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最近,我国学术界开展了关于“一分为二”与“合二而一”问题的讨论。这个问题的讨论,是由《光明日报》五月二十九日登载的艾恒武、林青山两同志合写的《“一分为二”与“合二而一”》一文引起的。《光明日报》、《文汇报》、《大公报》、《北京日报》、《哲学研究》、《新建设》等报刊先后发表了讨论文章。七月十七日,《人民日报》的《学术研究》,发表了王中、郭佩衡两同志合写的《就“合二而一”问题和杨献珍同志商榷》的文章,对“合二而一”的观点提出了反驳。这一讨论正在进一步开展。现将有关文章的论点简介于后,以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社会学建设的过程中,许多同志都强调了要继承和发扬我党社会研究的优良传统,但是,这个优良传统的核心究竟是什么?它对我国社会学研究的决定性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这些问题还需要有更深入的理论分析和研究。我们认为,这个核心就是“实事求是”。邓小平同志指出:“毛泽东同志在延安为中央党校题词,就是‘实事求是’四个大字,这是毛泽东哲学思想的精髓。”(《邓小平文选》第64页)实事求是,不但是一种态度,而且是认识社会和改造社会的理论和方法论的原则。它是我们进行各项工作所必须坚持和发扬的优良传统,也是我们研究社会学所必须坚持和发扬的优良传统。  相似文献   

3.
薛德震同志在《再谈人在唯物史观中的地位》(《学习与探索》一九八二年第六期)一文中,进一步补充了他在《解放的哲学和哲学的解放》一文中的观点,对我们与他商榷的《也谈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一文,提出了一些不同的意见。我们十分赞成把这个讨论继续深入下去,以求得对历史唯物主义的正确理解。分歧的焦点在哪里?我们同薛德震同志分歧的焦点,不在于“唯物史观是怎样产生的”,也不在于“马克思、恩格斯为什么要创立唯物史观”,更不在于人是否历史的主体,而是在于历史唯物主  相似文献   

4.
在《邓小平文选》中,体现得十分突出的,是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党的正确领导,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解决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进程中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对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作出了新的贡献。在党的建设方面,小平同志针对我们党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坚持和发展毛泽东同志的建党学说,对于如何加强党的思想、作风、组织建设,对于如何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作了一系列富有创造性的深刻的论述。认真学习这些论述,将使我们更加全面、正确、深刻地领会、掌握和运用毛泽东同志的建党学说,提高增强党性、端正党风的自觉性,为即将开始的全面整党作好重要思想准备。下面想就这个问题谈谈自己的学习体会。  相似文献   

5.
华国锋同志在五届人大二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作为阶级的地主阶级、富农阶级已经消灭。”“作为阶级的资本家阶级也已经不再存在。”在这种情况下,我国的社会主义的法还有没有阶级性呢?我们认为,只要法存在,它就有阶级性;没有阶级性的行为规范,就不成其为法,而成为习惯或公共生活规则了。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 一  相似文献   

6.
1981年第三期《浙江学刊》上发表了吕宏同志《对“调解为主”的质疑》一文,读了以后,深感文章中的许多观点,涉及到我国民事诉讼程序制度中的一系列原则问题,关系到我国民事审判工作今后如何发展。有的问题还涉及历史事实的认定和分析。因此,提出来同吕宏同志商榷,也与其他法学理论工作者、司法实践工作者共同探讨和研究。一、关于“调解为主”的提出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周恩来同志作为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之一,对文艺工作历来十分关注。胡启立同志《在中国作家协会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上的祝词》中指出:“我们的党同文艺界有着血肉联系,我们党的许多工作人员同文艺工作者有很深的友谊,在这方面周恩来同志是我们的楷模。”他的关于文艺工作的论著近年已发表过一部分,最近,《周恩来选集》下卷的出版发行,使我们又读到了关于这方面的更多论著,对他在建国后文艺事业方面的一系列活动和思想,有了更深切的了解。建国后,他在文艺事业上的各种活动,都贯穿着一个总的倾向——反“左”。这是因为,建国以来,我国的文艺事业虽取得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三大已把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正式提上了日程。进行政治体制改革,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和掌握适当的时机。邓小平同志指出:“党的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已经做了很多工作,解决了很多问题。取得了很多成绩,我们已经有了一个很好的前进阵地,现在提出改革并完善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任务,以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时机和条件都已成熟”。(《邓小平文选》第302页)我国政治发展的实际情况表明,邓小平同志的这个论断是完全正  相似文献   

