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托妮·莫里森的代表作《宠儿》运用感性、物性的身体为叙事手段和叙事对象,使蓄奴制时代美国非裔尤其是非裔女性的历史际遇和现实体验得以由不可言说变得可以“言说”,淋漓尽致地揭露了白人种族主义对黑人尤其是黑人女性主体的剥夺与压迫,同时展现了后者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以身体为武器和战场展开的抗拒与颠覆;《宠儿》文本也得以借助身体叙事建构黑人女性写作的主体,消解西方理性传统和男性中心文化。  相似文献   

2.
"主体建构"是北美华裔作家作品中孜孜不倦的追求.美国华裔女作家何舜廉作品<玛德琳在沉睡>和加拿大华裔女作家拉丽莎·赖作品<千年狐>通过对前文本的重写,进行了主体建构新的突围.前者戏仿了西方经典童话主人公"玛德琳",对压制个体的文化规则进行了颠覆和批判,为欲望主体正名,后者则对中国神话形象狐狸和历史人物鱼玄机进行了移植式重写,以助于建构中国文化主体.两者殊途同归的建构历程体现出华裔主体对现实的诗性超越.  相似文献   

3.
"身体写作"主要是被用来指称我国当代女性写作中有关身体书写的一个特定词语.梳理、考察有关文章,其内容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一、当下语境中的"身体写作"言说;二、"身体写作"成因分析;三、"身体写作"脉络走向及个案评价;四、"身体写作"理论梳理、辨析;五、对"身体写作"批评的批评.  相似文献   

4.
修辞文本,是指那些运用某种特定表达手段而形成的具有某种特殊表达效果的言语作品。修辞文本的建构应遵守“恰切性”和“有效性”的基本原则。所谓“恰切性原则”,就是修辞者所建构的修辞文本要对修辞接受者有较强的针对性,即与修辞接受者所能接受或理解的知识层面、心理状态、情感情绪等方面的情况大致相符合。所谓“有效性原则”,就是修辞者所建构的修辞文本要使修辞接受者能够理解且乐于接受。也就是说,前者要求修辞者所建构的修辞文本具有一定的艺术性,后者则要求修辞者所建构的修辞文本具有可解读性、可接受性。“恰切性”是“有效性”的前提和基础,而“有效性”则是“恰切性”所追求的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5.
20世纪中后期,西方文化思想界开始了所谓的"空间转向",空间理论影响到包括文学写作和研究在内的多个社会科学领域。在中国,90年代的"身体写作"从女性身体出发,通过一系列的文化表征实践活动,成为建构女性存在空间的起点,由此打破了历史主义的线性逻辑,进一步将空间理论与中国当代文学写作实践进行了相互的印证。  相似文献   

6.
身体叙事学强调以具有情境性、关系性的身体感知作为叙事的动力,体现叙事的内涵."身体"是阐释章明电影的美学风格与独特价值的重要视角:通过非职业演员的运用,使人物回归到未被规训的身体感知;"看"的动作将身体呈现为一个"感官的场所",将即时性的感知作为叙事动力;身体具有媒介作用,能够通过感知具体的身体情境理解丰富的文本内涵.  相似文献   

7.
写作的真实具有两个下位意义:意识对现实反映的真实;文本对这种意识反映进行传达的真实。实用体写作与非实用体写作二者追求的写作真实也不相同。前者着重的是对生活的忠实,它要求行文的概念指代能够和生活一一对应;尽管这样,在它和生活的比照中,也仍然有非生活实在性的一面;而后者的写作真实并不拘泥于机械的生活本身,它所追求的是一种艺术的情感的真实。  相似文献   

8.
以"妓女"及其"身体"书写为考察中心,这是《香港三部曲》与《扶桑》可比性成立的基点。两个文本都将妓女视作东方被奴役的象征,并以妓女的身体展示出颠覆或消解殖民与被殖民等权力关系的意图。但是,"身体"的多义性也恰恰成为两个文本的分水岭。黄得云以强势的身体颠覆白人男性,暗示了殖民主义的没落;而扶桑具有宽恕性的身体则是摒弃文明规约的隐喻,也成为作家思考现代欲望形态的重要观照。两个文本相似的叙述策略,共同揭示了妓女于东西方双重文化边缘下的生存悖论:被寓言化的身体以及与之相反的、被族群驱逐的命运。  相似文献   

9.
文学文本中女性的身体成为建构其主体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身体、欲望的觉醒具有反抗男权、颠覆既有的性别秩序的意义。张爱玲的小说具有独特、鲜明的女性视角,小说中的女性身体叙事,从另一个角度揭示了文本所具有的对男权文化的反抗和颠覆性质。  相似文献   

10.
亦舒将言情小说写作推到"雅俗共赏"的高度,得益于她采用了文本"戏仿"和承继前辈女性书写传统的写作策略。在戏仿写作中,她借"转述者变调"和"义理置换"方式质疑与颠覆经典文本中的男性本位思想及传统女性意识,颇具时代性和先锋性。而在承继女性传统写作方面,通过与张爱玲、苏青等人的创作比较发现亦舒的承继书写不仅具有沟通今日"香港文化"与往昔"海派文化"之功效,同时亦展现其根据自身女性经验对香港都会女性历史处境所做的独特书写。  相似文献   

