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从二月革命结束到十月起义胜利,是列宁思想演进的第一阶段,他主张在俄国采取走向社会主义的“步骤”,但反对立即将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反对立即直接实施社会主义。长期以来学术界误解了列宁这一阶段的思想。从十月起义胜利到1918年1月全俄苏维埃第三次代表大会,是列宁思想演进的第二个阶段,他提出俄国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进而提出了消灭资本主义和建设社会主义的任务。1921年春以后,是列宁思想演进的第三个阶段,他提出,相对于俄国落后的生产力和经济条件而言,资本主义是“幸福”,无产阶级在社会主义实践过程中必须发展和利用资本主义。这意味着列宁找到了俄国发展生产力并实现社会主义的正确途径。  相似文献   

2.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七十周年了。七十年前,俄国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在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的领导下,举行城市武装起义,推翻了地主——资产阶级政府的统治,摆脱了帝国主义体系,组织了无产阶级专政的苏维埃政府,建立了世界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把革命的火焰引向农村,取得了乡村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的建立,使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和马克思、恩格斯规划的人类前景,第一次变成人间活生生的事实,人类历史的新纪元开始了。关于十月革命对人类历史的意义,正如列宁说的,坚冰已经打破,航线已经开通,道路已经指明。  相似文献   

3.
对革命性质的判断,直接影响着革命策略的制定及革命力量的定位。关于列宁对俄国三次革命(1905-1907年革命、1917年二月革命、1917年十月革命)性质的判断,传统观点认为前两次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十月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较新的研究则倾向于认为,十月革命胜利之前列宁对三次革命性质的判断都是民主革命。争议的焦点集中在十月革命的定性上。列宁对革命性质的判断,始终围绕如何使俄国革命尽快走向社会主义这个中心。立足经济发展状况,列宁认为俄国三次革命都是资产阶级革命;基于无产阶级同盟者的成分分析,列宁断定俄国三次革命都属于民主革命;以政权更替为标准,列宁肯定了1917年十月革命的社会主义性质。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恩格斯晚年设想,未来的俄国革命将激发西方的社会主义革命,西方的社会主义革命会反过来支持和帮助俄国革命。从20世纪初世界的政治格局以及世界矛盾看,从列宁的思想看,十月革命正是马恩所期望的革命。可是,十月革命以后的欧洲革命过程没有按马恩的预想发展,俄国革命未得到西方革命的支持和帮助。于是,列宁和俄共(布)转向了东方社会主义战略,从而启开了20世纪东方各国社会主义运动不断发展的新态势  相似文献   

5.
论列宁关于十月革命性质的思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17年10月武装起义前夕,列宁通过对俄国革命阶级性的分析,认为面临的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并且提出了与此相适应的革命任务。然而他认为这场革命一定会引发全欧洲的社会主义革命,并最终使俄国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十月起义胜利后,列宁提出俄国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但所指的“社会主义革命”是实施计算和监督意义上的、单纯政治斗争意义上的、“导向”意义上的社会主义革命。这些思想体现了列宁理论与实践的以下特点:根源于社会实际,趋向于未来革命,渐进倾向与缓和倾向,理论发展和创新等等。  相似文献   

6.
俄国共产党(布尔什维克)是列宁亲自缔造的,并领导俄国人民在一个军事封建帝国主义国家首次夺取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党。她功勋卓著,为俄国人民和全世界人民所赞誉。然而,列宁从不认为他所领导的党是完美无缺的,毋需自我改造的党。相反,列宁历来重视党的自身建设,特别是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后,列宁始终把执政党的自身建设作为“头等重要的任务”来抓。根据列宁的建党思想,俄共(布)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来维护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其中方法之一,就是有计划地进行清党工作,列宁专门撰文阐述清党工作的必要性、重要性及基本的政策。  相似文献   

7.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后,列宁反复地强调指出,不发达国家开始无产阶级革命是比较容易的,但要把革命继续到最后胜利就比较困难。这个论断包含着很深刻的革命辩证法,并为无产阶级革命的实践一再地证明。现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正处在低潮,一些国家的社会主义事业遭到了挫折。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回顾一下列宁这个科学论断,是很有教益的。一、不发达国家革命开始比较容易  相似文献   

8.
1905年到1907年的第一次俄国革命,是在帝国主义时代由无产阶级所领导的第一次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是俄国工人和农民为了自己的解放开始英勇斗争的重要阶段。在革命的前夕,革命发展的过程中以及革命失败以后,列宁、斯大林对于这次革命在理论上的指示和经验上的总结,不仅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并且直接指导着1917年伟大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走向胜利。  相似文献   

9.
《中华魂》2007,(11)
90年前,俄国爆发了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俄国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在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下,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  相似文献   

10.
二月革命胜利以后,列宁明确提出了俄国由民主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的方针;十月革命是真正的社会主义革命;十月革命胜利以后,苏维埃俄国开展了宏伟的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俞良早教授关于十月革命以前列宁未提出俄国要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十月革命不是社会主义革命,列宁在世时苏维埃俄国还没有开展社会主义革命的观点,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产生这种观点的一个主要原因,在于他混淆了"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社会"这两个不同的概念。  相似文献   