9.
我们就《英国美学杂志》主编H.奥斯本的《论灵感》一文中提出的问题,请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毛星同志,复旦大学蒋孔阳同志写了两篇文章,以及译者朱狄同志的《译后杂记》,作为关于灵感问题的笔谈发表,希望有助于对这个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正确的政治路线要靠正确的组织路线来保证。各级领导干部是我们党和国家机关中的骨干力量,在各项工作中对人民群众起着组织领导作用。选拔培养中青年干部,是关系到我们的革命和建设事业能不能兴旺发达、后继是否有人的问题。邓小平同志历来把这个问题作为事关大局的战略问题来对待。自从1980年提出实现干部队伍“四化”的指导方针以来,一再强调这一问题。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许多篇章中,也都反复论述了实现干部队伍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紧迫性和重要性。邓小平同志关于干部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同志南巡谈话的精髓,是全面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抓住时机,发展经济,更好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为此,要求我们思想更解放一点,胆子更大一点,改革开放的步子更快一点。我认为在这三个“一点”中,前提和关键是第一个“一点.”,即思想更解放一点。《谈话》高瞻远瞩,高屋建瓴,根据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实际上提出了开展一个新的思想解放运动的任务;同时针对当前存在的带普遍性的深层思想认识问题,作了全面、深刻和富有新意的理论阐述,为开展一个新的思想解放运动提供了强大的思想理论武器。现在,全国各地解放思想的大讨论的广泛开展,标志着这个新的思想解放运动已经掀起,方兴未艾。在这样的时候,从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就解放思想的若干有关问题作点探讨,对于我们正确理解并自觉参加这个运动,无疑是必要的和有益的。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同志在《关于农村调查》一文中有这样几句话:“苏东坡用‘八面受敌’法研究历史,用‘八面受敌’法研究宋朝,也是对的。今天我们研究中国社会,也要用个‘四面受敌’法,把它分成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军事的四个部分来研究,得出中国革命的结论。”文以人传,在约定俗成的语言规律中,这所谓“八面受敌”法,便成了一个分门别类地研究问题的方法的概念。现在有的学者甚至作了这样发挥:“这种分类读书法,分类研究法,也即专题读书法,专题研究法,苏东坡把它称之为“八面受敌”法,曾经受到毛主席的注意和称赞。……毛主席的这个称赞,对于我们是一个很深刻的启发,而对于苏东坡则无疑是一个十分难得的荣誉。”(顾其中:《苏东坡》第103页) 考“八面受敌”一语出自苏东坡《又答王庠书》文中。所谓“八面受敌”法,说是毛泽东同志  相似文献   

13.
“依附论”是六十年代在美国和拉丁美洲最初出现的一种激进的理论思潮,它涉及现代帝国主义理论、不发达根源、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道路等重大问题。这一思潮后来发展到其他地区,引起国际学术界的很大注意和不少争论。“依附论”的主要代表人物包括萨米尔·阿明和安德烈·冈德·弗兰克等著名经济学家。我国学术界对这派思潮的观点有过一些介绍,例如:《国外社会科学》1978年第3期刊载阿明的《自力更生与国际经济新秩序》;《世界经济译丛》1981年第2期刊载阿明的《第三世界的发展战略问题》、1981年第10期弗兰克的《不发达的发展》等文,以及《拉丁美洲丛刊》1982年第1期高话所著《战后拉丁美洲经济思潮概述》。但是对国际学术界在这方面的论战介绍不多。这里我们选登了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经济系教授詹姆士·M.赛弗对“依附论”学派(文中称之为“每月评论派”)的一篇论战文章,供我国学术界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14.
去年《文学评论》第二期发表了刘梦溪同志的《关于发展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几点意见》一文。这篇文章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有没有建立起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完整的理论体系的问题,作了否定的回答。魏理同志在这个刊物同年第五期上发表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文艺理论体系和文艺学的发展》一文。对刘梦溪同志的观点进行了批评。指出不应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文艺理论遗产(原著)和文艺科学的体系(原理)相比较,否则就是“用我们设计好的文艺理论体系去要求马列主义所没有的东西”。他认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文艺理论遗产有自己的体系,进而断言马克思主  相似文献   

