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回顾与前瞻:关于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创新与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娟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9,21(1):5-10
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理论在研究方法上的突破有三点:一是加强了理论体系的研究,表现为对原著的研读、提炼和反思;二是加强了对实践经验的总结与思考,包括对历史经验的分析与升华,也包括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在社会实践中的应用等;三是提出了建立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体系的概念,包括马克思主义妇女学的学科的构建。另外,在理论层面的进展还包括比较系统地思考了妇女解放与阶级解放的关系、生产力发展水平与妇女地位的关系以及妇女解放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问题等;在现实问题上的突破,则主要表现为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改革开放以来妇女发展与性别平等的相关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并提出比较可行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刘伯红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5,17(4):3-5
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转眼就十年了.作为一个妇女理论研究者,我十分幸运地参加了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中国组委会非政府论坛委员会的筹备工作、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北京 5"和"北京 10"进程,并有机会参加了国内外妇女研究的一些活动.在这个全球回顾的重要时刻,作为这段历史的亲历者,我愿意和大家一起对这十年的中国(大陆)妇女研究做一个简要的回顾和展望. 相似文献
4.
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回顾与前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石宏伟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6):7-12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在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社会救助、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初步建立起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但我们还必须从社会保障的法制建设、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多渠道筹集社会保障基金、社会保障的监管等方面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5.
6.
7.
实现妇女权益与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龙翼飞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4,16(5):26-29
近年来有关中国妇女权益的研究成果显示,妇女在劳动就业、失业、生育、家庭生活等诸多方面仍存在许多困难,其权益实现存在各种障碍,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社会保障制度不够完善.因此,《妇女权益保障法》在规定实现妇女权益社会保障措施时,仍然应坚持"低水平、广覆盖、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原则,尽最大可能把具有操作性的法律规则写入该法,为21世纪中国妇女权益的实现提供有效的法律机制. 相似文献
8.
李慧英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5,17(4):1-3
从1995年以来,中国有关政府机构与妇女组织合作谨慎地采取了一些积极措施,局部上进行了有益的适于竞争机制的探讨与尝试,取得了试点经验.与此同时,妇女民主参与一直在持续不断地发展,民间力量正在逐渐影响决策主流和政策走向. 相似文献
9.
10.
龚迎迎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3):9-13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首次提出了伟大建党精神这一重要概念,为认识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程提供了新的视角。从坚持真理、坚守理想的建党精神观照党的理论探索史,从践行初心、担当使命的建党精神理解党的社会革命史,从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建党精神解读党的奋勇拼搏史,从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建党精神阐释党的自身建设史,可以对建党精神和党的百年奋斗历史有深刻的认识。新时代,需要继承和发扬建党精神,推动中国共产党在未来的奋斗征程中取得更辉煌的成就。 相似文献
11.
侯松涛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19(1):39-45
在成立以来的百年历程中,中国共产党顺应不同历史时期的时代主题和发展大势,通过革命时期的开拓性探索、新中国成立后的整合式建构和新时期之后的调适性重构,推动了中国社会价值观的历史演进,也为践行不同历史时期的责任担当提供了精神动力.经过历史经验的积聚形成的当代中国社会价值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内核形成了系统、成熟的体系构架,将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继续砥砺向前. 相似文献
12.
段威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28(4):145-150
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完善是一个国家社会发展和文明的重要标志,农村少数民族妇女特殊的政治地位、经济地位及性别角色,决定了农村少数民族妇女社会保障制度立法尤其具有重要意义。在农村少数民族妇女社会保障制度立法中应奉行政府主导与坚持法治两项根本理念,坚持政府支持与自立发展相结合、普遍适用与差别对待相结合、统一立法与灵活处理相结合三项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3.
徐玉祺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30(5):42-47
农村改革发展的关键在于农村党组织建设,党管农村工作是中国共产党的传统,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各个时期,安徽农村党组织充分发挥了领导核心作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开展农民运动,支援前线斗争;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道路探索初期,充实党员队伍,组织生产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指引农村改革,扩大党建覆盖面;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构建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完善乡村治理体系.新时代,农村党组织要在以人民为中心思想指引下,构建服务型基层党组织,有效动员组织基层群众,不断增强农村党组织的思想力、凝聚力、战斗力,践行初心使命,在安徽这片热土上耕织人民期盼的美好生活. 相似文献
14.
