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构建以沈阳为中心的辽宁中部城市群经济区,是辽宁省委、省政府依据我国经济乃至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所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世纪之举。若能在沈阳经济区的框架下,充分发挥鞍山副中心城市对周边地区的支撑、辐射和拉动作用,整合鞍山、辽阳两市区位、资源、产业等优势,率先实现两市更深层次的经济一体化,打造沈阳经济区南部第二极地,必将在加快沈阳经济区建设、加速沈大经济带隆起和全面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中大有作为。[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东北经济区经济内在联系与合作开发的战略构想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东北经济区具有共同的区域发展空间 ,同时也具有合作开发的资源互补优势、产业优势、技术优势、区位优势、交通优势及城市化优势等。因此东北经济区应向纵深方向发展 ,一是通过加强省际间、城市间的交流 ,实现优势互补 ;二是通过建立区域统一的资本市场、商品市场及统一的企业群和产业基地 ,带动区域经济进一步发展壮大 ;三是集中区域整体优势 ,联手合作开发国际市场  相似文献   

3.
莫小莎 《学术论坛》2006,(6):109-112
孙中山先生区域经济思想内涵丰富。学习和研究孙中山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思想,对加快北部湾经济区开发有启迪意义。文章认为,北部湾经济区开发,必须发挥桂、粤、琼各自的优势,谋求合作发展;必须抓好交通和产业重点合作,谋求整合发展;必须建立健全合作运行机制,谋求协调发展。应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推进区域经济合作,促进北部湾经济区快速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邢军伟  宋延旭 《理论界》2011,(11):41-42
次中心城市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培育和发展实力较强的次中心城市对于经济区或城市群的发展至关重要。区域次中心城市城市应具备四大方面的条件: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较好的产业结构,较优越的区位条件和适宜的发展环境。本文在分析明确沈阳作为沈阳经济区单核中心城市的基础上,认为鞍山的发展定位应是沈阳经济区的次中心城市,是在沈阳经济区以及中心城市———沈阳发展的关键一环、点轴式开发的主轴与优先轴和沈阳经济区城市化的主要推动力量。研究认为鞍山与沈阳是主动呼应与接受辐射的关系。鞍山应该在接受辐射带动中构筑配套互动,增强中心城市的"二次辐射"能力,构筑一种互补叠加优势。  相似文献   

5.
对新疆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开发利用新疆矿产资源需要处理好资源开发速度与效益、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资源经济与知识经济等关系。新疆在开发利用矿产资源时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善于运用经济手段管理经济活动,建立和完善资源开发利用的市场机制;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改造传统资源产业;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推进资源开发利用生态化进程,实现自然环境良性发展;充分利用两种市场、两种资金、两种资源,扩大资源开发利用的开放和合作。  相似文献   

6.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作为我国第一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区域发展战略,肩负着探索海洋经济科学发展之路、提升我国海洋经济综合竞争力的重大使命,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是打造和建设好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核心任务。一、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的优势条件和主要制约因素1.优势条件。山东半岛是我国最大的半岛,发展海洋经济潜力巨大,具有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的独特优势。  相似文献   

7.
《江西社会科学》2013,(11):39-43
区域产业发展基础和空间经济利益依存关系的存在,是实现区域产业融合的前提。城市群经济区作为区域经济最重要的载体和实现形式,其特有的优势条件使它更有利于满足产业融合产生和实现的基本要件,并最有可能率先取得实现和突破。研究表明,产业价值链模块化融合、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融合、产业与城市融合构成城市群产业融合的核心内容;而不断增强地区经济利益依存强度,建立健全产业融合发展的支撑体系,努力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建立区域性产业经济利益分享与补偿机制等,是实现区域产业融合发展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8.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具备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的静态竞争优势,然而要获得可持续竞争力,还必须将静态的竞争优势转化为区域核心竞争力.为此,应构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创新体系,激活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外部经济资源以提升对外经济竞争力,推进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产业集群的发展,积极培育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经济核心竞争力,挖掘文化创意产业以提升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竞争力的软实力.  相似文献   

9.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城市海洋产业竞争力评价研究有助于对各种海洋产业的发展态势进行动态监测、比较和评价,有助于蓝色经济区内各海洋城市利用比较优势取长补短发展特色和优势海洋产业.把区域发展、城市发展和产业发展按照宏观、中观和微观分析的思路贯穿起来,按照结果性指标和原因性指标相结合、静态指标和动态指标相兼顾以及引进反映科学发展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指标原则,构建了包括海洋产业创新竞争力在内的9个二级指标、海洋产业新产品和服务销售率等58个三级指标在内的综合评价体系,由此把竞争力评价研究扩展到蓝色经济区各城市海洋产业领域中去.  相似文献   

