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杨 《南都学坛》2008,28(1):14-19
贺昌群是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文学史家、教育家,也是居延汉简早期的整理者与研究者之一。他在居延汉简的整理与考证、西北史地的研究、汉简研究方法与理论的总结等方面均做出了重大贡献。他对残字的考证、对异体字和伪字的辨析及对出土背景及简面情况的介绍,他的简牍与文献互证的科学研究方法,他的简牍研究要注重"基本的历史联系"的观点,对今天整理和研究简牍仍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居延汉简是以官文书性质为主的简牍,其中包含了大量的官印资料.目前学术界对这批简牍上的官印关注较少,我们尽可能穷尽地统计出这批简中的官印,以探讨简牍中所抄写的官印特点,以及相关的官印制度等.经统计居延汉简中共计约有82枚完整的官印,我们将对这批官印按其官职大小分类,并归纳这些官印的特点及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3.
2012年《肩水金关汉简(贰)》正式出版,为简牍研究提供了新材料。《肩水金关汉简(贰)》的简文虽然经过众多专家学者的反复释读、校改,但仍有疏漏。针对这些疏漏,从汉代文书制度、字形对比、上下文推理等方面对相关简文进行考证,对误释之处加以纠正。  相似文献   

4.
敦煌马圈湾汉简的发现,为研究王莽西域战争提供了新的资料,简牍内容涉及方方面面,为深入真实地了解史实提供了丰富的材料,为研究相关历史打开了新的视野,证实了传世文献的记载,弥补了文献中的不足。利用这批简牍材料对涉及此次西域战争关键问题如:战争开始时间、王莽军失败的原因、联军组成情况以及《匈奴传》为何未有记载这场战争等方面进行探讨和考证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5.
张家山汉简有不少关于女性立法的内容,结合简牍和史书中所记载的律令和案例,从女性"为人女"、"为人妻"、"为人母"三个阶段探究了汉律对妇女家庭财产权的保护,并分析了其深层次原因。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金关汉简为主要材料,对所涉及到的有新旧年号并用情况的简牍列举典型例子加以分析。认为汉简中新旧年号并用和个别纪年超长是由于改元诏书未能及时到达当地所致。  相似文献   

7.
西北屯戍汉简绝大多数是文书性质的简牍,姓名资料非常丰富,是研究汉代姓名学的重要史料。西北屯戍汉简所见姓氏以单姓为主,目前所见复姓34个。通过结合秦汉印章、封泥中的复姓资料,对西北屯戍汉简中的复姓进行辑考与统计。  相似文献   

8.
从公文书写格式的角度出发,梳理居延汉简中的共行文以及提及"都尉府"的相关简牍,"以为左部司马"与肩水都尉之间存在明显的上下级隶属关系;根据出土简牍汉代张掖郡居延地区边防骑兵的实际作战情况,对"左部司马"下辖部队的编制进行分析,肩水都尉下辖的骑兵部队采取了分类部署、各司其职的策略,其中并无"右司马"或"右部司马"之类的称谓。汉简书写中A32(金关)以南的称"右"而非谓"左","左部司马"应断为"左·部司马","左"应理解为佐助、协助之意,"左部司马"应为肩水都尉属下佐助部司马承担边境防御任务的军事类职官。  相似文献   

9.
历史上多次发现汉代简牍,其中宋代宣和年间发现的比较重要.与现代的出土简牍一样,它不仅整理出释文,还摹刻简影,使汉简的文字的全貌存世.但是随着原简的失踪,石刻的简影也未得保留到后世,仅能在金石著作的目录中见到记载.同样,各本古籍记录的释文也不尽一致,它是来源和版本不同形成的.利用现有的材料,可从中发掘有关的各种信息.  相似文献   

10.
曾磊 《南都学坛》2010,30(2):13-15
"诸侯子"一词历来有不同的解说,根据简牍资料文献记载分析,"诸侯子"应不是普通诸侯国人,而是汉初跟从刘邦统一天下的原六国诸侯支系宗戚。  相似文献   

11.
本文基于对汉简中有关财税管理方面的若干简牍的研究 ,详细考证了汉代口算赋征收和分配办法、刍高禾 税、以及“拘校”制度等三个基本问题 ,以揭示汉代财税管理的真实历史面貌。  相似文献   

12.
致与传、符同为出入津关的通关文书,但致的使用和作用远比传、符复杂。对"致"和"致籍"的研究学界尚未取得统一的意见,本文根据已出土的简牍和前人的研究成果认为致和传、符一样是作为出入关的凭证,而"致籍"是津关向上级呈报的出入关人员记录的名籍。  相似文献   

