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罗伯特.弗罗斯特作为美国现代诗歌中的一个坚持传统诗歌艺术创作的诗人,以其富有个性的传统诗歌创作和思想,在美国现代诗歌创作中赢得了荣誉和价值。本文就爱默生的诗学理论在弗罗斯特诗歌中的表现和弗罗斯特个人的诗学思想进行了简要的分析,以期进一步的了解和研究弗罗斯特。  相似文献   

2.
诗歌是诗人情感表现与外泻的最佳方式,情感的颤动也随着诗人生活经历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诗歌表现方式.作为美国诗坛上一个著名的"田园诗人",罗伯特·弗罗斯特以不同的抒情诗歌方式来表现了自己的情感颤动.本文就弗罗斯特的几首较为典型的抒情诗歌来浅析了弗罗斯特情感的颤动与外泻.  相似文献   

3.
作为美国非官方的"桂冠诗人",罗伯特·弗罗斯特在二十世纪的美国诗歌界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罗伯特.弗罗斯特诗歌在中国近几十年的研究可谓是硕果累累,近几年的研究更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本文综合评析了各家之言,分析了研究空白与不足之处,以期对于中国学者的弗罗斯特及其诗歌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4.
罗伯特·弗罗斯特是20世纪美国最杰出的诗人之一,在美国甚至全世界文坛中都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他一生笔耕不辍,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诗歌。很多评论家认为他的诗歌在形式上属于传统一派,但有些人却认为弗罗斯特的诗歌具有极强的现代派特色。单纯地认为弗罗斯特的诗歌是传统的或是现代的都是不全面的,他是一位伟大的"传统的现代派诗人"。  相似文献   

5.
在近代美国诗歌的发展史中,罗伯特.弗罗斯特占有一席之地。在由惠特曼滥觞的近代自由诗写作大潮中,弗罗斯特诗歌的形式备受争议。文本细读表明,在多元化文论趋于更理性的现当代,弗氏诗歌在形式和内容上既继承传统,又有所发展。  相似文献   

6.
美国诗人罗伯特.弗罗斯特的著名诗歌《修墙》通常被理解为诗人意欲打破人际间隔阂之墙的呐喊。综观诗人的诗歌,并结合诗人的生平,我们惊讶地发现他的一生充满了苦难和坎坷,在他大部分的诗歌中,有一股忧郁、孤寂、漠然的感情暗流涌动。在对《修墙》的分析中,传统观点认为,诗人在质问那位修墙的邻居修墙的必要性,仔细分析后发现,恰恰是弗罗斯特率先发起修墙,是弗罗斯特自己在家人、朋友、同事之间建造了不信任之墙。弗罗斯特才是真正的修墙者。  相似文献   

7.
罗伯特·弗罗斯特作为二十世纪美国最伟大的诗人之一,其思想和观点在其诗歌艺术创作之中表现出来.本文仅以其诗歌来窥视其观点和思想,为进一步的了解和研究弗罗斯特提供些许研究素材和浅薄的理论认识.  相似文献   

8.
美国著名诗人弗罗斯特的自然诗歌传达了其对自然复杂而矛盾的态度,他视自然为一个善良美好与恐怖邪恶的复舍体。从弗罗斯特生活的社会时代背景、当时的宗教文化(清教徒与超验主艾)氛围以及个人的生活经历等方面来剖析其自然观的形成原因,并解析其在诗歌中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9.
弗罗斯特诗歌的魅力在于它貌似自然、直接、简单,而实际上根本就不像其表面上看的那么自然、直接、简单。人说他的诗歌清新明了,但诗人似乎存心让天真的读者迷恋于他那明朗透亮的外衣,以至无法透视诗人所配戴的微妙假面。在弗罗斯特看来,诗歌创作的最高境界在于其形式的简单而内容的深邃。在追求诗歌创作艺术中这种简单深邃的“隐秘性”过程中,弗罗斯特筑起了一座在美国诗歌史上风格瑰异的艺术大厦。  相似文献   

10.
弗罗斯特诗歌中的选择主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弗罗斯特诗歌中的选择主题洪增流关键词:选择主题,两难窘境,认知,策划罗伯特·弗罗斯特是北美洲沃土养育出来的田园诗人。他的诗歌具有传统的音步与节奏,充溢着新英格兰的农庄风情与口语韵味,曾倾倒了一代又一代美国读者。而其众多诗篇中反复吟唱的主题之一──对人...  相似文献   

11.
美国20世纪著名诗人罗伯特·弗罗斯特是一位深受美国人民爱戴的自然诗人,他的诗歌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诱人的田园情趣。他的诗歌以在传统中创新为艺术基色,其诗歌艺术的两大表现手法是比喻与象征,经过精心设计,用传统的形式写出新意。  相似文献   

