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 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经济活动的频繁以及法律意识的增强,新闻自由和舆论监督贯彻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并且得到空前的强化,随之而来的,新闻官司层出不穷,新闻侵权时有发生,法律对于公民权利的保护和对新闻自由、舆论监督的保护常常发生矛盾。 新闻自由、舆论监督和保护公民的人格权都是宪法赋予的权利。我国宪法第32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宪法第38条同时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第51条规定“…  相似文献   

2.
政府规制私有财产的宪法限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第四次宪法修正案对公民私有财产作出了更加明确和具体的规定“公民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这一修改具有重要的法律价值首先,明确规定私有财产不受侵犯,使私有财产权的宪法地位得到确认;扩大了公民私有财产权的范围,从一般生活资料的私有权扩大到生产资料的私有权。其次,明确规定对政府行使权力的限制,即政府只能根据公共利益的需要、依照法律的规定并在给予补偿的条件下才能征收和征用私有财产。修正案颁布实施后,社会各界普遍认为宪法的这一修改有利于保护我国私有财产权,形成市场经济条件下私有财产权的法律保护体系。然而,宪法的这一规定仅仅从宪法规范上初步肯定了私有财产权的地位,宪法能否在实际的社会生活中真正起到保护私有财产权的作用,还要从宪法学原理出发,对宪法规范和宪法体制的合理性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3.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国家从各个方面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宪法规定,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由于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侵犯公民权利而受到损失的人,有依照法律规定取得赔偿的权利。”社会主义国家的行政机关是代表人民利益和为人民服务的机关,其主要任务之一就是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保证公民享有各种民主权利,不断提高公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因而,  相似文献   

4.
物权法着力于明确物的归属,发挥物的效用,保护权利人的物权。它秉承了2004年3月14日通过的《宪法》(修正案)第十三条“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的精神,坚持平等保护原则、尊重人权原则和保护自由原则,是宪法精神在私权保护领域的延伸。  相似文献   

5.
政府信息公开与公民隐私权的保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现代社会,随着行政权力向私人领域的全方位渗透,相当数量属于公民个人的隐私掌握在行政机关,成为政府信息的组成部分。在构建“阳光政府”的过程中,协调政府信息公开与公民隐私权保护之间的关系,应坚持国家及公共利益原则、人格尊严不受侵犯原则、价值平衡原则、正当程序原则,同时,应完善隐私权保护的立法和相关制度,以达到政府信息公开与公民隐私权保护的平衡。  相似文献   

6.
肖像是反映一个人形貌的图像,它代表着一个人的外貌特征。肖像权是公民人身权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国外的民事立法看,对公民肖像权保护的规定较为原则。在美国,肖像权作为不受干扰权(Privacy)的一种,受到法律的严格的保护。早期能够提起损害赔偿的根据就是基于肖像权的财产性。Branhill法官在1938年“Flake V·Greensboro News Co”一案的审理中说道:“我认为如同被告出版了原告的文学作品则原告即享有财产权一样,原告对肖像  相似文献   

7.
论私有财产权保护在我国的实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 0 4年宪法修正案规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这是我国首次在宪法中明确提出保护私有财产。这一突破表明私有财产权的保护在我国越来越受重视 ,同时也从侧面反映出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我国开放程度的提高 ,对私有财产保护的要求愈加迫切。但是 ,我国目前的私人财产法律制度依然存在缺陷 ,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文章在分析我国对私有财产保护的历史沿革、现状的基础上 ,提出构建完善的私有财产法律体系的具体方法 ,以期公民的宪法权利能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8.
我国《民法通则》第101条规定:“公民、法人享有名誉权,公民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公民、法人的名誉。”这说明,名誉权作为一项民事权利,不但公民享有,法人也享有,都受法律保护。 (一) 名誉权是以人的名誉所受利益为内容的权利,它是人格权的一种,属于人身权的范畴。与其他民事权利相比,有其不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物权法着力于明确物的归属,发挥物的效用,保护权利人的物权.它秉承了2004年3月14日通过的<宪法>(修正案)第十三条"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的精神,坚持平等保护原则、尊重人权原则和保护自由原则,是宪法精神在私权保护领域的延伸.  相似文献   

10.
我国<宪法>第三十七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任何公民,未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该规定表明:第一,我国的逮捕制度也是作为人人享有不受任意逮捕的保障而存在的,侧重的是逮捕制度的限权功能.在我国宪法中,关于逮捕制度的内容规定在"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的章题之下,从条文结构看,像许多国家以及<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的规定一样,它也是作为公民人身自由不受国家权力侵犯的保障机制而存在的.因而,对我国逮捕程序的研究必须从宪法的高度着眼,强调其保障公民的人身自由权利不受任意剥夺的价值侧面,并以此为着眼点,对我国现行逮捕程序进行检讨和完善.  相似文献   