15.
我在《对“调解为主”的质疑》一文中,认为“调解为主”这个提法不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司法制度,需要予以修改。对此,唐德华同志提出异议,认为民事审判工作应当坚持“调解为主”。我在学习将要试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同时,读了唐德华同志的这篇文章,觉得还有一些分歧的意见须继续商榷。唐德华同志认为,“各边区政府和抗日根据地的民事审判工作,根据当时提出的‘调解为主、审判为辅’的方针,积极开展法院调解,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这是与事实不完全符  相似文献   

16.
《学习与探索》一九八○年第六期发表的《试论审美的艺术观》(以下简称《试论》),是近年来还不多见的一篇比较系统地论述艺术观的文章。它探索了艺术理论中的一系列重要问题。按何新同志自己在《试论》中所说,这篇论文的目的,就在于“尝试”“向艺术理论中的某些禁区进行冲击”,以求得“理论上的突破和解放”。这个主观愿望当然是无可非议而应该充分肯定的。文中有些问题的提出,也确有启发。然而,读完全篇论文,我个人却觉得,何新同  相似文献   

17.
当人们把注意力集中到无产阶级绝对贫困化问题的讨论时,却忽视了对“相对贫困化”问题的研究、有的同志认为, “相对贫困化”已有定论,不需要去探讨了。果真如此吗?我们不妨把问题摆一摆。 列宁对“相对贫困化”的论证 在经典著作中,马克思、恩格斯并没有直接提出“相对贫困化”,这个概念是列宁在一九一二年首先提出的。他在《资本主义社会的贫困化》一文中写道:“工人的相对贫困化,即他们在社会收入中所得份额的减少更为明显。工人在财富迅速增长的资本主义社会中的比较份额愈来愈小,因为百万富翁的财富增加得愈来愈快了”。①列宁是用国民…  相似文献   

18.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要做到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两手都要硬,两者互相支持促进,共同发展。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中,关于“两手都要硬”的论述占有相当份量,直至1992年南巡谈话,还反复强调这个问题。这不仅说明其重要性和紧迫性,也说明这个问题直至今天我们还应根据实践的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其战略意义和整体机制的认识。 “两手都要硬”是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方针 1979年邓小平同志重新主持中央工作不久,就强调“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  相似文献   

19.
1994年,国务院批准颁布的《婚姻登记管理条例》首次出现“同居”的提法,指出“未到法定年龄的公民以夫妻名义同居的,或者符合结婚条件的当事人未经结婚登记以夫妻名义同居的,其婚姻关系无效,不受法律保护”。如今,《条例》颁布2年多了,我们在这个法规实施的过程中,发现当前“同居”现象存在如下5个方面的问题。同居——颇为陌生的字眼。一是长期以来,我国的婚姻制度较为严密,不允许“同居”现象的存在;二是在婚姻法规中,也没有“同居”的提法,在群众通俗语言中,也极少使用“同居”一词;三  相似文献   

20.
谷文耀 《探求》2001,(5):15-16
江泽民同志在“七一”重要讲话中论述了党的作风建设问题,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为此专门作出《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这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的一项重要措施。我们应认真领会,努力实践。 一、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是实践“三个代表”思想的必然要求 江泽民总书记的“七一”讲话,以马克思主义的伟大创新精神,系统地论述了“三个代表”的光辉学说,深刻地揭示了共产党执政的规律、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