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一年一度的高考又一次落下了帷幕,上海全市6.6万名高中应届毕业生如释重负,完成了其人生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这些曾经在“素质教育”、“课程改革”中成长起来的学生,其脑海中还有多少“素质教育”、“课程改革”的记忆呢?笔者调查后发现,绝大多数的学生对“素质教育”、“课程改革”的记忆已相当模糊,而“家教”、“补课”等应试教育的记忆却颇为清晰。无独有偶,笔者日前与当年参加第一期课改的部分教师相会,大家的话题也都集中在了“素质教育究竟带给了我们什么”这个问题上。  相似文献   

2.
自2001年教育部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起,一场以提倡素质教育为旨归的课改浪潮形成,至今方兴未艾,以至有被罩上神圣光环的倾向,似乎只要进行了课改,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问题就解决了。但冷静、客观地思考一下,就会发现问题并非如此简单。课改能否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过程中有所作为?其作为的限度何在?需要审慎的反思。  相似文献   

3.
吕俊洋 《职业时空》2008,4(1):27-28
21世纪是以高新技术为核心的知识经济时代,人才资源的重要性明显高于以往任何时期。世界各国都纷纷把建设高质量教育作为21世纪的基本国策。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就作出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素质教育取代“应试教育”是客观教育规律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4.
谁炒谁?     
《上海科学生活》2001,(3):54-55
忙了一整年,在新千年元旦有点空闲,把近期的报纸、杂志翻了一遍,发现在企业中,特别是IT企业中“老板”炒“打工的”,“打工的”炒“老板”的报道特别多。想想自己所在的企业及身边的事.深感这一问题已经成为中国企业发展中的一大“瓶颈”,到了非解决不可的程度。  相似文献   

5.
素质教育与市场经济郭景煜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是教育在市场经济形势下的重大的政策改革步骤。其主要是进行教育目标和教育方式两方面的改革。应试教育在其内在机制的作用下以应试为目标,以学生能否“榜上报名”为归宿,实现“学而优则仕”。脱离实际,不去注重实践...  相似文献   

6.
职技教育中的素质教育 ,有其自身的特质 ,如果说普通教育中的素质教育主要是针对应试教育进行改革的话 ,那么 ,职技教育中的素质教育则不仅是对来自基础教育中应试教育后果的清算和补偿 ,同时又是对现行职技教育中自身的应试、就职等种种弊端的挑战。笔者就此谈以下几点认识 ,供同行参考。一、确立正确的教育思想和目标定位是基本前提职技教育紧贴经济建设 ,职技教育为经济服务的目标是通过培养人来实现的。培养什么样的人 ,即职技教育中的素质教育的目标如何构建 ,笔者以为要考虑“三性”。一是方向性。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三个面向”就是对…  相似文献   

7.
宋福运 《职业时空》2008,4(9):105-105
一、引言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系统正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实施创新教育正是实现转轨的关键。关于创新含义,许多专家学者都曾作过精辟的论述。传统的“应试教育”有许多弊端,其中最主要的是在统一的考试内容、形式下,按照统一的标准评判学生,这种做法非但不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相反,在很大程度上把学生与生俱来的个性和潜质扼杀殆尽。要想从“应试教育”的误区中突围出来,就必须寻找其薄弱处,而这个薄弱处正是长期被忽视和冷落的创新教育。  相似文献   

8.
邓彦  郑丽 《现代交际》2011,(7):150-150
素质教育是时代的要求。为实现“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只有不断务实创新,与时俱进,才能真正使中小学素质教育这一基础更加坚实。  相似文献   

9.
中国基础教育经历了改造、建立、完善、改革与重构的发展历程。21世纪,中国基础教育能否有效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关系到国家发展的未来、关系到中华民族振兴。在实践层面实现中国基础教育素质化的转折点在“课程标准”对“教学大纲”的取代。  相似文献   

