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托妮·莫里森在小说《所罗门之歌》中塑造了一系列精神异化、人格分裂的人物,运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对其中主要人物进行精神结构和行为分析发现.奴隶制在黑人民族幼年带来的创伤以及白人主流社会和文化价值观念对黑人民族的迫害之深已融入了这个民族的集体无意识,成为黑人民族的“超我”,限制和压抑黑人的“自我”和本能,导致黑人精神人格的分裂。 相似文献
2.
李冬鹏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8(1):81-82
《所罗门之歌》是托妮·莫里森的第三部长篇小说,也是她迄今为止唯一一部以男性人物为主人公的作品.在这部小说中,作家通过对美国黑人男青年"奶人"的刻画,向人们展示了在白人文化氛围中美国黑人思想状况和成长历程.主人公通过对家族史和姓名的追寻,寻到了自己文化之根和种族之根,确定了种族身份,成为了黑人文化的继承者和发扬者. 相似文献
3.
《所罗门之歌》和《宠儿》是托尼·莫里森两部具有代表性的长篇小说.在美国白人强势的主流文化入侵面前,美国黑人的原生态文化正遭受着严峻的考验.在这两部作品中,莫里森深切地表达了对美国黑人文化传统丧失的担忧,并以如泣如诉的文字向读者展现了精彩纷呈的美国黑人文化中丰富的口头传统、姓名文化和超自然现象,坚持不懈地对美国黑人文化传统的魅力与精神进行了挖掘与弘扬. 相似文献
4.
托尼·莫里森的《所罗门之歌》和谭恩美的《接骨师之女》是美国当代族裔文学的代表力作,二者都在现实矛盾的激发下以记忆重述过去、重构历史。然而,由于记忆的社会框架相异,两部小说在记忆书写中具有叙述记忆的体裁、存储记忆的媒介和传播记忆的载体等方面的形式差异,进而体现作为记忆媒介的文学作品所具有的不同功能。各族裔作家正是通过策略地书写个体和族裔相异的记忆,解构美国整一的、同质的主流历史话语,表达族裔群体不同的、多样的价值取向和文化诉求。 相似文献
5.
刘晓明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2):133-135
《所罗门之歌》是托尼·莫里森代表性作品之一,是一部意义丰富的作品。在这部作品中,"林肯天堂"起到了连接故事的纽带作用,与主人公麦肯、派拉特、奶娃性格的形成、发展和成熟息息相关,并联系着美国黑人的过去、现在和将来。通过"林肯天堂",可以看到美国黑人历史文化在这部小说中的重建,也可以看出美国黑人从"失乐园"到"建乐园",再从"失乐园"到"复乐园"的精神历程。 相似文献
6.
一个民族“飞”的向往——《所罗门之歌》中飞翔的象征意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意新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9,27(3):74-76
《所罗门之歌》是1993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妮.莫里森的代表作,讲述了黑人青年奶人寻求黑人民族历史文化之根,完成自我重塑的成长过程。在小说中,莫里森以“黑人会飞”这一古老的民间传说为情节发展主线和象征核心,向读者展现了几种不同的“飞翔”,表达了以奶人为代表的非裔美国黑人族群渴望保存民族传统文化的强烈愿望和对自由、真实生活的热切向往。 相似文献
7.
廖丽玲 《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104-106
虽然经过第一次解放,美国黑人今天依然面临被美国白人主流社会边缘化的危险。文章从主体性视角出发,对托妮·莫里森的名著《所罗门之歌》中黑人的民族主体性建构进行了探讨,指出在彼拉多和吉他的引领下,作为第三代黑人代表的奶人记忆中沉睡的民族性被唤醒,毅然重返黑人世界的精神家园。奶人这一民族主体性重建的成功塑造展现了黑人成长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8.
《所罗门之歌》是199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托妮·莫瑞森的一部作品。主人公奶娃在全盘接受白人主流文化中失根,与主动返回黑人文化中寻根是解读这部作品的一个关键所在。作品的结局不是失望的凄怆,而是希望的愉悦,预示着作者的远见卓识,即构建和而不同、同而不和的多元文化和谐共存的生态文化。这种生态文化的角度不仅有助于我们理解这部作品的深层含义,而且对开拓莫瑞森作品研究的新领域,促进生态批评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论《所罗门之歌》中的自由与回归主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文培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21(1):65-66
美国著名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的小说《所罗门之歌》从小说的类型或体裁上可以归为“奴隶叙事小说”或“奴隶叙事文学”。本文将分析和研究这部小说所表现的奴隶获得自由和文化回归这一主题 相似文献
10.
托尼·莫里森在对小说《所罗门之歌》的创作中突破了美国主流文学传统的创作手法,融入了大量的黑人民间文学传统,比如黑人神话、传说、魔幻、意象和歌谣等,形成了鲜明的黑人民族文学特点。这些突破和特点不断地打破、重建和扩大着读者的期待视野。 相似文献
11.
