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文学 《南方论刊》2011,(2):10-12,14
坚持一元主导与多样并存的辩证统一,即既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使之成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特点,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经验。总结和归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经验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2.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邓小平为它确定了基本思路和基本原则,从根本上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东方大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一心一意搞经济建设,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努力实施"三步走"发展战略,用"一国两制"的方式实现祖国和平统一,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业,这就是邓小平为我国确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思路;共同富裕是邓小平确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核心内容,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是一个从理念形成、理论发展到战略实施的历史过程,与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实践紧密相连,是当前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核心任务.顺利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需要坚持整体性与发展性相统一、民族性与全球性相统一、人民性与先进性相统一的基本原则.在现实路径上,一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以马克思主义为根本指导思想,牢牢掌握文化领导权;二是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话语体系,创新文化模式,不断提升文化软实力;三是完善顶层设计,推进"文化中国"建设,增强社会主义文化吸引力和影响力;四是提高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提升全社会文明程度,形塑良好的国家形象;五是加强文化治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相似文献   

4.
任何一个国家,要想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必须具有相应发达的文化。我国正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走现代化强国之路,必须建设与之相应的繁荣发展的文化,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是凝聚和...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同志在最近召开的党的全国代表会议上的讲话中,向全党新、老干部提出了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任务.这是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形势下提出的新要求,对于保证我们改革和建设事业的正确方向和顺利发展,对于探索解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提出的新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基本问题,对于建设和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极大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相似文献   

6.
目前国内学术界关于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关系研究的基本状况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一是如何认识和阐明划分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依据问题。这是一个前提性问题。二是如何认识和阐明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正确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间的关系问题.这是一个颇具争议性的焦点问题,是一个关系到上一个问题能否解决好的“瓶颈问题”。三是如何深刻认识和系统阐明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关系的基本性质和主要内容,这是该关系研究的重点问题。  相似文献   

7.
本文认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文化哲学对于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具有特别的意义,它有助于解决文化与经济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的关系。现代文化哲学的建设离不开文化批判和文化创构。文化批判包括对中国的和西方的两种文化的批判。文化创构离不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实践是根本的文化批判力量和创构力量。  相似文献   

8.
《东岳论丛》2016,(7):26-32
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中,文化建设是"灵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现实相结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作为文化建设和发展的路线图,其对于中国的文化建设及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实现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民族性和时代性两个基本特征,内蕴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历史生成、独特地位和重要意义三个维度之中。  相似文献   

9.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民主革命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既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不断取得辉煌成就的过程,也是党本身的执政地位不断获得历史合法性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不断成熟,治理国家的水平不断提高。而现代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更加突出了社会治理中法制方式的地位。能否坚持依法治国,也就成为一个执政党是否进步的重要标志。依法而治,既是党的自身建设的基本方式,也是中国社会建设的必由之路。新时期依法治国原则的贯彻落实和总体目标的真正实现,将成为中国共产党自身发展和中国社会进步的双重标志。  相似文献   

10.
文化建设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依据历史唯物主义关于文化与经济、政治的辩证关系的原理,总结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经验教训,指出:文化建设的成功与否、成效如何,从根本上取决于文化建设的内容能否正确反映一定历史发展阶段的社会经济政治状况和发展趋势,能否正确反映人民群众的利益、愿望和要求,能否真正地为大多数人所理解和接受。因此,从我国所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进一步搞清楚什么是初级阶段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在初级阶段怎样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问题,并以此为依据,扎扎实实地进行文化建设,这是全面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迫切要求  相似文献   

1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实践经验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为基本出发点,以发展为中心,实事求是地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发展面临的新问题。切实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当代中国人乃至以后几代中国人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机制是指文化建设所遵循的路径和准则,它在法理上符合文化建设的规律和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客观要求和现实路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机制的基本参数包括性能指标、效用指标、基本品格、评价原则等方面,每一个参数之下都包括不同的变量。  相似文献   

