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通过考察《日本杂事诗》的修改并与《日本国志》对照 ,探测黄遵宪思想发展的轨迹。论文对《日本杂事诗》初刻本、定稿本作了细致比勘 ,纠正了此前不够准确的结论 ;进而具体论证定稿本强化了对明治维新及各项新政、新事的介绍和肯定 ,表明黄遵宪对民权运动从心存疑虑转为同情、赞扬 ,对新闻自由、近代财经政策和警察制度等等的认识都有重大改变或深化 ;此后又进_步批判闭关锁国和德治思想 ,明确提出对外开放和以法治国。这些至今仍有启示意义 ,应当重视“黄学”研究。 相似文献
2.
黄遵宪是近代“诗界革命”中最有成就、最有代表性的诗人。诗人足迹几遍五洲 ,有着十余年的外交生活经历 ,视野宽广、思想开放 ,融汇中西文化 ,开拓了中国诗歌前所未有的广阔领域和新的审美范围 ,在中国诗歌由古典向现代的转型中迈出了勇敢的一步。 相似文献
3.
黄遵宪是中国近代杰出的政治活动家、维新思想家、外交家和诗人。他的一生,与日本的联系密切,是中国近代第一任驻日本使馆参赞;《马关条约》签订后,负责对日本进行苏州开埠谈判;戊戌维新期间,积极倡导以"日本为师"进行维新变法;罢官回乡后,在家乡积极倡导新学教育和留学日本活动;编纂了近代中国最全面、系统研究日本的著作——《日本杂事诗》和《日本国志》,成为近代中国了解日本的第一人。 相似文献
4.
5.
6.
在日本明治思想界,“自由”多指上天赋予个人的自主之权,“民权”则为人民应当享有的法律权利,两者实即一体两面.黄遵宪抵达日本后,受到明治新学的影响,初步形成了“民权”思想.他从推崇“君民共主”政体出发,认识到“民权”的积极意义,提出了以人民掌握租税、讼狱、警察之权和议政之权的设想.不过,由于倾向将“自由”理解为反礼制和反君主,他始终对“自由”持否定态度.如此一来,其“民权”就成了依附于君权的民权,成了没有“自由”根基的民权.在君权尚不能自保的晚清中国,这样的民权设想显然难获实践. 相似文献
7.
8.
陈铮先生整理编纂的《黄遵宪全集》,作为《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文献丛刊》之一种,由中华书局正式出版。这是迄今采择最为广博、收录最为全备、内容最为丰富、编校最为精审的有关黄遵宪著述的汇编,其问世标志着自黄遵宪逝世至今一百年间,学术界对黄遵宪著述的整理编纂已进入一个新的总结集成的阶段。 相似文献
9.
《申报》是近代中国境内发行量最大的一家中文报纸,于创刊之初,对日本就进行了持续报道。日本明治维新之际,《申报》通过对日本的报道,给广大民众带来了自强革新的日本形象。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诗文应酬、文化接受和外交公务等方面 ,探讨维新派政治家黄遵宪在出使日本期间的作为与体验 ,并由此揭示明治时期日本的社会文化对黄氏忧国意识、学习西方、变法图强等思想的深刻启迪 相似文献
11.
伊藤仁斋在日本儒学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学术地位。对于《诗经》学,他以其极富革新意义的独特理解,提出《诗》道性情说和《诗》无定义说,标志着日本《诗经》学自觉时代的到来,并且这两大理论直接改变了江户初期(庆长至元禄)以来祖述《朱传》的《诗》学走向,开启了江户中期(元禄至宽政)《诗》学研究多元化的崭新局面。 相似文献
12.
13.
黄遵宪青年时期既对日本废夏历改用阳历不满,又对新鲜的阳历表现出猎奇心理,中年之后则明确指出日本迷信西法、轻易废除夏历不对。支配黄遵宪改历的思想历程的是民族主义、国粹主义和实用主义思想。他的改历观的思想历程揭示了两历遭遇之初,近代中国知识分子情感与理智的二难矛盾。他的"余意改历似可不必"的主张,在近代中国社会文化环境里,亦有其历史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4.
