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受世界观的影响,旧本<水浒>与金本<水浒>有很大的不同,这一点在宋江这一形象的塑造上体现得尤为突出.在旧本<水浒>中,宋江虽有些客观上合乎革命乎益的表现,但作者主观上却处处加以否认,把他塑造成了一贯主张投降终至完全出卖农民革命的投降派;而在金本<水浒>中,作者首先对旧本作者否认宋江有革命思想的八处文字作了相反的处理,还把旧本中宋江多次表示投降的思想言论删除了.金圣叹既然有意把宋江改变成了一个革命领袖,故不得不删去旧本第七十一回以后的文字,而且从宋江吟<满江红>删起.因此金本中我们一点也看不出宋江有投降活坳及其破坏农民兄弟再度起义的罪行.把投降主义的原作变成革命宣言书,这正是金圣叹的巨大功绩.  相似文献   

2.
《水浒》写了宋江搞投降活动的全过程,并致力歌颂宋江推行的投降主义路线,它从反而教育了人民.使人民知道什么是投降派。然而,反动封建文人金圣叹砍去了百回本《水浒》的后二十多回,搞成了一个“断尾巴蜻蜒”。鲁迅非常不满意金圣叹,专门写了一篇论金圣叹的文章《谈金圣叹》(见《南腔北调集》)。  相似文献   

3.
《〈水浒〉与金圣叹研究》(中州书画社,1981年版)是张国光同志多年来研究《水浒》与金圣叹的论文汇集.本书出版后,引起了有志于研究《水浒》者的兴趣,受到了国内外《水浒》研究专家的关注.我们认为,这是一部有学术价值的著作,至少在以下几个主要方面,能给读者以有益的启迪.本书通过对《水浒》版本问题研究的历史考察,阐述了“由简到繁论”和“删繁成简论”的源流及其基本论据,提出了“两种《水浒》,两个宋江”的见解,从而突破了“一种《水浒》,一个宋江”的模式,把《水浒》研究引向深入、推向前进.张国光同志认为,考证《水浒》作者的时代、祖本成于何时以及繁简两本的先后问题,是《水浒》研究的基础.对于这个关键问题,他运用比较研究法,坚持不懈地进行了探索、早在五十年代初,他就搜辑了有关金圣叹的论著资料,将《一百二十回的水浒》与诸本比勘,做了艰苦的研究工作.在他所写的有关文章里,或追踪溯源,或参照比较,条综缕贯  相似文献   

4.
《水浒》是一部宣扬投降主义的反面教材,原作是一百回本,由施耐庵于元末明初写成。在其流传过程中,还出现了一百二十回、一百一十五回等版本。到了明末,封建反动文人金圣叹将《水浒》腰斩,成为七十回本。这个金批本流传最广,一直受到反动派的吹捧。清代封建文人称赞金圣叹腰斩《水浒》“深得剪裁之妙”。买办文人胡适,更把金批《水浒》说成是“一部永不会灭的奇书”。直到解放以后,有些人也仍然把金批本赞为《水浒》的“最佳版本”,对金圣叹腰斩《水浒》继续吹捧。因此,深入剖析金圣叹腰斩《水浒》的反动实质,是《水浒》评论中不可缺少的内容。《水浒》好就好在写了投降的全过程。它的前七十一回,主要内容是梁山起义军的形成和发展,以及宋江篡夺梁山泊领导权,打着“替天行道”的旗号,推行只  相似文献   

5.
梁山泊的事业蒸蒸日上之时,晁盖却中毒箭而死,学界由此产生了一种看法,认为宋江排挤晁盖,致使晁盖早死。但是在宋元水浒故事、杂剧和明代刊行的《水浒传》中,二人都是江湖结拜兄弟,是江湖兄弟结义的典范,并无任何隔阂。清初金圣叹在“金本”《水浒传》做了一些改动,使“宋江排挤晁盖”有一些依据,而这只是金圣叹纂改的结果,并非施耐庵的本意。  相似文献   

6.
为了活跃学术空气,促进教学和科研的开展,贯彻“双百”方针,提倡不同观点和不同流派的自由争鸣,我院学报编辑部应一些读者的要求,将张国光同志先后发表在国内报刊上有关金圣叹和金批《水浒》的文章汇集成册,编辑出版,以供大家研究和讨论的参考。该论文集题为《金圣叹与七十回本〈水浒〉研究》,列入“武汉师范学院社会科学丛书”。 张国光同志多年来从事史学和文学的研究,对于金圣叹和金批《水浒》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见解。文化大革命前,张国光同志就多次著文评论金圣叹和金批《水浒》,曾引起学术界的注目。“四人帮”粉碎后,带来了百花争艳的春天,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大好局面。张国光同志在国内报刊上又发表了一系列论文,进一步阐述自己的观点,高度评价  相似文献   