《广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21,(2)
统一战线始终是中国共产党解决人心向背、力量对比问题的法宝。从价值论视阈,深入研究和探讨建党百年历史演进中统一战线的价值构建,对于"十四五"时期统一战线的葳蕤蓬勃,对于新阶段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都有所裨益。统一战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总策略,其根本价值在于解决了无产阶级解放运动中的自身团结统一和同盟军问题。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的基本经验,其历史价值在于浇筑了我国革命、建设各个历史时期党的事业取得胜利的坚实基座。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的战略方针,其现实价值在于服务于后发国家的科学发展和现代化国家建设。 相似文献
15.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民、农村问题一直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中心问题.与中国共产党在农村开展工作的百年历史过程相对应,中国乡村政治文化也经历了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政治文化到社会主义乡村政治文化的演进,中国农民的政治价值观实现了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型.党通过对广大农民群众传授文化知识,传播马克思主义,宣传党的政策,帮助农民接受民主革命思想和培养权利意识,总体上形成了新民主主义的政治文化;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化成为中国乡村政治文化的最主要特征,以乡村精英为主要载体的政治文化与之形成互动,成为党在乡村推进基层民主选举进而构建民主的政治文化的工作依据.可见,探究党领导中国乡村政治文化演进轨迹与规律,对构建新时代中国乡村政治文化、助力乡村现代治理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6.
孙德魁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35(7):43-52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来,重庆在国民革命联合战线、工农民主统一战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和爱国统一战线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积淀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统战文化.在建党百年来的统一战线发展历程中,重庆统战文化历经孕育、萌芽、兴起、转型发展、快速发展与高质量发展等6个阶段,取得了丰富成就,现已成为重庆统一战线的独特精神标识和重庆历史文化体系的主体形态之一,是激励重庆统一战线团结奋进的强大精神力量.新时代,推动《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精神在重庆的落地落实落细,仍需要进一步加强重庆统战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7.
丁娟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9,21(5):5-11
在系统回顾1949年以来中国妇女理论研究的历史进程的基础上,文章提出新中国前30年妇女理论研究的主要特点是党和国家领导重视,在妇女就业、妇女参政、职业妇女劳动保护方面观点明确,但系统研究不足,或研究局限于妇女组织内部、与国外交流相形薄弱等。而改革开放后,特别是’95世妇会后,妇女理论研究则开始了系统化、专业化和跨学科化的探索,其主要特点一是建立机构,推动学科化建设和基本理论建设;二是研究的领域拓展,性别视角强化;三是直面现实,影响决策和优先为妇女发展服务;四是研究的水平不断提高,与国外的交流也不断加强;五是研究不仅推动了妇女发展的进程,增进了社会的公平正义,也繁荣了社会主义学术研究与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建设。 相似文献
18.
19.
20.
巫昌祯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8,20(4):20-22
编者按: 1978-200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也是中国妇女维权走过改革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的三十年.在党和国家改革开放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指导下,随着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顺利开展,我国在保障妇女权益方面,诸如政治权利、文化教育权利、劳动和社会保障权益、人身权利、婚姻家庭权利、财产权利等方面都取得了极大的进展.1992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从总体上确立了我国妇女权益保障的法律机制,修正后的妇女权益保障法则是新形势下完善妇女权益保障机制的必要手段,而<中国妇女发展纲要>的制定更是我国妇女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回顾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妇女维权工作的发展历程,总结妇女维权工作的经验,研究探讨当前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对于保障妇女的权益、促进妇女的发展、提高妇女的地位,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为此,中华女子学院学报编辑部特别邀请了全国妇联领导、研究机构和从事妇女法研究的部分专家学者,围绕改革开放三十年与中国妇女维权的主题,撰写了一组笔谈文章,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理论学术探讨,并予以刊发,希望以此引起社会各界和专家学者对此问题的兴趣和关注,以期进一步推进中国妇女的维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