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我国现行的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立起来并随着经济的发展逐步改革而形成的。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一些地方进行了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探索,主要作法是按政府、企业、个人三方面负担的原则,实行社会保障费的社会统筹。但由于政出多门,没有真正建立起统一、规范的社会保障制度,致使现行的社会保障制度远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归纳起来,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相似文献   

2.
加入WTO,面临挑战最多的是政府。政府入世,是应对入世挑战的关键。加入WTO一年多来,长治市在认真研究入世对经济和社会各方面影响的基础上,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做了大量工作。开展干部培训,普及WTO相关知识;全面清理规范性文件,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改革行政管理体制,转变政府职能;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增强市场竞争能力;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缓解就业压力;创优发展环境,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条件等等。这些工作目前已收到一定成效,但是与入世后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和世贸组织要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为此,笔者认为政府应进一步采取…  相似文献   

3.
农村养老保障的困境与出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养老问题逐步成为社会所关注的热点问题。但对于农村养老问题的研究还很缺乏系统的权威理论和深人细致的研究农村地区已经进入了老龄化阶段,并且老龄化程度将会不断加剧。加上传统的家庭养老保障面临着种种挑战与危机政府主导的社会保障制度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国外社会保障基金运用的经验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的"安全网"和"减震器",其安全完整是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和物质基础,而社会保障基金的保值增值则是社保基金运用的核心环节。因此,如何规避投资风险,通过合适的投资渠道实现社会保障基金的安全、保值和增值,成为社会保障基金运用的一个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5.
一、社会保障的作用和模式社会保障源于社会问题的存在 ,社会问题的产生源于社会变迁 ,凡社会变迁中所发生的具有一定社会危害的社会部分失调 ,而且需要社会协力加以调整或解决的失调现象 ,即为社会问题。贫穷、失业、年老、疾病、残疾等是当今公认的社会问题。社会保障就是旨在保护公民免除因年老、疾病、伤残、失业、死亡或者灾害等原因而遭受损失 ,并保证其基本生活的各种措施的总称 ,是国家为保证缺乏基本生存条件的公民的基本生活需要而设立的制度。社会保障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别。狭义的社会保障即为社会保险 ;广义的社会保障包括社…  相似文献   

6.
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的"安全网"和"减震器",其安全完整是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和物质基础,而社会保障基金的保值增值则是社保基金运用的核心环节.因此,如何规避投资风险,通过合适的投资渠道实现社会保障基金的安全、保值和增值,成为社会保障基金运用的一个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7.
构建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三步走"战略的思考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一、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现状和问题 由于历史、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原因,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事业还十分落后,社会保障覆盖面小、保障水平低,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和制度.尤其是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使得一些原有的社会保障项目(如合作医疗保障制度等)受到削弱,而新的制度还未建立起来.总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刘淑琴 《山西统计》1999,(10):4-5,10
社会保障是政府和社会为了保持经济发展和社会的稳定,通过立法强制执行,对劳动者和社会成员因年老、伤残、疾病而丧失劳动能力或丧失就业机会,或因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等原因面临生活困难时,通过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提供物质帮助和社会服务,以确保其基本生活和医疗需要。根据系统论的理论来研究社会保障,可将社会保障看成一个大系统,这就是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障体系是社会化大生产的产物,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是社会政治和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根据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当前我国…  相似文献   

9.
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水平的价值选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国正在加速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一方面对原有的建立在计划经济体制基础上的社会保障制度进行根本的改革;另一方面,探讨如何建立适应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社会保障制度问题.在当前,面对下岗失业、农民工权益、农村庞大群体的社会保障等压力,政府极力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面,但同时养老金却出现了赤字,财政全额拨款的低保金连年翻番,如不警觉,社会保障危机大有提前不期而至的危险.  相似文献   

10.
我国有6 3 8 % ①的农村人口,就此而言,构成我国社会的基础是农村,中国社会的稳定有赖于农村的社会稳定。只有在农村推行社会保障制度,才能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一个真正可靠的社会安全网。因此,尽快建立真正意义上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已成为稳定农村社会秩序,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举措。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中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社会保障政策应当面向所有的就业者、各种经济成分和所有就业形式;面向全体公民,包括数量庞大的农民工、乡镇企业职工和农业劳动者。只有覆盖全体社会成员的社会保障,才是真正意义…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快速向老龄化发展给农村家庭带来愈加沉重的养老负担,农民养老保障问题将会愈加凸现出来。传统的家庭养老保障面临着种种挑战与危机,而政府主导的社会保障制度的作用范围又非常有限,这个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将会威胁农村社会经济的稳定与发展。  相似文献   

