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 1 85 6年 (咸丰六年 )上半年 ,太平军击溃了清军江北大营和江南大营对天京城的围困 ,在天京外围战场和西征战场上也取得了重大胜利。到 1 85 6年 6月 ,太平天国已拥有长江中下游江苏、安徽、江西、湖北等省的 2 3个府州 ,在军事上达到了鼎盛时期。正当太平军转入反攻的大好形势下 ,发生了震惊中外的“天京事变”。先是东王杨秀清逼迫天王洪秀全“加封万岁” ,直接威胁了洪秀全的地位 ,于是洪秀全密诏在江西瑞州前线的北王韦昌辉回京诛杨。素与杨秀清有矛盾的韦昌辉接到天王的命令后 ,感到报复的时机来临 ,遂挑选精兵三千 ,星夜赶回天… 相似文献
2.
3.
本文通过对大渡河安顺场的实地考察,从指导思想、时局、战略、战术、与兄弟军友军的配合及策应、领导们的素质、结合群众等方面,对石达开覆灭与红军长征成功作了深入的比较研究和分析. 相似文献
4.
“照旧交粮纳税“政策是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随着战略任务的转变很自然采取的社会经济政策,与《天朝天亩制度》和天京粮荒并无关系。所谓“石达开安庆易制”并不是石达开主导意识下的创造性政策,而是杨秀清主持的太平天国领导集团“照旧交粮纳税”政策的具体执行。太平天国1853年到1861年的安徽农村政治,表现为太平军贵族习惯的非制度性征贡行为,不断破坏着制度性传统农村社会经济政策的实施。 相似文献
5.
太平天国崇拜上帝,反对儒、释、道,形成了中西文化的激烈对抗。曾国蒋家族信奉儒、释、道,起而抵抗,父死子继,弟死兄继,直至太平天国失败。有大量的曾国藩之类的家族与太平天国对抗,应该也是太平天国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太平天国起义当然是一次激烈的阶级斗争,但是,它同时也具有明显的中西文化冲突的色彩. 相似文献
6.
太平天国时期,以往驻军不多的江西成为战争的重灾区,清朝传统的军事和后勤体制被打破。沉重的军费负担和统治者竭泽而渔式的括民之术,对当时及以后的江西政治与社会变迁产生了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7.
该文通过对太平天国时期中国历史文化背景的相关分析与中外比较,论证了太平天国失败并不仅仅是以往人们所认为的农民阶级的落后性使然,而是当时整个中国落后的文化背景导致了太平天国在许多根本问题上认识的诸多误区从而造成了其本身许多无法克服的局限性,也使它不可能有更高的水平,而这些正是造成它最后失败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作为太平天国的领袖 ,洪秀全根本不具备领导人应有的政治谋略和军事魄力。对于关系到革命发 展前途和命运的重大战略问题 ,洪秀全没有进行通盘的运筹和规划。指导思想 ,蒙昧落后 ;作战指挥 ,不遵兵法 ;政治策略 ,超出实际 ;战略决策严重失误。洪秀全排斥知识分子 ,不重视人才 ,对内不用贤才佐政 ,对外不招贤纳士 ,致使太平天国朝中无将 ,国内无人。领导人主要的职责是决策和用人 ,而洪秀全恰恰未能做好这两点 ,决策上一误再误 ,用人上一错再错 ,直接导致了太平天国的失败 相似文献
9.
朱从兵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
太平天国的丞相官职有多种类型,大体可分为虚衔和实职两大类,各类丞相在前后期的演变情形,符合中国历代丞相制度的基本规律。以太平天国丞相官职演变为中心的考察表明:到后期太平天国的官职已丧失了其基本功能,也偏离了其设官建制的原初动机,说明了太平天国无论是作为一个政权,还是作为一场运动的失败都具有历史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10.
今年是太平天国败亡的 14 0周年 (186 4~ 2 0 0 4 )。关于其失败原因 ,过去多强调外因 ,归咎于“为中外反动派联合镇压”所致。由于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 ,故这一结论是不全面不客观的。本文则是对洪仁绝命诗中所反映的太平天国灭亡原因进行深入剖析 ,从内因入手 ,即太平天国本身的失误来探寻其失败之故。其主要问题有二 :一为缺乏英雄之君 ,即缺乏杰出的领袖来掌握全局 ,高瞻远瞩 ,以争取胜利 ;二为未行德政 ,天国的政治腐败、严刑峻法 ,大大削弱了自己的凝聚力 ,动摇了政权赖以生存的群众基础。而洪秀全则非英君雄主 ,他沉湎于宗教而不能任用贤能来改革弊政、励精图治 ,遂致国势日衰终底于亡。故他与朱元璋相比 ,一成一败绝非偶然。总之 ,从太平天国后期内在的因素来分析 ,其覆亡命运是难以避免的 相似文献
11.
