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城乡二元社会这一特点给转型期的中国带来了许许多多的社会问题.这些问题多是集中在由于城乡人口流动而形成的不同人群上.例如,进城的农民工,他们遇到的拖欠工资、市民待遇、子女教育、医疗等问题;农民个人进城后,身后家庭成员分化形成的形形色色问题,如留在家中的子女的成长问题、教育问题、心理问题,父母赡养问题等等.这些问题在不同程度上正引起社会的关注.但是,有一个特别的人群似乎被遗忘——一个数量庞大、默默无闻在农村留守的已婚女性.  相似文献   

2.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伴随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城乡差距不断扩大,进城务工人员形成了一个新的群体,农民工问题的出现导致"留守儿童"问题的产生。(1)本研究旨在探索适合农村留守儿童的抗逆力培养方式,提升儿童的自我效能,增强问题解决及应对困境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社会化是一个社会学、社会心理学与教育学上的名词,指学习所处文化,并逐渐适应于其中的过程。改革开放以来大规模涌进城市的打工者,形成了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进城群体,他们则面临着“再次社会化”的问题,告别他们所熟悉的、生于斯长于斯的乡村社会,在新的环境中重新找到自己的社会定位。  相似文献   

4.
徐龙  王强 《城市》2014,(12)
正一、引言党的十八大确立了我国新型城镇化的目标和要求,要充分考虑进城居住者的需求,真正体现以人为本,将人的城镇化提到一个重要的高度。同时,在十八大报告中提到"加快完善城乡一体化体制机制,着力在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推进一体化,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深刻领会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笔者认  相似文献   

5.
城乡一体化就是要把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作为一个整体,系统谋划、统筹安排,通过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促进城乡在规划建设、产业发展、政策措施、生态环境保护、社会事业发展的一体化,消除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在政策上的平等、产业发展上的互补、国民待遇上的一致,使农村与城市共享现代文明,实现城乡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重庆市统筹城乡的脚步也在加快,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社会问题,中低收入人群的住房问题尤为突出。原有的住房保障制度范围狭窄,保障经不能满足这一人群住房的基本需要,建设公共租赁房制度就成了解决这类人群能力有限,已住房需求的根本途径。重庆市公租房在准入门槛上的打破了城乡和内外差别,不设户籍限制,民心佳园作为重庆市首个公共租赁房项目吸引了许多失地农民居住。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重庆在改革发展中选择了不同于沿海、经济特区和全国其他城市,但却适合重庆特殊市情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方式,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而积极的社会影响,被一些学者和媒体称之为“重庆模式”。其中,以户籍改革撬动农地改革、农民进城、城乡土地要素置换,最终实现城乡统筹的系统性改革,可谓是一个最大的突破。  相似文献   

8.
政治沟通体制与多元利益群体利益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中国已经初步形成了一个多元利益群体并存的格局。不同的利益群体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各方面具有不同的利益诉求,如何在制度上规范这些诉求以保证诉求的合理性、诉求实现的可能性,是摆在政治学者、社会学者和经济学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从信息系统角度来论述该问题。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进城农民工子女数量剧增,一系列社会问题随之而来,其中最为显著的便是这些进程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本文主要通过对进城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体现以及特征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相应的政策建议,希望可以对于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解决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以研究构建新型城乡关系中存在的问题及寻找解决主要矛盾的突破点为目标,通过社会学视角对城乡关系的结构性问题展开分析,研究新时代城市与农村的社会关系,对新型城乡关系问题的形成背景展开调查与分析。发掘隐身于问题表象之后的主要社会矛盾和症结,按照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同维度,将我国按照东部、中部、西部区域进行划分,根据各自的社会发展情况,结合新时代新特点,梳理理论层面新型城乡关系的内在联系和脉络,阐明构建新型城乡关系的症结,指出新型城乡关系构建的突破点所在。  相似文献   

11.
中国城市化的过程不仅是建越来越多的高楼大厦,更重要的是以人为本,使更多的进城务工农民真正变为城市居民。然而,中国的城乡分割式的二元经济是多年的计划经济下形成的。要使农民工成为城市居民,就要实行一系列的包括户籍、就业、住房、教育、卫生、社保、福利等制度的根本改革。而这些  相似文献   