7.
评张国光《“两种〈水浒〉说”与“两截〈水浒〉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国光在《“两种〈水浒〉说”与“两截〈水浒〉说”》一文中 ,称罗尔纲先生的《水浒》研究是“袭用”他的“双两说” ,指责后者“学风不纯”。这是一种污蔑不实之词。罗先生自 2 0世纪 2 0年代后期起 ,追随其师胡适、郑振铎 ,悉心研究《水浒传》。经过长期艰苦的努力 ,突破了 6 0多年来定下的《水浒传》原本为一百回的框框 ,提出了许多有影响的真知灼见。罗先生研究《水浒传》有着与张国光完全不同的出发点、立论基础、研究方法以至结论。如果非要说两人有什么相同的话 ,那只能是张国光的主要论点同罗先生几十年前曾有过的观点在本质上相同  相似文献   

8.
对于金圣叹的评价,历来分歧很大。张国光同志对于金圣叹问题发表了几篇文章,认为历来强加给金圣叹“反动文人”的帽子,应该摘去,强加给金圣叹的不实之词,应该推倒。这个意见,我认为是正确的。“四人帮”曾经借评《水浒》之机,对金圣叹的历史遗产又做了一个横蛮的裁决,硬说金圣叹是一个“反动文人”,把金圣叹研究这个学术问题,变成一个“政治禁区”。张国光同志在十年动乱之后,敢于解放思想,冲破“禁区”,提出不少可贵的看法。我认为,这种精神和态度,是值得提倡的。但是,对于金圣叹是否是一个朴素唯物主义的启蒙思想家,是否是一个歌颂农民革命和革命政权的思想家,我同张国光同志存在一些不同的看法。本文拟就这两个问题与张国光同志进一步商榷。  相似文献   

9.
金圣叹出于他的反动立场,砍掉了《水浒》描写宋江受招安以后的二十多回,并添了卢俊义一个“惊噩梦”,把梁山一百零八人全部杀掉的情节作为结尾,竭力宣扬对农民起义不能招安只能杀绝的反动思想。鲁迅对金圣叹砍《水浒》非常不满,专门写了一篇《谈金圣叹》的文章,批判金圣叹:“单是截去《水浒》的后小半,梦想有一个‘嵇叔夜’来杀尽宋江们,也就昏庸得可以。”说金圣叹“昏庸”,是因为他不懂得革命人  相似文献   

10.
封建文人金圣叹腰斩《水浒》,把一部全面宣扬投降主义的反而教材,砍掉了二十多回。鲁迅对此非常不满意,特写了一篇评论文章《谈金圣叹》。鲁迅对金圣叹砍剩下来的七十一回本《水浒》,嘲笑为“断尾巴蜻蜒”。这一形象的比喻揭示了:金圣叹砍掉宋江投降了,就去打方腊的情节,是不真实的。砍掉了,不真实,首先是《水浒》宣扬的一条投降主义路线变得有头无尾、残缺不全了。  相似文献   

11.
毛主席指出:“《水浒》这部书,好就好在投降。做反面教材,使人民都知道投降派。”《水浒》的作者通过塑造宋江这个典型,歌颂投降派,歌颂投降哲学,歌颂宋江的修正主义和投降主义路线,确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反面教材。鲁迅评《水浒》评得好。鲁迅说:“一部《水浒》,说得很分明:因为不反对天子,所以大军一到,便受招安,替国家打别的强盗——不‘替天行道’的强盗去了。终于是奴才。”宋江是“奴才”;“不反对天子”——接受“招安”——替“国家”打不“替天行道”的“强盗”,就是宋江投降  相似文献   

12.
毛主席最近指出:“《水浒》这部书,好就好在投降。做反面教材,使人民都知道投降派。”毛主席又说:“《水浒》只反贪官,不反皇帝。屏晁盖于一百○八人之外。宋江投降,搞修正主义,把晃盖的聚义厅改为忠义堂,让人招安了。宋江同高俅的斗争,是地主阶级内部这一派反对那一派的斗争。宋江投降了,就去打方腊。”毛主席的指示,深刻地揭露了《水浒》歪曲农民起义、宣扬投降主义路线的本质,揭穿了打着革命造反旗号的宋江这类投降派的真面目,不仅是我们评论《水浒》的指南,也是我们识别投降派和投降主义路线的思想武器。但是在过去一些评论《水浒》的文章和著述中,一部宣扬投降主义路线的《水浒》却成了“农民革命的史诗”,叛徒宋江成了“农民革命的英雄”。他们的一个基本论点,就是把宋江的投降主义算作了“农民的局限性”,并把这种观点称为“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相似文献   