蔡艳宁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2,30(4):114-117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作为同盟国的一员不仅在本土牵制和消耗了绝大多数日军,而且还在英美盟国的邀请下,组织中国远征军开赴缅甸与英美盟国共同作战,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在第一次入缅作战中,中国远征军在仁安羌成功解救英军,同古保卫战中重创日军等战绩轰动了世界,让世人充分认识到了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一支重要力量。但是,由于同盟国在缅甸战场的合作过程中存在全球战略目标、中英战略矛盾、中英联军配合不力、分歧和矛盾及中国远征军将领失职等原因,致使中国远征军第一次入缅作战失败而告终。 相似文献
12.
今年是太平天国败亡的140周年(1864~2004).关于其失败原因,过去多强调外因,归咎于"为中外反动派联合镇压"所致.由于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故这一结论是不全面不客观的.本文则是对洪仁玕绝命诗中所反映的太平天国灭亡原因进行深入剖析,从内因入手,即太平天国本身的失误来探寻其失败之故.其主要问题有二:一为缺乏英雄之君,即缺乏杰出的领袖来掌握全局,高瞻远瞩,以争取胜利;二为未行德政,天国的政治腐败、严刑峻法,大大削弱了自己的凝聚力,动摇了政权赖以生存的群众基础.而洪秀全则非英君雄主,他沉湎于宗教而不能任用贤能来改革弊政、励精图治,遂致国势日衰终底于亡.故他与朱元璋相比,一成一败绝非偶然.总之,从太平天国后期内在的因素来分析,其覆亡命运是难以避免的. 相似文献
13.
人的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的前提。晚清,在中外时局逼迫及体制精英诉求下,清政府通过政策变革、体制调整开辟了由官员现代化到民众现代化的自强之路。自洋务运动开始至清末新政早期,中国"人的现代化"主要是指官员现代化,即所谓的"开官智"教育。日俄战争后,随着"新政"向"宪政"的过渡,中国"人的现代化"除了继续"开官智"外,还有"开民智"方面的努力,中国社会进入了官智、民智齐头推进的新阶段。开官智、民智的内容也不再仅仅拘泥于自然科学知识,西方国家的政治智慧和体制优势也被大量借鉴。中国社会现代化的进程明显加快了。 相似文献
14.
湘语部分方言点出现了宕开一精组字与宕开三庄组字韵母合流读合口呼的现象。宕开三庄组字读合口呼是受到江开二庄组字的影响。宕开一精组字读为合口呼的原因是韵母的主要元音[’a]与精组声母舌尖前音[ts tshs]相拼时比较费力,于是产生了一个过渡音u。 相似文献
15.
“天京事变———太平天国兴亡的分水岭”[1]。对其发生的原因,史家学者从阶级根源、思想根源、权力结构、家族关系等方面作了大量有益的探索。本文希翼通过太平天国早期六位主要领导人的个体心态分析,加深对事变爆发原因的全方位认识。囿于水平和方法本身的局限,敬请史学前辈和同仁批评匡正。一天京事变并非历史的偶然,而是领导集团内部权力争夺的总爆发。《天兄圣旨》的发现证明,早在天国起事之前,领导集团就已经明争暗斗,权力结构也不断发生变化。对此,史学界已有不少论述,但对如下两个问题尚缺乏全面有力的说明:(1)早期权力之争的主观原…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分别就明代开中法前的盐政体制,开中法实施的条件及状况,以及开中法对明代盐政的主要影响等问题进行了论述,认为明代最初仿元代成制建有一套盐制,开中法即在这一基础上产生。开中法原有临时性质,由于明代特殊的边备形势,才被固定下来,成为明代基本经济制度之一。开中法的实施,对盐商及政府盐政管理体制均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7.
开口呼与合口呼是描绘汉语韵部发音面貌的一组对称体系,是汉语语音性质重要的区别性特征。开合口在历史进程中的转化透露出了汉语语音传承衍化的信息,探讨其演变历程有助于发现语音发展规律。文中以唇音为对象,逐个分析了各韵字从隋唐经两宋、金元、明清直至现代所发生的开合演变情况,从唇音开合口的角度展示了中古以来汉语语音发展的概貌,同时认为,唇音声母的影响是唇音各韵字发生开合变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