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7 毫秒
1.
(一)教育目的,就是培养什么人的问题,这是教育的根本问题。对这个问题,我们在理论上已经解决了。早在一九五七年毛主席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一文中就已明确指出:“我们的教育方针,是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  相似文献   

2.
梁启超是近代中国最早关注教育宗旨问题的学者。甲午之战后,他从救亡图存出发,提出了“以政学为主义,艺学为附庸”的办学方针,强调对改革急需的政治人才的培养。戊戌变法后,高举培养“新民”的大旗,率先对中国近代教育宗旨问题进行了理论上的阐发。“五.四”运动后,又提出发展“圆满人格”、“学做现代人”的教育方针,倡导以人格教育为核心的“三达德”教育。他对教育宗旨问题的不懈探索和大力倡导,突破了传统教育思想的束缚,推进了精英教育向社会教育的转变,更重要的是他已关注到现代教育的真谛,即人格教育问题。所有这一切,都不同程度地影响和推进了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3.
教育方针是党和国家在一定历史时期内提出的实现教育总体目标的基本路线,是指导教育工作的根本指导思想和行动纲领,江泽民在继承毛泽东、邓小平等关于教育方针的有关思想和论述的基础上,提出教育为社会主义和人民服务,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坚持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努力造就“四有”新人及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接班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新诊断,丰富和发展了我党的教育方针,对指导我国的教育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红色文化蕴含丰富的政治智慧和思想内涵,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资源。用好红色文化资源,有利于老区高校更好地回答和解决“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老区高校应加强顶层设计,充分利用好地方红色资源,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打造校园文化红色底色,提升立德树人成效。  相似文献   

5.
和谐社会理念的提出为教育的进一步改革和发展指明了方向,同时也使我们在以人为本这一层面上明确了教育问题的应对思路。社会的和谐在根本上取决于人的和谐,教育目的就在于培养德智体诸方面和谐发展的人。和谐社会中的教育问题也可归结为人的问题,因此对人的关注始终是本文写作的着眼点。教育问题的治理应从根本抓起,本文认为“孝”是做人之本,教育问题的解决及和谐社会的营造也应循此而寻求启发。本文认为普及孝亲尊师教育并本着人人力行的原则来营造孝亲教育的社会局面是和谐社会背景下治理教育问题的有效渠道之一。  相似文献   

6.
江泽民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在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伟大实践中,形成了素质教育思想、全民教育思想和教育创新思想。江泽民强调实施素质教育要把人的全面发展放在中心地位,注重人的综合素质的提高、个性发展以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把实现“两基”目标作为我国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并把解决处境不利地区和人群的教育问题作为全民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指出教育观念的创新是教育创新的先导,教育体制的创新是教育创新的关键,教师的创新是教育创新的根本。以上这些思想都是江泽民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7.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一系列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思想、新观点、新战略,从“本体论、价值论、方法论”维度分别回答“是什么”的内容体系、“为什么”的内在要求、“怎么办”的方法路径。学习领会这一创新论述的丰富内涵及其蕴含的开放创新的内容体系、牢记使命的责任担当、立德树人的价值取向和唯物辩证的思想方法等理论品格,对于把握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及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推动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发展有着重大现实意义。要在理论指导与研究深化、发展理念和价值指引、教学科研和培养人才等方面着力推进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8.
世纪之交,中国教育出现了许多新思想,新情况,新问题,有许多问题成了教育界争论的热点问题。对这些热点问题的讨论和澄清,关系到下世纪中国教育的健康发展。因此,我们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事”的思想路线和“积极进取”的指导思想,认识和解决教育热点问题。一、全面发展与全科发展人的全面发展观在我国有三种认识,其一是马克思、恩格斯的全面发展观。马、恩从人类发展的历史进程来研究社会成员的全面发展问题,指出人的全面发展最根本的是人的劳动能力即体力和智力的充分发展,也包括人的道德、审美、志趣的充分发展。其二是我国教育方针的…  相似文献   

9.
大成智慧学和培养创新型人才成了著名科学家钱学森近十多年来关注的非常重要的问题,但并未形成系统的论述。经过研究,可以把钱学森的大成智慧思想概括为以下几个主要方面:集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之大成;集人与机器思维之大成;集人与人思维之大成;大成智慧教育。  相似文献   