黄遵宪是晚清“新派诗”的代表人物。他的诗为古典诗歌开辟了一个新的审美领域,其中虽然使用了一些新名词,但这些新名词的使用并没有给他的诗歌格律造成任何影响。分析黄遵宪诗歌中新名词的运用,可以发现,黄遵宪的诗歌创作仍然恪守着中国诗歌传统的美学原则与审美趣味。 相似文献
15.
黄遵宪是近代杰出的思想家和诗人,他的"新派诗"代表了诗界革命的实绩,历来评价较高。钱钟书先生对黄遵宪的"新派诗"颇有微词。钱先生的批评主要有三点:一是黄遵宪的"新派诗"有新事物而无新理致;二是黄遵宪的《番客篇》、《以莲菊桃杂供一瓶作歌》不过是因袭了前人的作品;三是黄遵宪在诗中运用新名词"亦犹参军蛮语作诗,仍是用佛典梵语之结习而已"。这三点不仅关系到黄遵宪"新派诗"的评价,也涉及到对诗界革命派诗歌的认识。回到原典,重新解读黄诗,就会发现钱先生所提出的三点,似有不妥之处。公正地说,黄诗不仅开拓了诗域,而且传递了新的情感和思维方式,创新了语言,也改革了诗体。 相似文献
16.
黄遵宪在故乡有一群感情笃厚的诗友 ,他们的友谊既建立在共同的政治理想、乡梓情怀的基础上 ,又分别有各自的特点。了解黄氏与这些故乡诗友的交谊特点 ,有利于我们认识黄氏的交友之道 ,亦有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黄氏及其创作。 相似文献
17.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7,(2)
明治维新前后,被迫打开国门的日本,感受到欧美列强压迫的社会各阶层,在民族危亡的抉择面前,由忧国意识产生了攘夷思潮。在这种思潮推动下,传统的藩民意识迅速转变为国民意识。人们对自己与外来民族的不同种属产生了一种普遍的认同,这种认同导致了日本民族意识的觉醒。在排斥外来势力侵略和对抗欧美列强的共同意识支配下,萌生了对自己祖国的情感,从而逐渐形成了近代早期的民族独立意识。 相似文献
18.
十九世纪后期是由传统诗歌向近代诗歌转变的时期 ,黄遵宪的《人境庐诗草》即为这一转变的出色代表。它反映了由于中国人逐步走向世界 ,诗人的视野已开始关注域外的新鲜事物 ,诗作越来越突出地体现出具有近代意义的新哲理、新观念。人境庐诗深刻地表达出对列强侵略的警觉和对西方文明先进性的认识 ,生动地记载了中国人走向世界的足迹和对东方国家备受欺凌的命运的反思。尤其在艺术手法上难能可贵地达到了传统形式与新思想新意境相交融的境界 ,遂使黄遵宪在近代诗歌史上占据着极重要的地位 ,被公认为近代“诗界革命”的一面旗帜。 相似文献
19.
试论《浮云》在日本文学史上的地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宁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3)
《浮云》在日本文学史上被誉为近代文学的开山作,但是,百余年来它实际上并没有给日本文坛带来实质性的影响,其“名”与“实”存在着很大的反差,其批判现实主义精神也没有被传承下来。究其原因,主要是评论界没有透过作品发掘到明治维新反封建的不彻底性,只停留于对作品进行文本研究,而不是站在应有的历史高度,深刻分析其思想内涵;其次,则由于这部作品问世不久,自然主义文学思潮在日本风靡全国,并持续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于是它被淹没在这股时兴的文学潮流之中,很少有人注目这部杰出作品;再次,《浮云》自身也存在着某些缺点。以致使很多人不能充分认识它的文学价值,而不能深入人心、流传久远 相似文献
20.
论黄遵宪的政治体制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遵宪的政治体制思想主要包括议会政治思想、政党政治思想、公共空间理论和地方自治思想。他的这些思想丰富而独到,今天仍有重温与重申的价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