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 ,是覆盖西部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西部要实现快速发展 ,避免地理、自然条件和经济基础薄弱等传统因素的干扰 ;在WTO的环境与体制下 ,西部的传统工业要在激烈的国内国际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就必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而且必须先在信息化竞争中夺取主动权 ,自觉确立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展的思路 ,正确处理好工业化与信息化的关系 ,采取切实措施 ,推动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展战略的实施  相似文献   

2.
对比英美两国生产要素、制度环境、国际环境以及所处经济发展阶段,美国政府审时度势选择了“工业立国”的赶超战略。“工业立国”赶超战略即通过促进工业发展,推动国家工业化,实现对英国的经济赶超,具体包括实施保护性关税,建立国家信用体系,鼓励发明创造,建立合理的市场运行规则,改善运输业,加强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等。工业立国“赶超战略”为美国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确定了注重制度构建、减少行政干预的发展模式,推动了工业化和经济赶超的实现。  相似文献   

3.
该文具体分析了中国实施知识经济战略的总体条件、局部条件和具体条件,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知识经济发展战略的六方面内容,认为应当综合推进我国的工业化、信息化和知识化,逐步建立起面向企业的竞争性国家创新体系。  相似文献   

4.
不管是从我国国内的产业结构、资源环境、粮食安全、城乡收入差距,还是从我国当前面临的国际经济形势以及具有新的时代特征的国际贸易和分工条件来看,片面强调提高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以出口为导向、以成为"世界加工厂"为目标、生产效率低下的自然资源密集型的工业化战略已经难以为继了。为了实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性增长以及国民福利的可持续性提高,我们需要新型工业化理论作为指导。  相似文献   

5.
关于中国经济发展战略机遇期的两点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2008年以来的国际金融危机及其对实体经济产生的负面影响,中央及时作出了中国经济发展战略机遇期没有改变的基本判断,这是一个站在战略高度,全面深刻分析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中国经济发展所面临的国际环境和国内条件基础上所作出的科学论断。本文从新型工业化方兴未艾、城市化加速发展、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高储蓄、体改深化、国际格局等方面阐述了这方面问题的认识,继而对如何把握和运用好这一战略机遇期从国际、国内两个层面谈了体会、看法。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恩施自治州的工业化水平、产业发展规模、基础设施条件和自然资源等的分析,提出了恩施新型工业化的基本定位与奋斗目标,产业结构布局和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战略与措施。  相似文献   

7.
以新沂市域为研究对象,从工业化水平、工业化质量、工业化协调性与可持续性三个方面构建新型工业化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新沂市新型工业化进行评价.新沂市新型工业化水平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存在工业化水平与质量相对较低、资源环境压力较大、工业化与社会发展不太协调、工业化保障条件不完善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培育产业集群、实施信息化战略、推进城市化进程、实施节约战略、加快工业园区建设、调整考核机制等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亚太地区作为我国对外开放和参与国际经济合作的主要地区,其工业化态势,势必会对我国工业化发展战略产生重大影响。从历史的观点来看,亚太地区的工业化具有“飞鹅模式”的特征,但从参与亚太地区经济合作的角度来看,中国不能将自己的工业化局限于亚太地区已形成的“飞鹅模式”中,而应根据自己工业的门类齐全、技术水平多层次、产品结构多品种等特点,与亚太地区各个处于不同层次和发展阶段的国家进行动态的经济合作。另外,中国中期阶段的工业化要想同时完成传统工业化与推进先进工业领域的现代化,根本出路在于要通过政府干预,在国内建立秩序井然的工业化模式。  相似文献   