10.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重要论述理论蕴涵深刻、内在逻辑严密,具有独特的思维品质。在理论蕴涵上,从教育的根本保证和根本任务两个方面科学回答了新时代“办什么教育”的教育本体论问题,从教育目的和教育使命两个方面科学回答了新时代“为谁办教育”的教育价值论问题,从教育的战略地位、办学方向、发展道路、发展动力、基础保障五个方面科学回答了新时代“怎样办教育”的教育实践论问题,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教育认识论、方法论、实践论,富有科学性。在内在逻辑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重要论述是由逻辑起点、逻辑主线、逻辑支点和逻辑归宿构成的逻辑闭环: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重要论述的逻辑起点,立德树人是逻辑主线,改革创新是动力支点,保障支点是教育优先发展和教师队伍建设,保证支点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学。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重要论述的逻辑旨归是人民中心的教育价值观,即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不断满足人民对更好教育的期盼。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重要论述具有五个独特的思维品质:一是高瞻远瞩的战略思维,立足于中国历史和国情,始终把教育改革发展置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战略定位、思想基础、道德实践、文化自信、工作格局等不同视角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出了系列重要论述.这些重要论述理论蕴涵非常丰富,从理论与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为新形势下高校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明确了重要指向,提供了基本遵循.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共产党的教育方针在近现代中国教育改革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深刻写照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百年征程.回溯百年,中国共产党的教育方针始终遵循马克思主义思想主线,密切联系社会现实问题,政治性与人民性辩证统一,历经启蒙兴建、曲折探索、改革调整、全面推进四个时期,指引中国教育实现了从孱弱到卓越的百年变迁.基于教育政策分析方法论视角,"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三大问题一以贯之,其回答集成中国共产党教育方针的四个经验向度,即始终以发展中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继承与发展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以及遵循"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教育能动作用于政治经济制度"的基本规律.  相似文献   

13.
1998年教育科学出版社编辑出版了《中国语文教育忧思录》一书,出于对中国语文教育的关注,本文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三个方面对此书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评析。结合专家的论谈指出:解决语文教育的根本问题在于教育观念的转变。语文教育要以人为本,能够“顺木之天,以致其性”,最终“使人变得更美好”。  相似文献   

14.
把为人民服务写进教育方针,是党的教育方针的新发展,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教育领域的体现和落实.教育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人的全面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教育要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根本方向和出发点.教育要满足人民的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办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让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促进教育公平,推动社会和谐,这是新时期教育为人民服务的发展方向和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15.
英雄观培育肩负着教育人民崇尚英雄、学习英雄,推动新时代实现英雄辈出的历史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英雄观培育的重要论述创造性地回答了新时代“怎么看待英雄”“怎么对待英雄”“怎样培养英雄”的基本理论问题,构成了以英雄观认知论、英雄观认同论、英雄观实践论为主要内容的思想体系。这一重要论述有效地改变了英雄观培育弱化的现实局面,为新时代开展英雄观培育提供了根本遵循,充分彰显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理论品格。  相似文献   

16.
<正>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教育实践的成功离不开正确教育方针的指导。1957年,毛泽东同志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这标志着新中国社会主义教育方针的形成。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并强调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对新中国社会主义教育方针的继承与发展,同时也为新时代教育实践提供了正确指导。  相似文献   

17.
江泽民总书记《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从国运兴衰和民族复兴的战略高度、从教育的根本任务和目标出发,对事关我国教育发展方向、教育方针和教育思想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作了深刻精辟的论述。《谈话》高瞻远瞩,切中时弊,是江总书记在世纪之交发出的新的教育动员令,是指导新世纪教育工作纲领性文献。对这篇重要谈话,我们要高度重视,认真学习,努力贯彻到实际工作中去。学习贯彻《谈话》,关键是端正教育方向,明确教育思想,全面实施以德育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素质作为人的一种基本品质结构,具有很强的复合性,是品格、智慧、知识、能力的综合。素质一…  相似文献   

18.
正值人们对教育事业倍加关注,对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十分担忧的时刻,江泽民总书记2月1日发表了(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这篇(谈话》,高屋建瓴,内容丰富,意义深远。(谈话)从国运兴衰,民族复兴和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以及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全局高度,对事关我国教育发展方向、教育方针、教育思想和当前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作了深刻的思考和精辟的论述。《谈话》非常及时,很有针对性,抓住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中最根本、最重大的问题,深刻指出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切实抓好青少年的思想教育是各级各类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中心任务,号召全社会都来关心支持教育事业。这篇重要《谈话》是对毛泽东、邓小平教育理论的继承、运用和发展,是我国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条件下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是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行动指南,是面向新世纪关于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历史性文献,具有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谈话》好似春雷巨响,震撼了中华大地,既高瞻远嘱,又语重心长,充分体现了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我国教育事业和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和关怀,对广大青少年学生的真心爱护和殷切期望。认真  相似文献   

19.
习近平关于农村土地问题的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新形势下解决“三农”问题的基本遵循和理论指南。该重要论述具有深厚的历史根源,其不仅植根于传统中国的“重农固本”思想,而且是马克思农村土地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光辉范例,是历代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农村土地思想与理论的继承与发展,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集体领导智慧的结晶。习近平关于农村土地问题的重要论述是一个内容丰富的思想体系,主要包括习近平关于农村土地“三权分置”问题重要论述、习近平关于农村耕地资源保护问题重要论述、习近平关于农村土地征收问题重要论述、习近平关于农村宅基地改革问题重要论述。习近平关于农村土地问题的重要论述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是马克思主义土地理论本土化、中国化和时代化,是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土地理论,为当下农村土地法律制度的改革与创新提供了理论指南,为新时代“三农”问题的解决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主要论述毛泽东教育思想中有关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方面的问题。毛泽东同志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是一贯的,有其自身产生、形成和发展的过程。随着我国革命和建设的发展,他提出了一系列的教育方针,是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推动着教育事业的发展。邓小平同志坚持、继承、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思想。当前我省高校在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方面取得了许多成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必须尽快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