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汉字是世界上唯一还存在的表意文字。汉字的构形是随字义而来的,特别是早期的汉字更是如此。汉字的形离开了字义就失去了指向,其字形也就失去了理据。“笑”字的构形何以体现字义?“尼”字的构形指称何义?知者甚少,历来说解各异,本文略述拙见如下。壹、 释“笑”“笑”字的本义目前一些字词典解释不一,我们认为,因内心喜悦而开颜的一种外部表情状态,这种释义较为恰当。“笑”的构形何以体现这种字义,历来说法不同。《说文》:“此字本阙,臣铉等案孙忄面 《唐韵》引《说文》云:“喜也,从竹从犬,而不述其义,今俗皆从犬,又案李…  相似文献   

2.
“右文说”一例举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右文说”一例举隅朱桢“右文说”是古人根据《说文解字》所提供的资料,对占汉字绝大多数的形声字进行分析研究而得出的训诂字义的学说。此说的基本观点是:凡同声符就同义。由于形声字声符多在字的右半而形符在字的左半,左半的形符只提供某字义类,即大范围的意义归属...  相似文献   

3.
一、英汉广告的词汇特点 英文广告词汇特点主要在于用词简单、新颖,大量采用外来词和缩略语。汉字的基本特征是形、音、义三位一体,义蕴多维,以形表意等。这些特征为汉字广告创意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相似文献   

4.
汉字人文精神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字数千年的发展过程,是其与生俱来的象形表意功能不断完善的过程。世界上许多文字都曾经历过图画文字的阶段,然而后来大多走上了用字母记音的的发展道路,成为语言符号的符号,而汉字却把它的以形示意的文化形态发展、保存了下来。作为一个独立的表意系统,汉字的结构体现出汉民族看待世界的样式,因而具有独立的文化解读功能。汉字的人文精神研究,是汉字字形、字义、字音、字能的综合研究。  相似文献   

5.
汉字的构形与变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字是表意体系的文字,造字之初,据义而构形,形义关系非常密切。作为自源性文字,汉字独特的形体构造渗透着原始的文化信息,具有见形而知义的表义功能。在发展的道路上,汉字与汉语互相支撑、互相制约、共同发展,成为唯一独立于世界拼音文字之外、延续使用几千年、至今仍具有旺盛生命力的文字体系。从汉字的实用功能出发,其形体构造也在悄然变化,隶变、简化造成汉字形体的变革。  相似文献   

6.
汉字基本上是一种表意的文字。中国古代的语言研究,有的研究字义训诂如《尔雅》,有的研究字形、字义如《说文解字》。在西汉以前,可以说还没有语音方面的研究。但是,字音、字形和字义是不可分割的,语言、文字是人类社会交际交  相似文献   

7.
徐铉的语言文字观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消极的一面,对后世产生了一定影响。主要表现在他认识到汉字在一定条件下产生,其形体经过了一个漫长的发展演化过程;文字与社会相互作用;重视篆、籀字体,推崇汉字“以形表意”的特点;使用反切注音法;汉字的形、音、义古今有变;区别对待俗体字,谨慎对待民间使用的异体字等方面。  相似文献   

8.
江苏徐州彭城大学杨洪清、朱新兰副教授多年潜心教研,积累了字形、字音、字义、字量、字序以及汉字教法等丰富成果,编著了《多功能解形说义字典》,为海内外读者大众提供了化难为易的汉字信息库。 现代出版的各种字典,完全撇开字形不问,只训音义,使字形变成了繁多的笔画偏旁的堆砌  相似文献   

9.
李建国 《学术探索》2012,(7):145-148
部首是汉字形态与结构中最有特色的传统概念,是汉字文化优秀遗产之一。了解部首产生渊源和汉字结构原本形义关系,抓住汉字形旁表意的特点,掌握同一形部汉字的表意规律,对提高汉字教学水平,正确理解和传承中华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对部首"文"、"攵"、"夂"从形、音、义三方面加以辨析阐释,有助于对部首的深入了解,又有利于识记汉字、掌握汉字形意组合规律并理解其深厚的人文内涵。  相似文献   

10.
吴丽君 《河北学刊》2006,26(3):226-228
汉字的基本单位——单字记录汉语的方式主要有据义构形的意符表词方式、依声托事的借音符表词方式、音义兼顾的意音符表词方式。这三种表词方式经过历时积淀和层累共存,形成了汉字记录汉语方式的多样性。这种多样性的背后展示了先民追求充分有效记录汉语的艰难求索过程,也蕴藏着先民难以割舍的以形表意情结。  相似文献   

11.
表意字是字符表达一定意义的文字。它所表达的意义主要有字符所表达的字义, 文字所记录的相应语言单位 (词或语素) 的语义和字义与所记录的词义 (或语素义 ) 之间的关系———造字理据义。其中, 语义是表意字意义的核心, 是文字的本质。把文字与图符区别开来, 强调表意字的表达功能, 可以避免把文字当语言、把字义当词义、把末流当主流等不恰当释字, 进而正确进行古文字考释。  相似文献   