12.
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与否,已经成为体现一个国家社会文明进步程度的标志之一。社会保障制度促进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市场经济是人类社会历史进程中不可逾越的经济发展阶段,而社会保障制度是市场经济建立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保护劳动力的再生产和合理配置劳动力资源是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生、老、病、死是客观规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机制所形成的优胜劣汰,必然会造成部分劳动者因各种原因被迫退出劳动岗位,从而使其本人和家庭因失去收入而陷于生存危机;社会保障通过提供各种帮助使这部分社会成员获得基本的物质资料,维持基本生活水平…  相似文献   

13.
关于西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对有效保障西部地区广大农民的基本生活,促进西部地区社会经济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我国西部地区社会保障问题的现状入手,分析了当前社会保障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针对西部经济落后的现实,提出了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进了企业门,就是国家人”这句话在计划经济时期,企业、职工和社会各界都认同的话,在改革日益深入的今天,似乎再也听不到了,而当前国有企业深化改革,需要减轻社会事务负担,减员增效。劳动者希望其能在下岗、失业和退休后得到基本生活和医疗保障,呼唤加快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这样就解除了劳动者选择就业上的后顾之忧。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已成为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急迫解决的问题。一、国全改革和产业结构调医须分流部分人员长期以来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政府办企业,企业办社会”、“政府管工资,企业管保障”的模式,…  相似文献   

15.
2009年以来,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无限供给”的观点被“民工荒”现象逐步推翻,其诱因是“结构性的不协调”,是制度性歧视抑或是中国的“刘易斯拐点”真的已经到来?为理清这一问题,结合Logistic二元回归模型进行了经验分析.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外出务工收入低、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逐步完善以及农村金融体制和信用制度的改革是导致农村剩余劳动力拒绝外出务工的主要原因.有鉴于此,一方面,政府在下一步的招商引资工作中,不能再利用低廉的劳动力成本来吸引投资者;另一方面,政府应逐步建立和完善流动人口特别是外来务工人员的社会保障及其转移接续制度.  相似文献   

16.
宋长青 《中国统计》2006,(12):46-47
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实践证明,社会保障制度具有维持社会公平和稳定、调节经济发展、促进精神文明建设等功能。建立社会保障制度,保障广大劳动者的基本权益和基本生活,既是由共产党的性质和根本宗旨所决定,也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具体行动。因此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将“基本建立社会保障体系”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容和目标之一。社会保障制度最早起源于19世纪80年代。1883年至1889年,德国推出三项社会保险法,标志着社会救济发展到社会保险,社会保障趋…  相似文献   

17.
构建社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因子分析和系统聚类方法对2008年长三角16个城市社会发展水平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长三角地区社会事业发展趋势良好,但各城市在社会发展、人口结构和生活质量上存在差距.针对长三角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速度跟不上经济增长速度,老龄化加剧、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建议发展现代服务业、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培育发展社会组织等.  相似文献   

18.
随着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快速发展,人口老龄化程度日益严重,其产生的影响涉及到家庭负担、政府责任、社会保障制度等众多方面。解决人口老龄问题已经成为一项刻不容缓的工作。文章根据伊春市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和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和相关资料,对全市人口老龄化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初步建立,医疗、养老、失业、工伤、生育等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建立和完善,并针对贫困人口建立了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但是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却由于人口众多、财力不足等原因而发展较慢,严重滞后于城镇,农村医疗保障不落实,社会救助制度水平很低  相似文献   

20.
社会保障已经成为各国政府的一项主要社会政策和工作目标,也是法律赋予公民的一个基本权利。如何建立起一个统一、规范、可靠和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保障体系,是党中央、国务院非常重视的问题、全社会都十分关注的焦点。   一、基本发展情况及存在的矛盾   新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已经有了 50年的历史,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从 50年代初到 80年代的“低工资、多就业、高补贴、高福利”的“大锅饭”体制到 80年代改革开放以后的 15年间推行养老、医疗、失业等险种的“社会统筹”, 90年代中期以来的 6年间,确定了“一个中心、两个确保、三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