9.
姜爱林 《南都学坛》2003,23(6):111-116
“十五”计划建议指出: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是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中国工业化与信息化协调发展的现实选择应为:要继续完成工业化的未竟事业,同时,应积极推动工业化与信息化的有机结合,加快信息化体制和企业改革力度,加大对信息产业科研的资金投入,增强技术创新能力,建立人才激励机制和信息化法律法规体系,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推进信息化,把工业化提高到广泛采用信息智能工具的水准上来,用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努力提高中国工业化与信息化的国际竞争力,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中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历史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对西方传统工业化道路、苏联工业化模式以及毛泽东、邓小平时期工业化道路做出比较,总结了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中国传统工业化的局限性。面对人类文明形态的转型和由此形成的世界普遍交往日益加深形势,中国共产党人审时度势、高瞻远瞩,制定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为内在机制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战略,从而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1.
论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目前正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加深工业化仍然是一项非常复杂艰巨的历史任务,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21世纪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在新型工业化的实现过程中,要实施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科教兴国战略及人力资源开发战略。  相似文献   

12.
复合相互依存关系,是当前国家关系的一个基本特点,也是国际关系的一种基本力量。当今国际社会中,现代化造成的工业化以及观念的改变,是相互依存关系建立的基本条件。随着国际社会相互依存程度的深化,国际间的矛盾和纠纷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和制约。  相似文献   

13.
经济全球化带来的生产要素跨国流动和国际分工日渐深化 ,已日益成为经济发展的大趋势。正在实施的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是我国区域发展战略的重大调整 ,为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提供了难得的重要发展机遇。进一步调整优化辽宁老工业基地经济布局 ,必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实现经济协调持续发展。在不断完善宏观发展战略同时 ,应推动辽宁老工业基地在 10到 15年时间建立和完善四个中心、三条产业链、两个示范区和一条经济带  相似文献   

14.
在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时代主题、世界格局由两极向多极转换的历史条件下,邓小平适时地提出了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和国际政治新秩序的战略构想。他认为未来的国际新秩序应建立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为了建立和平、稳定、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邓小平强调要坚持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要促进南北对话,加强南南合作;要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探索中国现代化的国际战略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毛泽东站在国际战略的高度,从中国的国情出发,探索中国现代化道路,不论是20世纪40年代提出的中国"工业化",还是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四个现代化",都始终蕴含着国际战略思考.毛泽东密切关注世界政治、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提出必须钻研现代国防,必须下决心发展尖端科学技术,打破帝国主义封锁,学习借鉴苏联经验,学习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完成中国工业化,进而实现中国现代化.  相似文献   

16.
以产权市场化促进甘肃工业化的意义与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权市场化是当前甘肃新形势下继续推进工业化战略必须加以重视和解决的问题之一.产权市场定位不合理、管理体制不顺等问题的存在,严重制约了甘肃以产权市场化推进工业化战略的实现.因此,建立、健全多层次的产权交易市场、加快地方政府职能转变、通过产权市场化促进工业化所必需的要素优化重组和增量要素补充成为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我国正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继续加快工业化进程仍是当前一项艰巨的历史任务,要顺利完成这一重任,必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这是21世纪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在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实现过程中,需要努力实施四个战略创新: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战略创新、可持续发展战略创新、科教兴国战略创新和人力资源开发战略创新。  相似文献   

18.
在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时代主题、世界格局由两极向多极转换的历史条件下,邓小平适时地提出了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和国际政治新秩序的战略构想。他认为未来的国际新秩序应建立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为了建立和平、稳定、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邓小平强调要坚持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要促进南北对话,加强南南合作;要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  相似文献   

19.
根据新型工业化的内涵,建立一套新型工业化进程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并结合连云港市经济发展的情况,运用该指标体系对连云港市新型工业化进程进行实证分析,阐述了目前连云港市新型工业化进程所处的阶段,为连云港市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战略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中国为什么在50年代选择了计划经济体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中国在50年代选择计划经济体制,是由当时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决定的.社会主义要搞计划经济体制的传统理论是意识形态因素;通过加快工业化实现现代化是发展目标因素;国际环境的限制是发展战略和体制选择的空间制约因素.在这样的条件下,以重工业为中心,搞计划经济体制是当时唯一的选择,不存在可以替代的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