12.
引入家庭社会学视角,有利于分析家庭结构变迁对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社会影响及其机制。城市化背景下,农村普遍形成以家庭代际分工为基础的半工半耕结构,新生代农民工是其有机构成部分。代际分工结构具有社会性的资源配置能力,在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镇的市民化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代际支持功能,表现在进城购房、隔代抚养和自主养老三个层面。从社会影响的角度,农民家庭的代际分工塑造了"接力式进城"城镇化模式,扭转了长期失衡的城乡关系,为"人的城镇化"提供了可操作的路径,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现代化、城镇化进程中,农业人口向城市迁移流动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进城务工农民的大量增加,使需要在城市学校读书的农民工子女数量也相应增加,农民工的子女教育正迅速地从教育问题演变成为社会问题。对于重庆这样一个农村人口最多的直辖市,并且正在进行城乡统筹试点改革的“新特区”,如何完善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使义务教育公平化和高等教育大众化,从而构建和谐社会的长效机制,本文对此进行了调查并提出几点对策分析。  相似文献   

14.
张艳如 《现代妇女》2014,(11):349-349
伴随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转型及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民工进城务工,形成了波澜壮阔的民工流动浪潮。而进城农民工子女是指那些随父母进入城市社区或者是在城市社区出生的农村进城务工人员的子女们。自从2011年两会代表提出不鼓励农民工子女上大学的问题后,此问题一直备受社会各界的关注。笔者从农民工子女上大学的必要性出发,对农民工子女上大学的路太远、太坎坷的原因进行了探析,并试图对解决农民工子女上大学难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拙见。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城乡交流日益紧密,新世纪的中国农民(由于进城的农民工中绝大部分是青年人,所以把这一群体称为"青年农民工"或"新一代农民工")更加不安于固守过去传统的生存状态,怀有强烈的城市化愿望,从心理上、生活方式上追逐着城市文明,成为推动中国城市化的强大动力。这一群体具有较高的社会活动能量,他们在给城市带来巨大发展的同时,也引发了一些社会问题,青年农民工的越轨问题就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16.
社区是区域化的社会,地域空间、人群、社会互动及制度结构是社区的基本要素,社区的基本内涵表现为社会资源与社会互动关系的载体.社区是一个固定的地理区域范围内的社会团体,在社区范围内有不同类别的社区群体,这些社区群体扮演着不同的社会功能,各自有自己的社会规范和特殊的价值体系.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30年,大批农民工进城去追求他们致富的梦想。由于我国城乡二元机制和法律制度的不完善,农民工自身的权益无法得到更好的保障,农民工子女的权益也无法得到更好的维护,尤其是教育问题。随着"十二五规划"制定,我国经济必将进一步发展,但同时我国的留守儿童的数量也可能会进一步增多。儿童是祖国的未来,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也日趋严峻。学习压力较大、兴趣较低、成绩整体上较差、心理不健全、亲情缺失等阻碍着这些留守儿童的发展,也影响着我国未来社会的发展。因此,如何应对留守儿童教育现状和寻找对策是当前亟待解决的课题。  相似文献   

18.
1. 在未来的几十年中,我国城乡关系及城乡格局的变动,可能是世界社会和经济发展史上,最富有深刻意义的事件之一。这一判断能否成立,不仅取决于由基本国情和条件所决定的问题本身的难度,而且取决于其进程能否对我国原有的社会、经济结构的变革,在深度、力度和效度上产生重要影响和作用。由于在城乡关系上任何不同调节方式的选择所引起的城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城乡交流日益频繁,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年进城务工.这一群体具有较高的社会活动能量,他们在给城市带来巨大发展的同时,也引发了一些社会问题,如青年农民工的越轨问题.笔者拟从社会体制结构及群体心理两个维度对青年农民工的越轨心理进行分析,并希冀能对城市管理体制的改进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20.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增长,中国社会发展失衡现象越来越突出。经济快速增长与社会发展缓慢,正在形成一系列新的社会问题。作为社会协调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中国的医疗卫生体系和服务正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问题一个是普通百姓”看病难看病贵”,一个是城乡卫生资源配置的严重失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