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1 毫秒
1.
经济网络化下的企业组织结构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网络经济时代,企业的交易成本大为降低,交易费用作为企业替代市场的前提被削弱,从而降低了对企业内部纵向一体化的要求。网络型企业组织既利用了市场的价格机制,又利用了企业的行政管理协调机制,具有无论是单个企业还是整个市场都不具备的效率优势,既能保证分工与专业化的效率机制,还可以获得一种成本最低的制度安排。创新企业组织结构,培育网络型企业组织是经济网络化快速发展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2.
在当前的经济社会中,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作为一种改变单个农业生产者和大市场之间进行不对等交易状况的制度安排,正发挥着一种独特经济组织形式的巨大作用.由于农业生产的自然性等因素,为了更好地发展这种组织形式的作用,政府部门需要给予大力的扶持.为此对法国、日本、美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发达国家政府对其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提供的政策支持进行比较分析,能帮助我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从中得到与启示.  相似文献   

3.
在政府引导下,农民自下而上自发组建合作经济组织是农民实现合作的一种最优的制度变迁路径,运用"智猪博弈"理论分析"大户组建、小户加入"模式是达成农民自下而上自发组建合作经济组织的有效模式.  相似文献   

4.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困扰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是农民应对小生产与大市场矛盾的一种较好的组织载体,它能解决农户生产规模不经济,交易规模不经济,信息不对称、谈判地位低的劣势。通过分析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建立合作组织联社和合作组织的信息系统,培育合作人才,改革合作社运行机制,完善双层经营体制和合作组织的审计制度,加快合作社立法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通过LOGIT模型对影响农户加入农民合作组织意向的分析表明,兼业农户和离农户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单个农户形成合作组织.有生产经验的农户,不愿与别人分享集约种植技术也是阻碍农民合作组织发展的因素之一.与一般的预期结果不同,农产品价格波动对农户的意向没有显著影响.这与当前农民合作组织规模小、实力弱有关,农民合作组织对于迫切需要降低市场风险的农户缺乏吸引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农户对参加合作组织的行为选择.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农户以及在商品性集约经营上进行了较大特殊生产投资的农户对加入合作组织有较明显的积极性,他们有可能成为合作组织的先锋者.此外,主要通过供销社销售农产品的农户比自足农户、通过农贸市场销售农产品的农户,以及通过运销商贩销售农产品的农户更趋向于接受合作组织.可以考虑让农民合作组织替代供销社的功能.最后,农户对农民合作组织的投票权分配、成员组成以及入社和退社的限制等组织结构的认知,对于他们的意向显示出显著的正面影响.合理设计农民合作组织的组织结构对于吸引更多农户参加农民合作组织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6.
农业产业化的经济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将马克思经济学和制度经济学原理相结合 ,引入交易费用、组织成本、协作效益、价格弹性概念 ,指出了近几年农业产业化实践所呈现出的特点 ,提出农业产业化的实质及一般规律是农户为了节省交易费用而进行的农户之间的协作或农户与其它涉农主体协作的组织创新过程 ,其协作的范围或协作的深度取决于交易费用的降低与组织成本增加的对比 ,针对目前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误区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基于分工理论,根据1995-2011年的统计数据,采用协整分析和方差分析的方法,对农民创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内在机理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农民创业能够有效促进农业分工的演进,交易效率也正向促进农村分工,但其作用较弱。创业对农户增收、农业生产率提高的贡献很大,分工对农户创业促进农户收入、农业生产率提高的调节作用明显,而交易效率的调节作用较弱。基于此,提出如下政策建议:农户创业应该走专业化经营的路径,从资源优势、自身技能、独有的经营网络等开发专业化的农业经营;作为政策制定者,应该从改善农村交易效率入手,改善农户创业环境。  相似文献   

8.
农产品流通中介组织,作为市场中介组织的一种,是在传统农业发展过程中,为了解决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搞好产销衔接,节省农户与市场的交易费用,推动社会分工和专业化进程而逐渐发展起来的新型经济组织。这种经济组织以市场为导向,帮助农民提高组织化程度,加强农产...  相似文献   