13.
尹湾汉简<元延二年日记>一类编册文书为迄今汉代出土简牍所仅见.研究表明:以<元延二年日记>为代表的一类文书(即历谱和记事文字结合于一体的文书)有可能是汉代出现的一种具有特殊作用和意义、性质上与历谱完全有别的新的文书形式;这类文书的渊源,就新近公布发表的<周家台30号秦墓竹简"秦始皇三十四年历谱"释文与考释>简牍资料提供的信息来看,至少可以溯源至我国秦代末年,表明使用于西汉一代的<元延二年日记>一类文书至迟在秦时即已出现.其次,从<元延二年日记>一类简册文书记事文字内容皆与官府官吏日常公务活动有关看,它很可能应是各级官府所要求编制和保存的一种档案性、实录性文书,与秦汉时期官吏管理制度有关.  相似文献   

14.
1993年出土于连云港市东海县尹湾村汉墓中的简牍,具有重大史料价值,其中尤以“吏员定簿”简的史料价值最为突出。它不仅可以印证、补充和订正《汉书·地理志》和《续汉书·百官志》的有关记载,而且有助于认识汉代“亭”级机构的性质、“有秩”的“官”“乡”之分、县尉的左右之别以及汉代有无“官啬夫”等重要的官制问题,值得史学界重视。  相似文献   

15.
关于秦汉时期的刍、高禾 税制度 ,现存秦汉史籍记载奇缺 ;自云梦秦简出土 ,始知秦时刍、高禾 税制度之梗概 ;后江陵凤凰山十号汉墓简牍的出土 ,又使人得知刍、高禾 税制度在文景时期的巨大变化 ;今张家山汉简的出土 ,又填补了秦至西汉初刍、高禾 税制的空白  相似文献   

16.
张俊民 《南都学坛》2010,30(1):10-21
从敦煌汉代悬泉置遗址出土的近1.8万枚简牍资料所见的"亭名"、"亭长"和亭来看,其中"亭"可以分三种:边塞候望之亭、行政治安之亭和邮驿之亭。部分亭存在的时间很短,有兴替之变。以"亭"为中心研究悬泉汉简文书,揭示西汉之时相关的社会信息,特别是效谷县的邮驿道里和邮驿系统之结构。"置"、"骑置"和"亭"构成了效谷县的邮驿系统和文书传递线路。  相似文献   

17.
周、汉审计史新议——兼评《中国审计史》第一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出版的巨著《中国审计史》体现了我国审计史研究的新高度。其第一卷古代审计史,内容充实,美中不足之处是个别史料有误解,对宝贵的简牍史料发掘不够。本文着重论述了开独立于行政系统的国家审计之先河的周朝内史审计和汉简中的审计活动。  相似文献   

18.
劳榦对居延汉简的整理与分类,继承了罗振玉、王国维编著《流沙坠简》的做法而有所变通,按照简牍的种类将居延汉简的释文分为文书、薄录、薄籍、信札、经籍、杂类六个大类,每一种类之下又按性质与内容分为若干小类。在治史旨趣上,劳榦经历了由汉简为本位的历史考证向以汉代西北边疆史研究为重心的转变。他将居延汉简与传世文献相互印证,对汉代西北边疆的烽燧制度、官制系统、防御建置、河西四郡设置年代、西北边郡经济发展、民众生活风貌等问题进行了多重维度的考证,开创了民国时期两汉史研究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9.
汉代羌人在河西的活动,史籍记栽较为零散。上世纪居延、敦煌等地出土的简牍文献,为我们了解汉代河西羌人的生活状态提供了诸多信息。汉简不仅记载了羌人在敦煌和居延等地活动的情况,还反映出汉朝对羌人的有效管理。河西郡县及时处理羌人的各类纠纷,登记归义羌人名籍,重视与羌豪的联系,对于稳定羌汉关系具有重要意义。羌人在河西的生活以畜牧为主,简文记载了羌人养马与养羊的情况,同时简文还记载羌人从汉地购买谷物、铁器,反映出羌汉民间交易的存在。随着羌汉交往的加深,一些羌人从事河西边塞事务,如徒、御、邮、骑、啬夫等具体事务,体现出西汉中后期羌汉友好相处的局面。  相似文献   

20.
文章对《肩水金关汉简》壹、贰、肆、伍册中简牍书写的讹脱衍倒现象进行了总结,尝试解读“缇绀胡”“芀苇”的含义,揭示和分析《肩水金关汉简(伍)》中引用《诗经》《尚书》的两条记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