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抒情叙事散文刻画人物的目的与小说是不尽相同的.小说以塑造人物为中心,通过内涵丰富的典型人物形象以及由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所构成的情节来反映生活;在散文中,尽管描写的对象有人、有事、有物、有景,但都是作者借以抒发人生感受的一种重要手段.鲁迅是写人物的高手.他往往只是寥寥几笔,便能使人物神情毕肖地跃然纸上,传达了作者独到的生活感受与人生见解.  相似文献   

2.
李云迪的散文集《追寻蝉歌》中,最能代表作者散文创造特色,其中创造意象充满情思、富有意境、诗意浓浓的38篇美文中,作者十多次写到看窗子——这是作者散文中的一个重要意象:一是展示自我;二是关注他者。透过作者所敞开的一扇扇有形、无形的窗子,向读者展示出了作者的人生,乐观的人生。  相似文献   

3.
黄万华 《齐鲁学刊》2005,(1):104-107
20世纪50年代以来,王鼎钧以其丰富的散文创作推动着中国现代散文传统的革新,他的“人生说理” 散文以其人生体验和审美观照的完美结合而为后人推崇,他的“原乡”书写以其独特的“乡愁美学”传达出人生观照 的复杂性和丰富性,他的“宗教散文”以超越宗教的日常智慧让人体悟到一种“散文魔法”。这奠定了王鼎钧散文在 20世纪汉语文学史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4.
周应合对农村生活有着深刻的感受,他的散文《周家的羊群》充满对农民生活的真切关怀与生动表现,展示了作者宽阔的文思与丰富的文学语域。叙述简洁,描写精美,表现出了一种最沉默处酝酿的诉说、最温顺处深藏的倔强。这样的谦逊既表现在他的文字内容,也表现在他的文字风格。他写羊的调皮,也写羊的打架,同时也写了羊的温情,但是,归根结底,他写出的是羊的沉默与隐忍,以及谦卑。换小说之笔而为散文之笔的周应合在这里表现出了自己内心世界的另一个侧面和对生活的一种重新发现:生活中更多的是人性的弱点而不是人性的高贵。他开始更多地注意到生活中更为日常化也更为深及人性本质的“相对的冲突”。周应合开始具有了一颗文学的“平常心”。  相似文献   

5.
略论《简·爱》中疯女人形象的双重意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疯女人作为一种媒介体,既是秘密藏在简·爱体内的怒火的化身,也是作者夏洛蒂·勃朗特自身生活中的“情敌”——埃热夫人的化身,或者说埃热夫人是疯女人的心理原型。通过这种创作形式,作者从积怨的重压下解脱出来,其潜在的欲望找到了归宿。疯女人的形象体现了作者复杂的创作心态,也表现了直接影响她创作心态的人生经历和生活心态。  相似文献   

6.
<正> 在汉初,贾谊堪称为散文大家。他的散文主要是议论文,其中包括史论、政论以及少量学术论文。另外《新书》中有一部分故事杂编,虽有较多的叙事,目的却在于说明一定的道理,也可算是一种特殊形式的议论文。贾谊散文的最突出特点,是有一股很强烈的气势。其史论和政论表现得更明显。这种气势给人以悲的感觉,却不流于哀怨;有壮的成分,但也还不是雄伟豪放。明人方孝孺用“深笃有谋,悲壮矫讦”①概括贾谊文章的气势,是比较恰当的。贾谊散文具有强烈气势的根源,是作者本人有着丰富的感情。贾谊年青气盛,眼光敏锐,关心政治,富有理想,仕途又坎坷不平。这一些,使得他时而自得自信,时而愤激不平,时而感慨不已;使得他笔下的议论文,往往不仅能晓人以理,而且动人以情。贾谊散文时有夸饰之辞。这种夸饰,在其一部分文章中,强调了他的论点,写出了他的感情,能够给读者以情绪的感染。如用“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樐”(《过秦论》上)形容秦摧枯拉朽、横扫六国的强大声势;用“斩木为兵,  相似文献   