12.
说士     
说士姚炳祺士字,《说文》曰:“士,事也,数始于一终于十,从一从十,孔子曰:‘推十合一为士’”。按,汉时于文字训诂之学盛行声训,《说文》虽重在据形析义,然而,凡字义为人们所共知而又可以音示义者,许氏无不兼用声训,士字之训为事即其例。《说文》中之声训特点...  相似文献   

13.
世界上的文字基本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拼音文字,一类是非拼音文字。拼音文字是表音的文字,非拼音文字是表意的文字。汉字是表意文字,是音、形、义的统一体。大多数汉字是由声旁和形旁构成的。声旁表音,形旁(即偏旁部首)表意。其中以左形右声最为普遍。汉字的同音字很多,但音同义也相同的字却寥寥。因此,同音字中区别了义也就区别了汉字,而要想区别其义,我们可采用区别其偏旁(偏旁具有表义功能)及其所处位置的办法来实现。例如:枷--jlm和架--jlmd,尽管它们的发音相同,偏旁也相同,但偏旁所处位置不同。md表示木字底。为了使众多偏旁得到最大限…  相似文献   

14.
徐锴的语言文字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南唐徐锴的语言文字观,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徐锴尊崇许慎<说文解字>;尊许慎"六书说"而不囿于许说;求索字义,既因形求义,也因声求义;解释字义,既用古语,也用今语;区分古今字;字义分本义、别义、引申义.徐锴的语言文字观,既有其正确的、对后人有积极影响的一面,又有其不足的、对后人有消极影响的一面.  相似文献   

15.
李文焘 《学术界》2007,(5):223-229
汉字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就汉字教学中遇到的形声字与会意字的争议问题、解释字义过程中是否需要追溯字源的问题、解释字义时唯物与唯心的争议问题进行了剖析和探讨,得出了以下结论:在对外汉字教学中推崇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式的学习、研究和教学方式;教学者更应注重教学的实际效果,正确处理好历史与现实的关系,精神与物质的关系,继承与发扬的关系;明晰汉字学术研究与实际教学的界限,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使汉字的学习者尽快地掌握汉字的音形义.  相似文献   

16.
《说文解字》里写作从""的字有24个,多数都是用"省声"来标注读音的。这种标音方式客观地反映出汉字读音的变化,具有区别字音的作用,但是不能区别字义。""字最早见于金文,像两火炬交叉、火花四溅之形。根据形声字声符的示源功能,《说文解字》里从""的字在意义上可以划分成"小"义、"明亮"义、"环绕"义、"大"义、"幽暗"义等几类。现代汉字里,从""的字一部分简化后与"荤"、"蓂"等字所从上部""类化,我们应当注意这部分字的部首编排和在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西夏文形意字浅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西夏文形意字浅析冯玉涛一汉语文字史上,由于字义的引申、假借原因,出现王筠所说的票增字,如益产生溢,共产生拱、恭,要产生腰等,我们今天称它们叫加形字。从总体看,汉字的加形字数量不多,比例较少,加形不是造字方法,所以加形字全部被放到形声字中。同汉字比较,...  相似文献   

18.
汉字形义来源的考释是汉字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前人和今人在这方面陆续作了许多努力,取得了很大成绩;与此同时,也还存在不少遗留问题有待进一步整理。何金松先生的《汉字形义考源》(武汉出版社1996年1月出版,以下简称《考源》)就是为适应这种学术形势的需要而撰成的考释之著,是汉字形义研究的新成果。该书考释了140多个单字,值得称道的方面很多,兹择其大要试作述评。汉字形义的考释大抵可分为两个系列:一是以《说文》为代表、以小篆为主要观察点的考释;一是以甲骨金文形体为主要依据的考释。这两个系列的诸家成说虽都不乏真知灼…  相似文献   

19.
《说文解字》是我国第一部系统地研究汉字形义关系的字书,作者许镇是东汉一位很有名望的经学家、小学家。他根据“六书”的原则,从分析汉字的结构入手,深入精辟地阐述了汉字的本义和古吉,把构成汉字的三要素形、音、义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比较科学地建立了汉语文字学体系,使《说文》成为了文字学史上的奠基之作。这些都是为后人所称道的。除此而外,《说文》有机的整体性、严密的系统性,也使后人所折服。《说文》成书的时代,正是传统思维方式趋于成熟的时期,《说文》这部科学性、系统性极强的文字学著作,无处不体现着传统思维的特征…  相似文献   

20.
《说文解字》迭体析形赵伯义在《说文解字》(以下简称《说文》)中,所收迭体汉字形体独特,令人瞩目。但是学术界并未深入研究,至今尚无专论行世。为此,笔者在这里拟队形体说解方式角度,集中分析迭体汉字的形体,以补其阙。一迭体汉字均为合体字,由两个(或两个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