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中原作家群研究资料丛刊》是信阳师范学院"当代河南文学发展与中原文化建设"协同创新中心主持编撰、河南大学出版社人文社科部精心设计、编校,隆重推出的一套研究资料丛书。第一辑为白桦、周大新、刘震云、二月河、张一弓、阎连科、刘庆邦、李佩甫、田中禾、张宇、李洱、墨白、邵丽、乔叶、计文君等15位蜚声文坛的作家的研究资料专集。  相似文献   

2.
<正>十多年前,我在《中原文化圈与20世纪河南文学》(《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2002年第4期)一文中,谈了自己对乡土文学研究的粗浅看法,认为对苦难的抗争与对中原文化的反思,构成了20世纪河南文学的两大创作母题。"苦难制造了愚昧,愚昧又恶性循环地加重了苦难",几代中原人"决心结束苦难命运的果敢行动,构成了中原文化重获新生的精神支柱和雄厚基础。"中原作家创作中文化反思力度的不断强化,让我对创作前景充满着期待与憧憬。  相似文献   

3.
中原作家群一方面有一种地域归属感,另一方面其作品表达的文化认知有明显的中原归属感。但是,这个群体中之个体后来的经历和生活圈发生了变化:相当一部分人仍然生活、工作在河南,自始至终在中原人流动、延续的生活氛围中创作;而另一部分人却走出了河南,在"外省"工作、生活,虽然自身携带着浓重的中原文化背景和底色,但由于"外省"生活和文化接受形成的视野,其创作和作品与留守本省的作家相比,体现出可比较的差异性。同时,他们之间也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借鉴的互动关系,并在这种互动关系中超越和提升,这就成为一种值得关注的文学现象。  相似文献   

4.
中国文学史是各个兄弟民族的作家共同书写而成的。其中和唐诗、宋词相比并的元曲,少数民族作家更以其辛勤的劳作留下了光辉的篇章。这首先是因为元曲这一文学体制的形成就是各民族文化在中原相交融的产物,其次是由于少数民族的作家,承袭了本民族、本地域的传统文化,又通过刻苦学习掌握了中原传统的汉文化,就使少数民族作家用汉语言文字进  相似文献   

5.
元代色目诗人马祖常是元代留存作品最多的少数民族作家之一。关于马祖常的诗歌风格,其实已突破了历来"清丽"、"雅正"与"不受羁勒"的评价,表现为江南诗之刚健雍容、中原诗之细腻大气、北地诗之清丽质雅,最终形成了多元浑融的风格。  相似文献   

6.
城乡关系的文学书写,构成新世纪乡土小说转型的重要主题和鲜明特征。中原大地是“城乡中国”生成演变的一个代表性场域。无论中原乡土视野里的城市想象,还是城市视域里的中原乡村景观,抑或走向城乡和谐的乡土叙事,中原作家群的城乡叙事呈现了“城乡中国”社会转型期中原乡土的现代性变迁,并为这一沧桑巨变绘制了文学影像,保留了精神典藏。  相似文献   

7.
河南籍作家在创作时或借鉴中原曲艺文化,或表现中原神秘文化,或体现中原民间道德,或展现中原农民顽强的生命力,或反映官本位等权力政治思想对人的影响和戕害,以及对中原民俗文化、中原诙谐文化等的借鉴与表现,不仅丰富了小说内容,而且提高了文学的品味、认知价值和文化审美价值,也体现了他们对中原特色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8.
在当代河南作家笔下,中原乡村大致有三种类型的"能人":乡村中的基层干部;走入仕途的"乡下人";普通村民中的佼佼者。河南作家对这些"能人"好像情有独钟,对他们由"草"(普通村民)变为"草精"(掌权者)的奋斗历程充满着自我认同,在小说中反复书写着"能人"通往"权力"的"成功"之道。在这种有既定目的的叙述方式下,河南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出现了简单化、神化与图解化的倾向,再加上部分重要细节的缺失,总体上造成了人物的失真叙述。河南作家自当代以来的理念化写作思路与狭窄的艺术思维束缚了他们创新的步伐,这既是河南作家"与生俱来"的潜在障碍,也是他们创作个性中颇具特色的部分。  相似文献   

9.
在<风中之树>里,孙荪把李准十作为中原作家及中国当代作家的一种标本,借以描述和反省一个时代的文艺思潮和共同的经验教训,剖析作家的精神构成.他的文学史家的眼光和对于本土文化、生活的独到理解,对于作家和一个时代的关系的探讨,对于一个作家一生的跟踪研究等,对当今的文学批评界均有一定的启示作用.这种与生命的底气和本土经验相结合的批评,应该成为当代批评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
20年来。由于传统文化研究重新引起重视和文化产业的兴起,中原民间文化的研究进入到一个新阶段,出现了一批论文和专著。从横向来看,这些论文从语言学、心理学、社会学、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交叉研究等视角进行了探讨;专著又分为资料型、本体研究型、跨学科研究型几类。从纵向来看,研究在主要倾向上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资料的收集、整理、考订,二是民俗的本体研究,三是中原民间文化和中原文化产业的跨学科研究。在各个阶段或各个层面上都有一些好的作品和一些研究成果突出的专家。但是对民间文化研究方法的运用、研究的目的、对民间文化的保护和利用等问题的研究都还有待进一步深入。  相似文献   