7.
人们爱读杨朔的散文,因为他的散文象一首首瑰丽的诗,读了可以使人进入诗一样美好的境界。在作者笔下,无论是杏花春雨,还是铁马金戈,都涂着时代的色彩,闪射着理想的光辉,给人以向上的力量,同时又融进了作者鲜明的爱憎,抒发了作者高尚的感情。这种崇高的思想和强烈的感情的有机结合,就构成了杨朔散文的诗意。 但是,诗意毕竟是内在的东西,美好的意境,丰富的感情,还必须用诗的语言表达出来。杨朔散文就是用诗一样的语言表达了诗一样的意境。平易亲切、凝炼深刻、优美生动是杨朔散文语言风格的最大特点。  相似文献   

8.
《红楼梦》中的甄宝玉与贾宝玉思想个性先同后异,并最终彻底分化。小说中二者并置,互相映衬,意在表现离经叛道与回归仕途两种不同的人生模式和人生态度。甄、贾二玉性格由合而分的过程,是作者在世俗化与个性化之间徘徊游移并最终取舍的过程;二玉最终的性格分裂,也流露了作者创作心理的矛盾:他虽然最终令贾宝玉选择了出世之路,但在感情上又不能全然跳脱俗世的牵绊,因此让甄宝玉从贾宝玉身上分离出来,选择了另一条人生道路。二者相互补充,既可以写出仕途经济对一个人的荼毒和异化,又可以突出贾宝玉最终抉择的艰难和可贵。  相似文献   

9.
宗璞散文具有浓厚的禅意,这集中表现在她的散文意境的淡泊自然,圆融无碍,对物的神、理的体验,对自然和生活的全心的投入以及对人生的一种高度的悟。禅意使宗璞散文与别家散文区别开来,同时也使她的散文自成高格,臻于化境。  相似文献   

10.
<正> 梁遇春(1906—1932)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不可多见的散文作家,在他短暂的26度春秋的人生旅途上,写下了40余篇散文,大都收在《春醪集》和《泪与笑》两部集子之中。他的散文探讨人生热情率真,不乏真知灼见;谈论知识常常旁征博引,涉古论今;才华横溢,感情奔放,气势畅达,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11.
俞元桂先生说:“从文体的特点来说,有些散文就象散步、饮茶、喝粥一般,是那样自如,不拘形迹,那样轻松、赏心治神,那样可口而对身心有益。‘五四’期间这样散文最为出色,至今还保持着它的唯力。”其实,他的散文《晚晴漫步》追求的正是这种艺术境界。《晚晴漫步》的视野并不开阔。“人间重晚晴”,作者只是对自己半个世纪人生长途的返顾和思索:那里有对学校生活的回忆,有对亲人殷切的怀念,有对故乡山水深情的通想;那里有对师生情谊诚挚的抒写,有对民间风俗生动的记述,有对自然风光刻意的描绘。十分明显,《晚晴漫步》的作者,主…  相似文献   

12.
<正> 秦牧是当代卓有成就的散文作家之一,他的散文独树一枝,深受读者的欢迎。他不仅有渊博的知识、奇丽的联想,而且有良工苦心、别出机杼的艺术构思。他说:“在一篇小小的散文中,要有新意,有感情,有鲜明形象,有精辟语言,耐人看,耐人想,这就煞费作者的一番心思了”。可见,他的散文之所以有那样强烈的艺术魅力,是他“煞费”“心思”的结果。那末,秦牧散文的构思有哪些特点呢?  相似文献   