10.
张港 《当代老年》2007,(12):34-35
人们多以为,井冈山的名也与其它山的名称一样是古已有之。其实在1928年之前并没有“井冈山”这个名称,是红军到这里之后才有了“井冈山”。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弘扬中华文化之声不绝于耳。从官方到民间,从学界到商界,从幼儿大学,种种举措:以“国学”命名的“中心’、“研究所(院)”、读经班、“孟母堂”、各种规模的祭孔,甚至于让小学生着“唐装”站在太阳地里诵“三字经”,等等,不一而足。在全球化的今天,更要“走出去”,于是政府拨巨资在世界各国建立上百所“孔子学院”,派出教师教外国人学中文。  相似文献   

12.
张恩江 《现代妇女》2013,(12):166-166
小学教育对象所面对的是我们祖国的未来,其素质状况决定着我们未来民族的整体素质。教育者肩负着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基础素质的重任,这也是基础教育所面临的根本任务。《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中小学教育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素质教育在我国小学教育界已展开多年,取得了很大成绩。但同时素质教育在农村小学也存在许多问题。  相似文献   

13.
最近,笔者在京石高速路上偶见一巨幅反腐广告。对于这样一种“新生事物”的出现, 在日趋自由的言论环境中褒贬自然是不一样的。赞同者认为,这是“反腐宣传的社会化”,这种广告的出现能够通过大众传播媒介进行广泛的宣传,增强市民对打击贪污的信心,因此是件好事。甚至已经有记者通过采访了解到,全国各地出现的反腐败公益广告,是获得老百姓“普遍好评”的;并且断言,“我们看  相似文献   

14.
王自立 《老年人》2006,(1):10-11
2005年11月22日,日本执政的自民党在建党50周年纪念大会上,正式公布了宪法修改草案,提出要将自卫队升格为“自卫军”,强调“自卫军”可以为“确保国际和平而展开国际合作活动”。该草案执意违“反和平宪法”有关日本不得拥有海陆空三军的规定,其实质就是要取消日本放弃战争的承  相似文献   

15.
《老人天地》2010,(9):22-23
近日,在某网站上已建立两年半的论坛引起了舆论的关注,参与讨论的近两万人,大多数成员是“80后”、“90后”,论坛内容主要是陈述对家教的不满。他们的口号充满战斗性:我们不是不尽孝道,大多数成员是在与陌生人讨论自己的家庭教育问题;也不是简单的发泄,而是希望寻找解决的办法。  相似文献   

16.
冯惠秋 《职业》2005,(11):55
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需要.提倡素质教育,有利于遏制目前基础教育中存在的"应试教育"现象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有助于把全面发展教育落到实处.从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和面向未来的要求看,对青年学生实施素质教育具有前瞻性和先导性.  相似文献   

17.
文中指出了“应试教育”的弊端;阐明了实施素质教育.在老师的主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的重要性及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迫切性。最后论述了制定素质教育评估标准必要性。  相似文献   

18.
邓胜 《职业》2009,(21)
我国技工学校体育已经发展了几十年,但由于长期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技工学校体育工作的效果依然不理想.其主要表现为:在教学中以竞技体育项目技术结构为主线,贯穿于教材之中,具有较强竞技体育特点.出现了"以运动训练或技术教学"为主要内容,"以比赛及提高达标率为目的"的教学模式."重技术教学,轻素质教育":"重体育素质教育,忽视综合素质教育"的现象严重.因此,传统的教育体制已经满足不了社会发展对教育的新要求,随着基础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技工学校体育终于找到了前进的方向和动力、找到了新的切入点,素质教育指引技工学校体育不断地把改革引向深入.  相似文献   

19.
周艳 《现代妇女》2014,(10):224-224
本文通过对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比较经验,得出在当今的教育环境中,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不应该独立而行,二者应进行相应的结合并加以发展;同时,国家的教育体制需加快改革的进程,才能最有效的发挥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1984年,邓小平同志在我国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为教育改革指出了“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方向。“三个面向”的核心是教育的现代化,而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则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前提。上海的基础教育只有以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为载体来推进教育体制的改革,上海的基础教育才能面向世界;只有当上海的基础教育真正实现了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化,上海的基础教育才能取得面向未来的资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