无论在莫里森创作过程中,还是在她的作品中,都体现出三个不同层面又相互交织的、强烈而自觉的读者意识:女性读者意识、黑人读者意识以及大众读者意识。分析这三个不同层面的读者意识,对当今的作家创作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2.
原型理论是20世纪50年代流行于西方的一个重要批评流派,其主要的理论基础是弗雷泽的人类学理论和荣格的精神分析学。弗莱深入探索了统治西方文化的神话的本质,系统地建立起了以神话原型为核心的文学类型批评理论。《所罗门之歌》中的原型模式,在叙事结构上对应了古代神话中追寻和飞翔的原型模式,而作品中的飞翔也是黑人文学传统中飞翔意象在现代主义文学文本中的生动再现。 相似文献
13.
莫里森的小说《所罗门之歌》通过描写梅肯·戴德一家三代人所追求的不同生存方式,展示了美国黑人寻找其民族文化的艰难历程.在对白人文化的完全摒弃和吸收都无助于美国黑人民族文化的生存与发展时,莫里森意识到,黑白两种文化的冲突必然会导致文化创造性的转化.文化是民族在对应生境中的创造物,美国黑人在经历了三百年的族际演化后,已经成为一个全新的民族,其民族文化必然是基于其黑人性和美国性的一种全新的文化. 相似文献
14.
包延新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8):154-156
《所罗门之歌》是托妮·莫里森一部以黑人男性为主要角色的长篇小说,小说围绕着黑人青年奶人的成长展开,以主人公的经历为线索,同时在故事中穿插了多位人物。小说的时间跨度从17世纪末到20世纪60年代,莫里森通过三代黑人不同的人生轨迹,探讨了奴隶制废除后黑人的寻求身份认同、追寻自我、寻求发展的道路。从奶人一家三代黑人男性着手,分析三代黑人男性寻求自我,寻求身份认同的道路,分析废奴后的美国黑人的困境,试图证明黑人男性只有找回自我,积极生活,继承黑人文化才是走出困境的唯一方法。 相似文献
15.
欧洲中世纪后期的英雄史诗大多以一定的历史事实为背景而创作,日耳曼民族的《尼伯龙根之歌》正是以罗马匈奴联军于公元437年毁灭莱茵河畔的勃艮第王国的史实演绎而成。因此,从史学角度而言,《尼伯龙根之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匈奴人的历史变迁,更为扑朔迷离的匈奴西迁欧洲的史迹提供了确凿的佐证。 相似文献
16.
《青春之歌》文本的复杂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从革命文学的叙事方式的重构、《青春之歌》主题的冲突性、从小说到电影的转变等方面,细致地分析了《青春之歌》文本的复杂性,认为其历经了口头流传、语言书写和摄影剪辑等三个不同阶段,反映出20世纪五六十年代文学由“个人创作”到“集体创作”的基本趋势,表现出几种不同的叙事模式的纠缠和交叠。 相似文献
17.
在天人关系上 ,朱熹、王阳明都主张“天人合一” ,但在具体的路径上却有很大的不同 ,这集中体现在二人对《大学》的重新阐释———《大学章句》和《大学问》中。朱子的“天”、“人”合于外在之“天” ,走的是一条由外 (穷理 )→内 (体理 )→外 (推理 )的功夫径路 ,而阳明的“天”、“人”合于人心之“良知” ,其功夫论则是在知行合一基础上 ,进行“致良知”。朱子的天人合一是“以天统人” ,而阳明的天人合一则是“以人统天”① 。这正是二者在此问题上的根本不同。 相似文献
18.
陈佳 《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3(1):98-101
通过分析《天堂蒜薹之歌》的英译本,探讨意识形态中各因素对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操纵体现。尽管葛浩文在翻译《天堂蒜薹之歌》时坚持忠于原著的翻译原则,但由于受到社会主流价值观、个人审美倾向等因素的影响,其对原著的翻译必然出现一定程度的改写。 相似文献
19.
《八月之光》是福克纳小说中最具挑战性的一部力作。小说主要以人物的记忆为核心来呈现个体身份认同和寻求社会归属等重大人生问题,并在种族主义、暴力和性等多视角上揭示出了作家的宗教多重性思想。从美国文学传统的角度来看,小说在美利坚国家民族身份认同的宏大叙述主题上也占据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20.
在文学接受过程中,受众往往受到现场语境的影响甚至制约,反之又对语境建设起到作用。这二者又共同影响文学创作。小说《青春之歌》从写作到出版,出版后又接受语境的规约进行了诸多修改,修改在突出语境要求的同时付出了损害文学价值的代价。繁荣文学的关键是尊重文学创作规律,创造适合文学发展的语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