11.
德国十一月革命,是继俄国十月革命后在西欧爆发的一次革命。由于它是当时唯一发生在世界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革命,因此,它自然引起国际无产阶级的革命领袖列宁的密切关注,为了促使这次革命的尽快到来和成功,列宁倾注了极大的精力。 但是,国内学术界却没有对列宁的这段重要活动历史给予应有的注意。有关著作或一笔带过,或语焉不详,这不能不说是列宁研究中的缺憾,本文就是弥补这一缺憾的尝试。 一、没有德国的革命,我们就会灭亡 在列宁的领导下,俄国无产阶级率先发动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可是,被认为革命条件已经成熟的各欧洲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特别是德国却没有跟着发生革命。“俄国革命发生在其他各国革命之前,这使我们的处境更加困难。”我再说一遍,能把我们从所有这些困难中拯救出来的,是全欧洲的革命。“如果没有德国的革命,我们就会灭亡,……如果德国革命不爆发我们就会灭亡,这是绝对的真理。”那么德国革命何以在列宁看来如此重要呢? 第一,德国革命是世界革命链条中的主要环节“从国际革命、世界革命的角度看问题,  相似文献   

12.
本文着重分析了革命成功和建设受挫的深层次原因。20世纪初期,列宁领导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取得胜利;80年代末90年代初,前苏东各国社会主义失败。究其深层次的原因,就在于列宁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俄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而苏东各国教条式地对待马克思主义。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证明,无论革命和建设都必须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这是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态度,也是成功的革命和受挫的建设留给我们最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作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的列宁,从来都是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与时俱进的光辉典范.他根据发展了的世界形势,提出了社会主义革命可以首先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取得胜利的理论,并领导俄国人民取得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在领导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过程中,他又从当时俄国的实际出发,实行新经济政策,使在战争中遭受严重破坏的国家经济得以恢复.晚年,在病重期间,他仍坚持探索俄国实现社会主义的特殊道路,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构想,为俄国人民指明了前进方向.  相似文献   

14.
列宁在领导俄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指导东方民族民主革命的过程中,从多个侧面和不同的角度继承与发展了马克思的东方社会理论。这种继承和发展集中体现在列宁关于“非资本主义发展”、“一国首先胜利”、“未来社会发展阶段”以及新经济政策的思想理论中。  相似文献   

15.
列宁写于1923年1月的《论我国革命》,是对俄国能否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几次论争的科学总结,也是对机会主义者及其庸俗生产力论的彻底清算。在世界社会主义处于低潮的今天,有人宣扬落后国家不能进入社会主义,固属老调重弹,如何认识我国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却也歧见复起。重温列宁这篇凝聚毕生经验和智慧的文献,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否定俄国革命的要害——庸俗生产力论苏汉诺夫的《革命札记》诋毁十月革命,说落后的俄国走向社会主义,是头脑产生混乱的想法。列宁从评这本书入手,直指俄国所有小资产阶级民主派和第二国际的机会主义者。…  相似文献   

16.
恩格斯晚年有一个极其重要的思想:俄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将“成为全世界社会革命”即世界社会主义革命的“开端”。即未来的世界社会革命将由俄国资产阶级革命首先发动,俄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将推动西欧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发生和胜利;同时,俄国在革命的发展过程中也将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相似文献   

17.
今天我们在这里开座谈会.纪念伟大革命导师列宁诞辰140周年,很有现实意义。毛泽东曾经说过:“五四运动是在俄国革命号召之下.在列宁号召之下发生的。”而五四运动正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它从思想上和干部上,直接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条件。中国革命就是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指导下取得胜利的。我们党对于学习和研究列宁的著作同对于学习和研究马恩的著作同样地高度重视。指导中国革命的思想,很多是从列宁著作中汲取的,因为列宁有领导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成功的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8.
1917年革命是俄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转折点,在革命发展过程中,政治领袖列宁表现出了卓越的政治智慧:以俄国革命唤起欧洲革命的坚定信念;"全部政权归苏维埃"口号的灵活运用;瓦解旧军队策略的综合实施;抓住机遇不言弃的坚强意志.这些政治智慧是保证革命取得胜利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9.
普列汉诺夫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的著名人物。他的政治生涯坎坷不平,他的思想观点瑕瑜互见。他是俄国第一位马克思主义宣传家和理论家,国际工人运动的杰出领袖,反击民粹派的急先锋,批判伯恩施坦修正主义的坚强战士,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的创始人之一。他还是列宁于俄国1905年革命失败后反对取消主义的战友。他功绩卓著,错误鲜明。其主要错误是:从理论上反对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为俄国1905年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1917年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制定的策略路线,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鼓吹社会沙文主义。  相似文献   

20.
《国家与革命》是伟大导师列宁在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前夜写成的光辉文献。在这部著作里,列宁总结了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两条路线斗争的历史经验,系统地阐述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特别是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尖锐地批判了第二国际修正主义者歪曲和篡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谬论,揭露了他们反对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罪恶行径。列宁的这部伟大著作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建立和巩固无产阶级专政的战斗纲领,是反对修正主义的锐利思想武器。五十多年来,它一直指引和鼓舞着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的革命斗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