12.
戏剧布景是弗罗斯特诗歌中的一个典型特征,其诗歌中的许多戏剧布景是由人造意象搭建的。弗罗斯特诗歌中的人造意象主要有楼梯、房舍、灯、(炉)火、墙等。这些人造意象不仅构成了诗歌的戏剧布景,使诗作具有戏剧效果,也构成了诗歌的有机结构,规定着诗的情景和发展方向,使其诗歌具有极强的戏剧特征。  相似文献   

13.
弗罗斯特认为爱默生不仅是最早对他的教育产生过最大影响的人之一,而且其影响是终生的.以弗罗斯特《论爱默生》一文为基本线索,在综述国内外关于爱默生对弗罗斯特影响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爱默生与弗罗斯特诗歌及散文文本释读,着重从诗歌语言、格律、图征性意象、二元论宗教观以及“焦虑的自由”等方面,阐释爱默生超验主义思想对弗罗斯特诗歌创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罗伯特.弗罗斯特(1874-1963)是美国20世纪最受推崇的伟大诗人。他诗中的意象均来自简朴的乡村生活和自然景物,但却蕴含着严肃而深刻的哲思与智慧。从原型及隐喻的视角入手,结合作者生存的自然环境和生平经历,解读弗罗斯特诗歌中的树木原型,从而加深对他诗歌的理解,拓展其作品在我国的研究和鉴赏空间。  相似文献   

15.
在美国诗歌中,大地无疑是一个重要的意象,从"大地"意象出发,选取不同时代活跃在美国诗坛的三位诗人——惠特曼、弗罗斯特、斯奈德。这三位诗人在诗歌中所展现的"大地"意象繁多且各不相同,其诗歌又在同时代极具魅力和代表性。通过观照三人的诗歌中"大地"的意象来剖析此意象在不同时代分期中对于美国诗歌史的意义和深层的隐喻空间,并由此展现美国诗歌中的家园意识和自然意识。  相似文献   

16.
诗歌意象是一首诗歌的核心,它能成为诗人内心思想和情感表达的一个外在参照物,大多诗人都是在以这种方式来抒发自己的思想和表达自己的情感,罗伯特.弗罗斯特的诗歌以其意象丰富和寓意的深长而著称,也正是以这些人们所熟悉的诗歌意象来表达了他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同时,也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喜爱。本文对弗罗斯特诗歌中的意象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和评论,以期对弗罗斯特更为全面的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英美现代诗歌以意象见长,弗罗斯特的诗歌中意象的运用堪称经典。自然意象与死亡意象是弗罗斯特最偏爱的两种意象,频频在他的诗歌中出现。笔者通过对他的诗歌的研究发现,这两种意象经常相生相伴,我中有你,你中有我,形成了两种意象独特的模糊性。这种模糊性恰恰揭示了在弗罗斯特明白易懂的诗句中隐藏着某种可怕的神秘的意境。  相似文献   

18.
[提要]弗罗斯特诗歌中有两个极为鲜明的意象,即文明与荒野,它们相互交织且寓意深刻,从深层次上展现了美利坚民族形成与发展过程中的矛盾性和复杂性。弗罗斯特的诗歌肯定了英裔殖民者在北美荒野上建立的文明大国,但同时刻画了在殖民时期和西进运动中以“文明化”和“天职”之名对土著印度安人进行屠戮的罪行。此外,美国工业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以科技民族和工具理性的外衣逐渐将人异化成了忠于职守的机器人,人的精神世界陷入了荒原。弗罗斯特在多首诗中将人们带回“荒野”,以重拾新英格兰清教徒到北美时的信念,并重新审视美国民族的使命,这充分展现一位民族诗人的道德反思和想象。  相似文献   

19.
罗伯特·弗罗斯特作为美国现代诗人中一个坚持传统诗歌艺术创作的诗人,他的诗歌《雪夜林边小驻》极富美感.在韵律的构成及开头和结尾的方式都体现出较高的艺术水平.理解弗罗斯特的诗歌特点可以更好地体会其诗歌传递出的美的感觉.  相似文献   

20.
弗罗斯特的诗如浩瀚海洋,深不可测。他的诗看似简单,实则深奥、复杂。弗罗斯特的生活充满了矛盾,他的自然观与哲学观的诞生以及文学之路的形成同样也面临多种选择。弗罗斯特的诗也自然成为集中与展开矛盾的场所。冲突与张力是构成弗罗斯特诗歌的重要元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