13.
世纪之交的中国文化发展战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95年9月中共中央在《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说明》中郑重指出:“能否搞好精神文明建设,关系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关系我们把一个什么样的中国带入21世纪”。这是一个大国的最高决策者审时度势,站在民族兴衰,事业成败和全球发展的高度来指明本国文化建设在现代化进程中的战略意义。1997年9月中共十五大报告又进一步明确指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全党必须从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和民族振兴的高度,充分认识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十五大报告用专门的篇章和较长的篇幅论述文化建设问题,不仅为中共党的历次全国代表大会所罕见,而且把文化建设问题纳入到今后百年党的基本纲领之中,这对于中华文化的建设与复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因而它是我们思考世纪之交中国文化发展战略的重要指导思想,是实现中华文化伟大复兴的文化纲领。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必须有相应的价值导向。当今世界处于全球化进程中,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后现代理论"重视文化作用的机理与社会重视文化的内在逻辑是一致的,因此,在文化选择和建构的价值层面,后现代理论会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供重要的启示。我们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道路,坚持国家全面发展和人民物质精神文化生活改善对文化发展的要求为核心价值导向,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要内容,以推动我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改革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一个基本范畴,它在当代社会主义运动特别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历史地位和作用。作为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重要手段,改革在有效解决社会矛盾、创立社会主义新的实现机制、推动社会主义更加走向时代等方面,发挥着多层面的杠杆作用。作为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改革在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促进生产资料与劳动人民的真正结合、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中发挥着全方位的动力作用。在跨世纪伟大征途上,要切实发挥改革的历史作用,必须坚持改革的全面性原则,坚持以经济市场化为方向的经济改革与以政治民主化为方向的政治改革相互协调,整体推进。这是走向21世纪的社会主义改革所深蕴的时代内涵。  相似文献   

16.
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进程中,要坚持科学、人才、人文三位一体的原则,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综合素质的通才。科学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保证,人才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动力,人文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中心环节。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培养,离不开大脑两半球的合理开发,因而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既要注重科学,又不可脱离中国的人文环境;既要以科学作为保证,又要培养出适合中国人文发展的创造性人才。  相似文献   

17.
大庆市妇联;大庆市让胡路区纪委监察局面向21世纪的社会主义事业是一个经济、政治、文化全面推进的事业,家庭美德建设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细致地研究家庭美德建设的方方面面,提高对它的认识,是我们搞好家庭美德建设,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一环。一、家庭美德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不仅要把物质文明建设搞上去,而巨要把精神文明建设搞上去。邓小平同志说过,两个文明都摘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们形成社会经济…  相似文献   

18.
沈路 《江西社会科学》2000,2(Z1):113-114
探索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问题,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问题。新中国成立以后,尤其是1956年,我国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如何在一个经济文化落后、人口众多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9.
社会进步的标志是社会文明的发展。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仅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 ,而且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精神文明是先进文化的主要标志 ,因为先进文化包括先进的思想道德和先进的科学文化两个部分 ,与精神文明建设内容是同一的。在当代中国 ,先进文化就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我们党始终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阐释 ,是对党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思想的一个新的发展 ,同样关系到党的事业的兴衰成败。党的三代领导核心在领导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 ,结合中国的实际和时代特征 ,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明观 ,丰富…  相似文献   

20.
《东岳论丛》2017,(4):11-21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围绕文化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进一步回答了我们为什么要重视文化建设、建设什么样的文化、怎样进行文化建设系列问题。关于为什么要重视文化建设,他强调,中华文化发展繁荣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条件和支撑,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稳步前进的必然要求。关于建设什么样的文化,他指出,我们要建设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关于怎样进行文化建设,他强调,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具体包括七个方面: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心聚力;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发挥人民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遵循文化发展规律,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坚持文化事业、文化产业两手抓;增强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坚持以我为主、择善而从的原则,正确学习借鉴别国别民族的文化。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实际正确、有机结合起来,从而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贯穿习近平文化建设思想的一根红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