13.
茅坤散文慷慨悲激风格的形成与其人生经历、知识世界、精神境界密切相关。他有着强烈的责任感,屡经官场风波,但志意不改。每当失意之际,他都要向历史上的仁人志士寻求精神上的支持。茅坤的精神世界由官僚意识、历史意识、文人意识构成,这三种意识投射到散文中,就构成了茅坤散文现实时空、历史时空的交替并存,悲剧意识与使命意识并在。立言与立功双重选择的基本表现模式,形成了他悲慨激奋的散文世界。茅坤知识世界的局限使他总是沉浸在人生失意的痛苦之中,并不断从"古传记"中寻找精神支撑,最终无法获得真正意义上的"精神命脉",因而限制了他散文的成就。  相似文献   

14.
刘俊 《北方论丛》2015,(6):48-51
朱蕊的散文《上海之妖》,立足上海,却放眼世界。在写出上海的外在形貌和内在气质、历史文化和精神蕴含的同时,还展示了作者从上海出发,实现“世界”漫游的人生/心灵之旅。在用文字呈现上海和“世界”的过程中,作者融现代的敏锐与古典的雅致于一炉,使《上海之妖》在艺术上具有一种既充满现代意识又具有古典神韵的别致。  相似文献   

15.
吴培显  傅文靖 《云梦学刊》2009,30(5):112-114
周涛的散文带给人们一种新的审美感受。在他的散文中,多以传达具有西北地域特色的内容为中心,在这些富有地域色彩中的文字中,体现出作者对自然的敏锐把握和对生命的丰富感受。  相似文献   

16.
《庄子》是一部哲学著作,同时又是一部历代传诵的文学著作,形成这种特点的原因之一,是作者将自己丰富浓烈的情感贯注到论辨散文的写作之中。本文从《庄子》中对理想人物无比崇敬之情及对黑暗社会现实无比愤恨之情两个方面,具体分析了庄子散文的感情色彩。  相似文献   

17.
莫言以写作小说著称,但也写过许多种文体的散文。在散文创作中,莫言从自己的生活历程和生命体验出发,书写了成长的烦恼,描绘了故乡的美丽,抒发了对于人生、人性、历史、现实、社会和文学本体的感悟,并且以自己的创作心得为机缘,探讨了作家真诚与散文真实之间的辩证关系。散文既是他文学创作的重要收获,也是解读他丰富驳杂的小说世界的重要通道。  相似文献   

18.
生活中,感情是一个人的重要的表现方面。因而,在文艺创造中首先要写出他们的感情才能塑造好一个人物形象。郭老在历史话剧《蔡文姬》中即运用历史知识,发挥艺术想象,融入个人感受,穿插使用各种手法,饱含笔墨地刻划了这一人物丰富、细腻、深入、完美的感情世界,从而使这一形象有血有肉地站在了我们面前。从剧本所表观的特定的生活环境出发,作者围绕着主人公蔡文姬,不仅写出了她的  相似文献   

19.
写了一堆小说的马明高,在人们的不经意间又写出了这样的一堆散文,确切地说,应该叫做“思想散文”。马明高把它称之为“思想随笔”。他说:“我很喜欢在读书与思考的相互徜徉中,写这样的思想随笔。”这是一种“闲适的智者”的写作,“极具精神品格的诗意”的写作。他认为“这样的生活是一种饱满而清瘦、自然而干净的健康的生活”。实际上,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人们的阅读口味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些关系到个人生存与发展的重大现实问题的思想随笔,乃至对诸多群众普遍关心的社会热点问题进行关注的文字,竟然一下子火爆起来了。马明高的散文集《…  相似文献   

20.
五四以来 ,现代作家们自觉而执著地探求着人生的意义、目的和价值 ,这种探求成了现代散文的一大重要主题。我们把这一类散文称为“人生美文”。人生美文成功地展现了“五四”以来的现代作家在探求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时所走过的曲折道路。反映了他们怎样由苦闷而思考 ,由思考而奋起 ,终于在生活的实践和磨炼中 ,认识了人生丰富而深刻的内涵 ,一步一步地从狭小的“自我”走向国家、民族的“大我”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的。同时 ,这些美文还对整个生命途程中各个时期的思想、感情、心态等方面的特点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和总结。从某种意义上说 ,人生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