11.
公平对待是人格尊严的前提和保障.没有公平对待就没有人格的尊严.公平对待权是人格尊严的深化,不仅具有人格尊严的兜底意义,而且是人格尊严的动态化.强调公平对待权,不仅要注重自然人在社会生活中的人格尊严,更要注重公民在政治生活中的人格尊严,要通过舆论使不公平对待丧失正当性,并通过制度建设保障公平对待,提升公平对待的道德和人格力量,从而使任何一种不公平对待没有生存的可能.  相似文献   

12.
胡玉鸿 《江海学刊》2014,(2):125-132
人的尊严不仅是现代法律的伦理总纲,更是弱者权利保护的制度基础。人的尊严为弱者权利保护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前提,它通过人的平等、体面生活以及不受歧视,证成了弱者权利保护的必要;人的尊严是弱者权利的推演基础,正当生存权、人格尊严权、行为自主权、私域控制权等,均与弱者权利的落实密切相关;人的尊严也是弱者权利发展的精神动力,国际人权公约与国内法都是本着人的尊严的理论,充实和完善弱者权利保护的各项内容。  相似文献   

13.
人身安全,是公民从事一切社会活动的基本前提,无论国际人权组织还是各国立法均将其作为一项重要的权利加以保护。对公民人身安全权的保护,是政府一项重要的责任。本文在分析目前我国公民人身安全面临诸多威胁与侵害现状的基础上,对政府如何完善公民人身安全权的保障机制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4.
非法拘禁罪,是侵犯公民人生权利的一种犯罪。为了确保公民人身权利不受侵犯,我国《刑法》第一百四十三条规定:“严禁非法拘禁他人,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违者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具有殴打、  相似文献   

15.
劳动权是我国公民受法律保护的基本权利。我国在《宪法》中赋予了公民劳动的权利。《劳动法》作为劳动权的专门法律具体规定了公民劳动权的内容和法律保护。《刑法》将严重侵犯公民劳动权的行为规定为犯罪 ,并且对不同的行为确定了不同的罪名 ,通过规定侵犯劳动权犯罪的权利范围、侵权行为、侵权主体和主观罪过的种类 ,把公民劳动权纳入刑法保护的范围  相似文献   

16.
配偶权探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配偶权是已婚夫妻之间互相享有的、平等的配偶人身权.配偶权包括配偶平等的人身自由权和人格尊严不受侵犯,有平等的生育权、平等的姓名权、平等的住所决定权、家政管理权和同居的权利义务.对侵犯配偶权的行为应依法追究侵权人的民事责任.  相似文献   

17.
我国《民法通则》第101条规定:“公民、法人享有名誉权,公民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禁止用侮辱,诽谤等形式损害公民、法人的名誉”。自《民法通则》实施以来,过去很少诉讼到人民法院的损害名誉权案件日益增多,并有继续上升的趋势。这类案件,尤其是涉及新闻、出版单位的案件,  相似文献   

18.
仇永胜  袁炜 《学术探索》2003,12(1):54-57
公民的基本权利是为宪法所确认的、公民与生俱来的 ,是不能为其他个体和公权力侵犯的权利。公民住宅不受侵犯是公民的一项重要的基本权利之一。如何正确处理公权力与公民基本权利之间的关系 ,用公权力来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 ,这是我们在现实中必须面对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试论刑事法治对人权的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权需要法治的确认和保护,以免受到社会其他公民和国家公共权力两个方面的侵犯。根据依法治国的要求,我们应当树立正确的刑事法治观,既要重视刑法在惩罚犯罪、维护社会治安方面的作用,也要重视刑法在保障人权方面的作用。罪刑法定原则是依法治国在刑事法领域的具体要求,它在国家刑罚权与公民的自由之间划出了一条明确的界限,从而保证刑法既能有效地打击侵犯人权的犯罪,又能防止滥用刑罚权侵犯人权。为了更加有效地保护人权,应当慎重适用死刑和注意“严打”中的人权保障。  相似文献   

20.
李华丽 《理论界》2006,1(3):44-45
宪法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已成定局,物权法草案也已公布,公民财产权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意义重大。本文从保护公民私有财产权可以激发人们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积极性;保护公民私有财产权是“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体现;保护公民私有财产权是实现“共同富裕”发展战略的前提;保护公民私有财产权是同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终极目标相一致这四个方面,讨论了社会主义条件下保护公民私有财产权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