13.
“《水浒》这部书,好就好在投降。做反面教材,使人民都知道投降派。”“《水浒》只反贪官,不反皇帝。屏晁盖于一百○八人之外。宋江投降,搞修正主义,把晁的聚义厅改为忠义堂,让人招安了。宋江同高俅的斗争,是地主阶级内部这一派反对那一派的斗争。宋江投降了,就去打方腊。”  相似文献   

14.
关于宋江的受招安《水浒》用惨痛的事实告诉人们,梁山英雄千不该万不该,不该受招安;《水浒》告诉人们,梁山英雄完全没有投降的必要。从书的描述来看,天下英雄尽归梁山,天下腐虫尽在朝庭,连金圣叹也批道:“无美不归绿林,无恶不归朝庭”。只会踢毯的高俅和只会克扣军饷的高俅的将军们根本不是林冲们的对手。“现放着我们许多军马,便造反,便怎的!”何  相似文献   

15.
评宋徽宗     
毛主席指出:“《水浒》这部书,好就好在投降。做反面教材,使人民都知道投降派。”又说:“《水浒》只反贪官,不反皇帝。”《水浒》为了宣扬投降主义,用了浓墨重笔描绘农民起义中的投降派代表宋江,此外还花了不少笔墨美化宋徽宗。究竟历史上的宋徽宗是怎么一个人。《水浒》为什么要对他大加美化?我们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进行分析研究,对识别和批判投降派是有重要意义的。从新、旧党争谈起  相似文献   

16.
伟大领袖毛主席最近指出:“《水浒》这部书,好就好在投降。做反面教材,使人民都知道投降派。”毛主席又说:“《水浒》只反贪官,不反皇帝。屏晁盖于一百○八人之外。宋江投降,搞修正主义,把晁的聚义厅改为忠义堂,让人招安了。宋江同高俅的斗争,是地主阶级内部这一派反对那一派的斗争。宋江投降了,就去打方腊。”毛主席的指示,深刻揭露了《水浒》的要害是投降,投降主义是贯穿全书的一条黑线,明确指出了宋江搞修正主义、投降主义的反动本质。《水浒》这部书是以北宋末年农民起义为题材的古典小说,但它决不歌颂农民对反动派造反有理,而是美化叛徒,宣扬投降主义,为使人民都知道投降派提供了一个很好的  相似文献   

17.
毛主席指出:“宋江投降,搞修正主义,把晁的聚义厅改为忠义堂,让人招安了。”深刻揭露了宋江推行投降主义路线的真面目。本来,在农民起义军中,“投降主义者是得不到群众的。”宋江投降,遭到广大部下的反对。《水浒》作者却竭力为宋江的投降主义路线大唱赞歌。过去不少评论家  相似文献   

18.
毛主席最近指出:“《水浒》这部书,好就好在投降。做反面教材,使人民都知道投降派。”毛主席又说:“《水浒》只反贪官,不反皇帝。屏晁盖于一百○八人之外。宋江投降,搞修正主义,把晁的聚义厅改为忠义堂,让人招安了。宋江同高俅的斗争,是地主阶级内部这一派反对那一派的斗争。宋江投降了,就去打方腊。”毛主席的指示,深刻地揭露了《水浒》宣扬的投降主义路线的本质,指出了宋江搞修正主义投降主义的真面目,这对于我们深入开展对《水  相似文献   

19.
《水浒》这部小说问世以来,它的主要倾向是什么?宋江是个什么样的人物?在我国一直存在着激烈的争论,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毛主席最近指出:“《水浒》这部书,好就好在投降。做反面教材,使人民都知道投降派。”毛主席又指出:“宋江投降,搞修正主义”。毛主席的指示,深刻地揭露了  相似文献   

20.
关于金圣叹评改《水浒》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我们所知,现存的《水浒》有六种本,即一百十回本、一百十五回本、一百回本、一百二十回本,一百二十四回本和七十回本.后者,是金圣叹的删评本.明末,金圣叹伪称独得施耐菴的《水浒》古本,断言七十一回以后的部分是罗贯中“横添狗尾”,于是把它“腰斩”,杜撰出卢俊义“惊恶梦”一段情节煞尾,以嵇康象征张叔夜,喝令刽子手“二百一十六人两个伏侍一个,将宋江卢俊义等一百单八个好汉,在于堂下草里一齐处斩”,成了鲁迅先生所指出的“断尾巴蜻蜒”.然而,曾几何时,也正是这个本子一直支配着出版商,并且得到封建统治阶级的赞赏和推荐,使得它广泛地流传,大有压绝其它版本之势.因此,有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