11.
20年来,由于传统文化研究重新引起重视和文化产业的兴起,中原民间文化的研究进入到一个新阶段,出现了一批论文和专著。从横向来看,这些论文从语言学、心理学、社会学、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交叉研究等视角进行了探讨;专著又分为资料型、本体研究型、跨学科研究型几类。从纵向来看,研究在主要倾向上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资料的收集、整理、考订,二是民俗的本体研究,三是中原民间文化和中原文化产业的跨学科研究。在各个阶段或各个层面上都有一些好的作品和一些研究成果突出的专家。但是对民间文化研究方法的运用、研究的目的、对民间文化的保护和利用等问题的研究都还有待进一步深入。  相似文献   

12.
一、"公共性"概念内涵与建立"新公共性"的必要"中原根文化"是指起源于中原地区、在中华民族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处核心地位的主流思想和文化,对于推动华夏文明的传承创新和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中原根文化最重要的特性是根源性和主导性,但是这两个特性无论在国内还是在国际上,目前都缺乏公共性认同。因此,我们必须借助现代新兴传播媒介,对中原根文化进行新的公共性构建。如果梳理一下中原根文化研究及传播的历史与现  相似文献   

13.
中原文化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中华民族的"元"文化。但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中原文化失语现象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体现在跨国家跨文化以及国内各民族的交往中。如何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背景下建立文化自信,从而实现中原文化"走出去"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视角。在分析中原文化的内涵和精髓、阐释中原文化失语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背景下中原文化"走出去"的多模态策略。  相似文献   

14.
在学界所称的"民间文学三套集成"《中国民间故事集成》、《中国歌谣集成》、《中国谚语集成》中,收录了大量关于古代作家及作品的民间传说,这些资料对于反映古代文学作家及作品在民间的状况,丰富和深化古代文学研究与评论,都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15.
从文学流派的角度审视,旧说多认为包天笑为"鸳鸯蝴蝶派"作家.本文在搜集较多资料的基础上,首先界定"鸳鸯蝴蝶派"的基本概念,再从作家的译绎和写作实践、创作道路历程,结合作家的<回忆录>、自白及已有的不同看法,从特定历史时期的文学流派的总体倾向,做具体的分析研究,认为说包天笑是近现代"旧小说的押阵老将"、"白话通俗小说家"是合适的,而把他列为"鸳鸯蝴蝶派"作家,则不尽符合事实,未必妥当.  相似文献   

16.
从性心理学与精神分析的角度,对沈从文生平事迹、《水云》《老伴》等创作谈、散文作品及相关研究资料进行梳理、剖析,就可以发现:《边城》情感机制的形成,是由生活中三个"偶然"(作家所指称的年轻姑娘)引起作家的"性幻想",并引起其"性记忆",从而生成和坠入"乡下女孩子"即线铺女"那种纷乱情感";从而确认这部小说创作的一个隐秘的、深层的心理动因,是关于作家青少年时代爱情生活的一个深刻记忆。  相似文献   

17.
仡佬族的祖先是西南地区的"濮人"。今天的仡佬族虽在全国31个省市都有分布,但96.49%居住于贵州。第一代仡佬族作家的历史性出场,比其他少数民族晚三十多年,其文化的衰落是显而易见的事实。探讨其中原因,既关乎仡佬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与从外地迁入贵州的其他民族的交流、融合,也有后来民族政策推进的影响。不过,仡佬族作家虽然晚出,起点却很高,那是一种超越了民族性与地域性的当代精神追求。在这一过程中,又并没有失去仡佬族文化自身的某些特质。  相似文献   

18.
中国乡村社会自1950年代以来经历了不断的发展变革,人民公社、联产承包责任制及土地流转等农村政策的实行不可避免地对农民的心灵形成冲击和震荡。当代文坛的作家们忠实记录了旋涡中农民内心的矛盾冲突,农民心理写作也成为中国当代小说一个重要内容。中原作家李佩甫的农民书写在整个当代小说中具有代表性。他不仅展现了独具特色的中原乡村风土人情,更对中原农民不同时期的心理变迁进行了系统的描摹刻绘。中原农民心理无论是在土地意识、伦理思想还是城乡观念方面都呈现出因时代变革而产生的巨大差异,其演变轨迹也折射了复杂的历史内涵。  相似文献   

19.
先锋小说落潮以来,仍然有部分作家恪守先锋精神,在叙事学的层面致力于前卫性质的艺术探索,代表中原写作中坚力量的墨白即隶属其中。他的系列长篇小说集中反映了其先锋叙事的探索力度,并在此基础上展开对人自身存在的多维度透视。"欲望三部曲"系列基于身体叙事的基本伦理以及精神现象学的观照,一方面透视出个体欲望发生学的基本原理,一方面再现并审视了城乡二元格局逐渐松动下底层知识分子的精神生长史。出于作家的自觉意识,系列长篇小说在叙事学层面形成跨度和超越,从而建构了纵深有序的叙事空间。  相似文献   

20.
汉昭帝平陵2号从葬坑发现驴骨,不排除驴作为帝后宠物的可能。这是最早的数量集中的驴进入中原社会生活的实体证据。大约战国时期,驴被中原人看作"奇畜",文献记录与考古发现可见片段迹象。关于"驴"的知识,汉初已在社会初步普及,然而"驴"的大量引入,应当是在汉武帝时代。汉简资料也可以提供西域人进献"驴"的相关信息。正是在此之后,驴逐步为中原人利用、养殖、繁育,成为北方应用十分普遍的畜种。《后汉书》屡见"乘驴车""驾驴车""驴车转运"的记载。《三国志》"诸葛子瑜之驴"的故事,则说明驴已经进入江南地方。平陵驴骨骼的发现,为中西文化交流提供了动物考古的实证。驴作为交通动力自西北引入,也是交通史研究者应当关注的史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