9.
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证明,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是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与增加农民收益的有效组织形式.但在农业大省的江西,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却不尽如人意.一项来自江西省9个地级市40多个自然村189个农户的入户调查表明,农民对于合作经济组织具有较强烈的需求,而合作思想及知识的普及、具备领导能力的带头人、成员间的信任关系、公平的利益分配制度、组织内部的民主管理、政府和社区力量的支持和合作组织的持续稳定发展,则是构建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0.
民营企业在跨国经营中要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组织模式,中小民营企业一般应选择“集群”组织模式,大型民营企业一般应选择“集团”组织模式,成长起来的现代跨国企业还可以选择“联盟”组织模式。无论采取何种模式,关键是要深化分工与协作,形成内部一体化或外部一体化的协同效应,取得规模效益和减少交易费用,实现价值链的增值。  相似文献   

11.
对沈阳市东陵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现状与运作特点进行了分析,从实证的角度证明其对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作用,但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还存在数量偏少,管理不规范,发展的活力不足,提供的服务水平较低,不能满足农户的需要等问题。政府要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支持力度,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要提高管理水平,搞好服务,促进其不断发展壮大。  相似文献   

12.
农户参与农村经济组织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中国大陆农业经营的特点出发 ,运用均衡分析方法 ,通过探讨农村不同经济组织中农户的利益分配及农户参与市场的组织选择问题 ,认为农村经济组织的生存与发展水平取决于组织对其成员 (农户 )经济利益的关注程度  相似文献   

13.
在分析建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必要性的基础上 ,较系统地分析了目前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中农户、合作组织及政府三方面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建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4.
本文运用"智猪博弈"理论对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形成机制进行分析,同时也运用该理论对影响农户参与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因素进行剖析,通过分析发现目前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运行中存在一些问题。不同的生成机制影响其内部运作机制,生成机制和运作机制存在内在的相关关系。形成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内部的运作机制,包括组织结构和治理机制。因此,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在于转换外部环境和其自身的生成模式,同时需要提高该组织的管理水平和决策水平。  相似文献   

15.
“公司+农户”是目前农业产业化经营最主要的组织方式,对我国家庭经营基础之上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在实际运行中也存在不少问题。本文认为,要实现农业产业化持续健康的发展,必须促进农民的联合和合作,提高参与产业化经营的农民的组织程度,加快两个方面的创新:一是把农民组织到合作中介组织中,与公司进行交易,形成“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二是农民合作组织自身发展壮大为龙头企业,形成“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政府不仅要支持龙头企业,更要在合法性、资金融通和税收等方面支持农民的合作事业。  相似文献   

16.
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诞生,改变了农业资源的分配格局,在使农户增收的同时增强了农民对合作组织的信任与认同,进一步提高了其规模化与组织化程度;在改善农户生活水平的同时也改变了他们的消费观念与生活方式。正是由于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特有的功能和张力,与市场竞争、农产品特性、农户个体生产的弱势特点及内在的经济利益相契合,具有高度的关联性和一致性,使其逐渐成为乡村社会的经济中心;它对乡村经济的深度影响无疑会成为参与乡村治理的逻辑起点。只有正确处理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与乡村社会政治经济的关系,才能实现两者的共同发展和齐头并进。  相似文献   

17.
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是中国农村发展的必然之路。理论和实践证明,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提高了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在节约交易费用、降低市场风险、提升品牌产品价值、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和增强政府调控的有效性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仍存在管理体制不顺,政策扶持力度不够;内部管理制度不完善,组织机构不健全;自身财力有限,融通资金困难;市场组织化程度较低,承担风险能力差等现实困境。应加强对农户的合作理论教育和宣传,形成良好的舆论导向;强化政府扶持,营造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良好环境;健全运行机制,实现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可持续发展;培育留得住、懂技术、会管理的新型农民,扩大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规模。  相似文献   

18.
增加财富的方式只能是扩大生产性劳动的规模和效率,这就必须发展社会分工和专业技术。另一方面,“制度悖论”可能起因于特定初始条件下人类的最佳选择。本文通过分析劳动分工发展过程中社会组织规则对个人理性的激励和约束,说明我国1978年以后的经济改革,由于经济的市场化和不同部门之间的自由交易,促进了组织创新和技术进步,引发了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19.
分工是经济增长的源泉。基于劳动分工理论与超边际分析方法,构建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劳动分工模型,揭示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商品市场交易效率、农户分布密度、政府政策倾斜和农户劳动力变化对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但农户劳动力变化的弹性系数更大。  相似文献   

20.
基于交易费用视角的产业集群成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产业集群的形成是一个劳动分工深化、交易效率提高的过程。产业集群作为中间性组织形式之一,其存在和发展不仅可以用交易费用理论来解释,而且产业集群本身又可以降低交易费用。产业集群是一种能够有效降低交易费用的"新制度"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