10.
目前,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人才需求量大、人力资源的产业配置结构不合理、区域人力资源的调控机制不健全,要实现该区域人力资源协调管理,应根据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要求,实现区域产业规划与区域人力资源配置的协调;构建区域产业集群,打造人力资源集群优势;加强区域人力资源的信息化建设,实现人力资源要素在区域内自由流动;发挥政府对区域人力资源的调控作用,促进区域经济与人力资源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1.
2010年,国家批准沈阳经济区为"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为沈阳经济区产业集群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契机.为了突显"新型工业化"的特点,实现"综合配套改革"的目标,解决沈阳经济区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缺乏配套发展规划、缺乏自主创新能力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产业集群发展资金短缺、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承栽能力不协调、行政管理体制不统一等问题,有必要进一步完善促进沈阳经济区产业集群发展的政策和法律.主要包括完善产业集群的规划、条例及其公开机制,建立产业结构优化与配套布局的保证机制,改善产业集群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关系,创新融资的政策法律,完善产业集群行政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12.
长江上游地区水能资源和矿产资源十分丰富,经济发展具有较大的潜力,但长期以来,由于交通不便,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较低,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同时,由于生态脆弱地区人类活动的不断加剧,其生态环境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因此,按照《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和《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的要求,加快长江上游有条件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不论对促进长江全流域及区域协调发展,还是对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从整体区域发展格局看,长江上游经济区是成渝经济区的外延扩展,而成渝经济区是长江上游经济区的支撑,长江上游经济区区域合作的主要方向则是西南及东南亚地区。  相似文献   

13.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是山东省经济区位最优越、发展水平最高、产业基础最好、区域带动能力最强的龙头地区,近期在产业生命周期规律、产业集群升级、要素成本上升、区域发展战略、产业政策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部分资源或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行业呈现集聚强化态势,部分消费导向型或劳动密集型产业出现扩散趋势。工业集聚与扩散,促进了蓝色经济区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工业结构的调整升级以及区域工业一体化进程加速;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水环境质量,但加重了大气环境污染;此外,工业集聚水平每下降1个百分点,导致蓝色经济区与区外的经济发展差距缩小1.3个百分点。未来,蓝色经济区应进一步提升产业集聚的经济效应,加快推进产业转移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4.
沈阳经济区一体化的战略定位、目标模式与路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我国几大城市群中,辽宁中部城市群(沈阳经济区)的区位条件优越,总体经济实力和综合竞争力属中等偏上,特别是在装备制造业方面的发展潜力巨大。培育与发展沈阳经济区,既是对我国国家城市体系发育现状的一个客观判断,也是发展和优化国家城市体系、建立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最优空间结构的现实需要。从区域统筹协调发展的要求入手,通过对沈阳经济区发展的背景、现状与制约因素进行分析,并对经济区一体化的定位、目标模式进行探讨后发现,要实现东北振兴和区域协调发展,就应该提升沈阳经济区和东北城市带在国家城市体系中的战略地位,从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积极扶持沈阳经济区和东北城市带的发展,促进国家城市体系的发展和优化。  相似文献   

15.
论对那达慕文化资源的深度开发——基于城乡一体化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那达慕文化是草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展内蒙古休闲经济的基础之一,是区域发展的比较优势.合理开发利用这一文化资源,可以发挥其产业优势和产品优势,形成产业链,带动内蒙古城乡一体化发展,为内浆古区域品牌的塑造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和精神支撑;而区域品牌又可以促进诸多文化资源向产业优势和产品优势进一步转化,进而推动区域经济和社会和谐发展.对于那达慕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要以改造、拓展、规范等方式改变目前在管理上的自发、随意、无序状态和粗放方式,在保持传统那达慕基本精神和特点的前提下,突出休闲和消费的主题,以满足现代人们不断变化和提升的物质与精神需要.  相似文献   

16.
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中,如何培育区域经济增长极,实现生产要素的集聚,促进区域优势的形成是十分重要的环节.本文通过对"十五"期间福建劳动要素集聚的实证研究,分析福建劳动要素集聚的特点及问题,探讨进一步培育福建产业优势、提高劳动要素转移效率、促进区域经济良性发展的条件与对策.  相似文献   

17.
新疆开展循环经济试点工作就是要以点带面,把全区城市、乡镇、工业园区、企业建设成为资源浪费少、环境污染小、环境优美、人和自然和谐统一的环保模范区域。推动石油天然气产业发展循环经济;大力发展煤电、煤化工产业;加快优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节约用水;节约用地;加强废旧物资的回收和资源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以区域联动的视角,从兰州—西宁经济区崛起的战略意义出发,研究了兰州—西宁经济区崛起的制约因素,指出产业发展水平低、行政壁垒和城镇体系发展畸形是兰州—西宁经济区崛起的三大障碍.通过比较优势分析发现,兰州-西宁经济区崛起存在着区位优势独特、经济发展潜力大、自然资源丰富等有利条件,进而提出了区域联动视角下的兰州-;;西宁经济区崛起的战略构想,即强化双核战略、产业联动与整合战略、城市群战略,并为了保障经济区战略崛起的实施,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本文立足沈阳经济区上升国家战略的背景,从沈阳经济区的实际出发,探讨了沈阳经济区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的优势、条件,分析了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的思路、重点,提出了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20.
王凤波  王青  王海军  胡汪洋 《理论界》2009,(11):217-218
县域经济是构成国家和省级经济的重要部分,县域经济的发展涉及到一、二、三产业的各个方面,本质上是区内物质和精神财富的积累过程。而在经济欠发达地区,更要依托当地资源优势,吸引域外资金、人才和技术发展特色产业,以推动县域经济快速发展。法库县的矿产资源开发在县域经济发展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但是在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要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与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要有机结合,才能形成县域经济的区域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