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肩负着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使命,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关键,是职业技术能力培养的载体,也是开展职业培训、技术研发、科技创新的重要场所。结合宁德职业技术学院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电机电器实训基地项目建设成果,阐述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中的重要性和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思路与措施。  相似文献   

2.
针对如何提高高职艺术类专业学生的创业能力,创新校内外实训基地构建模式,实现课程实训过程的企业化经营,将是未来高职艺术类专业课程改革的重点。建设校内仿真实训工场是提高学生职业技能、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重要场所,是高职院校推进工学结合的重要举措,是艺术设计专业办出专业特色的有效措施。本课题重点从现阶段艺术类设计专业实训教学现状、校内仿真实训工场建设的目标分析与功能定位、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原则以及仿真实训工场的建设内容四个方面论述了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校内仿真实训工场模式。  相似文献   

3.
高职校内生产性实训的内涵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践教学是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培养最重要的环节。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是中国特色高职教育实践教学的创新之举。认识校内生产性实训的内涵、特点,探索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路径与模式,探讨校内生产性实训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对于更好地培养优质人才、有效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惠媛媛  党杰  靳全胜  白钰枝 《职业》2013,(15):130-131
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是高职教育内涵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结合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热加工(焊接)专业实际,探索校内生产性热加工实训基地建设模式如何体现焊接专业的内涵发展,阐述建成的生产性热加工实训基地具备的特征、功能和对今后发展的思考。  相似文献   

5.
冯文华 《职业时空》2009,5(12):67-68
工学结合模式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主要途径,实训基地建设在这一模式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结合文化市场经营与管理专业的实际情况,从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校企合作、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对工学结合的文化市场经营与管理专业实训基地建设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高职院校道桥专业现状入手,首先讨论了加强高职院校道桥专业校内实训基地运行与管控体系建设的意义;接着分析了当前高职院校道桥专业校内实训与管控体系存在的问题;然后针对当前高职院校道桥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与管控存在的问题,从建设内容与功能、校企合作和生产性建设三个方面提出对策;最后客观地对全文进行总结,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7.
围绕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结合民办高职教育的特点和现状,以江海职业技术学院汽车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为实践,探索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必要性,基地建设的定位模式,基地建设的基本原则和内容,以及实训基地发展保障,实现办学和产业相辅相成,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8.
汪瑛  谭行如 《职业》2013,(36):19-20
校内实训基地主要是依托一些专业实训室,通过工学结合达到教学实训和对外服务实习的目的。杭州万向职业技术学院本着"实习基地建设要充分体现专业的特色和水平,满足实践教学环节的需要,体现生产的先进性和实用性"的原则,结合杭州万向职业技术学院商务英语专业的特色,建设成了一个各方参与、多平台构建的综合校内实训基地。本文将就综合实训基地的建设思路、目的和意义等进行分析,旨在探究商务英语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9.
冉启芬 《职业》2012,(27):148-149
本文通过对技工院校教育现状和社会人才需求的调查了解,阐述了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重要性,探索出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两大模式。  相似文献   

10.
闫文晟 《职业》2012,(12):127-128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文)明确提出:"高等职业院校要积极探索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校企组合新模式"。在这个政策指引下,许多专家和学者在此领域进行了不懈努力和探索。他们分别开展了纺织类专业、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物流专业、旅游管理专业、电子商务专业、烹饪专业、酒店管理专业、会展专业、经管类专业等不同专业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研究;提出了运行机制市场化、由"引企入校"向"引企入教"升华、筑巢引凤、校企联动、产学合一、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成立教学公司、企业化运作等特点各异的建设模式。这些有益的探索都应给予充分肯定。  相似文献   

11.
根据十多年从事高职教育的经历和感受以及相关调研情况,从办学理念、办学条件、管理水平、校企合作、敬业精神、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分析我国高职院校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加强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实训基地建设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新时期,以产学研用为指导,拓展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在教学、科研、服务领域的新功能.对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提升创新能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根据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趋势,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推进管理体制机制创新是高职院校的改革和发展方向。文章针对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体制机制改革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以娄底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论述了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方面体制机制创新的思路,分析了七项新举措。  相似文献   

14.
谭明霞 《现代交际》2013,(12):194-195
本文从行业岗位需求分析、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课程体系构建、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以及人才培养方案实施保障等方面,探讨了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过程。  相似文献   

15.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是核心,评价是手段,监控是保障。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把"热炉法则"应用到高职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工作中,有利于高职院校提高办学质量。文章旨在通过对这一问题的探讨,为高职院校教学管理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张弛 《职业时空》2013,(5):77-78
文章介绍了德国“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分析了该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势和特点,又以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谈了我国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措施,对其他同类院校有一定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17.
实践教学平台建设在高职保险专业教学过程中意义重大。以廊坊师范学院高职保险专业为例,总结十余年的教学经验以及实践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不足,提出密切校企合作、提高"双师型"教师的实践水平、加强学生素质的培养和合理指导毕业生就业以及建立毕业生回访制度等措施,以完善保险专业实践教学。  相似文献   

18.
周谨 《职业时空》2013,(10):10-11,21
全面分析高职院校服务社会现存问题,阐明构建服务体系应遵循的原则,重点研究服务社会体系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田娟 《职业时空》2013,(9):95-96,101
ESP教学是根据学习者的特定目的和特定需求开设的英语课程。当前高职ESP教学存在缺乏固定教学模式、缺乏对应教材、师资建设不合理、评估体系滞后等问题。针对这些状况,高职ESP教学应从明确高职ESP教学定位、开展ESP教材的开发编写、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及制定有效评估体系四方面不断努力,从高职教育的本质出发,探索具有高职特色的ESP课程,努力实现高职英语教育目标。  相似文献   

20.
高健  刘哲 《职业时空》2013,(9):19-20,23
课程建设是高职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之一,以《机械产品质量检测与控制》课程为例,从课程设计、课程内容、教学实施、教材建设等方面探讨高职课程建设的思路、方法与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