化入手来探讨新时期的大学和谐校园建设,具有典型的创新性.  相似文献   

15.
从系统科学的视角审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校园文化是学校自身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依托。它具有引领、示范社会先进文化建设和发展的社会功能和责任,是教师、学生和管理者共同传承和创造的校园精神,以及培养这种精神所需要的文化环境的总和。运用系统科学的理论,理性把握校园文化建设,从大学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环境文化以及校园文化与社会文化系统的关系入手,认为建设和谐的校园文化是校园文化永恒的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16.
构建大学和谐校园是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校园的教育和建设都要以人为本,人的和谐是关键。和谐校园是师生们生活的家园,精神的乐园,是人才的摇篮。要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保持学校的稳定,深化思想道德教育,促进学校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以和谐为旨归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校园和谐文化建设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必然要求,是高校文化软实力的集中体现.目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仍然存在着不可忽视的不和谐因素,加强高校校园和谐文化建设已成为一项紧迫任务."以人为本"是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和谐人际关系是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关键;依法治校、民主管理是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准绳.  相似文献   

18.
建设和谐校因既是推进高校健康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因体育文化以自身具有的发展健康品质功能,在建设和谐校因中起到积极的作用。高校体育国绕和谐校因建设是一项长远的任务。高校要做好体育活动组织工作,加大体育设施投入,加强体育教学改革,培养高素质体育教师队伍,大力搞好体育宣传。  相似文献   

19.
指出建设大学和谐校园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析了影响高校和谐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社会学是研究个人和社会行为的一门综合性科学。高校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担负着重要的职责,因此构建和谐高校校园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高等教育发展的现实需要。无论作为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还是其自身内部各构成要素,学校都会受到社会因素的制约、影响。因而,社会学的思维方式、研究方法、基本理论对构建和谐校园产生重大影响。笔者试图从社会学的角度切入和谐校园的建设问题,分析其科学内涵,探讨建设和谐校园的社会学路径,力求为高校构建和谐校园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