11.
把新的文化语境、诗歌美学与人生体验灌注于海洋中,用直觉去抓取形象,通过崭新的意象来说话,构成了汤养宗海洋诗的内在文化视野。汤养宗的现代口语写作,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日常口语,而是经过精心打磨,使其诗歌在新的生长点上获得有效的自身秩序,并通过与身体细节的诗学交换,形成一种具有创造力和生命力的诗歌语言。通过独特的审美眼光与心灵表现力,他把日常生活中那些毫无诗意的事物创造性地转化为一种复杂叙述的文本呈现,从而敞开了诗歌写作的文本可能。在其诗学想象力下,汤养宗突破二维时间的局限,在"身体""时间""现实事物"三者之间拓展文本的多维空间,实现从历史纵深性返回身体的第一现场写作,其创建的诗歌文本在客观与真实的基础上,获得了重新言说的方向。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一种新兴的美学形态,身体美学跳出了后现代解构一切的思维方式,将"身体"翻新后重置入美学的核心,形成了对传统美学的拓展而非解构:通过增强身体经验,促使传统美学走出自律的理论困境;通过提升身体意识、践行身体训练,开拓了传统美学新的研究空间。同时,身体美学"通过身体思考"(Thinking Through the Body)激活了中西方文化中丰富多彩的"身体"资源,为重构美学谱系奠定了基础。此外,身体美学还与生态美学、生活美学等诸多新兴学科领域形成了理论互动,共同影响并建构着国内美学生态的新景观。  相似文献   

13.
法国女性主义批评提出了女性写作、女人腔、符号学等理论,强调语言与女性身体、本能、非理性之间的联系,突出语言在性别主体建构中的重要作用,意图通过身体写作的革命性语言实践,颠覆父权制历史文化传统,赋予女性身体以性别政治的功能,对语言的认识开始由工具论逐渐转向本体论,完成了女性主义批评的语言学转向,在语言理论的深化及批评的学理性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绩。  相似文献   

14.
法国女性主义批评家埃莱娜·西苏的身体写作理论与当代中国身体写作的创作实践之间存在着三方面的异质性.针对西方传统的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性别观,西苏提出身体写作的目的是为了跨越性别的界限,而中国身体写作在传统的两极相关性别论的影响下,则是为了突出个体在社会系统中的角色功能;西苏所阐述的身体是多样态地感觉世界的感性身体,而中国的身体写作指向私人生活领城中的身体;西苏认为应该表现身体的包容性,把身体作为思考的起点,而中国的身体写作则侧重表现身体是个人认同的最终参照.  相似文献   

15.
以林白为代表的八十年代的"身体写作"和近年出现以木子美为代表的"性描写",看上去一样是对性的表现,实则有完全不同的叙事策略,本文通过两者的对比,旨在厘清她们完全不同的写作动机、写作态度、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16.
产业机制下文学文本的审美风尚与纯文学写作的审美趣味区别甚大,传统文学写作中"雅"是共同的审美标签,而产业机制下的文学写作,"俗"是最直观的审美追求。从审美意识、审美风貌、审美结构三个方面来分析当产业机制进入文学写作后的美学变化,揭示其变化规律,为产业化机制下的文学写作提供理论思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7.
女性主义视野中的"身体写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严格意义上的"身体写作"与女性主义理论密切相关;中国当下的"身体写作"误解了西方女性主义理论的精神,与女性主义理论本身一样有着致命的缺陷;"身体写作"附和着消费主义的时代,在文学精神上有待超越和突破.  相似文献   

18.
巫鸿《物尽其用》这本书,具有阅读文本和成像文本双重属性:成像文本所坚持的观看性像似原则,使得该书始终与赵氏物语或人类学田野性源点保持高度真实关联、以及不断前台化的符号叠加关系;阅读文本则使这种关联通过理论反观而获得,使得赵氏存在物和宋冬摆放物具有了人类学的真理性。文章把这种人类学的类文本写作原则概括为:在对"物"层累地符号反观中重建其物证性。它进一步告诉我们:唯有在文字反观目光之下的人类生活才是本质性可见的,而书写的真理唯有在不断地向人类学的田野源点的复归中才能获得。  相似文献   

19.
德里达的哲学解构论是在与后现代主义哲学的争论并吸收后者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学界一般认为,德里达哲学以解构主义为核心,解构的对象之一就在于本体论,因此学界往往忽视德里达哲学潜在的本体论特征。德里达哲学潜在的本体论既强调文本的建构性,同时按照哈贝马斯的话说,又具有一定的意识哲学倾向,即只局限于语言领域,而忽视整个社会历史文化"大文本"对具体文本的建构性。  相似文献   

20.
残缺书写在宋末元初与明末清初遗民流人文本中频繁出现,并涵盖身体、家国、风景等层面。在此逻辑链中,身体的残损断裂更多指向国破家亡之时局,是身体家国一体化的呈现;又由内而外,使流人以残缺之眼打量自然万物,所见皆为残景,以此凸显身体对家国的深沉依恋,昭示其受惩流放中抗拒新朝、认同故国的政治立场和心理姿态。两相比较,宋末元初遗民流人更追求无形之精神,明末清初则渴求有形之躯体,这与前者注重气节以求死、后者期望归乡以苟活的心态相关;前者在残缺书写的数量、范围、程度上皆不及后者,此根源于两者所处家国境况之迥异,从而形成不同的心理适应力。而当他们以残缺视角关照自身,明末清初遗民流人则因被弃而生出独有的剩余之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